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黎連長,你說呢!”教導員故意地問。

  黎連長想了想,終於爽直地說出來:“誰先插上紅旗,都對全體有利!”

  “大家看呢?”教導員問。

  “對!連長說的對!”大家一齊喊。

  “這就對了!我們要競賽,可不准鬧不團結!”教導員把這個問題關上釘。“還有什麼顧慮呢?”

  “我們寫了決心書,在紅旗上面簽了名,再沒有一點顧慮!”一個戰士回答。

  “因為看了決心書,我才知道還有顧慮!”

  大家笑了,不相信教導員的說法。

  “不信?好!我提個問題!敵人的炮火很厲害,是吧?”大家一致默認。

  “這就是個顧慮!”

  “我們不怕炮!”有人說。

  “我絕對相信你!可是,在決心書上,你說:出去就不再回來!你只想到敵人的炮火厲害,只想到挨打,而沒想到防炮,沒想到我們的大炮會壓制敵人的炮火,有激烈的炮戰!”“教導員的話對!”

  “人人應當有決心,寫決心書是對的,可是我們不應當對敵人炮火的厲害不提出討論!存在心裡不說,就是顧慮!我們應當強攻上去就修工事,找死角,教敵人的炮火失去威力!是不是這樣啊?”

  大家歡呼起來。

  “我們還得討論,還得準備,還得演習!顧慮藏在心裡,就不去想辦法,學技術,也就不能保證勝利!”

  熱情又轉到研究問題上來,而且越談問題就越多。都須一一想出解決的辦法。越這麼討論,大家心中越覺得充實、堅定。我們不是對著槍口往下死沖,教敵人給打倒,而是調動好了我們的火器,打倒敵人。

  談著談著,甚至有人想起:屯兵洞不大,離敵人陣地很近,我們如何出入呢?假若大家亂擠亂撞,出入既不迅速,又會叮噹地亂響,豈不容易教敵人發覺了麼?

  對!對!要演習!三四十人要在一分鐘出入那又低又窄的洞子,既要快,又要沒有響動!

  實際辦法是解除顧慮最好的藥。越討論,越歡快;對,還要演習!只有親身那麼試驗了,才會有把握,勝利是準備與演習的結果。

  散了會,教導員問黎連長:“怎麼樣?行了吧?”“行啦!”連長笑了。“行啦!打過多少仗,沒有一回費過這麼多心機!”

  “記住,你的責任是指揮!還得多費心思準備呀,準備充足才能指揮順手!”

  連長點了頭。

  不管心裡怎樣不好受,黎連長對工作還是一點不放鬆。婁教導員走後,連長又到各處去看,凡是有會議的地方,他都坐下聽聽。這感動了大家。誰不知道他性如烈火?誰不知道他慣於說:“打仗是拚命的事,瞎商議什麼?”放在以前,他準會說:“別開會啦,沒人往上猛衝,紅旗自己反正上不了主峰!”可是,現在他是這麼耐著性,聽大家發言,跟大家一同討論,大家不但感到驚異,而且開始愛他了——以前,大家怕他!同時,他也受了大家的感動。當他聽到新同志岳冬生說:“我學會了本事!我要多帶一根爆破筒,多帶三個手雷,多帶四個手榴彈!遇見地堡,用手榴彈打;遇見坦克,用手雷;遇見鐵絲網,用爆破筒!”他再沒法否認準備工夫是絕不虧負人的了。假若首長們不再三再四地指示,要準備,要準備,一個新同志怎能這樣藝高人膽大呢?

  及至他聽到一向不夠進步的方今旺當眾表示:“我犯過錯誤!我不必多說什麼,請大家在‘老禿山’上看我怎樣吧!”他幾乎落了淚。假若順著他的意思,只要求大家去死拚,而不耐心地解除了大家的顧慮,使大家心中的確有了底,有了辦法;一個象方今旺那樣的人怎麼會忽然勇敢起來呢?

  回到連部,他對著紅旗發愣。他有多少話要說,可是找不到適當的言語去表達。

  小司號員進來報告:“我把信號全背下來了,連長考我吧!”

  “等一等!”連長還看著紅旗。

  紅旗要求我們勇敢!

  紅旗要求我們多準備!

  紅旗給我們光榮!

  紅旗給我們智慧!

  十四

  用不著白衣的“孤膽大娘”想像了,我們的幾個炮群一齊射擊,破壞“老禿山”上的鐵絲網與工事。這是總攻的雄壯的“前奏曲”。

  賀營長在到團指揮所去的路上,真想先去看看老大娘,告訴她:報仇的日子到了,我們要殲滅“老禿山”上的全部敵軍!交通壕里的泥土,在春雨後,發出些潮而微腥的氣味。這使賀營長想起當年在田裡勞動的光景。他愛那濕潤鬆軟的土地,愛那由他的勞動而長出來的嫩苗——一片一片的能生長的翡翠!可是,儘管他終年勞動,他總是吃不飽,穿不暖!他的父母也挨餓受凍!地主就是活閻羅!

  那時候,他也記得,只要有幾門炮的資本主義國家就可以來欺侮中國人民。在鄉村,一個外國傳教士就象一位土皇帝那麼威風!

  現在呢?他不由地甜美地笑了笑。他,當年的那個饑寒交迫的少年農民,不敢正眼看看外國傳教士的鄉下人,卻要率領著一個營,去強攻最強暴的敵人的最堅固的陣地!而且要必定攻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