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王爺”朱光喜不自勝,向李輝行了個軍禮,一路小跑出去,李輝招呼眾將開始研討目前的局勢以及下一步的進攻計劃。

  去年掘港獲得大豐收,尤以遼東為甚,堪堪是糧谷滿倉,堆積如山。今年雖說水旱仍頻,但是在各地里正的組織下,百姓們興修水利,灌溉田苗,也保住了一年的收成,百姓欣喜之餘,對幫助他們修築水渠卻不取分文報酬,甚至一碗水都不喝的東山軍印象更加良好。

  就在東山軍積極整軍備戰的時候,李輝授意的第三次科考破例在夏季舉行,在此次科考中依舊分有文武術科,時間相互錯開,這也是李輝聽了茅芊芊的意見,說可以讓考試完畢的舉子學習一下術科和武科的奧妙,增加他們對此的興趣。

  李輝深以為然,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發生了問題,一個人竟然報了文舉和術舉兩門,這讓李輝十分吃驚。

  等到考試成績出來之後,李輝更是大驚,那個報考文舉和術舉的青年在兩次考試中均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竟然考中了雙狀元,這讓他有些眩暈的感覺。

  “那個人叫什麼名字?”

  “張華,字漢卿。”主批試卷的方以智習慣性的扶一下架在鼻樑上的李輝設計的老花鏡,說道。

  ……

  這個消息傳到南京,頓時掀起軒然大,文臣們一直要求取消張華文舉的狀元名次,因為在他們眼裡看來,一個整天擺弄奇技yin巧的匠戶,竟然也考中了狀元,真是有辱斯文。

  對此,東山軍在南京的代表王秀楚表示非常不滿,面對滿朝文武,振振有詞道,“這雙狀元便是前年被取消考試名次的張華張漢卿,今年有幸考中,你們卻屢屢打壓,莫不是公報私仇?”王秀楚經過這幾年的歷練,也熟悉了官場的套路,須知這公報私仇以權謀私圖謀不軌之類的詞誰也不敢沾身,沾上就得掉層皮。

  “王大人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等不與那張漢卿熟識,自然沒有什麼私心,只是覺得此例一開,那天下的舉子都為搏這一名頭,都去學那匠人之業,置斯文於何地?”開口的是戶部尚書張風,此人正是黃宗羲東林一黨的重要成員。

  “聖人也曾作技巧之事。”出身於東山一派的兵部侍郎陳沖大聲反駁道,“請問又有那條聖人言語說不可做工匠之學?孔子曰有教無類,既然是教,那學什麼不都是聖人之道麼?”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吵了整整一上午,直到日影偏西,飢腸轆轆,這才打道回府,回家吃飽了攢足了力氣,等著明天再來和敵對派系捉對廝殺。

  第二天早上,眾大人興沖沖趕來,準備再在這朝堂上大戰三百回合,卻見永安帝已經下了旨意,准許張華以雙狀元的名頭進京面聖。

  對於這個結果,王秀楚感到很吃驚,一向和東山軍唱反調的永安帝這次竟然破天荒的同意了東山軍的建議,難道朝廷的風向轉了?

  王秀楚的高興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還未近中午,東山軍安插在宮中的細作就傳來消息說永安帝和張華進行了長達兩個時辰的會談,至於談什麼內容卻不得而知。

  “看來皇帝是想發展帝黨了。”王秀楚心中閃過一絲憂慮,在他們看來,原本可以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的皇帝陛下竟然要造反了,真的應該好好衡量一下東山軍立帝的得失了。

  “擁立太子登基,這是利大於弊的。”對於這個問題,李輝看得很清楚,“在擁立永安帝之前,咱們不過有江北一地,還有幾個零星的據點,手下的文武官員加起來也不過三百餘號。而現在我們光官員就有兩千五百餘名,其中大部分是衝著永安帝的名頭來的。正是有了正統太子登基稱帝這杆大旗,咱們東山軍才能發展的如此順當。”

  “可是,現在皇帝的翅膀長硬了,咱們控制不住了。”王承化說道,“如果咱們控制不住他,就不如殺了他。”

  “閉嘴”李輝登時大怒,王承化急忙縮著頭,退到眾人背後,不敢再說話。李輝稍稍平靜了一下心情,“這種話豈而已的要是傳到南京,勢必要造成一場內戰,以後說話都細細思量一番,當心禍從口出。”

  “大哥見教的是,小弟……”王承化見李輝仍舊一臉怒色,知趣的閉上了嘴。

  “不知道這光昭將張華找過去有什麼要談的?”岳琪眉頭緊鎖,考慮事情的前因後果,準備從一個個片段中找出永安帝的真正用意,但是他想破腦袋也沒有弄明白,努力拍拍昏沉沉的腦袋,放棄了這種奢望。

  “你們會想到光昭要張華為他做什麼嗎?”李輝正色問道,大家都拼命搖頭,李輝的臉色慢慢變得緩和,“其實不用分析情報我也知道,他找張華,無非就是看中了張華的術科狀元的本事,想要自己辦軍火場,組建神機營和咱們東山軍抗衡”

  “真的?”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沒有想到一個掌握在股掌之中的傀儡皇帝,竟然能有這般的野心,看來這朱光昭真的不是簡單人物。

  “據我所知,前兩屆術科狀元,榜眼,探花共九人,都被永安帝秘密召進宮中,賜以金帛玉器,甚至連那些崇明島兵工廠回家探親的工匠也都時常得到永安帝的賞賜,而且據密探探知,永安帝對軍器機械非常感興趣,時常在宮中自造火藥軍器,看來是擺明了要和咱們東山軍對著幹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