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山水軍第四營四千人正在向馬尼拉以北地區挺進,看樣子是要占領整個呂宋島,荷蘭人和英國人自然也不示弱,三方同盟變成了三方競爭。

  但是依照目前的局面來看,東山軍仍然占有主要優勢,首先東山軍就進補給,後勤保障非常到位;其次東山軍士兵強悍,武器先進,堪稱一流的海陸軍隊;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東山軍軍隊規模龐大,戰爭動員潛力極為雄厚,遠遠不是控制了個把土著的殖民者所能抗衡的。

  面對這種不利局面,詭計多端的英國人想出了一個餿主意:召開相關國家遠東會議,共同商討菲律賓的歸屬問題。

  當請柬擺在李輝的桌子上時,李輝命令東山軍停止前進,原地待命,他倒要看看,這些黃毛洋鬼子究竟想玩什麼花招。

  篡明最新章節列表 第七十四章 馬尼拉之戰(三)

  第七十四章 馬尼拉之戰(三)

  參與會議的有英國、荷蘭、大明三個戰勝國;西班牙(作為戰敗國出席),葡萄牙、普魯士、奧地利、法蘭西以及神聖羅馬帝國教皇派來的特使。雙方在馬尼拉集聚一堂,就此問題展開磋商。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遠東會議,也是西方國家在遠東的大碰頭,原本要邀請瑞典出席,但是在國王古斯塔夫陣亡之後,瑞典國力一落千丈,已經沒有實力參與全球殖民地爭奪了。普魯士在當時實力並不強悍,威廉選帝侯派出一個代表團,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開闢遠東商路。神聖羅馬帝國認為在遠東擁有重要利益,所以派遣使團參加。而葡萄牙和法蘭西屬於實力派,在會議上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會議定在十一月份召開,在此期間,各國要從菲律賓撤軍,所以東山軍也撤走了6地部隊,但是水軍仍然在附近不時游弋,宣誓有效占領。英國和荷蘭雖然看在眼裡,氣在心頭,但是自己的部隊損失慘重,一時間還拿不出足夠的力量來抗衡東山軍。

  到了十一月份,李輝千里迢迢趕往馬尼拉,參與會議,與之同來的還有東山之刃——鋒銳營。攜帶了足夠兩次戰爭使用的武器彈藥,看來只要一言不合,立馬掏槍開戰。

  英國派出的代表便是會議的組織者和戰爭的總司令富蘭克林,而荷蘭依舊是勞倫斯執政,這是下議院給他最後一次機會,如果在會談上沒有為尼德蘭共和國爭取最大的利益,則要清算他此次戰爭失利和台灣失手的全部責任,弄不好就要被送上絞刑架。

  普魯士的代表是馮.卡倫爵士,受普魯士公爵,腓特烈.威廉,也即“大選帝侯”的命令而來。現在普魯士的力量還很小,只控制了德國北部的一部分地區,但是野心已然昭顯。神聖羅馬帝國的代表便是剛剛冊封的遠東教區紅衣大主教馬塞洛,他的口號是為了上帝的事業而奮鬥。而葡萄牙出席的則是威廉王子殿下,法蘭西派出齊格中將,他們就是為了圖謀遠東的殖民地而來的奧地利公國則由哈布斯堡王室的傑出後代阿爾布雷參與會議。

  這幾方各懷鬼胎,坐在圓桌邊,銀色的燭台突突燃燒,將屋子照得通亮。先作為戰敗國的西班牙進行言,他們的使者便是西班牙總督占.彼得遜.昆,在東山軍的戰俘營呆了三個多月後,他終於明白誰才是遠東的老大。

  “我們的祖國由於採取了錯誤的殖民戰略而為今天的戰敗種下了苦果。”彼得遜滿臉悲戚的說道,“希望各位給予我們騎士的尊嚴,不至於讓我們敗得太慘。”

  “這並不是你們的過錯。”在這個極不恰當的時刻,紅衣大主教馬塞洛竟然口出狂言,公然支持戰敗的西班牙王國,要知道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地利等信奉原旨教義的天主教,而英、荷、普魯士等則信仰新教派,三十年戰爭正是由於宗教糾紛而產生的。

  “這是由於某些國家的侵略野心造成的,”馬塞洛繼續口出狂言,“這些背叛上帝旨意的異教徒一直覬覦神聖的西班牙帝國的東方財產,動了無恥的侵略戰爭,作為大主教,我希望你們可以撤出菲律賓,結束這場可恥的戰爭,將美麗的島嶼歸還到西班牙人的手中。”

  馬塞洛大主教的一番話立刻掀起軒然大*,李輝也聽懂了,但是他並沒有立即表態,而一旁荷蘭的勞倫斯已經和西班牙的彼得遜吵了起來。

  西班牙見有鹹魚翻身的機會,馬上斥責英國隊菲律賓的侵略是非正義的掠奪戰爭。立刻,會談變成了一場爭吵,新教徒國家與天主教國家分成兩派,唇槍舌劍,誰也不願意退後一步,一直保持中立狀態的只有法蘭西代表齊格中將和大明楚王李輝。看著這些爭吵在一起,不停提高嗓門,似乎在比試誰的嗓門更大的各國代表,李輝沖坐在對面的齊格中將一攤手,表示很無奈。

  齊格中將也向他眨眨眼睛,對這些不顧紳士風度爭吵起來的傢伙們表示鄙視。

  一番爭吵之後,雙方的代表也累了,重新坐回談判桌前,開始下一輪的爭吵。

  李輝看著這些滿口上帝旨意人類幸福之類說著冠冕堂皇道理的西方人,在面臨一個小島一個海灣的劃分上卻是絲毫不肯退讓,用他們的話說,那是上帝賜給他們的產業,連一棵草也不能少。

  “無休止的推諉+扯皮,不知道這場遠東會議什麼時候可以結束。”李輝單手拄著下巴,看著對面唾沫橫飛的英國代表富蘭克林爵士,嘆了口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