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年青人多做些正經事,不要強出頭。”另一位長者附和。
二位長者說罷就往圈外擠,往鎮上走。許多人也覺得無謂在這裡消磨時間,也陸續往外走,不一會滿崗遍坡的人群,很快就走得七七八八了。留下來的只是,越來越多的吮血蒼蠅,圍著丘逢清和柳從風的屍體“嗡嗡”叫。
人群分散後,或回家,或去前鋪鎮趁墟。前鋪鎮的商戶,不知是哪一家帶頭放鞭炮,隨著到處都有鞭炮聲。鞭炮越放越長,越放越響,四處還夾雜著衝天炮,“嗖!”一聲飛上碧空。前鋪港的漁船,也“嗚!嗚!”鳴笛,炮聲,笛聲,互相呼應,無比熱鬧。
“嘭嘭!”“晃晃!”不知誰找來鑼鼓,大敲大擂。
“咚咚嚓!咚咚嚓!”一群男女青年,自發地跑到街上,打腰鼓,扭起秧歌舞來。剛解放時,打腰鼓,扭秧歌舞,是時代新興的潮流,無論男女老幼都學唱,學跳;到現在,搞宣傳活動,還是很吸引人的娛樂節目。十三區人民心中感到無比的歡暢,有人說:今天是十三區人民的第二次解放!正是:
自古人生誰不死,青山如舊水長流;
庶民自有心中秤,孰重孰輕青史留。
下卷 水落石出 第二十六 啟智育才謀盛世 強國富民盼清平
珠溪中學部分教師,牽涉到丘逢清和柳從風製造的“特務”假案中,有人以歷史問題再扣上現行“特務”罪名,在土改推行極左的嚴刑酷法中,被判極刑,成為枉死寃魂;倖免於死的教師,為免在傷心地觸景傷情,行署把所有受牽連的教師調往他校。不少學生也紛紛轉學。
受傷害最深、影響最大的一代名儒周泰柏校長,在回十三區參加公審宣判丘逢清和柳從風的群眾大會後,他沒有回去珠溪中學,跟李興邦県長之吉甫車回縣城。因為他已接到行署文教處通知,他將調去海椰城府台師範學校當教務主任,家屬已事先搬到府台師範學校了。第二天,程德恭親自派車到大昌縣城,接周泰柏到海椰城,直奔府台師範。浦裳梅和孩子已在宿舍里等候他了。
夫妻、父子,刼後重逢,抱頭痛哭,不勝噓唏!
浦裳梅說,由於家庭是地主,受到嚴密的管制,對於丈夫的生死訊息,一點都不知道,令她牽腸掛肚,日夜以淚洗臉。阿蓮、阿權掛念父親,對於父親的苦難經常詢問,她無法回答,只有母子抱頭痛哭。幸好二位孩子很懂事,很乖,他們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回家路上就到收過的番薯地里,撿散落的番薯,回到家就爭著幫她做家務,還不時安慰她。浦裳梅泣訴:
“要不是有這麼二位孩子在身邊,我恐怕早已崩潰,撐不下去了。直到那天珠溪中學來了一位姓何的學生……”
浦裳梅接著敘述何敦民來轉告,丘逢清和柳從風被捕的消息。她說:
“這個消息太振奮人心了。我知道你一定不會有事。因為幾十年來你沒有做過一件違背天理良心之事。孩子心中也很踏實了,日夜盼望,你這個狠心拋下我母子三人的爸爸。”浦裳梅淚水淋漓,回首往事,肝腸寸斷。
周泰柏把妻兒緊緊抱著,他的男兒淚也潸潸而下。儘管二位孩子也是淚水盈眶,但阿蓮卻給媽媽抹淚,安慰她,阿權卻替爸爸抹淚,並輕輕撫摩爸爸削瘦的腮頰。
“一切苦難都過去了。”周泰柏忍淚安慰妻兒。
浦裳梅抹乾眼淚,給丈夫泡了一杯茶。二夫妻挨坐在一起,阿蓮、阿權各取個矮凳,左右分別坐在父母的身邊,頭輕枕著父母的大腿。這是一幅夫剛妻賢兒女孝的全家福,可惜當時沒有攝像機拍攝下來。
經過一番哭訴離情後,大家的心情都平復下來。浦裳梅要丈夫說說他在縣監獄的苦難情況,周泰柏對所受的一切非人酷刑,都避而不談,只輕描淡寫地說兩句,他不願給妻兒更多的悲痛和傷害。他說:
“抓了丘逢清和柳從風,就撤除了我身上的腳鐐、手銬。過兩天就送我到縣人民醫院特護病房療養。他們不讓我回十三區,不讓我給你們捎信報平安。說是怕引起社會的震蘯。公安局長和文教科長到醫院探望我,告知我,是行署程德恭秘書長,親自偵破十三區丘逢清製造的‘特務’假案和冤案。程德恭及時破案,解救了我和珠溪中學的一批師生。不久,行署文教科來函,調我到府台書院,並說對你們一切已妥善安排,叫我安心療養。”
浦裳梅說:“不久前,凌如泉跟著吉普車到塘漥村來,說是你已調到府台書院,要我們收拾行李馬上跟車到海椰城。我們到府台書院後,才知道你還在大昌醫院療養。安頓後,學校當局就安排阿蓮、阿權到書院的附屬小學插班繼續上學。看來當局事先都把一切安排好了。”
“是的!程德恭一切都安排好了。為了我,他付出了一番心血。”周泰柏心中對程德恭無限感激。他知道程德恭到現在還沒有和他見面,一定有他的隱衷,因為當前土改正進入如火如荼的階段,階級鬥爭空前的激烈。我們也不希望像他這樣好的幹部遇到麻煩。”
一直不願打擾父母傾訴患難離情的阿蓮,這時開口了:
“爸爸!你知道嗎!鬥地主時,鬥了三奶奶,斗六叔和經策哥,三嬸、五嬸也被鬥了。媽媽……媽媽也挨鬥了,媽媽吃了很多苦。儂和阿權在學校、在村里常給人罵地主狗崽子,還經常受人欺負。睡眠中還不時作惡夢驚醒。”反正阿蓮年紀大點,心靈上的創傷,留下悲痛的陰影,一時總難於消除。
二位長者說罷就往圈外擠,往鎮上走。許多人也覺得無謂在這裡消磨時間,也陸續往外走,不一會滿崗遍坡的人群,很快就走得七七八八了。留下來的只是,越來越多的吮血蒼蠅,圍著丘逢清和柳從風的屍體“嗡嗡”叫。
人群分散後,或回家,或去前鋪鎮趁墟。前鋪鎮的商戶,不知是哪一家帶頭放鞭炮,隨著到處都有鞭炮聲。鞭炮越放越長,越放越響,四處還夾雜著衝天炮,“嗖!”一聲飛上碧空。前鋪港的漁船,也“嗚!嗚!”鳴笛,炮聲,笛聲,互相呼應,無比熱鬧。
“嘭嘭!”“晃晃!”不知誰找來鑼鼓,大敲大擂。
“咚咚嚓!咚咚嚓!”一群男女青年,自發地跑到街上,打腰鼓,扭起秧歌舞來。剛解放時,打腰鼓,扭秧歌舞,是時代新興的潮流,無論男女老幼都學唱,學跳;到現在,搞宣傳活動,還是很吸引人的娛樂節目。十三區人民心中感到無比的歡暢,有人說:今天是十三區人民的第二次解放!正是:
自古人生誰不死,青山如舊水長流;
庶民自有心中秤,孰重孰輕青史留。
下卷 水落石出 第二十六 啟智育才謀盛世 強國富民盼清平
珠溪中學部分教師,牽涉到丘逢清和柳從風製造的“特務”假案中,有人以歷史問題再扣上現行“特務”罪名,在土改推行極左的嚴刑酷法中,被判極刑,成為枉死寃魂;倖免於死的教師,為免在傷心地觸景傷情,行署把所有受牽連的教師調往他校。不少學生也紛紛轉學。
受傷害最深、影響最大的一代名儒周泰柏校長,在回十三區參加公審宣判丘逢清和柳從風的群眾大會後,他沒有回去珠溪中學,跟李興邦県長之吉甫車回縣城。因為他已接到行署文教處通知,他將調去海椰城府台師範學校當教務主任,家屬已事先搬到府台師範學校了。第二天,程德恭親自派車到大昌縣城,接周泰柏到海椰城,直奔府台師範。浦裳梅和孩子已在宿舍里等候他了。
夫妻、父子,刼後重逢,抱頭痛哭,不勝噓唏!
浦裳梅說,由於家庭是地主,受到嚴密的管制,對於丈夫的生死訊息,一點都不知道,令她牽腸掛肚,日夜以淚洗臉。阿蓮、阿權掛念父親,對於父親的苦難經常詢問,她無法回答,只有母子抱頭痛哭。幸好二位孩子很懂事,很乖,他們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回家路上就到收過的番薯地里,撿散落的番薯,回到家就爭著幫她做家務,還不時安慰她。浦裳梅泣訴:
“要不是有這麼二位孩子在身邊,我恐怕早已崩潰,撐不下去了。直到那天珠溪中學來了一位姓何的學生……”
浦裳梅接著敘述何敦民來轉告,丘逢清和柳從風被捕的消息。她說:
“這個消息太振奮人心了。我知道你一定不會有事。因為幾十年來你沒有做過一件違背天理良心之事。孩子心中也很踏實了,日夜盼望,你這個狠心拋下我母子三人的爸爸。”浦裳梅淚水淋漓,回首往事,肝腸寸斷。
周泰柏把妻兒緊緊抱著,他的男兒淚也潸潸而下。儘管二位孩子也是淚水盈眶,但阿蓮卻給媽媽抹淚,安慰她,阿權卻替爸爸抹淚,並輕輕撫摩爸爸削瘦的腮頰。
“一切苦難都過去了。”周泰柏忍淚安慰妻兒。
浦裳梅抹乾眼淚,給丈夫泡了一杯茶。二夫妻挨坐在一起,阿蓮、阿權各取個矮凳,左右分別坐在父母的身邊,頭輕枕著父母的大腿。這是一幅夫剛妻賢兒女孝的全家福,可惜當時沒有攝像機拍攝下來。
經過一番哭訴離情後,大家的心情都平復下來。浦裳梅要丈夫說說他在縣監獄的苦難情況,周泰柏對所受的一切非人酷刑,都避而不談,只輕描淡寫地說兩句,他不願給妻兒更多的悲痛和傷害。他說:
“抓了丘逢清和柳從風,就撤除了我身上的腳鐐、手銬。過兩天就送我到縣人民醫院特護病房療養。他們不讓我回十三區,不讓我給你們捎信報平安。說是怕引起社會的震蘯。公安局長和文教科長到醫院探望我,告知我,是行署程德恭秘書長,親自偵破十三區丘逢清製造的‘特務’假案和冤案。程德恭及時破案,解救了我和珠溪中學的一批師生。不久,行署文教科來函,調我到府台書院,並說對你們一切已妥善安排,叫我安心療養。”
浦裳梅說:“不久前,凌如泉跟著吉普車到塘漥村來,說是你已調到府台書院,要我們收拾行李馬上跟車到海椰城。我們到府台書院後,才知道你還在大昌醫院療養。安頓後,學校當局就安排阿蓮、阿權到書院的附屬小學插班繼續上學。看來當局事先都把一切安排好了。”
“是的!程德恭一切都安排好了。為了我,他付出了一番心血。”周泰柏心中對程德恭無限感激。他知道程德恭到現在還沒有和他見面,一定有他的隱衷,因為當前土改正進入如火如荼的階段,階級鬥爭空前的激烈。我們也不希望像他這樣好的幹部遇到麻煩。”
一直不願打擾父母傾訴患難離情的阿蓮,這時開口了:
“爸爸!你知道嗎!鬥地主時,鬥了三奶奶,斗六叔和經策哥,三嬸、五嬸也被鬥了。媽媽……媽媽也挨鬥了,媽媽吃了很多苦。儂和阿權在學校、在村里常給人罵地主狗崽子,還經常受人欺負。睡眠中還不時作惡夢驚醒。”反正阿蓮年紀大點,心靈上的創傷,留下悲痛的陰影,一時總難於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