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熱烈的掌聲中,張國燾請朱德也講上幾句。

  誰知朱德當場拒絕,弄得張國燾下不了台。

  這時候,黃超陡地站起來,指著朱德大罵:“朱德,你這個老右傾,頑固透頂!給你個立功贖罪的機會,你還不識抬舉!你……”

  “啪”地一聲,朱德用力一拍桌子,震翻了桌上的幾隻茶杯,雙眉豎起,怒色滿面地喝道:“你是個什麼東西!閉上你的臭嘴!”壓下了黃超的氣焰,朱德聲音洪亮地向台下說道:“同志們,我們的紅軍在全世界都是很有名的,哪個都曉得‘朱、毛’,要硬逼著我這姓朱的反對姓毛的,是不行的!我承認我們目前遇到了困難,可是越是這樣的時候,就越需要黨的團結、紅軍弟兄的團結。只有團結,我們才有力量;分裂是絕對不會有出路的!”

  朱德的這話終於激怒了張國燾。會後,他下令殺掉了朱德和劉伯承的坐騎,讓他們從此徒步行軍。又授意一幫親信軍官,數次三番去糾纏騷擾朱德和劉伯承,迫使他們聽一聽“全體官兵的呼聲”。

  當然,張國燾的目的,不只是要做這麼一番宣傳,他認為自己的領袖夢已經到了該實現的時候了。

  奉張國燾命令分別由阿壩和包座南下的紅軍,逐漸會合於馬塘、松崗、黨壩一帶。

  在此以前,無論張國燾與中央僵到何種程度,但都可以視為黨內的政見分歧。然而,10月5日,張國燾公開與中央鬧分裂,在卓木碉的喇嘛廟裡召開組建第二黨的高級幹部會議,這一天,成為張國燾由中共元老轉變為野心家的分水嶺。

  會場氣氛沉悶而緊張。每一個到會者在此之前都已經知道了今天這大會的主要內容。也許是都清楚此舉意義非凡,所以心情卻萬難輕鬆。

  會議由張國燾主持。他一面慢條斯理地作報告,一面察言觀色——他也不那麼輕鬆。發言中,他除了攻擊毛、周、張、博及中央紅軍以外,還提出了成立新的中央的意見,並以列寧和第二國際決裂、另立第三國際的歷史作類比,為其另立中央的反黨行為張目。

  最後,大會通過了《關於成立中國共產黨臨時中央委員的決議》。這個《決議》決定:

  張國燾同志任黨中央主席、中革軍委主席。

  從中央委員會中開除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博古。

  大會還通過了向“原黨中央”發出的電文:

  一、此間用黨中央、少共中央、中央政府、中革軍委、總司令部名義對外發表文件。

  二、你們應該改稱北方局、陝甘政府和北路軍,不得冒用中央名義。

  三、一、四方面軍名義已取消。

  四、你們應將北方局、北路軍和政權組織報來以便批准。

  領袖夢實現了,口氣也大了。此時的張國燾正如同朱德譏諷他的一樣,果真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了。

  第四章 長征尾聲:餘波難平

  揮淚問蒼天(1)

  朝思暮盼著會師,會師以後又倏爾分開。

  紅軍沒有被大自然的險惡所征服,也沒有被蔣介石的圍追堵截所摧垮,卻因內訌而分裂,使黨和紅軍走上了突圍西征以來最為驚險的道路,也是中國共產黨有史以來,毛澤東等共產黨人所走的一段最為艱險的路程。

  中央紅軍脫險北上,勢單力薄地邁開了艱難的雙腳。

  張國燾拉著左路軍南下,面臨著絕路一條。

  更嚴酷的現實,還在於中國共產黨內部出現了兩個中央的局面。這使黨和紅軍處在比面臨蔣介石几十萬兵馬的追殺更危急的處境。

  每一個正直的共產黨人,都為此而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

  因為分裂,紅軍的力量被分割而變得更加弱小。

  因為分裂,一部分紅軍經歷了更多磨難。

  因為分裂,在紅軍官兵中引起了思想混亂。

  ……

  迷茫、困惑、憂愁、痛苦,籠罩著左路軍官兵的心間。

  黨中央認為張國燾推行的是退卻逃跑主義路線,而張國燾反戈一擊,指責中央北上是無休止的一種退卻,是害怕敵人的一種逃跑。

  誰是誰非,許多紅軍官兵一時還難以弄清。但他們都認準一條:分裂對敵人是有利的,對自己是有害的。

  痛苦也便由此而生。

  徐向前在沉默中煎熬

  一個人,當他處於左右為難的境地時,沉默則是一種必然。但這種沉默,在不同的情況下,所承受的一切卻又不同。

  為了不介入兩者之間的糾紛而保持沉默,是一種觀望。

  為了不捨棄任何一方而保持沉默,是一種憂慮。

  為了在不明原由的情況下避免盲動而保持沉默,是一種等待。

  為了開脫自己已做出的不情願的選擇而保持沉默,是一種痛苦。

  徐向前此時就被觀望、憂慮、等待和痛苦一齊糾纏著。

  在10月5日那一天,徐向前參加了張國燾主持召開的高級幹部會議。

  徐向前猜想,今天張國燾開會,無非又是把中央罵一通罷了,就隨便坐在了一個角落裡,因為他本來話就不多,今天就更不想說什麼。

  然而,徐向前一開始就感覺張國燾今天的講話味道變了。

  “現在,毛、周、張、博私自率一、三軍團秘密出走,向北逃跑,黨中央威信掃地,失去了領導全黨的資格。”張國燾提高嗓門,加重語氣地講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