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稻穀草和麥稈在仁義都是當成了柴火來用,收購價可以忽略不計,木材他承包了幾萬畝的山脈,準備開砍了,不過砍了之後會種上。每砍伐一棵樹,都會到林業局交稅。最後產品出來,也會給政府交稅。加上他在當地的勢力,完全不是問題。

  仁義的山脈太多了,能開採的樹林也太多,不缺原料。

  黃紙,也就是祭祀用的,粗糙品,論刀算,生產出來是大紙鋪墊,一刀下去,就是一疊。不過他出產是按斤算,這個沒難度,小作坊都能出貨。原料稻穀草。

  紅紙,略微要好一點,麻煩在於要染色。這是用於喜事,比如對聯、紅包等,用得不多,可家家戶戶都會用。原料麥稈。

  白紙,也可以稱為書畫紙。列印紙,主要是用於單位與高年級的學生出貨,價格高,缺點就是現在市場小。原料木材。

  廁紙不用說了,價格也低,這個主要是看推廣。推廣得好,到是能薄利多銷。原料稻穀草。

  最後的衛生紙,才是值錢的東西,但也分了品質好壞,比如後世小餐管用的衛生紙,幾乎都是用廢紙加工而成。小作坊只需要十幾個平米的場地,兩個工人就夠了,把廢紙粉碎,用小設備加工一下就成,這也是論斤算,其實這種紙沒有品質保證,用來擦嘴。嘴是擦乾淨了,可衛生上面卻毫無保證。

  他要生產的當然是高檔包裝衛生紙,如捲紙、抽紙、餐巾紙。原料木材,分針葉木(松木、衫木、柏木等),與大葉木(桉木、樟木等),看當地樹木的情況來取用。

  至於能不能賣出去,就要看他的本事了。

  前期的投入夠用了,但要完成全年的生產計劃需要一百二十萬左右,總利潤應該在八十萬到一百萬。這是指差不多賣光的情況下,若是悲劇。等於虧本上百萬。

  頂著的壓力也不算小啊,其餘亂七八糟的業務不談,現在主要搞的業務有服裝廠、百貨店、煤炭相關、以及衛生紙張相關。

  工人已經在招收了,暫定四百個工人,每月的工資就要上萬。加上亂七八糟的福利,住房、伙食、工齡等,要近兩萬才能搞定,全年下來就是二十萬,真虧了,那就真的要砸鍋賣鐵來度過難關了。

  一百二十萬,只是保證一年的正常生產和開支,銷售方面的資金,還得另外算。

  這也算是他迄今為止,動靜搞得最大的一次。

  五十畝地已經拿下,工廠正在抓緊時間修建,也請了外面來的專業人員,因為對車間的環境要求比較高,首要就是衛生。

  生產許可這些已經在辦理了,由政府在幫忙辦理,因為想收他的稅。

  資金當然是不夠的,他現在總共就六十萬,還差了一半的缺口,但目前起步已經夠用了。三十萬購買生產線,十萬修建廠房,十萬搞衛生紙相關,剩餘的十萬,足夠兩個月的生產原料,以及工人工資開支。

  到了第三個月才會用到剩餘的資金,若是效益好,第三個月回籠的資金就能頂上,滿足生產開銷。若是頂不上,那麼就只好選擇貸款,因為到那時候,估計也不好吸引投資了。

  其實真正好的辦法,就是現在忽悠大批的個人以及單位來入股,單位入股和政府入股是兩個概念,不用擔心被吞併。

  但他想把這塊掌握在自己手中,因為風險過大,所以需要他來當獨裁者,這點極為重要。

  若是效益好,在讓大家來當代理商,讓大家都有錢賺,他也可以減少銷售壓力,那才是皆大歡喜的事情,他也不想砸掉現在的金字招牌。

  所以把想投資的單位和個人叫到一起,說明了裡面的情況,也許下了以後賺錢了就批貨給大家的承諾云云。把這些人想投資的人勸了回去。

  拿地的資金,以及一些能賒帳的地方,全部都先欠著,拖上幾個月在說。

  時間轉眼到了夏季,麥子也收割了,而後是玉米、稻穀、紅薯……

  桑塔納轎車上市了,國家定價為六萬,他稍微遲疑了一下,因為當時資金有些緊張,但三個月後,價格居然變成了六萬六。

  這下方大軍趕緊出手了,因為也通過縣政府排到了號,現在不買,那就浪費了,總算是到手了一輛私家車。

  綠皮的,上面是大眾的標誌,外形很是硬朗,是JEEP那種硬朗,當然,這只是指感覺,外形當然是有巨大區別的。

  桑塔納現在算是一枝獨秀,一直到九十年代捷達、富康出現後,才漸漸抵擋住了勢頭。

  桑塔納在八十年代後期和九十年代初,基本除了幾款有限的進口轎車外,幾乎是沒有市場對手的;計劃經濟時代,汽車屬於生產資料的指令性計劃,價格由國家統一定價,然後以物資調撥的形式進行分配。

  若是沒有縣政府的指標,他個人在現在86年,根本就買不到桑塔納,哪怕是有錢也不行。別人即便心動高價,也不敢貿然轉手賣給他。

  車到手了,成了縣裡的獨一份,這次方大軍沒要司機,自己開了好幾個月,才過了熱情,也算是步入了領導行列。這車沒找司機,一直是他自己開,若是遇到走長途,才會安排另外的司機幫忙開,開長途也很累人啊。

  到了八六年底,桑塔納的價格已經突破了八萬,一年之內整整漲了兩萬,實在是因為供不應求,逼得國家調整價格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