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他卻沒有翻臉,只教長史告訴全縣之人:「但凡曾接濟韓信者,皆在官府記錄發契,待大戰告畢,天下一統,韓信回到淮陰,汝等便持契尋韓信要債……」

  外面的眾人歡天喜地,有老實人記得是吃了幾頓,一五一十寫上去的,也有揣測著韓信自己也未必記得清,所以大著膽子多寫的,最後數下來,加起來,竟有萬頓之多……

  尉陽卻不憂反喜,更不分辨真假,轉過身,笑得肚子都疼:「仲父說過,但凡貧賤者,一旦富貴,必錦衣歸鄉,以受鄉黨父老之敬,韓信也不例外,他昔日在淮陰有多悽慘,日後便會多想會淮陰擺闊,更何況,其母墳還在此地,肯定是要回來的。」

  「一飯一金,韓信就算一直得仲父另眼相待,每戰必克,積功封了萬戶徹侯,這萬金之債,他若不償,便是無信,要遭淮陰人唾罵低看,若是償還,則足以將他食祿掏空。」

  「等韓信金帛已盡,成了個空名君侯,就得指著吾妹過活,不敢有絲毫不敬,看他不得像仲父怕仲母一般,敬畏有加!」

  ……

  一邊「好心」替韓信,其實是替北伐軍在淮陰市恩,尉陽也沒閒著,舟師的主要用途是輸送糧秣,當年吳王夫差為了北上爭霸,頃國之力也要修成邗溝,就是為了連同江淮兩瀆,讓吳中大軍隨時能食江東之稻,無飢餓之虞。

  現如今,這條運河仿佛是專門為北伐軍打造的,可以水陸並進。

  七月下旬,尉陽已接應吳越之兵抵達淮陰,並西進控制了淮泗口,隨時可以拐入泗水,溯流而上,不過半月,便能抵達彭城,在其城外水面上大張風帆,看不得將楚國人嚇得半死。

  這種牽制,是高明的戰略。

  按照計劃,尉陽還要分出一百艘船,沿著淮水往上遊走,配合丹陽、衡山之兵進攻壽春。等北伐軍占領淮南為基地後,割其稻穀,有樓船保護,又有水路四通八達,便可進可退。

  「而遠在關中的項籍,就得疲於奔命了……」

  東路軍高歌猛進,但萬事不可能一切順利,就在尉陽沿著淮水向西,占領尚未養殖小龍蝦的盱眙縣後,卻接到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

  尉陽陰著臉看罷急報後,下令道:「停於盱眙,舟師暫不向西……」

  越人校尉華毋害來詢問時,尉陽只是道:「安圃郡守那邊,遇到了一些小麻煩……」

  但在他反手攢在背後的急報里,安圃遇到的可是天大的麻煩!

  「丹陽守於廬邑(安徽合肥)遭逢大敗,亡兩司馬,丹陽軍或死或亡,余者不到五千,退至舒縣,待衡山兵之援!」

  而打得黑夫舊部里,還算有點軍事才能的安圃損兵過半的楚軍將尉,是一個尉陽雖有耳聞,但一直輕視的名:

  他咬著牙,擠出了那兩個字:

  「英布!」

  ……

  第0914章 投鞭斷流

  不管淮南戰場有何變數,遙遠的關中都無法及時得知,七月下旬,在徹底控制咸陽,穩定後方後,黑夫統帥著北伐軍、故秦降兵、馳刑士組成的十萬大軍,抵達洛水西岸的重泉縣。

  從驪山被救出來的司馬欣便是西河人,籍貫夏陽縣(陝西韓城),如今他被黑夫任命為馳刑士組成的「無垢軍」都尉,率領一萬自由的刑徒隨中軍至重泉縣,同時也要承擔嚮導之責。

  眼下,司馬欣隨黑夫在洛水西岸的一處黃土塬上遠望對岸敵情,便指著腳下道:「君侯,此乃百餘年前,秦之故壘。」

  又指著河對面一道綿長土黃色的牆垣道:

  「君侯,那便是昔日的魏長城。」

  「我還當是河堤。」黑夫沒來過重泉,聞言微微點頭。

  若非熟知當地歷史,恐怕難以想像,百年來被秦國吊著錘的弱魏,居然能把長城修到關中腹地,占了西河。

  看看形勢就明白了,西河對秦國來說非常重要,占據河西,就可以對關東擴張,退可守大河天險。但如果沒有西河之地,關中四固便缺了個大口,外敵隨時可以長驅直入,秦這個國家還能不能維持都是一個疑問。

  黑夫復問:「昔日魏國占了西河多長時間?」

  司馬欣道:「七十年。」

  黑夫卻搖頭:「秦為西河所迫久矣,若從春秋時晉奪西河算起,足有三百年啊……」

  想當年,秦穆公為了跟晉國搶西河,打了好幾次戰爭,卻只贏了一回,無奈之下,秦穆公才轉而向西發展,滅國十二,偏霸西戎。

  而秦穆公死後,秦國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晉國作為諸夏盟主,經常帶著一幫小弟,拉上幾千乘戰車,經西河到秦川武裝旅遊,這使得秦人只能將都城定在西方遙遠的雍,不敢東進半步。

  儘管後來晉國三分,秦國伺機占據了西河,但那時候三晉還團結,加上魏國率先改革,越發強大。而秦國卻內鬥不止,公族庶長專權,導致三世不寧,君主替換頻繁,沉醉於西方伯長的舊夢,被日新月異的關東諸侯遠遠甩在後面。

  魏國乘機在少梁築城,步步蠶食西河,秦人反擊,卻被吳起打得大敗,魏國在此設立了西河郡,吳起擔任首任郡守,魏文侯為了宣誓這片土地的歸屬權,以及西河完全在魏控制之下,還邀請孔子的學生子夏等人來西河講學。

  這對秦而言,這無疑是奇恥大辱:國境線往西移了幾百里,小半個關中平原都讓魏軍奪取了,敵人卻在本屬於自己的土地上大搞學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