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加上南郡其餘十二個縣徵募的人手,此番徵兵,黑夫共得四千人。

  「軍律:五百主,短兵五十人;二五百主,將之主,短兵百人。都尉,短兵千人。將,短兵四千人。」

  短兵,是為將者身邊最後一張牌,也是與他生死與共的嫡系,將死,短兵亦死。

  黑夫對共敖道:「這四千南郡子弟兵,就交給你來訓練,他們就是我的短兵!他們,將是吾之羽翼!」

  「諾!」

  共敖領命而去,摩拳擦掌,要去將這四千人收拾成一支唯黑夫之命是從的勁旅。

  黑夫也走出營寨,看著陸續匯集而來的南郡兵卒,長吁了一口氣,似乎找回了昔日的感覺。

  「久違了。」

  他看著自己在陽光下的陰影,露出了笑。

  「劍在我手的安全感!」

  第0644章 武昌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這片土地,曾是黑夫前世時生活數年的地方,江邊的景色再熟悉不過。

  然而這是秦朝,晴川閣尚未立,鸚鵡沙洲也遠未形成,黃鶴樓的位置是一片荒蕪的蘆葦灌叢。唯一相似的,只有滾滾長江東逝水,一艘艘大船,載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兵卒,匯集於此。

  眼下是仲春二月,黑夫在南郡徵召到的四千兵卒,陸續抵達安陸縣南邊的夏口津。

  夏口是夏水入江處,早在春秋時,便是去往江南的津渡,近十年來,隨著南郡兵民受政令所迫,遷徙至豫章安家,兩地往來更加密切。夏口也變成了一個繁華的港口,每天都有十數條船在東來西往。

  但黑夫卻並未讓大軍在夏口屯駐,而是讓江陵舟師將他們運到對岸,衡山郡沙羡縣,在被燒得精光的蘆葦盪邊,一座可容納兩萬人的大營拔地而起,這將是黑夫南征的大本營。

  黑夫將其此地命名為「武昌」,按年輕的利倉的理解,是預祝南征「武運昌隆」之意。

  隨後,南陽兵四千、衡山兵兩千,合計六千人,也紛紛匯集至此,成軍一萬。另有三郡民夫、刑徒一萬人,在秦始皇的政令安排下,由各地官府押送而來,被安頓在兵營外圍。

  入夜時分,武昌營的灶火,已遠勝江北夏口的漁燈……

  大帳中,黑夫還在挑燈看著地圖思索,一名皂衣少年進來稟道:

  「君侯,飯食好了。」

  利鹹的兒子利倉成了黑夫身邊使喚、記錄的書吏,他雖然才十七八歲,但家教好,辦事沉穩,有其父之風。

  黑夫卻系上大氅道:

  「先放著吧,讓桑木備車,我要去營中巡視一圈。」

  兩萬人的軍營,恍若一座城池,寨門把守嚴密,准進不准出,因為去年的大敗,沒人願意打這場仗,據押送兵卒、民夫的官吏說,一路上伺機潛逃的不在少數。

  對南方的恐懼,對戰爭的消極,這使得整個大營從一開始,便士氣不振。

  這時候拉著他們跋涉千里,去嶺南與越人交戰,三軍既惑且疑,則覆師之難至矣……

  這是屠睢失敗的教訓,黑夫自然不會重蹈他的覆轍,眼下最緊要的事,便是安定軍心。

  黑夫最先巡視的,當然是八百安陸子弟的營地,才進門,他就受到了熱烈的歡呼。

  他們裡面有服役數次的老卒,不少人參加過滅楚之戰,屯長、百夫長們,更是個個都在黑夫手下當過兵。

  至於新卒,則比較年輕,大的二十餘歲,小的十七八,與尉陽、利倉同齡。他們的父兄多為黑夫舊部,從小聽著黑夫的傳奇長大,鮦陽突圍,蘄南決戰,黑夫帶著安陸人建功立業的戰役,他們耳熟能詳。

  在這群青年心目中,昌南侯,便是英雄的同義詞!

  這亦是八百人能主動報名參軍的原因,不像其他郡縣,多由官吏強行抓丁。

  這八百人的士氣,亦是全軍之首,黑夫的赫赫武功,讓他們產生了盲目的信心,青年們個個鬥志昂揚,只需要稍加打磨,便能打造成一面堅硬的盾牌。

  「汝等便是吾之短兵。」

  黑夫也待之如兄弟子侄,與他們一起吃飯,滿嘴安陸土味十足的方言,更讓眾人覺得親切,得知自己將成為君侯親衛,更是昂起了頭,覺得自己高其他營的士兵一等了。

  除卻安陸營,黑夫還走了江陵營等多處南郡營壘。雖不如安陸營那般親切,但也有舊部情誼,共敖、桑木還自告奮勇,去有他們家鄉子弟的鄢縣營、竟陵營鼓舞士氣。南郡四千兵卒,算是暫時安撫下來了。

  他們開始相信,自己是嫡系,就算上了戰場,將軍也絕不會讓他們打頭陣,填溝壑……

  南陽兵和衡山兵,就不能靠同鄉之誼了,雖然口音互通,但畢竟隔著一層。

  次日巡視兩軍時,黑夫發現,兵卒們多有忐忑之心,民夫更是惴惴不安,關於南方瘴疫,九死一生的傳說,他們略有所聞。

  照搬電影橋段,大聲告訴他們「為何而戰」是沒用的,沒有人會為了帝國的顏面和皇帝野心付出生命。

  黑夫只能一遍遍地向他們保證:

  「二三子在此安心駐紮,不必憂慮衣食,入冬前,大軍絕不會離開武昌營半步,本將更不會在盛夏酷暑時,讓汝等去嶺南受苦!」

  此言雖不能治本,但好歹讓兵卒們的憂慮稍緩,至少他們能老實一段時間,不會一聽聞大軍即將南下,就整日想著逃跑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