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如今,多虧了黑夫,北地郡卻多了兩大財源……

  其一,便是方興未艾的羊毛紡織業,自從去年黑夫行縣,遊說烏氏倮後,烏氏也開始從羌中購長毛羌羊,在烏氏縣養了兩千多頭,義渠城這邊也養著一千頭。

  吸收羌人技術,經過兩年的嘗試,少府的東、西織室已經研製出了較為成熟的毛紡工藝。雖然織出來的衣裳依舊又肥又大,但氣味倒是輕了不少。

  如今皇帝欲破匈奴,明年可能要發動三十萬人次!需要大量毛衣,即便戰爭結束,那些奉命戍守北方的士卒,至少也要達到二人一件,所以此物已成了軍需品,供不應求……

  郡丞殷通也在一旁道:「齊魯中原有桑麻,出絹帛以為利。」

  「北地苦寒,桑蠶稀少,但依靠毛紡,亦能衣被北疆!」

  趙亥頷首,他也希望,未來毛紡業可以成為北地的一大經濟支柱。

  其二,便是新奪取的花馬池,過去數十年,花馬池都是北地食鹽的主要源頭,如今昫衍歸順,花馬池便順理成章成了北地郡治下。趙亥決定,立刻在花馬池設鹽官,讓當地戎人、駐軍採鹽……

  黑夫又給趙亥出了個主意:「我留了兩千人在花馬池城,待明年開春後,又將有大軍北赴,牛馬車輛將往來不絕。」

  「以往邊塞有事,內地車馬載糧而往,載傷員而歸,但大多數輜車都空空如也,實在浪費。今後運往花馬池的車輛,去時載糧,歸時運鹽,如此便能節省運費!」

  「此策甚妙。」趙亥頷首,在他眼裡,那一車車運回來的,不是鹽,而是沉甸甸的半兩錢!

  其實對花馬池鹽,黑夫心中還有個計劃,等戰爭停止後,北地郡的鹽業官營可以放鬆一點口子,花馬池由官府以隸臣開採,但可以讓商賈販賣,零售權都交給商人,政府只控制批發這一環節。鹽商們若想得鹽,需要送運糧食到邊關,再從郡守的手中換取他們手中的「鹽票」,再將鹽運回內地……

  這樣,或能解決邊關缺糧,運費高昂的問題,也讓市場多一點活力。

  當然,目前只是想想而已,這涉及到更改律令,對國策動手動腳的問題,法家肯定會加以反對。

  關於在花馬池設縣、道一事,三名封疆大吏商量了一會,眼看外面天就快黑了,趙亥才道:

  「老朽也是糊塗,一說起國事,便忘了時辰,郡尉遠征歸來,尚未歸家看看,且速去!待明日,老夫再在靖邊祠外,為郡尉,還有靖我北地邊外胡塵的將吏們擺宴,接風洗塵!」

  北地郡靖邊祠,就建在義渠城北,在黑夫先前帶良家子們修的「敬老院」旁,今已改為「榮軍院」。再往北就是郊外的「忠士墓園」,埋葬那些戰場上難辨屍骨的無名戰士。

  這三個地方都是黑夫來到北地後張羅建的,儼然成了本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逢初一十五,本地學室的法吏都會帶著弟子去祭掃,郡兵戍卒也被要求為榮軍院的孤寡殘疾老卒挑水……

  黑夫也心念家中懷胎八月的妻子,便告辭而出,這時候外面已飄起了白茫茫的雪花,而他作戰用的戎車,為了表示與士卒同甘苦,是沒有華蓋的。

  這時候,郡丞殷通卻一定要送黑夫一程,邀他上自己寬敞溫暖的馬車。

  黑夫推辭不過,便坐上了車,二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談著,黑夫感覺殷通今日舉止不同尋常,便一直在等他開口。

  車緩緩駛出郡府後,殷通才忽然嘆道:「北地寒冷若此,呼氣成霜,郡尉曾遠征江南豫章,那的冬天,不知又是怎樣一番光景?」

  黑夫便道:「縱是寒冬,豫章依然滿山綠意,水暖鴨游,在贛水上游,當地的越人,話語裡,甚至連『冰』『雪』二詞都沒有。」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殷通笑道:「內人最怕苦寒,早就想離開北地,此去豫章,想來她也會願意。」

  黑夫一年前就聽妻子談及,殷通的妻子一直在誇口,說自家丈夫很快就要調往內地為吏了,後來卻遲遲不見動靜,看來如今總算有結果了。

  不過,在世人眼裡,豫章只怕比北地還要荒蠻,殷通的妻子很是挑剔,恐怕去了那兒,又要嫌熱了。

  如此一來,殷通拼命向自己示好的原因,也找到了。

  但黑夫還是故意露出驚訝之色:「噢?莫非郡丞要高升……」

  殷通笑道:「不錯,也是下吏幸運,上個月,郡尉還在塞外征戰時,陛下有令,九江郡南北絕遠,往來不便,從正月(十月)起,以大江為界,江南新設豫章郡!丞相、御史大夫推擇諸長吏,令我南調豫章,出任郡假尉!」

  第0425章 三窟

  在郡尉府門前,黑夫下了殷通的車,與之告辭,共敖連忙撐著一把布傘過來,替他遮擋天上飄落的雪花。

  黑夫與幕僚們進了府邸,卻沒有立刻去看妻子,而是讓留守義渠城的陳平過來,細細詢問他關於豫章設郡的事,共敖也豎起了耳朵。

  陳平知道黑夫一直心繫遠在豫章的舊部,這些天早就打聽清楚了,便向他稟報導:「此事是丞相、御史大夫、廷尉所提議,以南郡、九江、會稽三郡地廣,一郡難以管控,不若添設新郡,以資控馭……」

  陳平說,這件事最大積極的推行者,是九江郡太守。秦朝規定,郡守每年必須行縣勸農,並且要在三年之內,去到治下每個縣邑巡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