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別忘了,這一次,可不止是我北地一郡在與匈奴作戰啊!」

  ……

  秦始皇二十九年正月下旬(農曆十月),黑夫發出「匈奴必退」的預言後數日,在神泉山和小鹽池中點,一處名叫「石溝」的地方,出現了上百匈奴騎從,須卜盛邀呼衍欄來此見面,商議接下來的動作。

  二人對上次的失敗耿耿於懷,但又因為只損失了千人,己方尚有一戰之力,故都在百里開外徘徊未去。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他們帶著僥倖的心理,希望能乘著秦軍大意,再突襲其糧隊,或者引誘秦騎主動送上門來。

  除此之外,他們還寄希望於,來自頭曼城、河套的騎兵,可以帶著樓煩、白羊兩個僕從部落前來支援,只要湊齊了萬騎之眾,便不再懼秦人甲陣!

  但今日,須卜盛卻告訴呼衍欄,援兵來不了了……

  「林胡叛了。」

  須卜盛宣布了這個二人猜測已久的消息,同時告訴呼衍欄:「秦軍派了上萬人進入林胡,一個叫章邯的秦將帶著刑徒民夫,伐木開路,又在各處要道險隘修築碉樓哨塔。秦人的候騎在林胡人帶領下四出,甚至摸到了庫結沙的邊緣,有向樓煩推進的趨勢。大單于不得已,令河套萬騎入樓煩駐紮,謹防秦軍。」

  除了上郡接收林胡的軍事行動外,在匈奴本部的頭曼城、九原以東,也大量秦軍車騎調動的跡象。在蒙恬的授意下,秦軍正在逐個修復被廢棄的趙長城烽火台,頭曼單于必須保證單于王庭的安全,所以匈奴主力也一動不能動……

  相比於受到威脅的心腹,丟失花馬池,反而只是肘腋之患了,頭曼單于現在最需要考慮的不是如何懲罰背叛的部落,揚匈奴之威,而是為明年秦朝勢必發動的全面進攻做好準備。

  所謂「控弦十萬」,是匈奴全民動員,外加四個僕從部落的兵力,分布於廣袤的草原上。但今年冬天,頭曼單于手裡能調動的,不過三四萬騎。

  既然沒有援兵,須卜盛和呼衍欄便失去了擊敗花馬池秦軍的可能性,他們眼下進退兩難……

  好在,一個從賀蘭匆匆趕來的斥候,給了他們退卻的理由。

  恐懼寫在那斥候的臉上,他匆匆跳下馬,拜在須卜盛、呼衍欄二人面前,聲音依然嘶啞。

  「大當戶,骨都侯,不好了,賀蘭遭到了秦人襲擊!大河邊上,已有數個部落被摧毀,大火,一直燒到了青山峽!」

  ……

  仿佛一個月前,匈奴對昫衍的暴行重現,哀嚎聲四處響起,大河邊寧靜的匈奴部落,在遭到秦軍突如其來的襲擊後,登時驚恐失措。

  部落的青壯都被大當戶征走了,只剩下婦女和半大孩子手持小弓反抗,但數百騎秦人騎兵馳騁而入,手中的劍、鈹毫不猶豫地揮向他們,四周頓時遍野橫屍。

  在殺掉所有還活著的人後,便輪到了羊群,上千頭羊被射殺,身上插滿了箭,羽毛豎立在屍體之上。

  肆意屠戮一番後,騎兵們翻身下馬,用燧石點燃隨身攜帶的火把,往氈帳上投擲,乾燥的氈帳遇上烈火,加上風勢助陣,頓時燒了起來,一時間整個部落熊熊烈焰,滾滾濃煙升上天際,匯成了一片烏雲,它將帶給山那邊的匈奴人以不安……

  屍體、氈帳、羊群、草料,一切都被大火席捲,變成焦炭。這意味著,即便那些逃走的牧民回來,面對的也是一個饑寒交迫的冬天。

  火光中,唯有一位白髮蒼蒼的將軍身騎白馬,身披赤氅,立於戰場邊緣,目光注視著前方讓大河水流變得湍急,也擋住了騎兵前路的巨大山嶺。

  這兩道夾河的山嶺被匈奴人叫做「青山峽」,是由賀蘭山余脈、牛首山相夾而形成,十里長峽山水相依,兩岸懸崖峭壁,必須繞到東南方數十里,才能避開它,然後,就能進入賀蘭草原。

  但李信知道,自己沒那麼多時間了。

  半個月前,在接到秦始皇「令隴西發兵助北地郡攻匈奴」的命令後,他便帶著一千騎兵,從隴西郡新築的「金城」出發,順大河而下,行八百里,一口氣殺到了大河同烏水匯合處,名為「眴卷」的地方。

  這裡有匈奴人最靠南的部落,三百餘帳匈奴人在此畜牧。

  因為戰爭發生在東邊,而北地郡在南邊,僅剩的少數匈奴控弦之士都到烏水上游駐牧,卻從未想到,敵人會從大河上游殺過來。

  李信帶人毀滅了眴卷的匈奴部落,將他們的牛羊統統殺死,囤積的牧草燒成灰燼,然後便馬不停蹄地繼續向下遊走,一路上,如法炮製地摧殘了七八個小部落,直到他來到了青山峽腳下,馬蹄被這道天然屏障阻止。

  是時候回頭了,李信看看自己的部屬,來時整整一千騎,如今卻僅剩五百,大半掉隊,少數戰死,匈奴人十分勇悍,即便是女人,也能拉開強弓,對他們發動攻擊,不少秦騎就吃了虧。

  於是李信下令,不論婦孺,皆殺之!

  有秦騎不忍此事,有些抗拒,但李信卻沒有輕易動搖,戰爭是無情的,在敵後造成巨大的恐慌,是他這次孤軍深入的目的,所以手段也是無所不用其極。

  但這場冒險,終究有極限。

  「可惜啊,距離太遠,補給根本運不過來,我那四千徒卒,只能落在數百里之外,沿河修築亭障,不然……」

  若再往前,他們就可能遭遇到匈奴聞訊返回的數千騎兵,孤軍深入的後果,李信多年前就嘗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