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就是他帶給天下的新政新氣象!

  「黑夫紙、蒙恬筆、程邈隸,新筆新紙新字,共為新政效力,倒是一樁佳話。有了這三物,書同天下文字,又能加快幾分!」

  黑夫聞言,雖然暗道這紙名不太好聽,以後或會被以訛傳訛叫成「黑紙」,搞出「黑紙黑字」的奇怪成語出來,但皇帝金口玉言,他只能大呼:「謝陛下命名!」

  秦始皇復又踱步上殿,口述詔令道:「古人云,百工之事,或爍金以為刃,凝土以為器,作車以行陸,作舟行水,此皆賢者之所作也。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

  「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素縑者謂之為帛書。帛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今有假少府丞黑夫,承朕之意,雖初監百工之事,然有良匠之心,購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物美價廉,可代簡、帛,廣播天下。朕善其能,嘉其功,今賜黑夫宅邸一座,升爵為右庶長!」

  ……

  PS:秦漢布價,《九章算術》:卷三載:「今有素一匹一丈,價直六百二十五。今有錢五百,問得素幾何?答曰:得素一匹。」

  紙張在古代的價格,最早只能查到唐初的,《法苑珠林》:「令用六十錢市白紙百張作錢」。又《太平廣記》載,唐朝傭工「年可四十餘,傭作之直月五百。」考慮到秦代一個傭保年薪2500,秦半兩的購買力大概是唐代銅錢的兩倍,一張麻紙成本半錢還算合邏輯。

  第0353章 項籍

  「別人問你姓名,你便說自己是項籍,可記住了?」

  少年重重點了點頭,向叔父保證道:「侄兒省得!」

  「你叫什麼?」僕從套車轅時,項梁突然回過頭問道。

  「項莊……」少年下意識地回答,隨即在叔父嚴厲的眼神下改了口,抿嘴報出了遠在故鄉下相的堂兄之名。

  「我叫項籍!」

  「切記不能答錯,不然,項氏族矣!」

  項梁又仔細囑咐了一遍,這才拍了拍項莊,讓他坐在車輿里。

  車是普通的劣馬陋車,項莊從小坐慣了高車駟馬後,總覺得狹窄難以容身。但沒辦法,叔父告訴他,楚已亡,楚人成了亡國奴,項氏也不再是四世執圭的名門望族,而成了「山東遷虜」,必須謹小慎微才能生存。

  即便如此,秦始皇也沒忘記他們,在遷徙令中,便有項梁的名字。

  再強的地頭蛇也怕離窩,項氏若被連根拔起,離開了熟悉的江淮,恐怕會元氣大傷。

  好在項梁耍了一個小心思,他買通了下相的戶吏,與弟弟項纏(項伯)分家,因為泗水郡文書上說的是「項梁遷之」,於是項氏便一分為二,項梁攜家眷入關中,項纏和項聲則帶著徒附留守下相。

  按理說,他兄長之子項籍也要一起遷徙,但項梁知道項籍的性情,年紀雖才十三,卻天生神力,脾氣暴躁,是一言不合就當街殺人的主,加上他極度仇視秦人,帶來關中,容易鬧出事非。於是便在戶吏登門統計籍貫,書寫驗傳時,讓另一個侄兒項莊冒充項籍,帶來關中。

  項莊比項籍略小,卻沉默寡言,腰間掛著一柄未開鋒的劍,看著車側的櫟陽街景出神。

  入關的十二萬戶遷虜,一部分繼續遷往隴西、上郡、北地、巴蜀實邊,剩下的一半去咸陽以南的五苑開荒種地,其餘則被分散安置在內史各縣。

  項氏和不少楚國豪貴,便落戶於櫟陽,他們九月底才到,剛安頓下來,今天是項梁第一次帶項莊出門。

  馬車上,一陣風吹來,縱然穿上了冬衣,少年依然打了個哆嗦,也不叫冷,只是皺著眉,暗想十月初一就冷成這樣,再過兩月還了得?

  他懷念溫暖的東楚,懷念泗水邊的下相,夏天溫潤的河水中,整個家族的男孩在水裡嬉笑打鬧,女孩則舉著蓮葉當傘,坐在舟上看著他們笑,原野上放眼望去滿是繁花朵朵。入秋也不錯,從淮南運來的柑橘酸甜清爽,吃到肚子撐不下為止……

  項莊不喜歡北方,不喜歡關中,也不理解街上的秦人為何如此高興,或手擒雞鴨、拎著狗腿、鮮魚,出入於市肆,滿臉堆笑地相互道賀,行禮的方式奇醜無比,里閭中還有人站在木墩上,給家門更換桃符,就像是過年一樣。

  「秦地十月初一過年。」

  親自駕車的項梁解釋道:「今日便是正旦。」

  項莊睜大了眼睛,感覺不可理喻。

  年怎麼能十月就過?

  這也是項梁挑今天出門的緣故,和秦地許多地方一樣,整個櫟陽都沉浸在節慶的氣氛里,官府休沐,平日裡死死盯著山東移民一舉一動的小吏也鬆懈,回家吃黍臛去了。

  這種氣氛下,項梁正好去拜訪故人,以拜年為名,打聽一些消息……

  櫟陽雖只是一個縣,城池卻不小,因為這曾是秦國故都,秦獻公為了與魏國爭雄,特地將都城從雍城遷至此處,秦孝公時才遷往咸陽。櫟陽遂冷清下來,但隨著十多年前,鄭國渠開工,途徑櫟陽北部,櫟陽的土地多得灌溉,遂成渭北糧倉,近年來越發繁榮。

  項梁也是走了不少關係,才讓自家的遷徙之處既不是巴蜀那種偏僻邊郡,也不是秦始皇眼皮底下的咸陽。

  用他自己的話說,便是:「天下安定,則客居櫟陽,教訓子侄,使勿忘國讎家恨;天下有變,則可遁身東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