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黑夫在回去途中,還在鮦陽邑買下了之前令邑大夫準備的棺槨三百,再加上從陳縣購得的兩百具棺材,裝載了前後兩次戰爭里,戰死的南郡袍澤、部下們。

  李由也命令數百乘戰車騰空,武車士步行,裝載眾人黑漆漆的棺槨,車轔轔馬蕭蕭,原路返回南郡。

  七月中旬,他們終於踏入了南郡地界,如此一來,黑夫也算完成了自己「帶你們回家」的承諾,心裡一顆大石頭終於落地。

  但新的問題隨即出現:除了槐木等少數人外,大多數兵卒的屍體都無法辨識,也無法讓其各歸其家。

  李由還在犯難之際,黑夫卻給他提了一個建議。

  「公墓?」李由還是第一次聽說這詞。

  黑夫道:「然也,眾人已化作累累白骨,無從辯識其身份,不如在南郡劃一塊地,作為其公共墓地,再為其製作一塊大碑,上刻眾人之名,如此也算妥善安葬了,其親友日後來祭拜血食也方便。」

  李由聽罷嘆了口氣:「也只好如此了。」

  黑夫又言:「我聽聞過一句話,叫做『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眾人雖是庶民黔首,但為大王、為秦國而死,亦可稱之為忠士也!故這公墓,也稱之為忠士陵園,官府可僱傭人來看守打掃,每年定期令本地吏員帶著百姓來拜掃悼念,以示不忘眾人之功,也能激勵生者,越發奮勇作戰,不畏死亡……」

  他本來想將其叫成「烈士陵園」,只可惜這年頭的「烈士」指的是好名義不仕進者,與黑夫想要的意思不符。

  秦國對戰死之士的待遇是不錯的,其在戰場上所立功應得的爵位可以傳給後代,但也就這樣了。戰死了一批兵卒,君王還有下一批灰色牲口可用,一代代兵卒就這樣用累累白骨,堆積秦國日益強大,最終一統天下,可自己的姓名,早已隨風而逝,再也沒人認識。

  槐木等人並不知道,自己處在怎樣的一個大時代,但卻為天下一統獻出了生命,做出了貢獻,所以黑夫覺得,站在秦人的角度,他們是英雄!當得起這待遇!

  這場浩大的統一戰爭里,在秦軍中,又豈止一千個一萬個槐木呢?

  黑夫這個點子,將那些戰死沙場,無從辨認,只有個集體名單的孤魂野鬼,一舉變成了國家褒獎的忠士,雖不能讓死者復生,卻讓他們之名不朽,這也是黑夫為亡者做的最後一點事了。

  李由聽後頓時眼前一亮,直夸黑夫又想了個好點子。

  「不僅能收斂將士的屍首,使其狐死必首丘,還能揚其身後之名,使流名於世,不錯!」

  但隨即又批評道:「不過,這陵可不能亂用,便叫忠士墓園罷!」

  「下吏失言!」

  黑夫一愣,反應了過來,冷汗直冒,連忙道罪,李由知他出身低微,對一些禮制細節不太懂,也不追究他。

  李由認為此舉可以讓自己撈得一個「愛兵」的名聲,對今後的仕進是有好處的,便立刻寫信給父親李斯,請其與自己一同向秦王進言,推行此策,想來秦王定會答應,甚至在今後的戰爭里將此法推廣。

  與此同時,也在徵得南郡郡守騰的同意後,在鄢縣劃出了一片地,令生者及民夫掘坑修墓,將數百兵卒的棺槨擺放整齊,什伍排列,屯卒有序,如同一個軍陣,遠遠看去,肅殺而有序。

  而一塊高兩丈,由精巧石匠精雕細琢,左右前後都篆刻了五百餘人名號、籍貫的大石碑,也赫然出現在公墓中央,猶如統領他們的一面軍旗……

  「二三子真是雖死猶生……」

  看著眼前這令人震撼的一幕,鄢縣百姓嘖嘖稱奇,南郡兵們不由熱淚盈眶,一邊稱頌李由,也對提出這個建議的黑夫更加佩服。

  而在黑夫慫恿下,深得父親李斯書法真傳的李由,也在大石碑的頂上,用硃筆題了四個大字:

  「永垂不朽!」

  ……

  辦完這件事後,已是七月下旬,李由下達了命令,讓眾率長帶兵回歸各縣,讓眾人帶著戰利品返回家裡,參加秋收。同時讓傷病人員退伍,並挑選新兵補充進來……

  所以,黑夫他們只在家裡呆了月余時間,才把糧食舂好裝倉,十月初時,李由便親帥萬餘大軍,先抵達安陸與黑夫匯合,一行人又東進至邾城,準備渡江進攻依然插著楚國旗幟的鄂城……

  鄂城,也就是後世的湖北鄂州一帶,乃是楚國江南地區最大最古老的城市了,虞夏的三苗便在此建立部落,殷時,這裡建立了一個鄂國,開發銅綠山豐富的銅礦,也富絕一時。

  後來,楚國征服了這裡,建立了更大的城邑,數百年間,陸續封了許多位「鄂君」統治這裡,眼下楚國雖滅,但鄂君卻依然堅守著自己的堡壘,拒不歸降。

  「鄂地乃大江衝要,左彭蠡,右洞庭,扼束江、漢,襟帶吳、楚,東南蔽九江、江東,表里捍蔽,最為強固,若不奪取鄂地,則巴蜀南郡糧船舟師,便無法順利東下至江東,接應王老將軍。」

  李由奉命進攻鄂地,不僅是要收江南地,也是為了呼應王翦在東方的軍事行動。黑夫他們回歸南郡時,王翦、蒙武也再度向淮南英、六、淮陰、居巢等地發動總攻,殺死了項榮,楚王熊啟只帶著三千人逃到江東。

  但楚國舟師實力未損,依然集結在江東水面上,試圖阻止秦軍渡江,於是便需要巴蜀南郡的秦國水師出馬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