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話間,此地的武庫吏已經帶著人過來,對黑夫和馮敬行禮,並迎他們入內。

  到了裡面,黑夫才發覺這裡的牆垣之厚實,遠超其外表,光是牆垣底部,就厚達四丈!將近十米!

  不過仔細想想也就明白了,武庫是一座城池中最重要的地方,春秋戰國時諸侯內訌、反叛及國人起事,每每以武庫為首要目標,先奪武庫,取得軍械,以求在戰鬥中獲得裝備優勢。

  在戰爭中,摧毀敵方武庫也是克敵的一個重要手段。李由借給黑夫的那幾卷《吳孫子》里的火攻篇就說了,火攻形式共有五種,一是火燒敵軍人馬,二是焚燒敵軍糧草,三是焚燒敵軍輜重,四是焚燒敵軍倉庫武庫,五是火燒敵軍運輸設施……

  在此情況下,秦國把咸陽武庫設置在宮殿區內,南郡的武庫也設置了重兵把守,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使之處於嚴密的防衛之下,不僅避免為人利用破壞,而且可以隨時授兵授甲迅速武裝軍隊。

  這南郡武庫又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車、甲、兵。

  黑夫他們最開始步入的是占地最廣的車庫,裡面有上千乘車輿,都整整齊齊地放置在各個車庫裡。

  一路看過去,各種車的形制、種類都不盡相同:有作為指揮車輛的「將軍兵車」,用於攻城的衝車,衝擊敵軍的陷陣輕車,運載軍械、軍糧、被服等軍需品的重車,設有指揮旗幟的戲(xì)車,鼓舞士氣的鼓車,可以升降以偵查敵情的「蜚樓行臨車」,以及儀仗車,甚至還有不少軍樂器。

  這些車乘黑夫並不陌生,在伐楚之戰時,他在軍營里沒少見到。它們在和平時期靜靜躺在這裡,都有專門的人進行保養、上漆,一旦到了戰時,只要套上雲夢澤廄苑的馬匹,便可以在戰場上馳騁。

  黑夫在車庫裡轉悠詢問的同時,馮敬也檢閱完了車庫集簿,上面登記了庫藏的每輛車,但凡有人借走、損壞,都要登記上報,一旦查核不實,庫吏就要被重罰!

  「各類車輿,小計774乘。」

  黑夫也看了一眼,問道:「去年是千餘乘,今年卻只剩下七百多,那三百乘去哪了?」

  庫吏有些尷尬:「去年有三百乘送去南陽郡,用於伐楚,而後就沒還回來……」

  原來還是戰敗的鍋,黑夫有些無奈,一場敗仗下來,除了都尉、兵卒死傷甚眾外,各種軍械裝備,尤其是車輿很容易被丟棄。伐楚之戰里,秦軍至少丟了千餘乘兵車,想都不用想,其中大多數都是被楚軍俘獲,資敵了。

  接下來,便是甲庫,最多的是秦軍甲士的制式裝備皮甲,簡直是堆積如山,集薄上記載庫藏共一萬副。此外還有股甲衣一萬副,銅胄近千,蒙皮的盾牌三千面,甚至還有給戰車戰馬披掛的馬甲四百副。

  最後是兵庫,黑夫發現,庫藏的兵器,果然還是以銅兵居多,鐵兵器雖然有,但並不多。除了尋常的劍、戈、矛、戟外,黑夫還尤其關注了酋矛和夷矛的儲備情況。

  「在鮦陽之戰里,酋矛可是我軍反敗為勝的關鍵。」

  看著那些在木架上碼放整齊的細長酋矛,黑夫不由唏噓,當日若無此利器,他們的傷亡可能還要更慘重。

  一通巡視下來,馮敬亦感慨道:「難怪兵法里說,興師十萬,則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這南郡武庫里的車甲兵械,也就能裝備兩萬餘人,便如此浩大繁多,我真不敢想像……」

  他瞧了瞧旁邊的人,靠近黑夫道:「真不敢想像六十萬人,需要多少車甲兵械來裝備。」

  「大概是把秦國所有郡縣的武庫搬空才足夠吧。」黑夫笑了笑,他也一樣,之前在軍隊裡,他們只管拿起兵器作戰,如今在兵曹任職,開始從事組織工作,才知道,發動一場戰爭真的殊為不易。

  難怪會有這樣一種理論:戰爭的組織與進行,是促使人類社會組織形式,向更加有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動因。

  春秋戰國以來,頻繁的戰爭,讓各國政權發生了蛻變,這就是變法運動。而在商鞅主持下,秦國又蛻變得最為徹底,最適應戰爭,這個國度已經在一場場大戰的錘鍊下,化為了一個為戰爭而生的機器,每個臣民都是機器里的一顆小螺絲,黑夫也不例外。

  ……

  當晚,黑夫和馮敬便將視察武庫的結果告知了李由。

  「敢言於郡尉,因為第一次伐楚之戰的緣故,南郡不少車甲兵械送往北方裝備兵卒,遺失在戰場上。故每個倉庫,都有缺失,尤其是兵器,缺了將近一半!」

  李由接過馮敬記錄數據的薄冊,卻見車輿的缺口大概是三百乘,胸甲衣和股甲衣還要各五千副,盾牌也要再製作兩千面。

  最大的需求,其實還是兵器,因為車輿只是車兵使用,後排的士兵也可以不著甲冑,但兵器卻是人人不可或缺的,沒了兵器,士兵就像是缺了爪牙的野獸,總不能折木為兵揭竿為旗吧……

  「劍、戈、矛這三種最常用的制式兵刃,都需要各制兩千,弓弩亦要各制一千,最麻煩的還是箭矢,至少還要二十萬支!」

  黑夫這時候總算理解古人為何要編出「草船借箭」的故事來了,臨戰之際,弓弩材官沒有箭矢,便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時候一場圍城之戰,便要射出去十萬支箭,可見其消耗巨大,並不是每支箭都能撿回來的,尤其是當你打了敗仗的時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