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好,”蔣介石親昵地拉住張學良的手,走向內亭說:“自從貴陽一別,眨眼就是十幾年了。真是不可思議!漢卿,我記得曾經委託莫德惠和經國給你捎過書的,都是有關《明史》研究的,不知可已收到了?”

  張學良木然而坐,半晌才說:“總座,可惜現在我早就不研究《明史》了,如今我忽然對《聖經》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哦?”蔣介石有些不悅,蔣經國忙轉話題:“父親,開飯的時間到了,還是請到裡面邊吃邊談吧?”蔣介石趁機下台,與張學良來到湖邊的小廳,只見內中早已備下酒菜,皆為浙江風味。冷盤熱炒,十分精緻。

  “來來,漢卿,這個、這個都是我們浙江的家鄉菜,請用請用。”蔣介石儘量作出愉快的模樣,用筷子點點菜碟說,他見張學良埋頭吃飯,忽然將話鋒一轉說:“漢卿,西安事變已有20多年了,至今你大概早就淡忘了吧?”

  張學良沒有料到蔣會突然提起這一話題,自己所擔心的難題終於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蔣正用一雙犀利的眼睛在暗中觀察他的神態,張學良沉默著,他發現蔣介石正向他的兒子丟眼神。然後接過蔣經國遞上的一份密件說:“可是這件大事情大陸卻比我們還要重視的。漢卿你看,這是周恩來1956年11月6日的紀念談話,嗯,這個,這個,他的講話實在太厲害了……”

  張學良大口地吃著芋頭,似乎不曾聽到蔣的話。蔣卻戴上了老花鏡,隨意地瞟上一眼說:“你看,周恩來的這段話講得妙極了,他說:‘張漢卿是個英雄,很豪爽。他被扣以後還給我寫過兩封信。多年來表現得很好,始終如一。是值得人懷念和尊敬的。張漢卿將來能援救出來最好,但無論如何,他是千古不朽的人物了。他是名垂千古了。”蔣介石念完從中國大陸得到的內部文件中的一段內容以後,使得剛才談笑風生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蔣介石再去瞟張學良,發現他仍在那裡埋頭吃喝,對於他的話仿佛沒有聽到一樣。

  第四卷 冬第四章 告別台灣(2)

  蔣介石決定單刀直入:“漢卿,周恩來關於西安事變的談話外邊難得見到,你不妨帶回去一讀啊!”他將那份密件遞了過來。

  張學良仍然頭也不抬地說:“我已經快60歲的人了,老眼昏花。現在我除了讀《聖經》以外,對其它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蔣介石呆在那裡,從張學良這句話里,他才真正感覺到張還是過去的那位心堅似鐵的少帥。他經過數十年的監禁以後,仍然沒有任何變化。但是

  他還想繼續對張學良進行試探,卻發現身邊的蔣經國正用神秘的目光勸止他,蔣介石只好作罷……

  “噹噹當……”屋角那漆黑閃亮的落地鍾,鏗鏘地敲響了12下。

  “漢卿,壽筵的時間到了!”趙一荻見張學良從往事的追憶中醒來,急忙在旁提醒。張學良很快就從不快中振奮起精神,他側耳一聽,隔壁崑崙廳里傳來了一陣鼎沸的人聲笑語。前來為他祝壽的賓客都已到齊。

  “漢卿,你怕什麼?西安事變早已經不是什麼不可談的禁區了。”趙一荻見他見了記者就心驚肉跳,擔心說錯了話,就勸慰說:“時過境遷,二蔣早已不在人世了。即便有人再向你問起西安事變,也沒有什麼事情不可對人言了。因為歷史已經現出了它真實的面目。”

  張學良激動地站起來,緊緊握住趙一荻的手說:“好好,你說得好,我現在終於可以站出來說話了,我要說真話啊!”

  傳奇英雄54年來首次露面。

  圓山飯店崑崙廳里人頭攢動,冠蓋雲集。驀然有人大聲喊道:“少帥到!”隨著一陣席捲大廳的熱烈掌聲,所有圍坐在一張張桌旁的賓客們,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向大廳的側門。房門開啟,一片閃閃爍爍的閃光燈,對準了從門外健步走來的一對伉儷。那神采奕奕、精神矍爍的老人正是54年首次公開露面的張學良將軍。他身邊緊緊相隨的趙四小姐,雖然已不是傳聞中風華絕代的美女,但是那清麗的顏容和矜持的舉止,依然是一派雍榮的大家閨範。

  張學良衝動地環顧大廳,只見紗燈搖紅,綠毯如錦。朱紅的圓柱,金碧輝煌的屋頂,仿古的盤龍藻井和一盞盞飄著流蘇的大宮燈下,一張張餐桌前聚集著台北的軍政大員和各界知名人士們。一張張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笑臉,正向著這位近代的傳奇人物拍掌。忽然,張學良發現人群中自動閃開一條路,只見一輛輪椅迎著他們緩緩地推了過來。他的眼睛豁然一亮,看清那輪椅上的白髮老人原來就是今天壽慶的發起人張群先生。在他的身後,緊緊簇擁著剛從美國飛回的張學良大女兒張閭瑛、陶鵬飛夫婦、三兒子張閭琳一家人。他們都徐徐向張學良和趙四走來。

  張學良已經有50多年沒有見過如此隆重的盛大場面了。剎時間多少辛酸的往事都湧上心間。這位在極盡坎坷的逆境中也不曾輕彈男兒之淚的東北硬漢,此時難免熱淚瑩瑩。他撲上前去,緊緊與坐在輪椅上的老友張群相擁。頓時,大廳里爆發出一片雷鳴般的掌聲。

  壽筵開始之後,將由張學良親自用刀切開那隻塔形的大蛋糕。在溫馨的喜氣中,張群端坐在輪椅上以主持人的身份致詞。他的開場白使全場為之動容:“古之良史,不以魁傑英偉之氣士,盛年意氣,一失慮失據。而遂非之議之。漢卿先生今日九秩壽慶,使我想起了民國十九年南京政府任漢卿為陸海空副總司令時,岳軍我銜命賚送印信。從此相交莫逆,轉眼已六十個春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