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初義父率領大西軍入川,就曾經明確的表示要以成都為中心經營四川。

  如今義父雖然已經不在了,可他的經略仍然深深印在張定國心中。

  無論如何成都一定不能失!

  清軍攻打魏城擺明了是想進一步攻取成都,張定國一定不能讓他們的詭計得逞。

  當然,張定國也沒有絕對的把握一定能短時間內拿下魏城。為了確保成都的萬無一失,他準備派人去送信。

  當然魏城是肯定無法經過了,只能繞遠。

  但這也總比耗在這裡強的多。

  成都城中有幾萬留守的西軍,只要把消息帶到命他們嚴防死守,即便清軍有所圖謀也不可能成功。

  何況魏城這裡有張定國拖著,清軍一時也分不開身。

  即便清軍分兵,也不可能對成都造成太大的威脅。

  這點自信張定國還是有的。

  相較於成都,魏城不過是一彈丸小城,只要清軍不能直接威脅到成都,便是讓他們暫時占據魏城也沒有什麼關係。

  反正張定國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耗下去肯定是對西軍有利的。

  畢竟西軍可以算是主場作戰,而清軍則是孤軍深入。

  魏城中的糧食有限,吃完了這些糧食清軍想要去打糧將會十分困難。

  華夏兒女誰不知韃子之殘暴,他們是不會給韃子提供糧草的。

  想通之後張定國便開始雙管齊下,一方面派人去成都通知守軍提高警惕,另一方面繼續派主力和魏城清軍進行纏鬥。

  ……

  ……

  張可望回到成都之後總算可以鬆一口氣了。

  他一路逃亡生怕被清軍追上,竟是連梳洗都顧不得,整個人和從泥地里刨出來的一樣。

  他先是好生沐浴了一番換上一套嶄新的衣衫,整理了一番儀容。

  隨即他召集了成都城中所有守將。

  如今義父已死,他作為長子當然該繼承大統,繼續領導大西政權。

  如今的形勢十分危急,整支大西軍都面臨生死存亡。

  張可望先將張獻忠戰死的消息告訴了諸將,隨即表示希望諸將能夠在他的帶領下一致抗虜。

  諸將自然沒有什麼好說的。

  張可望本身就是被張獻忠當做接班人培養的。

  張獻忠還在世時,內政都基本是交給張可望處理。

  如今張獻忠戰死,張可望即位是為理所當然。

  他們一概表示支持張可望繼統。

  再怎麼說這也是一份從龍之功啊。

  你不搶就被別人搶了,還是應該先下手為強。

  張可望對成都諸將的表現很滿意。

  有了這些人的支持,他大西共主的身份便得到了鞏固。

  ……

  ……

  第三百七十章 國主

  張可望一直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

  只不過張獻忠還在的時候他的野心一直被壓制,不得不有所收斂。

  張獻忠突然死亡卻給了張可望機會,使得他能夠填補張獻忠死去留下的權力空缺。

  權力就是一劑春藥,可以讓人迅速的膨脹。

  至少在眼下,以大西皇帝自居的張可望覺得自己前所未有的強大。

  只要能夠抵擋的住清軍的這一波攻勢,他就有足夠的時間按照自己的節奏發展軍屯。

  軍屯是張可望最為推崇的制度。

  在這種制度下一切優質資源都會得到集中分配。

  在太平年景這個優勢或許並不明顯,但在亂世,這毫無疑問是效率最高的模式。

  張可望對於軍屯的推崇說來還是源自於明太祖朱元璋。

  這位泥腿子皇帝對於軍屯大力推行,依靠著軍屯發家最終坐上了龍椅。

  張可望想要複製這一過程,他也知道這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必須得去嘗試。

  當初朱元璋起事時難道就可以斷定自己將來一定會得天下?

  還不是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個腳印,最終水到渠成才繼位稱帝。

  張可望自詡不比朱元璋的資質差,憑什麼朱元璋做到的他做不到?

  缺的只是一個時機罷了。

  張可望深吸了一口氣攥緊了拳頭。

  他有這個信心奪取天下,成為一代雄主。

  當然,眼下當務之急是擊退來犯的清軍,保證大西軍對於四川的控制權。

  只有做到了這一點,後面的諸多事宜才有意義。

  ……

  ……

  「報,啟稟陛下,有來自東邊急報!」

  張可望正在為如何應對清軍的猛攻而犯愁,突然有親衛來到殿外高聲唱報。

  張可望皺了皺眉,還是叫親衛把急報呈遞了上來。

  這個時間點,從東邊來的急報……

  張可望還是感到很好奇的。

  待他拆開信紙來看的一瞬間,精神為之一振。

  這是張定國的親筆信!

  張可望與張定國這麼多年來朝夕相處絕不會認錯。

  張可望十分激動,連忙看了下去。

  信的內容很簡單,說了兩點,一是張定國正和清軍激戰於魏城。二是請求成都方面嚴加防備,清軍隨時可能殺往成都。

  只是通篇沒有提到張可望。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

  張定國既然已經到了魏城肯定已經見到了保寧的慘狀。這種情況下認為張可望已經死了也很正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