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豫親王跑了?

  八旗子弟們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他們敬仰無比英明神武的豫親王怎麼會逃跑呢?

  但本能還是告訴他們要儘可能的往帥旗的方向靠。

  於是乎奇怪的一幕發生了,多鐸的中軍在跑,跟在後面的是八旗精銳,而在最後的是高傑統率的明軍。

  八旗軍竟然被明軍追著跑!

  其實這是因為戰場上信息溝通不暢造成的。

  多鐸看到明軍衝擊中軍本陣第一反應肯定是跑,因為僅僅靠千八百人他不可能攔得住明軍的衝鋒。

  而之後八旗兵的反應也沒有錯。因為他們聽到了海螺號聲,聽到了退兵的命令。

  如果硬要指出有什麼問題的話,那就是無法做到戰場上的及時溝通。

  多鐸不可能停下來等八旗兵歸位,必須先行一步。

  這樣就給人一種慌亂潰敗的感覺。

  事實上八旗主力並沒有太過折損。

  高傑也感到很驚訝。

  他領奉皇命增援德州,本是做好了血戰一場的準備,誰曾想多鐸竟然像只兔子一樣的跑了。

  高傑命人追擊了一陣便不再追了。

  一來八旗軍都是騎兵,且坐騎都是上等的蒙古馬,單比腳力爆發力明軍坐騎不是對手。

  二來八旗軍損失不大,等他們重整旗鼓正面對決高傑所部占不到什麼便宜。

  還不如趁著八旗軍潰敗的機會把紅衣大炮、投石機等攻城器械全部繳獲。

  要知道清軍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重新趕製出投石機的。至於紅衣大炮更是稀缺貨,除非孔有德增援德州,否則多鐸只能對著城牆乾瞪眼。

  ……

  ……

  多鐸跑了良久終於感覺到了安全。

  他停下來豎起帥旗重整旗鼓,清點兵員。

  讓他感到欣慰的是清軍的減員情況並不嚴重,至少還有八九成的兵力。

  只是可惜那些被拋下的大炮、投石機了。

  不過攻城器械再重要也不如人重要。

  尤其是滿八旗精銳,每一個都是十分珍貴的。

  只要人在希望就在,多鐸認為自己的決定沒有太大的問題。

  只是這支明軍是怎麼突然冒出來的?

  清軍雖然後來沒有再圍城,可也在嚴密監視著四面城牆的動向,並沒有發現明軍殺出啊。

  而且明軍是從中軍本陣西邊衝出來的,而西邊……應該是臨清的方向啊。

  難道說這支明軍是從臨清趕來的明軍?

  多鐸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也是越想越怕。

  如果說臨清的明軍趕來增援豈不是說勒克德渾打了敗仗。

  除了這種可能多鐸實在想不出其他理由。

  聯想起德州城頭那尊銅像,多鐸深吸了一口氣。

  難道勒克德渾真的被鑄成了銅像?

  主將被擒,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敗仗了,而是慘敗啊!

  這真是一頭豬啊!

  多鐸感到痛心疾首。

  那些綠營軍也就罷了,可漢八旗、蒙八旗可是清軍的精銳。

  就這麼折損了大半,對清軍實力的影響是巨大的。

  雖說還有天佑軍,滿八旗,但清軍對明軍至少在數量上已經沒了絕對的優勢。

  該何去何從?

  原本多鐸是想休整一番再重新殺回去攻打德州的。但現在看來該是得從長計議了。

  「派人去叫孔有德、耿仲明,叫他們速速率部來見本王!」

  這種時候不能再分兵了。繼續分兵下去多鐸覺得清軍會被各個擊破。

  「奴才遵命!」

  葉臣應了一聲,快步離去安排騎手前去樂陵、海豐了。

  現在看來分兵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只是這是多爾袞的布置,大家都深信不疑。

  不過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現在多鐸必須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辦了。

  ……

  ……

  孔有德正打的興起,卻接到了多鐸的調令,稀里糊塗的退兵往德州進發。

  耿仲明的情況也差不多,在接到調令後第一時間退兵往德州趕。

  二人雖然都是漢人藩王,但十分清楚他們不過就是兩個高級奴才,主子有令他們怎敢不從?

  二人率部與多鐸匯合後,多鐸又整編了逃散的蒙八旗,這才算是恢復了元氣,心裡有了底。

  饒是如此他也沒有立即下令猛攻德州。

  在沒有摸清明軍的虛實前多鐸不會再貿然進攻,天知道會不會又突然從哪裡殺出一支騎兵。

  這也給了明軍喘息之機。

  他們抓緊時間加固城門,填補城牆缺口,將大量石塊順著馬道搬到城頭。

  他們判斷這是一場拉鋸戰,短時間內很難分出勝負。

  可過了沒多久,讓明軍士兵感到驚訝無比的事情發生了。

  韃子竟然退兵了!

  這次是真真切切的退兵,而不是什麼計謀。

  清軍拔營往北退去。

  沒有人說的清韃子是怎麼想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場仗他們打贏了,山東守住了!

  明軍士兵們無不喜極而泣,有的相互抱在一起嚎啕大哭起來。

  原來韃子也不過如此,只要他們上下一心,韃子也沒有什麼可乘之機。

  當然這其中也有聖上御駕親征鼓舞士氣的原因。

  若不是聖天子親臨山東,明軍也難如此精誠團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