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聖天子駕臨,一應工部官員紛紛跪倒行禮。朱慈烺抬了抬手示意他們都起來照舊處理公務,獨叫高弘圖伴駕。

  君臣二人一前一後來到內署,朱慈烺剛剛坐定便開門見山的問道:「朕那日交辦的事情大司空辦的怎麼樣了?棱堡可能大規模修築?」

  高弘圖沖朱慈烺深施一禮,恭敬道:「回稟陛下,老臣調來了南都手藝最精湛的泥瓦匠、石匠,他們看了陛下繪製的圖稿後紛紛表示這棱堡比普通的堡塞難建造的多。」

  朱慈烺聽的直皺眉,方才與文安之指點江山的好心情一掃而空。

  事情比他想像的要困難,若是連南京的工匠都覺得棱堡修築困難,那要在整個山東北部修築棱堡群恐怕會耗時甚長。

  其實,這就是一個習慣的問題。

  大明的匠人已經習慣修築四四方方的城池,突然讓他們修築棱堡肯定會覺得不適應。這不是朱慈烺拋出一張棱堡結構圖就能做到的。燧發槍也是這個道理,雖然看上去這種槍枝的結構也不甚複雜,但匠人們就是捅不破那層窗戶紙。

  對此,朱慈烺雖然很失望,但也不能太過怪罪於高弘圖,好言安慰道:「大司空不必抱愧,朕也只是提一個思路。不過朕還是覺得棱堡的優勢很明顯,即便修築困難,也一定要在德州外圍修築十幾座,為此不惜一切代價。」

  封建王朝集權統治的好處在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君主可以調集手頭一切能夠調用的資源,集中起來辦他認為最重要的事。

  工匠們不是覺得修築棱堡困難嗎?那好,修建的數量可以減少一些,由原計劃的幾十座減少為十幾座。

  什麼?十幾座還嫌多?不好意思,這是聖旨。

  當然,朱慈烺也會把最優秀的泥瓦匠、石匠全部派到德州前線。既然在修築棱堡一事上這些人都是新手,業務能力有限,那就堆人數好了。

  不管東虜會不會調整戰略,將兵力向東線傾斜,朱慈烺都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

  若是孔有德等漢軍真的用數門紅衣大炮輪番猛攻德州,朱慈烺還真是心裡有些沒底。

  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棱堡來阻擋、延緩清軍攻勢。

  把棱堡修築在清軍前往德州的必經之路上,其要想攻打德州就必須拔除這些釘子。

  而清軍想把這些棱堡拔除,沒有個一年半載是不可能的。

  「老臣遵旨。」

  高弘圖自然不敢再多說什麼。

  雖然天子沒有明著責斥他,但言語中已經隱隱表露出一絲不滿。

  便是修築棱堡再困難,高弘圖此刻也必須咬牙把任務接下來。

  「陛下,火器司新制出的一批鳥銃、魯密銃經過試射,極少出現炸膛,是不是可以列裝神策軍了?」

  高弘圖有心挽回在朱慈烺心目中的形象,便話鋒一轉說到了火器司新造制的一批火銃上。

  在他看來,這件差事自己辦的十分漂亮。

  自萬曆末年以來,工部造制的火銃質量便無法保證。因為用材偷工減料以及打制的銃管內壁薄厚不均經常出現炸膛的情況。

  士兵們往往一開銃便把自己炸得半殘,故而畏銃如虎。

  對此,工部的官員們也都沒有太好的辦法。因為朝廷撥給工部的銀子有限,要求打造的火銃數量又是定死的。為了完成任務,只能在材料上偷工減料,造出了一批批粗製濫造的火銃。

  這種火銃用來作燒火棍還差不多,但想要殺敵於百步之外簡直就是痴心妄想。

  不過如今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當今天子不但成立了火器司,還從內帑中撥出大筆銀錢用來打造優質火銃,如此造出的火銃質量自然很高。

  朱慈烺卻是搖了搖頭:「僅僅不炸膛可不行,火銃的威力如何不僅取決於火銃本身,還取決於火藥。」

  既然眼下一時無法造出燧發槍,朱慈烺只能退而求其次把火繩槍的威力發揮到極致。

  大明後期的火繩槍除了炸膛以外還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殺傷力有限。

  三眼銃在三十步外就難打死著棉甲的士兵,鳥銃對甲兵的有效殺傷射程也在五十步內。

  而戚家軍中所配備的火器,三眼銃的有效射程可以在五十步以上,鳥銃的有效射程更是高達一百五十步。

  簡直是天壤之別!

  既然戚家軍的火銃能夠達到一百五十步的射程,為何過了僅僅幾十年退化的這麼厲害?

  除了一部分火銃本身的問題外,最重要的便是明末時朝廷對於火藥的配置、保存不再重視。

  此時的火藥不是後世的化學火藥,而是黑火藥。

  朱慈烺前世雖然不是學的工科,卻也知道黑火藥一定要乾燥保存,切忌使其受潮。

  而此時的火藥一般是粉末狀,極易受潮。最要命的是,朝廷經常會將受潮的火藥晾乾繼續使用。這時候火藥一般會凝結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疙瘩,威力大打折扣。

  要想發揮出黑火藥的最大威力,便需要使火藥做到顆粒化。

  「從即日起,朕要大司空保證,每一桶火藥隨便舀出一勺都必須是顆粒狀的。只有做到了這點,火器司新造制的火銃才能發揮出最大威力。」

  ……

  ……

  第七十七章 顆粒化火藥

  其實《武備志》中有對顆粒化火藥製作方法的記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