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散會。”霍漢揚捏了半天眉頭只說了這麼一句,他是真的頭痛。那份轉讓協議放在桌上誰也沒動,最後由負責會場的工作人員保存了起來。
4月22日,原定討論龐玉峰案件的會議顯得非常多餘,因為上海國民警備隊下屬的"短刺"突擊中隊已於21日傍晚將龐玉峰救出。
上海警方認為抓捕龐玉峰未經過合法程序,是一起執法人員參與的綁架案,鑑於武漢警方能力有限,所以調動國民警備隊配合營救。武漢來人堅持這不是綁架而是濫用職權,上海一名官員大聲呵斥道:"人民給你們的權力就是讓你們濫用的嗎?"潘逸風不緊不慢地跟了一句:"被濫用了的能算職權嗎?"看著上海方面充滿法律依據一邊倒的發問,霍漢揚知道潘逸風一定起了關鍵作用,但事情發展到這地步,他決無可能支持武漢的了。最後他把兩地的人狠狠批了一頓,責令上海警方賠償行動中武漢市民的損失5000元,武漢政府取消地方保護性法令及嚴懲違法的警察。
這次會議誕生了《高級司法接管條例》的草案,以解決不同地區間的司法糾紛,並指定國民警備隊不得跨地區行動,只有公安部特警隊有權在全國進行司法接管。這最終使得中央集權得以加強,地方保護主義的行政和司法壁壘從理論上被打破了。
明知這對自己有莫大好處,霍漢揚仍舊對潘逸風一肚子怒火,或者是恐懼也說不定。
美國學者米蘭頓稱營救龐玉峰事件為中國真正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建立了理論基礎,但也成了霍潘之間最後第二根稻草。
如果營救龐玉峰是一根稻草,那麼最後壓死駱駝的那根應該算是電線桿了。
為了壓制潘逸風的勢頭,霍漢揚在國內外積極物色具有經濟實力的團體加以籠絡,以期取代潘逸風的地位,同時利用地方互相排斥的各派勢力,暗中授意人武部副部長盧青山設法削減上海地區國民警備隊的力量。很快一個瑞士歸來的華人青年就納入了霍漢揚的視線。但是人武部的人卻拿著雞毛當令箭,對他們一直不滿意的上海國民警備隊大施刀斧。
4月29日,中央人武部提出年底前進行高炮射擊評比,根據成績將其統轄的12600門各式高射炮淘汰2300門,並解散相應的部隊,這個提議基本沒人反對,尤其上海國民警備隊更是贊同,因為國民警備隊組建以來,上海為改變其只重經濟的形象,投入了巨大財力和物力,引進各方人才,著力打造了多支快速反應部隊,上海地區的1100門高射炮經削減後降至900門,但戰鬥力卻大幅度提高,加上上海歷來是防空的重點,所以通過評比是沒有問題的。直到5月中央人武部以數量不足為由,剋扣了上海的高射炮彈,上海方面才發覺上了當。如果評比失利,高炮部隊是不會削減的,但相應的會裁掉其它部隊,更會有各級人員的調整,政治清洗後的上海國民警備隊還能有多少戰鬥力令人憂慮。潘逸風當然明白是怎麼回事,但爭辯已經毫無意義,只能先顧眼前了。潘逸風提出了一個合理得不能拒絕的方案——由上海方面自費購買炮彈,中央則在各方面開綠燈。隨後當各兵工廠被告知不得出售炮彈時,潘逸風卻突然從俄羅斯拉了2000噸彈藥回來,令到盧青山等措手不及。本來這一回合應該到此為止了,預料不到的事偏在此刻發生。
載著2000噸彈藥的50輛重型軍用卡車剛到南通,突然被一隊民兵阻住去路。那為首的二話不說把通行證撕個粉碎,“少廢話,把彈藥交出來。”車隊司機欲待爭辯,老大的耳刮子扇了過來。車隊可不是沒武裝的,上海的“短刺”特種中隊的60名押運戰士立刻跳下來,30個如狼似虎的民兵象撞上了一堵牆,三下五出二就被繳了械。“短刺”中隊長袁宏瞪了瞪眼,民兵隊長就把底全透了。原來是盧青山的侄子江蘇國民警備隊南通營營長盧進民下的命令,想奪取這批彈藥,他這30人只是來撩惹是非的,另有500多人由盧進民帶領在前面埋伏,只是沒想到“短刺”的人立刻動手,連信號都來不及發就被制住。
“盧進民率人攔截了上海的彈藥車隊。”簡直象一個驚雷擊中了上海,已經滿腹怨氣的上海兵開始騷動了,幾十個中級軍官一起找自己上司表示不平。這時上海的快速反應系統顯示了巨大作用,不到一小時,上海的幾名高級軍官就聚到了一起,而南通的盧進民還在等著自己那30名手下發信號哩。
上海人的火氣似乎全在這一刻爆發了,校級軍官幾乎一致要求馬上派部隊過江把彈藥搶回來,倒是潘逸風堅決反對,認為這會使矛盾激化。當然,潘逸風也不支持政委依賴中央解決問題的主張,可見這時潘逸風與霍漢揚之間已完全沒有了當初的同志關係。
上海這座經濟城市不為人知的軍政器官開始運轉了,這幾年給人武部的經濟支持起了作用,部里比較親上海的人開始注意盧青山與盧進民的聯繫,而一些政治局委員也被告知南通發生的事,一些文件也在盧青山等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存檔了。
最後,上海的預備役人員在下班前接到19:00緊急集合的命令,市北和市西的14個集結地的倉庫統統打開,裝備紛紛搬到操場上。行人看到一些軍用卡車或吉普車駛過,有的還看到了裝甲車,不過數量都不多,所以被當作小規模調動而沒有引起注意,如果他們能看到載重拖車那厚實的包裹下一輛輛坦克和一門門火炮,大概會有點詫異。600輛軍車分成近百隊取不同路線北上,由於它們幾乎呈一條橫線同步向北推進,所以很少人會看到兩隊軍車,只有在上海交通指揮中心才可能看到這次調動的規模,當然那裡是受控制地區。
4月22日,原定討論龐玉峰案件的會議顯得非常多餘,因為上海國民警備隊下屬的"短刺"突擊中隊已於21日傍晚將龐玉峰救出。
上海警方認為抓捕龐玉峰未經過合法程序,是一起執法人員參與的綁架案,鑑於武漢警方能力有限,所以調動國民警備隊配合營救。武漢來人堅持這不是綁架而是濫用職權,上海一名官員大聲呵斥道:"人民給你們的權力就是讓你們濫用的嗎?"潘逸風不緊不慢地跟了一句:"被濫用了的能算職權嗎?"看著上海方面充滿法律依據一邊倒的發問,霍漢揚知道潘逸風一定起了關鍵作用,但事情發展到這地步,他決無可能支持武漢的了。最後他把兩地的人狠狠批了一頓,責令上海警方賠償行動中武漢市民的損失5000元,武漢政府取消地方保護性法令及嚴懲違法的警察。
這次會議誕生了《高級司法接管條例》的草案,以解決不同地區間的司法糾紛,並指定國民警備隊不得跨地區行動,只有公安部特警隊有權在全國進行司法接管。這最終使得中央集權得以加強,地方保護主義的行政和司法壁壘從理論上被打破了。
明知這對自己有莫大好處,霍漢揚仍舊對潘逸風一肚子怒火,或者是恐懼也說不定。
美國學者米蘭頓稱營救龐玉峰事件為中國真正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建立了理論基礎,但也成了霍潘之間最後第二根稻草。
如果營救龐玉峰是一根稻草,那麼最後壓死駱駝的那根應該算是電線桿了。
為了壓制潘逸風的勢頭,霍漢揚在國內外積極物色具有經濟實力的團體加以籠絡,以期取代潘逸風的地位,同時利用地方互相排斥的各派勢力,暗中授意人武部副部長盧青山設法削減上海地區國民警備隊的力量。很快一個瑞士歸來的華人青年就納入了霍漢揚的視線。但是人武部的人卻拿著雞毛當令箭,對他們一直不滿意的上海國民警備隊大施刀斧。
4月29日,中央人武部提出年底前進行高炮射擊評比,根據成績將其統轄的12600門各式高射炮淘汰2300門,並解散相應的部隊,這個提議基本沒人反對,尤其上海國民警備隊更是贊同,因為國民警備隊組建以來,上海為改變其只重經濟的形象,投入了巨大財力和物力,引進各方人才,著力打造了多支快速反應部隊,上海地區的1100門高射炮經削減後降至900門,但戰鬥力卻大幅度提高,加上上海歷來是防空的重點,所以通過評比是沒有問題的。直到5月中央人武部以數量不足為由,剋扣了上海的高射炮彈,上海方面才發覺上了當。如果評比失利,高炮部隊是不會削減的,但相應的會裁掉其它部隊,更會有各級人員的調整,政治清洗後的上海國民警備隊還能有多少戰鬥力令人憂慮。潘逸風當然明白是怎麼回事,但爭辯已經毫無意義,只能先顧眼前了。潘逸風提出了一個合理得不能拒絕的方案——由上海方面自費購買炮彈,中央則在各方面開綠燈。隨後當各兵工廠被告知不得出售炮彈時,潘逸風卻突然從俄羅斯拉了2000噸彈藥回來,令到盧青山等措手不及。本來這一回合應該到此為止了,預料不到的事偏在此刻發生。
載著2000噸彈藥的50輛重型軍用卡車剛到南通,突然被一隊民兵阻住去路。那為首的二話不說把通行證撕個粉碎,“少廢話,把彈藥交出來。”車隊司機欲待爭辯,老大的耳刮子扇了過來。車隊可不是沒武裝的,上海的“短刺”特種中隊的60名押運戰士立刻跳下來,30個如狼似虎的民兵象撞上了一堵牆,三下五出二就被繳了械。“短刺”中隊長袁宏瞪了瞪眼,民兵隊長就把底全透了。原來是盧青山的侄子江蘇國民警備隊南通營營長盧進民下的命令,想奪取這批彈藥,他這30人只是來撩惹是非的,另有500多人由盧進民帶領在前面埋伏,只是沒想到“短刺”的人立刻動手,連信號都來不及發就被制住。
“盧進民率人攔截了上海的彈藥車隊。”簡直象一個驚雷擊中了上海,已經滿腹怨氣的上海兵開始騷動了,幾十個中級軍官一起找自己上司表示不平。這時上海的快速反應系統顯示了巨大作用,不到一小時,上海的幾名高級軍官就聚到了一起,而南通的盧進民還在等著自己那30名手下發信號哩。
上海人的火氣似乎全在這一刻爆發了,校級軍官幾乎一致要求馬上派部隊過江把彈藥搶回來,倒是潘逸風堅決反對,認為這會使矛盾激化。當然,潘逸風也不支持政委依賴中央解決問題的主張,可見這時潘逸風與霍漢揚之間已完全沒有了當初的同志關係。
上海這座經濟城市不為人知的軍政器官開始運轉了,這幾年給人武部的經濟支持起了作用,部里比較親上海的人開始注意盧青山與盧進民的聯繫,而一些政治局委員也被告知南通發生的事,一些文件也在盧青山等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存檔了。
最後,上海的預備役人員在下班前接到19:00緊急集合的命令,市北和市西的14個集結地的倉庫統統打開,裝備紛紛搬到操場上。行人看到一些軍用卡車或吉普車駛過,有的還看到了裝甲車,不過數量都不多,所以被當作小規模調動而沒有引起注意,如果他們能看到載重拖車那厚實的包裹下一輛輛坦克和一門門火炮,大概會有點詫異。600輛軍車分成近百隊取不同路線北上,由於它們幾乎呈一條橫線同步向北推進,所以很少人會看到兩隊軍車,只有在上海交通指揮中心才可能看到這次調動的規模,當然那裡是受控制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