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再怎麼說,宋易也在人生的道路上,又進一大步。

  今天,權商交流會主要流程已經結束,剩下的收藏品展示交易時間。藏品交流會。

  最初時候,這個交流會並不存在。只是後來才慢慢出現。權商們經過幾天的高強度工作,有些疲憊,才自發組織了這樣一個交流鑑賞的小型集會,當做放鬆。集會慢慢擴大,成了慣例,逐漸擁有現在的規模。

  這個交流會,不止有原來的幾百權商,也有著名的收藏家會受到邀請,帶著藏品進入山水天參加。

  宋易和張穎,這個時候正互相抱著胳膊,拉著小手。饒有興致地在一個個展蓬里參觀,欣賞。他們兩人,穿著古裝,似模似樣,仿佛才子佳人。

  不止他們兩個人,整個會場,都是復古裝扮。

  山水天,本來就有一處古建築小街道,保存完好。正好拿來當做藏品交流會的會場。兩邊店鋪擺攤,放下很多參加的藏品。

  會場裡的男男女女們,也都是漢服。

  要是不看行人拿在手裡的手機,還真像這麼回事。

  宋易在張穎耳邊說:“怎麼感覺著這個交流會到處都透著邪乎。”

  輕輕的吹氣,把張穎耳朵弄得有些痒痒。她歪著頭,在宋易肩膀上輕蹭一下。

  然後說道:“可能是藏品的風格原因吧。都是宗教器物。前段時間,發掘出了軒轅墳,很多神話中的東西被發掘,所以……”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墓,相傳黃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為衣冠冢。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城北喬山渭水支流沮水旁側。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古稱“橋陵”,為歷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黃帝的場所。據記載,最早舉行祭祀黃帝始於公元前442年。自唐大曆五年770年建廟祀典以來,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

  這個是公認的黃帝陵。但是真正的黃帝陵,到底在哪裡,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根據歷史記載,黃帝東行紀中有這樣一段"帝崩葬喬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劍在焉,一旦亦失去,一名畫影

  從這段話能看

  黃帝並未升仙。而是去世,這和喬山衣冠冢的說法相悖。

  不管他是否去世,祖先的足跡我們已經無可探查。

  在2002年,《人民日報海外版》曾經刊登過這樣一則消息,黃帝陵敲山附近,發現天外來客——隕石!落在的地點就是黃帝陵橋山隔河相望的黃帝黃城南宮的印台山上。因為這個隕石的存在,喬山經常發生地質災害。

  所以,“山崩”就有了解釋,黃帝陵衣冠冢已經在帝崩五百年後被摧毀,衣冠冢裡面,只剩下了一把劍不會是軒轅劍吧。

  後來的黃帝陵,只是後人重建,祭祀封禪所用。

  黃帝衣冠冢,已經失去了本來的面貌。但是黃帝陵真的消失了嗎?

  前不久,一年不到的時間。河南新鄭縣發現古墓。一個考察隊,接到任務前往。發掘過程中,卻有了驚天動地的發現!

  黃帝是我們的祖先,人文之祖。發掘考古,說白了還是挖墳掘墓的斷子絕孫活計。沒人願意去冒犯先祖。特別是黃帝!

  但是誤打誤撞,這支考古隊,居然就稀里糊塗的發掘出了另外一個黃帝陵!

  那是一個氣勢恢宏的地下墓葬建築群。

  裡面,有壁畫,有器物,有岩壁石刻。經過碳十四檢測,這些遺留器物,存在的時間大概在四千六百年到四千七百年之間。

  而這個時間,正是黃帝時代。

  壁畫上,有雨霧風雪,有人物朝拜。石刻上,書寫著上古銘文,記載了墓室主人一生的功績。而這些依然能保存完好的記載,無不照章著,這裡就是黃帝陵!

  傳說中的指南車,神話中的夔牛皮鼓,有了冶煉技術而頭戴銅盔的南疆苗族,蚩尤相……風后雨師,九天玄女,巫術神術,都有記載!

  難道,五千年前,神話真的存在?

  考古隊被嚇跑了。

  但是消息帶了回去。這裡迅速被戒嚴封鎖。

  發掘沒有繼續下去。面對鬼神、先祖,大家都有一顆敬畏之心。

  消息沒有傳到大眾耳朵里,這些有權優勢的權商們,卻都有著自己的渠道打聽隱秘。他們很多人曾經找路子,親自進入古墓查看過一番。

  如果真的是四千多年前的古墓,那麼,那些壁畫就沒道理是假的。可是,神話……真的存在嗎?

  參觀回來的人,開始發出一些疑問。然後,在心裡,慢慢思考辯證,四處查找佐證。

  越是高位的人,對這些玄奇的東西越是感興趣。宗教神學,迅速形成一股風潮。大家越是研究,越是相信,越是沉迷。

  這也是朱寶櫃能夠被宋易,那些科學與神學的一套說辭,忽悠住的原因。

  所以,這一次的藏品交流會,出現了很多宗教器物。因為大家都在研究這個東西,一年來收藏的重點也在這上面。

  張穎在宋易耳邊輕輕問道:“宋易,你真的相信神嗎?”

  宋易回答:“信,也不信。”

  我們對這個宇宙心存畏懼之心,冥冥之中,總能感到造物主的存在。他無所不能,有意識地在創造一切。他設置了一切世界的規則,但是從來不會親自現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