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曹操猛然醒悟過來,立即下令道:“全軍準備突圍,不可死戰。”

  第一百零四章 曹操戰敗

  百里山一役,曹軍主力全被殲滅,夏侯淵被黃忠斬殺。夏侯敦、曹仁率五百曹操親衛鐵軍殺出重圍逃回洛陽。曹操主力五萬虎豹騎全部陣亡,曹操勢力從此一蹶不振。

  司馬懿在接到大邑的求援之後,馬上率軍前去救援。就在半路又接到曹操的求援,司馬懿就知道中計了,但是現在司馬懿進退兩難,如果去救曹操,大邑丟了救了曹操之後還會有命嗎。所以司馬懿想儘快攻下大邑在回援曹操。但是司馬懿沒想到大邑的這支軍隊如此頑強,面對十多萬大軍的進攻還硬生生的頂了下來。這也難怪,司馬懿的軍隊本來素質就偏低,現在進退兩難,士氣又大打折扣。等曹操退去之後,司馬懿是聰明人,知道自己這一生算是完了,也沒繼續進攻大邑,率軍退守邵山,靜觀其變。就算如此,甘寧的精銳陷陣營也損失了近萬人。此戰真可謂是慘勝。

  曹操撤走之後,我親自率軍來到邵山,我讓張飛前去叫門。張飛扯著大嗓門道:“司馬懿何在,出來答話。”

  司馬懿騎著一匹棗紅戰馬,緩緩而出,司馬懿道:“威王前來,所謂何事。”

  我不想與司馬懿拐彎抹角,直接進入正題道:“司馬仲達,你肯降否。”

  司馬懿聽了立即下馬道:“在下願降。”

  “啊——”這讓我大跌眼鏡,我也不會自戀到別人看到我就會投降,我問道:“仲達,你為何投降的如此之快。”

  司馬懿道:“主公也是聰明人,肯定知道在下投降的原因,不過在下投降,請主公答應我一個條件。”

  既然大家都是聰明人,說話就好說多了,我道:“何事,你說。”

  司馬懿道:“請主公救回我的家人。”

  我喜道:“那是自然。你就回去整軍,稍後來我軍中報導。”

  司馬懿投降之後,以他是降將之名不適合參戰的理由,將他送回江陵,讓沮授安排一個文職給他。

  曹操敗退之後,逃回洛陽,洛陽城裡還有樂進、于禁率領的三萬大軍,曹操帶著這支部隊馬不停蹄的向許昌趕去。路徑中牟的一個峽谷的時候,高順率軍突然殺出,打的曹操一個措手不及,雖然曹操突圍而去,但他連最後的三萬主力都被消失殆盡。曹操算是徹底的完了。

  曹操回到許昌之後,馬上帶的獻帝遷都鄴城,並修書向劉備求援。

  曹操實力大減,中原處於真空狀態,我率軍趁機攻占洛陽,并州、兗州、豫州大部分地區,曹操的勢力範圍緊剩下與劉備接連的半個冀州了。劉備這時也消滅了盤踞在遼東的公孫一族,但是已經沒有時間讓他去摻和中原之戰了。

  劉備現在的地盤是青州、徐州一部分,冀州一部分,幽州,這整塊地都被我緊緊的包圍住,可謂四面環敵。在這緊要關頭,劉備終於坐不住了,決定與我軍開戰,於是就召集了眾臣前來商議。劉備道:“曹孟德被打敗之後,馳書向我軍求援,條件是將獻帝送來臨淄,並削去丞相之職,由我上任,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諸葛亮道:“主公,現在漢室已經名存實亡,獻帝已經用處不大,將他弄來反而多了一個累贅,做事都要畏首畏尾。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擊退益州大軍,益州軍將不日兵臨城下,我們一定要先做好謀劃。”

  劉備也知道現在獻帝沒用了,但是劉備這個人對名有非常強烈的追求,獻帝來了他就會變成漢朝丞相,怎麼不能讓他心動。劉備支支吾吾的道:“我乃漢室宗親,現在陛下流落,我反而對他棄之不顧,那我有何面目去面對天下人啊。”

  荀彧是個標準的保皇派,本來聽了諸葛亮的話,心中有些不滿,但接著聽劉備這麼說當然大力的贊成了。荀彧道:“主公說的極是,陛下流落他方,我們身為臣子的反而不顧他的死活,難堵天下之人悠悠之口啊。如我們能迎獻帝來臨淄則天下幸甚,主公幸甚。”

  諸葛瑤雖然有些保皇的思想,但是他最多的是為劉備的將來謀劃,獻帝到來還是利大於弊的。諸葛瑤也同意荀彧的看法,諸葛亮見眾人都同意,他也沒有辦法,只好同意。解決的獻帝的去處之後,接下來就要商討怎麼對敵的策略了。

  諸葛亮道:“主公可先派大將華雄率軍進駐徐州,防守江東黃旭。徐州乃四戰之地,又一馬平川,現在危急關頭,如能守則守,不能守則退。如徐州丟失華雄可回軍青州繼續防守,青州南部乃是琅琊郡,此地多山而道險,憑此天險可保青州南方無恙。而主公可與關將軍親提大軍正面防守青州。”

  劉備沒什麼主意,當然都聽諸葛亮的安排。荀彧和諸葛瑤也都同意諸葛亮的建議。

  次日青州開始有大動靜,華雄率兵十萬前去支援徐州曹豹。劉備、諸葛亮、諸葛瑤率大軍二十萬進駐歷城,防守我軍。歷城乃是青州門戶,歷城如被攻下,青州將會完全暴露在敵人的鐵蹄之下,所以劉備、諸葛亮才會對歷城如此看中。

  在擊潰曹操之後,我所占領的地盤又擴大的許多,曹操治理下的中原百姓人人面色蠟黃,病態泱泱。本來手下的謀士介意一戰而下劉備,統一全國,但是看到中原百姓的痛楚,我決定將這個計劃暫且緩一緩,先安頓好中原百姓,再對劉備用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