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浪蓋過一浪的噩耗,催促著大峽谷邊緣的人群,逼迫他們發瘋似地幹活。他們很明白:西米將按照嚴格制定的計劃,從西到東地橫掃美國,直到把東海岸的一片城市森林齊齊砍光。三百四十年來,那些英格蘭、愛爾蘭、法蘭西、西班牙、波蘭等古老國家的落難者、幻想者、投機家和黑人的後裔們,披荊斬棘建起了這塊“天堂”,無數金錢在這“天堂”上種出了異果;雖然,它也有悲劇,也有種族糾紛、犯罪、貧富不均,也曾僵化而缺乏當初的活力,但是,它畢竟

  ①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

  ②NIH: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

  ③CERN: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是三億美國人的家園,從來未遭大的兵燹。這個兩洋之間得天獨厚的大陸島豈容一旦被西米們毀掉!

  救救美國吧!全能的上帝,難道你不睜眼保佑保佑美國?飛碟進入帕薩迪納,動手夷平全美國最好的兵工廠……

  飛碟進入聖迪戈。墨西哥全國發出戰爭警報。到處是逃難的人群,到處是一片混亂,象當年西班牙江洋大盜科泰斯殺進了墨西哥城……

  二一一八年11月5日凌晨3點,胡鬧夠了的西米開始折向東北方。3時40分,他們經過三州交界處的邊界小鎮尼德爾斯。4時15分,米德湖南岸的觀測點發現在昏黑的天幕上有三顆斗大的亮星。哨兵哼起了老片子《第三類接觸》中的主題曲。另一位軍官打斷了他:“他們是最兇殘的星際敵人,我倒是建議你哼哼《異形》*中的那個調子。”

  ……在大峽谷城即將調試完工的複雜機器,是一種威力強大的武器,它最初的名字過長,命名人總想把它的多種性能全都包含其中。後來便簡稱為“飛碟殲滅機”或“飛碟炮”。

  飛碟炮的原理是記載在墨西哥瑪雅文殘簡中的,通過密雲國際討論會已經把它譯了出來。當時,恰逢西米突然襲擊,與會者根據宗煥先教授建議,都接受了催眠術治療而被抹去了記憶,重要的文字殘篇為防止西米攫去也被焚毀了。

  旋即,在西米干擾波的影響下,會場幾乎變成一場狂歡舞

  * “第三類接觸”、“異形”均為美國熱門科幻電影。

  會。以後,沒有人記起有過“飛碟炮”這碼事。

  那時,張伯倫教授多了個心眼。他在集體思維網絡中擔任英語組組長,因此了解該武器系統的大部分原理。當時,他曾把主要的公式和數據抄到襯衣袖口和衣襟上。此舉也是受施特勞斯在襯衣上譜寫“藍色多瑙河”的啟發。賈杜金們破壞了西米的干擾波後,教授居然找到了那件貴重的髒襯衣。

  它同其他一堆髒衣褲混在一起被丟到床下,有潔癖的張伯倫先生沒有洗掉它們真難以思議。或許是干擾波影響了他的習慣和癖好。

  儘管有這些公式,飛碟炮還是造不出來。它畢竟不完整,而且在如此艱深的領域中,人的智慧和知識的自由度終有限度。一籌莫展之際,有人建議問問莫斯科。

  參加密雲會議的,是蘇聯科學院院士,數學家格·斯米爾諾夫。果然不出所料,他利用身為斯拉夫語系組長的機會,也私下抄了些筆記。他的公式本來有限,然而有人索取便身價倍增。美蘇之間展開了一場艱苦的談判:是高價收買還是利潤分成,其困難程度不亞於限制戰略核武器談判。

  靈魂的歧路

  拉諾拉拉庫火山口四周的繩狀凝灰岩,幾千年來一直困惑不解地望著山坡上橫七豎八的巨石人頭像。它們總是那麼神秘,吸引著無數學者和遊客。自從一七七二年復活節時,荷蘭航海家羅根維發現了這座玻里尼西亞島群中最東邊的小島後,巨石像就一直蒙著謎似的面紗。

  復活節島呈不規則的直角三角形。三條邊都布滿了死火山錐。它的面積僅四十五平方英里,既養不活眾多的雕刻家,島上也沒有能啃動堅硬的火山燧石的工具。這些巨人頭高二十米,重五十噸,鼻樑挺直,前額低,眼窩深陷,嘴緊閉,下巴很突出,和地球上任何種族的人都不相象。他們到底是誰?二一一八年11月7日,島上的一群土著居民愉快地唱著歌,在旅遊者面前擺好姿勢,站在巨人頭旁邊等著照像。

  天空中的雲縫開了。一隻巨大的飛碟從雲層中鑽出來。

  它下面伸出三隻腳,牢牢抓住另一隻飛碟。那隻飛碟有半邊被燒灼得焦黑,仿佛失去了它近乎神靈的生命。

  土著人仿佛觸電一樣地呆立住了,然後齊刷刷地跪下,念動他們語言中的祈語。幾個膽大的遊客舉起了相機。謎一樣的石像和謎一樣的飛碟,真是絕妙的藝術構圖!

  飛碟吃力地沿復活節島的三角形海岸飛行一周後,漸漸降落下來。受傷飛碟噴出的熱氣流吹動蒿草,露出草中黑色的岩石。在黑岩中還有幾尊巨人頭的半成品。

  飛碟又發射死亡振盪波。一分半鐘後,土著人和遊客都死了。他們五顏六色的衣服和滿地亂丟的可樂瓶、熱狗紙包、酒瓶雜亂地拋在草地上,構成一個沒有生氣的定格畫面。

  受傷的飛碟被吊放到拉諾拉拉庫火山頂上,另外的那個降落在六百米高的拉諾卡歐火山錐頂上。似乎這兩座火山原本就是給它們準備下的。拉諾卡歐火山口很寬,飛碟落在裡面剛剛露出它的邊緣,它的邊緣上滿是蜂巢樣的洞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