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阻止這一災難的惟一辦法就是要搶在德國之前製造出原子彈,這是當時世界上最最出名的那些科學家們的共識。然而,製造原子彈需要雄厚的經濟後盾、齊全的研究設備、大量的科學人才和安定的社會環境。環顧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的各個國家,英國不行、法國更不行,蘇聯同樣也在忙於戰爭,只有美國有此條件。本著對歷史負責的精神,當時在美國的核物理學家費米、西拉德和泰勒等人在美國積極奔走,呼籲美國儘快開始研製原子彈,但是美**方領導人難以理解這一新生事物,將這些科學家視為“怪人”,對他們的建議嗤之以鼻。

  隨著時間的流逝。科學家們心急如焚。他們認為只有直接將建議交給總統羅斯福,才有可能儘快開始研製工作。為了增加說服力,他們一致決定推舉德高望重的愛因斯坦作為代表。隨後,西拉德和泰勒拜訪了定居紐約的愛因斯坦。在聽明來意後,這位具有強烈正義感和責任感的科學巨匠,欣然接受科學家們的委託,在費米等人的建議報告上署上了自己的名字,並親筆給羅斯福寫了一長一短兩封信。

  1939年10月,羅斯福採納了愛因斯坦的建議,並下令成立了一個鈾顧問委員會。幾乎與此同時。在日本“帝國陸軍航空技術研究院”院長安田藤下中將的率領下,日本也啟動了自己的核武器研究計劃。差不多同一時間蘇聯也開始了自己的核計劃,並且已經有所突破。

  1941年12月6日,羅斯福正式批准了原子武器的研製計劃。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政府加快了原子彈的研究步伐。1942年6月17日,美國國會撥款20億美元作為原子彈研究經費。8月11日,美國政府正式制定了原子彈研究計劃,取名為“曼哈頓工程”,由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建築部副主任格羅夫斯將軍任計劃總負責人。格羅夫斯的管區設在田納西州諾夫斯維爾附近的橡樹嶺。同時,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一座荒山上,建立起了有12.5萬人的巨大的原子武器研究工廠。當時,為“曼哈頓工程”制定了兩條原則:一是要保證原子彈在戰爭結束之前提供給美**隊使用;二是要趕在德國人前面製造出原子彈。

  1945年7月16日清晨5時30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區爆炸成功。其實韓雲華知道,直到德國納粹投降也沒有製造出原子彈。而德國的核計劃早就廢棄了,原因嗎很簡單,但由於空襲和電力、物資匱乏等原因,德國的核計劃研製工作進展緩慢。所以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實現,於是納粹當局早在1942年6月就已放棄把研製原子彈的計劃納入優先考慮之列。另外德國核計劃放棄的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這些,而是希特勒對任何在6個月內拿不出成果的武器都不感興趣。他太狂妄了,相信自己的閃電戰可以征服全世界,沒有耐心等待原子彈問世。

  核武器的威力實在太大了,韓雲華不希望這種毀滅性武器在世界上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存在那已經使得戰爭中傷亡越來越多。一戰的時候由於機槍的使用而使得傷亡人數大增,在索姆河戰役中,當英法聯軍沖向德軍陣地時,被德軍數百挺的機槍掃射,英軍一天中傷亡了近6萬人。舉世震驚。馬克沁機槍的出現是人類前所未有的災難,人類竟然可以這樣高效率。大規模的屠殺生命。

  二戰時期同樣如此,由於戰爭的推動,重炮、坦克等等全部得到了大規模應運,血肉之軀又怎麼能抵擋得住這些鋼鐵機器的獵殺,二戰的傷亡數字足以說明一切。要是人類再將原子彈這種武器作為常規武器的話,那麼韓雲華不敢想像世界會不會由此而毀滅。

  儘管韓雲華知道,在二十一世紀世界並未因此而毀滅,但是那還是核武器出現不到一百年的時間,核武器會不會毀滅世界韓雲華不清楚,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讓這種毀滅性武器出現在世界上。

  關於這一點韓雲華相信很多人都是贊同的,“1945年7月26日,安裝在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的鈾235彈體,由美國重型巡洋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在大批飛機和潛艇的護送下運抵西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的提尼安島。隨後,其它放射性器件也由美國空軍運輸部3架c54運輸機運抵提尼安。

  8月6日凌晨,在無數照相機和攝影機的強光下,負責投擲原子彈的“埃諾拉.蓋伊”號b29轟炸機機組成員由迪貝茨上校率領,魚貫進入機艙。凌晨2時45分,攜帶原子彈“小男孩”的“埃諾拉.蓋伊”號起飛離開提尼安,飛向日本。8時15分,原子彈降臨廣島。一朵高達萬米的蘑菇雲將廣島市中心3公里範圍內籠罩在黑灰色的雲霧之中。8月9日11時2分。美軍又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胖子”。在原子彈襲擊中的死者和失蹤者。廣島約有15萬,長崎約8萬。迄今為止,因原子彈轟炸而死去的人廣島已達22萬多,長崎超過12萬。

  由於原子彈這一毀滅性武器對人類的滅絕性危害,愛因斯坦對自己曾寫信給羅斯福說服他研製原子彈後悔不已,原子彈的製造者奧本海默等人在戰後極力反對使用核武器。親手在長崎投下原子彈的投彈手克米特.比漢上尉在臨終前惟一的心愿是:“但願我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投下原子彈的人!”1968年11月6日,曾負責運送“小男孩”部件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的艦長麥克維伊在獲悉當年自己運輸的竟是葬送10餘萬生靈的原子彈後,愧疚不已,飲彈自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