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建屋,我們的新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首批土豆的收 成,大大地鼓舞了新移民們。

  他們休整了一個夜晚 的時間,到了次日早上,又幹勁十足地投入到各項工作之中。眼見著謝永貴他們的種植組干出了成績,謝將軍帶領的建築組自然也是不甘落後。

  他們花費了 一個月的時間,攢足了建房的材料,挑了個好日子便開工了。

  房屋的設計圖是由二小姐提供的,她不懂得房屋設計,但是系統懂啊,它從自己的資料庫中翻出了符合要求的圖紙,二小姐挑挑揀揀,加入了自己的喜好,然後便把最終的建築圖確定了下來。

  雖然他們從海邊出發,抵步山谷花費了兩天的時間。

  但是這點距離對於颱風來說,實在是不算得上什麼,大風該來的時候還是要來的。

  環繞著山谷的山嶺可以減輕颱風的強度,但是他們建房的材料強度不夠,所以二小姐沒有挑戰樓房這種高難度的結構,她提供的設計圖全部都是平房來著的。

  按照過往的四合院的格式,每家每戶都有獨立的院落。

  正對著大門的是正房,供主人夫婦居住。

  然後左右兩側是廂房,可以安置家中的兒女、老人。

  房子的面積很大,一般十口、八口人是足夠居住了。像是謝家四房這樣的大家庭畢竟是少見,而謝永貴來到了白鷺洲後,也有了分家的打算。

  兒子們都成年了,然後又有了孫子、太孫。

  他們幾十口人集體行動不方便,正好是趁這個機會,把五個兒子都分了出去。

  謝東晏目前還沒有成親,所以兩位老人,跟小兒子住在了一起。

  老大謝東景已經是當上了爺爺,他的兩個女兒都出嫁了,這趟並沒有跟隨著他們前來白鷺洲。老大的這房包括有他自己、妻子何氏,長子謝齊起、次子謝齊赳,以及長兒媳王氏、長孫謝問青。

  老二謝東昆不在,所以由他的大兒子,十六歲的謝齊趁當家。

  謝齊趁帶著母親張氏、十三歲的弟弟謝齊赴,以及十一歲的妹妹謝齊暎,母子四人單立了門啊戶。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再加上這次的變故,更加是使謝齊趁成長了起來。

  小小的少年儼然有了大人的模樣,謝永貴也沒把他當小孩子,每回有什麼事情要商量,都讓他代表著二房參加。

  老三謝東顯的長子謝齊趔才十三歲,除了他們父子外,他們這房的成員還包括他的妻子陳氏,九歲的次子謝齊趄以及六歲的小女兒謝齊晴。

  老四謝東晃的妻子小楊氏,是楊氏的娘家的侄女。

  他帶著妻子以及十歲的兒子謝齊超,八歲的女兒謝齊暖,組成了小家庭。

  不過他們夫妻都還很年輕,或許再過不久,就又要再添新的成員了。

  謝永貴要的是相連的五間宅屋,五個兒子按著順序居住下來,以後就是兄弟之間守望相助了。

  謝家四房如此龐大的人口是讓人羨慕的,他們一趟分家下來,就成了五戶人家,可見日後是如此的鼎盛繁榮。

  謝將軍雖然也有三個兒子,但是奈何三個都還是光棍。

  因為將軍夫人是帶著僕婦的,再加上還有個未來的兒媳婦二小姐,所以這麼多人住在一座宅屋裡面是太擁擠了。

  謝將軍要了相連的三座宅屋,他帶著將軍夫人,住在中間的那座屋子裡面。

  然後左邊是老二謝齊越,右邊是老三謝映軒。

  他們夫妻以後大概是,會跟著老大謝映軼過日子。

  中間這座宅屋就是要預留給長子的,他們三兄弟同樣的也住在相連的宅子裡面,同樣的也可以守望相助。

  因為白鷺洲的霜凍期很長,所以每間房子都開挖了地窖,用來儲存過冬的食物。

  屋子裡面按系統提供的,圖紙和方法砌了炕床,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守在屋子裡面也可以暖暖和和的。

  目前他們還不能夠生產玻璃,所以窗戶暫時先用草簾遮擋。

  等到以後把玻璃安裝上去,屋子將會是既寬敞又明亮。

  因為距離河邊比較遠,所以院子裡面,全部統一開挖了水井。

  山谷裡面的土質鬆軟,所以挖水井是非常輕鬆,大夥往下挖了兩米不到便出水了。

  既然如此方便,他們便把水井挖得大大的,井沿砌上了碎石,抹上了水泥,底下倒上幾桶沙子過濾,再把有出水孔的水泥板壓上去,既乾淨又好用的水井便挖好了。

  在大夥的眼中看來,水泥真的是個好物,幾乎是什麼地方都適用。

  以往他們挖水井哪裡有如此便利?光是要解決泥沙的問題便累得不輕了。

  因為水井實在是太淺了,所以二小姐原本準備的,壓水井什麼都沒有派上用途。拿半截麻繩系在木桶的提手上面,甩下去一下子就可以把井水提出來,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所以她的那些複雜的機構只能夠是擱置了。

  下水道是宅屋重要的配套設施,如果不好好地處理污水,以後住著就是遭罪。

  所以在建房子的時候,他們在門前開挖了水渠。

  他們目前造不出來下水道的圓管,所以採用了明渠的方式,把污水引向河邊。

  二小姐是現代人穿越過來後,最讓她深惡痛絕的就是廁所和浴室。只怕不單止是她,任何一個現代人回到了幾百年前,都沒有辦法接受落後的衛生間設計。

  對於她要把茅房和浴室,修建在屋子裡面,大夥是有過爭議的。

  這個設計完全是打破了他們以往的習慣,而且茅房修在屋子裡面不會發臭嗎?

  二小姐從方便、實用的角度說服了大夥,對於將軍府上下來說,他們過往是有僕人侍候,所以抬個浴桶、倒個夜香什麼的都不用自己動手。

  但是白鷺洲的條件艱苦,沒有那麼多的人手侍候。

  而且這裡的霜凍期有五個半月,等到大雪封屋的時候,他們還到戶外去上茅房,這不是找抽凍死的節奏麼?

  把浴房和廁所修建在灶膛的旁邊,如此取用熱水是非常方便。

  而且在做飯、燒炕的時候,餘溫也會讓浴房保持溫暖,在裡面洗澡不容易著涼。

  抽水馬桶太過於高大上,二小姐目前還造不出來,但是化糞池的原理還是能夠運用得上的。她可以保證把茅房修建在宅屋裡面,臭味是完全不會對人有影響。

  大家光是想到滴水成冰的季節,要摸出屋子去上茅房的情景,便變掉了臉色。

  修、修、修,他們是寧可要臭死,也不能夠凍死啊。

  二小姐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如願以償在宅屋裡面,修建了使用方便的衛生間。

  因為修建的是平房,不需要挖很深的地基。

  他們把地面平整出來後,用石頭墊高,然後鋪上了水泥抹平。

  宅屋的地基比路面要高出不少,即使是遇上了連綿的下雨天,也不用擔心屋子裡面會很潮濕。

  因為地基是早早就弄好了,所以建房子這天,只需要建出牆體和屋頂。

  這段時間下來,青壯年們跟隨著泥瓦匠人學習,培養了不少人手出來。就連謝將軍身為組長,也學會了砌牆抹灰,所以大夥動起手來工程的進度是極快。

  他們花費了將近二十天的時間,便把第一批的宅屋建好了。

  這批宅屋全部都是統一規格,大小、結構都是一樣的,整整齊齊地矗立在道路的兩旁,非常的惹眼。

  木匠帶著幫手忙碌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打了不少桌椅、床櫃出來。

  等到屋子晾乾的水泥灰,大家要搬進新屋裡面的時候,各家各戶都分配到了不少的家俱。

  抵步白鷺洲後的第二個月的月末,全部人都搬進了,寬敞結實的磚屋裡面。

  宅屋配套的設施還沒有完全修建完畢,但是並不妨礙大夥搬家的熱情。

  他們原本還以為,要在草房子裡面住上好幾個月,但是在全部人的努力之下,他們僅僅用了兩個月,便把宅屋都建好了。

  兩個月前他們剛抵步山谷的時候,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半個人高的雜草。

  但是現在靠近河邊的地方,土地已經全部開墾了出來,種滿了各種各樣的農作物,他們收穫了兩茬的土豆,而蘿蔔、辣椒以及大白菜也開始有了收成。

  水泥作坊是從最開始,便確定的重點工程。

  這兩個月下來,在水泥作坊裡面做工的工人們,起床貪黑地燒制水泥,才確保了水泥的供應。

  一排排整齊的宅屋建設了起來,以後還會有更多同樣的屋子建成。

  他們每個人都付出了努力,因此也每個人都獲得在回報。

  這種看著荒灘慢慢地,變成了理想家園的心情,難以用言語描述,但是卻鼓舞著每位白鷺洲的新移民。

  從他們登陸的時候開始,二小姐便採用了積分的制度。

  每個工種都有規定貢獻度,種田的、燒磚的、制水泥的、修房子的……,組長每日都會對組員的貢獻度進行登記。

  根據工種的難易程度,積分也各不相同。

  開墾出來的田地、新修建的房屋、土地裡面的收成,並不屬於任何的一個人。

  每一個人積攢夠了積分,便可以進行兌換。

  他們目前積攢的積分還不夠,所以基本上人人都是欠債的。

  他們先搬進了宅屋裡面,但是以後要把積分都補上。

  等到他們有了足夠的積分,他們也可以兌換,已經可以有出產的耕地。

  只要他們勤奮地做工,宅屋會有的,田地也會有的。

  二小姐循序漸進地向他們灌輸,民主、自由的概念,在白鷺洲之上不會有霸占了所有資源的皇帝,以後最高的權力者就由他們自己推舉產生。

  她所說的那些東西太過深奧,並不是人人都能夠聽明白。

  但是他們聽不明白不要緊,他們只要知道不論出身,只要他們有一技之長,為白鷺洲作出了貢獻,以後就可以分配到土地、房屋。

  被謝永貴哄過來的幾名匠人,二小姐也為他們建立了檔案。

  他們看著就連身份重要的謝將軍,也背著積分的欠債,他們住的屋子同樣也是賒來的,心裏面不是不激動的。

  他們因為是有技藝傍身,所以積分比別人賺取更加容易。

  似乎他們也可以兌換一間宅屋?似乎他們也有可能在這裡,擁有一片肥沃的土地?

  全部人的心思都活絡了起來,為了房屋以及土地而奮鬥著。

  這會兒大家都只恨自己,沒有長出來三頭六臂,多多做工作出貢獻,才能更快地擁有生活的剛需啊。

  謝映軼以往覺得二小姐所說的,由人民推舉出最高權力者,是非常的不可思議。

  但是隨著積分制度的應用,他越來越明白,她所說的並非不可能。

  在這裡沒有貴族世家,也沒有皇帝權臣,每個人都是站在相同的起啊點之上,不同的是他們付出了多少的辛勤和努力。

  肯努力肯幹活的,會比別人更快的富裕起來。

  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的回報,完全是沒有鑽空子的存在。

  他暗暗地心驚當所有的民眾的意願,都匯聚成相同的訴求的時候,那股力量是足可以撼天滅地。

  在白鷺洲上面生活過了,還會有誰願意,再回到處處不公平的翡翠皇朝?

  他們每個人的心裏面,都住著一匹野馬,而二小姐所做的事情正正是,把它們給釋放了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