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靠,台灣那炮彈穿甲能力雖弱,停止作用倒是不錯啊!”駕駛員急忙倒車,“在哪個方向?”
車長趕忙目鏡切換到車載數據鏈系統,通過其它方向的友鄰坦克搜尋目標可能藏身的地方。很快,車長就在一片矮灌木中發現了三個運動著的亮點。“勇虎!”
“發現目標三!方向60,距離1800,目標速度20到22,準備射擊!”
駕駛員利用山坡掩護,行至一個壑口。125毫米的主炮伸了出去,幾乎不需要瞄準時間,立即開火,炮彈在轟鳴中出膛。目鏡中,那輛坦克的炮塔上方也發亮了,“勇虎”炮塔已經起火。另兩輛也被友鄰坦克搶先擊毀。
“我炮術不錯吧?”炮長回頭哈哈一笑。
在空中的施鈞見到這一幕,叫通了一團長,冷嘲熱諷道:“陸軍好威風啊!竟然裝備了土丘裝甲。”
“坦克連全速出擊!機步連跟上!”受了鳥氣的團長大聲下令,“先頭部隊別像小腳老太太,衝過去後,一部分消滅公路上台軍的步兵,並召喚師炮兵火力支援。其餘的打回頭,和後面部隊夾擊敵人。裝甲步兵注意不要讓台軍的步兵打坦克側翼!”
在坦克一團和台軍第249機械化師展開大決鬥的時候,第四裝甲師機步一團的主力從北二高速公路迂迴,切斷了第42裝甲旅與第249機械化師的聯繫,而緊跟上來的機步二、三團則對第42裝甲旅完成了合圍。同時,從汐萬公路繞行的第51聯兵旅也遭到解放軍第三十二機步師的猛烈攻擊,第七十九、八十機步師也伏擊了最前面的206機械化師,台軍已被截成數斷,頭尾不能相顧。第二十七集團軍另兩個師急速衝上通往台北的公路,趁勢打破台軍的台北第一層防禦圈。
到了下午,汐止地區台軍的兩師兩旅已所剩無幾,台北松山東的兩個戰略“打擊旅”出擊救援,結果其裝甲部隊被也被第二十七集團軍那兩個師遠程火力攔截,謝濁水的這次冒險已完全斷送了台軍的戰略預備隊。傍晚時分,松山一線的幾個旅僅僅抵抗了一小時就被全部殲滅,潰不成軍的台軍逃入市內,台北正面防線的崩潰已成事實。
正當第二十七集團軍準備一鼓作氣沖入台北市區時,張安濤匆匆趕到第二十七集團軍指揮部。“我軍突破松山的防線後,台軍就象一幢搖搖欲墜的大廈,我們只需輕輕一推,它就將轟然倒下。”第二十七集團軍軍長以為張安濤擔心光一個軍拿不下台北。
“我絲毫不懷疑台北已成囊中之物,但敵人早在市區內建立了完善的防禦工事。你看幾乎每條街都有沙包,戰壕,街壘,火力點,狙擊手的射擊點,整個台北已成了一個大堡壘。而且敵人動用的守備旅共有二十餘萬人,都已進入陣地,你們這麼一打,正中了謝濁水拿台北當殉葬品的詭計。”張安濤指著衛星更新的地圖耐心地誘導第二十七集團軍指揮官們。
第二十七集團軍軍長恍然大悟,立刻命令部隊停止進攻,轉入防禦。張安濤又指示他們做出佯攻勢態,把台北西北邊的守軍主力都吸引過來。
是夜,第十六集團軍和陸戰三師又不顧疲勞東進,在陸戰第一、二、四師和獨立第一、二旅配合下,把駐台日軍主力十餘萬人都包圍在雙溪和大溪地區。這些部隊在俞笑天的統一指揮下,不斷壓縮著包圍圈。
第二十四數位化空突集團軍則活躍在台北北部,某空突營使用8架武直─13直升機,對台灣空軍在三芝鄉竹子山頂第一作戰管制中心的雷達站實施了空中奔襲,徹底控制了這個雷達站;解放軍的6架武直─10忽然從低空出現在台北縣的小鎮關渡,朝台軍的一座油料庫刷刷打了一氣火箭彈,將整個油庫炸了個底朝天;某運輸直升機部隊使用數架武直─13運輸型直升機,裝載20名士兵和2輛載有105毫米無後坐力炮的吉普車,於零時隱蔽著陸在石門和金山之間沿海岸的台二號省道上,並在公路橋上設置了炸藥,在伏擊地點前方埋設了地雷,當台軍運輸部隊先頭進至橋上時,解放軍炸橋、破路,突然開火,台軍車隊猝不及防,遭受了重大損失……在整個台北北部,到處都是神出鬼沒的解放軍軍武裝直升機,把台軍弄得心神不寧,非一個團以上兵力絕不出門。
在一片混亂中,賀學甫和孫有亮的“旋風部隊”又開始混水摸魚。他們從衛星情報得知8月15日下午台北有一支神秘車隊駛向淡水,經過他們分析,判斷很可能是謝濁水在轉移指揮部。賀學甫和孫有亮立刻決心採取行動。
第三十四章收復寶島
謝濁水站在滬尾炮台上,呆滯的雙眼直盯西方海面如血的殘陽。他的最後一次反擊也失敗了,從台中剛傳來解放軍的南線部隊已突破最後防線的消息便通訊中斷。他幾乎已經絕望了,失敗就擺在面前,肯定不可避免了。在台北,他的安全已堪虞,不少人想拿他的腦袋向解放軍輸誠,待在那兒,他懷疑自己是否還能看見明天的太陽。
淡水的駐軍指揮官們多是他的家鄉子弟,應該是可靠的。他所住的滬尾炮台由清軍將領孫開華於1876年始建,但炮台未及完工即於1884年中法戰爭中摧毀。1886至1890年間劉銘傳聘德國人重建新式炮台兩座,其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之滬尾炮台。日本人占領台灣期間,炮台為日軍接管,成為日軍炮兵射擊演習場,光復之後則由國軍接收。
車長趕忙目鏡切換到車載數據鏈系統,通過其它方向的友鄰坦克搜尋目標可能藏身的地方。很快,車長就在一片矮灌木中發現了三個運動著的亮點。“勇虎!”
“發現目標三!方向60,距離1800,目標速度20到22,準備射擊!”
駕駛員利用山坡掩護,行至一個壑口。125毫米的主炮伸了出去,幾乎不需要瞄準時間,立即開火,炮彈在轟鳴中出膛。目鏡中,那輛坦克的炮塔上方也發亮了,“勇虎”炮塔已經起火。另兩輛也被友鄰坦克搶先擊毀。
“我炮術不錯吧?”炮長回頭哈哈一笑。
在空中的施鈞見到這一幕,叫通了一團長,冷嘲熱諷道:“陸軍好威風啊!竟然裝備了土丘裝甲。”
“坦克連全速出擊!機步連跟上!”受了鳥氣的團長大聲下令,“先頭部隊別像小腳老太太,衝過去後,一部分消滅公路上台軍的步兵,並召喚師炮兵火力支援。其餘的打回頭,和後面部隊夾擊敵人。裝甲步兵注意不要讓台軍的步兵打坦克側翼!”
在坦克一團和台軍第249機械化師展開大決鬥的時候,第四裝甲師機步一團的主力從北二高速公路迂迴,切斷了第42裝甲旅與第249機械化師的聯繫,而緊跟上來的機步二、三團則對第42裝甲旅完成了合圍。同時,從汐萬公路繞行的第51聯兵旅也遭到解放軍第三十二機步師的猛烈攻擊,第七十九、八十機步師也伏擊了最前面的206機械化師,台軍已被截成數斷,頭尾不能相顧。第二十七集團軍另兩個師急速衝上通往台北的公路,趁勢打破台軍的台北第一層防禦圈。
到了下午,汐止地區台軍的兩師兩旅已所剩無幾,台北松山東的兩個戰略“打擊旅”出擊救援,結果其裝甲部隊被也被第二十七集團軍那兩個師遠程火力攔截,謝濁水的這次冒險已完全斷送了台軍的戰略預備隊。傍晚時分,松山一線的幾個旅僅僅抵抗了一小時就被全部殲滅,潰不成軍的台軍逃入市內,台北正面防線的崩潰已成事實。
正當第二十七集團軍準備一鼓作氣沖入台北市區時,張安濤匆匆趕到第二十七集團軍指揮部。“我軍突破松山的防線後,台軍就象一幢搖搖欲墜的大廈,我們只需輕輕一推,它就將轟然倒下。”第二十七集團軍軍長以為張安濤擔心光一個軍拿不下台北。
“我絲毫不懷疑台北已成囊中之物,但敵人早在市區內建立了完善的防禦工事。你看幾乎每條街都有沙包,戰壕,街壘,火力點,狙擊手的射擊點,整個台北已成了一個大堡壘。而且敵人動用的守備旅共有二十餘萬人,都已進入陣地,你們這麼一打,正中了謝濁水拿台北當殉葬品的詭計。”張安濤指著衛星更新的地圖耐心地誘導第二十七集團軍指揮官們。
第二十七集團軍軍長恍然大悟,立刻命令部隊停止進攻,轉入防禦。張安濤又指示他們做出佯攻勢態,把台北西北邊的守軍主力都吸引過來。
是夜,第十六集團軍和陸戰三師又不顧疲勞東進,在陸戰第一、二、四師和獨立第一、二旅配合下,把駐台日軍主力十餘萬人都包圍在雙溪和大溪地區。這些部隊在俞笑天的統一指揮下,不斷壓縮著包圍圈。
第二十四數位化空突集團軍則活躍在台北北部,某空突營使用8架武直─13直升機,對台灣空軍在三芝鄉竹子山頂第一作戰管制中心的雷達站實施了空中奔襲,徹底控制了這個雷達站;解放軍的6架武直─10忽然從低空出現在台北縣的小鎮關渡,朝台軍的一座油料庫刷刷打了一氣火箭彈,將整個油庫炸了個底朝天;某運輸直升機部隊使用數架武直─13運輸型直升機,裝載20名士兵和2輛載有105毫米無後坐力炮的吉普車,於零時隱蔽著陸在石門和金山之間沿海岸的台二號省道上,並在公路橋上設置了炸藥,在伏擊地點前方埋設了地雷,當台軍運輸部隊先頭進至橋上時,解放軍炸橋、破路,突然開火,台軍車隊猝不及防,遭受了重大損失……在整個台北北部,到處都是神出鬼沒的解放軍軍武裝直升機,把台軍弄得心神不寧,非一個團以上兵力絕不出門。
在一片混亂中,賀學甫和孫有亮的“旋風部隊”又開始混水摸魚。他們從衛星情報得知8月15日下午台北有一支神秘車隊駛向淡水,經過他們分析,判斷很可能是謝濁水在轉移指揮部。賀學甫和孫有亮立刻決心採取行動。
第三十四章收復寶島
謝濁水站在滬尾炮台上,呆滯的雙眼直盯西方海面如血的殘陽。他的最後一次反擊也失敗了,從台中剛傳來解放軍的南線部隊已突破最後防線的消息便通訊中斷。他幾乎已經絕望了,失敗就擺在面前,肯定不可避免了。在台北,他的安全已堪虞,不少人想拿他的腦袋向解放軍輸誠,待在那兒,他懷疑自己是否還能看見明天的太陽。
淡水的駐軍指揮官們多是他的家鄉子弟,應該是可靠的。他所住的滬尾炮台由清軍將領孫開華於1876年始建,但炮台未及完工即於1884年中法戰爭中摧毀。1886至1890年間劉銘傳聘德國人重建新式炮台兩座,其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之滬尾炮台。日本人占領台灣期間,炮台為日軍接管,成為日軍炮兵射擊演習場,光復之後則由國軍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