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聯合艦隊司令石田勇次郎還從專業的角度分析失去台灣、菲律賓和釣魚島對日本的危害:“支那海軍的潛艇部隊是唯一在海上對日本有威脅的部隊,反潛任務是日本海軍的一項重要使命。在日本南端的琉球群島上的沖繩負責了整個南線的反潛任務,這條反潛監視區最特別的是沿琉球群島以西,支那大陸架以東之間有個小峽谷。這條峽谷北淺南深,由於基隆是台灣繁忙港口之一,北部的釣魚島附近還有個漁場,北方冷流經過南下,在這裡與北上的暖流相遇,形成一個相對較複雜的水文情況。

  所以在台灣島以北,琉球群島以南的區域就成為支那潛艇最好突破反潛區的隘口。

  釣魚島正巧座落在支那大陸架突出部上,距離沖繩大約是400公里,距離最近的台北大約200公里,大陸上的基地距離大約在400公里。一旦支那拿回釣魚島,他們的潛艇向東可進入這條小海峽範圍,向南可以躲入基隆港口外繁忙水面船隻的噪音區內隱蔽進入太平洋。相反駐守在沖繩那霸的我們的反潛飛機就不能經常深入這一海域投放聲納浮標,不能調查相對較穩定的地磁基礎值以便提前偵察位於大陸架內的支那潛艇運動蹤跡。“

  “沿台灣向南到菲律賓巴坦群島之間的巴士海峽和巴坦群島以南到菲律賓之間的巴林塘海峽都是重要國際水域,這裡船隻航行非常繁忙。這兩條海峽上受海底火山活動與分布在兩邊大量的珊瑚礁影響,水文比琉球群島還要複雜,磁力探測裝置在這裡基本不起作用,在海峽兩邊均是大深度的海域,與噪音複雜的漁場。由於海上層流較多,用於探測核潛艇淺海航行時排放冷卻水的紅外線探測儀也難有建樹。支那潛艇許多次進入太平洋均走這條航行,由於我們控制台灣和菲律賓,支那的軍艦在這一海域獲得空中力量支援實際上是不可能的,而我方的反潛兵力在這裡也比琉球群島封鎖區更為強大。故台灣、菲律賓和釣魚島絕不容有失!”一席話說得主和派一片啞然。犬養牲道帶有偏向性地總結道:“現在的日中關係好比一個患了腦癌的病人,是開顱動手術好,還是不動手術好呢?病情已經發展到危及生命的地步,如果不動手術硬挺著,病人就可能要漸漸衰弱以至死亡。如果開顱動手術,儘管要冒會比不動手術死得早的危險,卻不一定沒有治癒的希望。目前的情況正處在是否毅然決然動手術的階段。”

  聽出話外之音的陸軍軍令部長小山鼓和空軍參謀長鹿島龜做出讓步,只是堅持開戰必須在日本有了核武器盾牌之後。他們很快通過了幕僚們制定的《大日本帝國海洋國策施行要則》的草案,決定遞交御前會議做進一步的討論。

  第二天,明仁天皇正式召集御前會議,審議《大日本帝國海洋國策施行要則》,進行戰爭的最後選擇。犬養牲道、松下亂步川、石田勇次郎、小山鼓和鹿島龜,一個接一個地表態,都對外交談判不抱希望,認為日本必須為戰爭做準備,越快越好。最後輪到外務大臣鈴木靖二發言。作為皇太子妃的老同學,鈴木靖二和皇室關係密切,因而在日本政界地位很高,是夠資格代表天皇說話的不多的幾個人之一。鈴木靖二攥著決定開戰的草案,似乎還在猶豫:“這份草案是以戰爭為主,外交為輔。從草案的本意來看,儘管一再說要努力通過外交途徑打開局面,可在外交談判失敗的時候就必須打,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在正常情況下,御前會議應該到此結束。但這一次在事關戰與和的選擇上,明仁天皇卻突然開了口。明仁以前從未在御前會議上發過言,他的大臣們就是在聽到他所研究的海龜突然開口說話時,也不會比這更感到震驚了。他戲劇性地從口袋裡取出一張紙條,這是他祖先明治天皇一百多年前在對俄開戰前夕所寫的一首含義不明的短詩:“四海本來皆兄弟,緣何世上起風波。”

  明仁讀完這首詩,告訴大家說:“我很早以前就拜讀過大帝的這首詩,我正奮力以繼承先大帝愛好和平之精神。”

  明仁以天使和哲學家的含糊方式說完上述話之後,便退出明治以來曾經屢次舉行決定日本命運的御前會議的千種廳。他把迷惑不解留給了犬養牲道他們,使他們暗自惴付天皇不動聲色的內心想法。最後還是鈴木靖二一語點破,明仁的父親裕仁在二戰對美開戰前說過同樣的話,犬養牲道他們明白明仁又以日本特有的“腹藝”方式說出日本必須打這一仗。

  第二十二章核戰爆發

  在克什米爾,由於辛格派來了大量的援軍,憑藉著數量優勢,漸漸壓倒了這一線的巴軍,開始緩慢地向北推進。令高翔天大惑不解的是印度沒有投入他們的空突師來加快速度,不禁猜想這大概是錯誤接受了前蘇聯在阿富汗直升機大量損失的經驗。高翔天建議巴軍把預備隊投入東南部沙漠擊敗西線南印軍後再反包圍西線北的印軍。在克什米爾的巴軍則展開機動防禦,儘量控制各個高地,拖住印軍主力。

  印軍的8個裝備M1A2和豹─ⅡA6等坦克的裝甲師憑藉著裝甲之利沖在最前面,戰鬥異常激烈。從12月17日至26日的10天中,印軍才推進三十多公里。巴軍在印軍有條不紊的進攻中慢慢退卻,但每退一步,都要埋設地雷,然後依託崎嶇不平的山地構築反坦克工事抵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