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人,沒有政府和軍隊主要領袖人物的合作,希特勒不可能吞併大半個歐洲,把一切推給上司

  和下屬純屬無理狡辯。戈林聽著自己的同夥一心一意為自己遮掩事實,不禁感動,他低聲對

  自己的律師說:“現在我贊成他們,儘管我們過去關係不太好。”

  1946年3月13日,五個月的強制性沉默結束了。戈林將親自出庭辯護。公眾得知

  這個消息,紐倫堡法庭立刻又坐無虛席。這一天,審判廳里燈火通明,照明燈的強光照得人

  們睜不開眼,攝影機嚓嚓作響,這場面使人很容易感到置身於電影拍攝場面而不是審判廳,

  而戈林則將出任這齣戲的主角。

  為了這一天,戈林已準備了很長時間。當他走到麥克風前時,幾乎控制不住雙手顫抖,

  只得長吸了一口氣,強作鎮定,眼睛直視著黑洞洞的攝像機,準備開始表演。傑克遜法官威

  嚴地盯住面前這個胖傢伙,他知道,他們之間將有一場惡戰,民主與專制,真理與謊言,會

  進行一番你死我活的廝殺。

  果然,戈林以追溯許多細節的傑出記憶力使人們感到驚奇。傑克遜要想把戈林逼入窘境

  很難。後者狡猾、機靈。他敏感地觀察著,如果自己稍得同情,就故意顯得十分坦率,如果

  他感到對方拋過來的問題可能使他處困境,他就來個避重就輕。

  例如,為了激起聽眾再次同情納粹,他在法庭上長篇大論地說教,公開聲明他信仰納粹

  主義和領袖獨裁原則,他說:

  “我曾堅持這一原則,並將自覺地繼續堅持下去……。德國在長達幾個世紀之久向封建

  王朝中始終是確認領袖原則的、在德國,只有當國家罹難或幾乎瀕臨滅亡之時才會出現民

  主。”

  “我堅信,對德國說來,唯一的可能是實行領袖原則,這就是說,來自上面的權威性和

  來自下面的責任心。例如天主教會的地位今天乃至有史以來都是建立在其等級制的領袖原則

  基礎上的。我認為也可以這樣說:俄國如果沒有領袖原則是不可能經受住這場戰爭的重擔

  的。”

  戈林順著某個話題說開去,往往會漫無邊際地東拉西扯。法庭不得不時常提醒這個"表

  演家",不斷命令他:

  “戈林,回到主題上來!”

  在許多問題上,面對檢查官們的尖銳提問,戈林都面不改色地說:“我還是這麼認為。

  正因為這樣才說明這些事是對我保密的。這也說明,希姆萊對這些事是絕對保密的,他在這

  方面從來沒有向我們提供過數字或其他什麼情況。”

  戈林就這樣頑固地為自己辯解,他對他的律師助手稱:“寧願像一隻雄獅那樣死去,也

  不願像只兔子那樣逃命。”

  但德國反希特勒抵抗運動成員漢斯·貝爾思德·吉澤維烏斯博士的證詞狠狠打擊了戈

  林,他的證詞證明,戈林與“血洗羅姆"事件和"勃洛姆堡事件"有關係,還指出正是戈林一

  手製造了國會縱火案。戈林又氣又怕,便讓斯塔默爾律師給證人施加壓力,使之保持緘默,

  但他的企圖不但未實現,反而被法庭拆穿,丟盡了臉面。

  沙赫特和斯佩爾的證詞也揭露了戈林曾於下了許多犯罪勾當。戈林最初的優勢消失殆

  盡。他那張故意向人們微笑的臉開始繃得緊梆梆的。戈林也發現,聽眾已習慣了自己的高談

  闊論,時常無動於衷,他這樣老是處在審訊中心地位也就十分無聊。於是,戈林時常在法庭

  上提出,坐骨神經痛,在幾次審訊中缺席,他向蓋伯特博士訴苦說:他在為領袖遺忘孤軍奮

  戰,其他的人卻和他作對。

  被告答辯最後期限是6月26日,斯塔默爾律師在他的總結髮言裡又不遺餘力地為被告

  辯護了一番。最後總結道:“他對希特勒的忠誠毀了他自己。”

  傑克遜法官毫不留情地勾畫了戈林的可憎形象:“戈林所起的巨大的、多方面的作用在

  於他既是軍人,又是強盜。他到處插手。他利用他的衝鋒隊的彪形大漢使這幫人奪取了政

  權。為了鞏固這一政權,他又陰謀策劃,燒毀了國會大廈。他建立了蓋世太保的集中營。如

  果需要幹掉對手或製造醜聞,以擺脫桀豈不馴的將領時,那麼戈林的手腳就相當利落了。他

  建立了空軍,用來對付不設防的鄰國,在驅逐猶太人出境方面,他出謀劃策,積極效力。他

  竭盡全力,把德國的經濟用於戰爭,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參與了這場戰爭的策劃活動。他是僅

  次於希特勒而集全體被告罪惡活動之大成的人物。”

  1946年9月30日,長達二百四十八天的審判進入最高潮,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宣

  讀了長達二百五十頁的判決書。

  判決書歷數了德國納粹黨產生、奪取政權、鞏固政權、重整軍備、共同密謀和策劃侵略

  戰爭、侵占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對波蘭的侵略、入侵丹麥和挪威、入侵比利時、荷蘭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