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頁
粘罕點了點頭,又問道:「我女真,是最好的戰士。可以為陛下征戰沙場,但願能多獲土地,以養育將來更多的子孫。」
粘罕此來,顯然也並非只是來投降臣服。女真的投降,已然是定局,這個定局之內,粘罕也在想著如何爭取利益。就如党項人那般,為鄭智征戰沙場,來獲取生存空間。
女真想要生存空間,而不是鄭智分給他們的那一塊僅僅能養活如今這些人的土地,女真人要多生多養,要更多的土地,生更多的子孫後代。
粘罕,已然對人口有著一種執著的追求。三萬人,實在太少。三萬之數,如同危機一般,唯有生養更多子孫後代,能養活更多子孫後代,才能讓粘罕安心,或者安心的離開人世間。
粘罕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女真那些善戰的勇士。女真人,生來就是為生存空間而戰的,今日亦然。
鄭智聞言,知道粘罕心中所想,卻是並未拒絕,而是開口問道:「粘罕,女真還有多少人能戰?」
粘罕想也不想:「八千能戰之士。若得馬匹甲冑俱全,天下俱可往矣。」
粘罕話語,說出了自己的驕傲。也是在進行自我的推銷,女真並非不能戰,只要裝備齊全,不愁吃喝。就如粘罕所言,八千甲士,天下無敵手。
即便是身為失敗者的粘罕,已然有這般的自信,自信也來自哪些淳樸的女真勇士。粘罕對於自己族中的勇士,自信非常。
卻是也說出了一個可悲的事實。三萬多女真人,就有八千個青壯。可見女真人一個冬天,人口減少的何其厲害。老弱,幾乎損失殆盡。唯有年輕人了,年輕的婦女,半大的少年,還有這八千能上陣的青壯。
鄭智聞言想了想,開口說道:「坐船走萬里,一個人頭一畝地!大功更有重賞!」
坐船走萬里,便是去波斯灣的意思。一個人頭一畝地,便也不用多說。
粘罕聞言大喜,開口又道:「健馬甲冑,還請陛下仁慈。」
鄭智哈哈一笑道:「健馬甲冑自然齊全,某還給女真火槍火炮!」
粘罕從地上爬起來,已然跪伏在地,口中說道:「拜謝陛下聖恩仁慈!」
第二十一章
河間老城,城牆已然被拆得只剩下北邊的一面了。本來這北邊的城牆也計劃要拆除。後來不知怎麼的,被制止了,只是在城牆之中開了許多的路口。
便聽朝廷新組建的文化司的人說,是要保護古建築與遺蹟之類,讓後世千百年,也還能看到這個時代的遺蹟。所以這段城牆就這麼莫名其妙的保留了下來。
便是汴梁的城牆,也保留了不少。
河間老城之中,有一處大院落,以前就是河間府衙所在地。後來將近二十年,這裡都被鐵甲士卒嚴格戒嚴了起來。之後,也便傳出了許多說法,說是舊朝趙家之人,大多都被軟禁在這裡面。
到得現在,便也沒有人有心思去猜測了,也許是大家都知道裡面住的是誰,也許也是大家沒有心思再去管裡面住著誰了,如今這世道,大家賺錢還來不及,便也沒有人在意這些事情了。反正是軍事管制區,是不能靠近的地方。
聽說在十幾年前,這裡還發生過一場大血案,有幾百人從四面八方衝擊這裡,半夜之時,喊殺震天。
待得清晨,百姓出門只是,便也只看到路上殘留著未清洗乾淨的血跡。
再到後來,這裡也就安安靜靜,再也沒有什麼事情傳出。
今日,一架馬車行到這座院落面前,馬車並不華貴,馬車之內下來一個女子,穿著打扮也極為普通,只是氣質不同旁人。
路邊的行人,便也好奇往這邊大門打量。因為這座院落的大門,很少有人見過是打開的。今日卻是打開了,還有人往裡面進。只是那往院落里進的女子,也沒有人能看清,四周的鐵甲也容不得人靠近去看。
女子進的院落,便看她紅光滿面,臉上皆是興奮之色。
院落之內,極為冷清,除了行廊里走來走去的一列列鐵甲之外,便也看不到其他人。直到進到裡面,方才能看到幾個走動的下人。
也無交談聲音,也無任何嘈雜。
唯有這女子進到裡面之後,便是大喊:「父親,女兒來看你了。」
正面廳堂之內,急忙奔出一個鬚髮微白的老者,面色也是大喜,迎著女子便奔了過去,口中哈哈大笑:「瓔珞,月余不見了,為父日日盼你來呢。」
老者,便是趙佶。女子,自然是趙佶之女趙纓絡。
趙佶如今,就如一個普通老者一般,見得自己女兒回家,喜上眉梢,也把趙纓絡往廳內迎去。
趙纓絡自然也是欣喜,還從手中一個小提包里拿出了一疊東西,便往趙佶手中塞去。口中還道:「父親,這是你的稿費,還有賣書畫的錢。稿費不多,只有三十多塊,但是你那幅除夕瘦金帖,賣了一萬八千塊。那幅棲霞圖,便賣了個更大價錢,兩萬六千塊。」
趙佶聞言,一邊接過趙纓絡的遞來的紙鈔,一邊笑道:「未想這書畫倒是水漲船高了,看起來又漲了三四成的價格。」
趙纓絡聞言也是淺笑:「父親,如今市面上,就屬白一土先生的字畫價格最高了,只要新作一出,有價無市的。下個月,便是出價十萬塊,只怕也有人趨之如騖了。」
白一土,自然就是趙佶用的筆名,或者說是化名。「白一土」三個字疊在一起,便是個「皇」字。原先趙佶取這個筆名的時候,便是心中還對往事有些念念不忘,念念不忘這趙家的榮耀,乃是中華之正主。所以取了這個筆名。
粘罕此來,顯然也並非只是來投降臣服。女真的投降,已然是定局,這個定局之內,粘罕也在想著如何爭取利益。就如党項人那般,為鄭智征戰沙場,來獲取生存空間。
女真想要生存空間,而不是鄭智分給他們的那一塊僅僅能養活如今這些人的土地,女真人要多生多養,要更多的土地,生更多的子孫後代。
粘罕,已然對人口有著一種執著的追求。三萬人,實在太少。三萬之數,如同危機一般,唯有生養更多子孫後代,能養活更多子孫後代,才能讓粘罕安心,或者安心的離開人世間。
粘罕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女真那些善戰的勇士。女真人,生來就是為生存空間而戰的,今日亦然。
鄭智聞言,知道粘罕心中所想,卻是並未拒絕,而是開口問道:「粘罕,女真還有多少人能戰?」
粘罕想也不想:「八千能戰之士。若得馬匹甲冑俱全,天下俱可往矣。」
粘罕話語,說出了自己的驕傲。也是在進行自我的推銷,女真並非不能戰,只要裝備齊全,不愁吃喝。就如粘罕所言,八千甲士,天下無敵手。
即便是身為失敗者的粘罕,已然有這般的自信,自信也來自哪些淳樸的女真勇士。粘罕對於自己族中的勇士,自信非常。
卻是也說出了一個可悲的事實。三萬多女真人,就有八千個青壯。可見女真人一個冬天,人口減少的何其厲害。老弱,幾乎損失殆盡。唯有年輕人了,年輕的婦女,半大的少年,還有這八千能上陣的青壯。
鄭智聞言想了想,開口說道:「坐船走萬里,一個人頭一畝地!大功更有重賞!」
坐船走萬里,便是去波斯灣的意思。一個人頭一畝地,便也不用多說。
粘罕聞言大喜,開口又道:「健馬甲冑,還請陛下仁慈。」
鄭智哈哈一笑道:「健馬甲冑自然齊全,某還給女真火槍火炮!」
粘罕從地上爬起來,已然跪伏在地,口中說道:「拜謝陛下聖恩仁慈!」
第二十一章
河間老城,城牆已然被拆得只剩下北邊的一面了。本來這北邊的城牆也計劃要拆除。後來不知怎麼的,被制止了,只是在城牆之中開了許多的路口。
便聽朝廷新組建的文化司的人說,是要保護古建築與遺蹟之類,讓後世千百年,也還能看到這個時代的遺蹟。所以這段城牆就這麼莫名其妙的保留了下來。
便是汴梁的城牆,也保留了不少。
河間老城之中,有一處大院落,以前就是河間府衙所在地。後來將近二十年,這裡都被鐵甲士卒嚴格戒嚴了起來。之後,也便傳出了許多說法,說是舊朝趙家之人,大多都被軟禁在這裡面。
到得現在,便也沒有人有心思去猜測了,也許是大家都知道裡面住的是誰,也許也是大家沒有心思再去管裡面住著誰了,如今這世道,大家賺錢還來不及,便也沒有人在意這些事情了。反正是軍事管制區,是不能靠近的地方。
聽說在十幾年前,這裡還發生過一場大血案,有幾百人從四面八方衝擊這裡,半夜之時,喊殺震天。
待得清晨,百姓出門只是,便也只看到路上殘留著未清洗乾淨的血跡。
再到後來,這裡也就安安靜靜,再也沒有什麼事情傳出。
今日,一架馬車行到這座院落面前,馬車並不華貴,馬車之內下來一個女子,穿著打扮也極為普通,只是氣質不同旁人。
路邊的行人,便也好奇往這邊大門打量。因為這座院落的大門,很少有人見過是打開的。今日卻是打開了,還有人往裡面進。只是那往院落里進的女子,也沒有人能看清,四周的鐵甲也容不得人靠近去看。
女子進的院落,便看她紅光滿面,臉上皆是興奮之色。
院落之內,極為冷清,除了行廊里走來走去的一列列鐵甲之外,便也看不到其他人。直到進到裡面,方才能看到幾個走動的下人。
也無交談聲音,也無任何嘈雜。
唯有這女子進到裡面之後,便是大喊:「父親,女兒來看你了。」
正面廳堂之內,急忙奔出一個鬚髮微白的老者,面色也是大喜,迎著女子便奔了過去,口中哈哈大笑:「瓔珞,月余不見了,為父日日盼你來呢。」
老者,便是趙佶。女子,自然是趙佶之女趙纓絡。
趙佶如今,就如一個普通老者一般,見得自己女兒回家,喜上眉梢,也把趙纓絡往廳內迎去。
趙纓絡自然也是欣喜,還從手中一個小提包里拿出了一疊東西,便往趙佶手中塞去。口中還道:「父親,這是你的稿費,還有賣書畫的錢。稿費不多,只有三十多塊,但是你那幅除夕瘦金帖,賣了一萬八千塊。那幅棲霞圖,便賣了個更大價錢,兩萬六千塊。」
趙佶聞言,一邊接過趙纓絡的遞來的紙鈔,一邊笑道:「未想這書畫倒是水漲船高了,看起來又漲了三四成的價格。」
趙纓絡聞言也是淺笑:「父親,如今市面上,就屬白一土先生的字畫價格最高了,只要新作一出,有價無市的。下個月,便是出價十萬塊,只怕也有人趨之如騖了。」
白一土,自然就是趙佶用的筆名,或者說是化名。「白一土」三個字疊在一起,便是個「皇」字。原先趙佶取這個筆名的時候,便是心中還對往事有些念念不忘,念念不忘這趙家的榮耀,乃是中華之正主。所以取了這個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