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往日商船隻要到了河港,幾乎是見縫插針就靠岸裝卸,數十數百在碼頭等待以抗貨為生的民夫就會一擁而上,然後就通過簡單的跳板和舷梯開始上下搬運貨物,這樣毫無秩序之下便會經常出事,不是船舶互相碰撞就是人員財貨因為擁擠落水,如果是秋冬水流平穩還好,若是春夏河水暴漲,濤濤洪水席捲之下很快就會被河水捲走。

  為了配套新的港口碼頭的修建,陳旭在科學院講授了一節課,專門講述了後世碼頭的調度作業和那種可以前後左右移動的龍門吊和貨櫃的概念。

  眼下大秦已經有了合格的鋼鐵和成熟的軸承滑輪鐵軸齒輪等製作工藝,製作這種高不過十米,寬不過七八米的龍門吊並沒有太大的難度,而且都是用的巨木作為主梁,眼下大秦最不缺的就是樹,兩千年之後寸草不生的黃土高原之上如今全都是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胸徑一米的大樹都不算大,後世直徑兩尺粗細的大樹在眼下看來都是不能用的小樹,而且少府也有規定,沒有特殊需求胸徑小於一尺或者高度低於五丈的樹都不許砍,要留著長大成材。

  為了翻新和修建咸陽內外和渭河兩岸甚至雍城數不清的宮殿,少府常年都安排有刑徒在渭水流域大大小小的河流上游砍伐大樹,然後順水漂流至咸陽附近的木料廠,在這裡去皮晾曬然後堆積存放備用,每年採伐的樹木上萬根。

  這些巨木直徑三尺五尺司空見慣,長度八丈十丈是最低要求,不過前幾年有了鋼鐵水泥之後,翻修和新修宮殿木頭的用量少了許多,甚至在今年,所有的宮殿建設都完全停了下來,渭河沿岸幾個大型木料廠堆放的巨木都如同一座座小山一般蔚為壯觀,因此科學院修建碼頭便有了充足的選擇,用的都是最粗最直以前用來製作宮殿主梁的巨木,而且都是早已干透的木材,足夠保證龍門吊的結實安全。

  至於貨櫃就更加簡單了,就是一個按照如今的大型貨船的裝載能力制定了長寬高的標準木櫃而已。

  這些木櫃因為製作要求統一,因此可以全國通用,而且為了節省和方便,將來會按照地域籌備幾個貨櫃公司進行運作,當然,眼下一切都還在籌備之中,眼下碼頭上堆放的幾個貨櫃都是剛剛製作出來用於驗證龍門吊裝卸吊運測試的,各種數據都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整,等到一切都測試完畢之後,就會有工部全國招標和推廣。

  在陳旭看來,大秦比後世的任何封建朝代都更加容易快速推動科技發展。

  一是法術治國的基礎,秦朝在後世所有朝代來看,法律是最為嚴格的,從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各行各業都有明確的法令約束,而大秦的百姓也已經漸漸適應了這種法令的約束,因為不想被約束的都已經被秦大大按著摩擦完了。

  二是百家理論非常繁榮,儒法道墨等在民間影響深厚的學派都有自己的受眾群體和發言權,講求人治和德治的儒家學問並不占上風,因此推廣科學的阻力非常小。

  三就是大秦對工匠的重視程度遠超任何朝代,只要是有一技之長的人都能獲得朝廷從認可,編為工籍的人可以家族傳承得到一個穩定的生活保障,甚至創新發明都有獎勵。

  還有最重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大秦統一之後嚴格推行度量衡的統一,對於天下各種器物都是有嚴格規定,不管是民用的還是軍用的器械刀具甚至是斧頭柴刀,工部都有下發的嚴格規制,工匠不能胡亂打造,在這種嚴苛的法令之下,要在大秦統一一種東西的大小和樣式非常容易。

  因為秦大大最喜歡的就是統一。

  一切不利於大秦發展和穩定的,他都想統一一哈。

  因此在科學院和工部的一群官員匠吏看來,陳旭提出的貨櫃絕對是一個最為異想天開而且方便實用的運輸方法。

  一個貨櫃要從嶺南運送到遼東,只需要在嶺南裝好用船運送到番禺附近的海港,然後直接吊裝上大海船運送到遼東灣,再轉運專門打造能夠運送貨櫃的四輪馬車,則從頭到尾再也不用把貨在各地碼頭倉庫零散裝卸,這樣不僅方便,而且安全。

  而且可以根據貨物的種類推廣定製幾種不同規格的貨櫃,可以組合整齊堆放,也可以單獨運輸,這樣就能大大加快和方便車船轉運和碼頭裝卸。

  而為了配合貨櫃的推廣,對於河海中航行的貨船商船也要進行專門的改進,以方便龍門吊上下吊運和安防綑紮等等。

  這些眼下都是張蒼領導的科學院攻關小組要儘快驗證定型的。

  因此這酷暑之中,陳旭優哉游哉的帶著一群漂亮妻妾和女兒返鄉遊玩之時,整個大秦上到皇帝下到平民,卻都被他這個史無前例的坦途工程弄的熱血沸騰外加勞苦不堪。

  「實在太熱了,去把冰粉西施叫過來!」

  看著幾個貨櫃順利吊裝上船之後,張蒼走到碼頭邊一棵大樹下一屁股坐到地上,摘下草帽使勁兒扇風的同時讓一個匠吏趕緊去把旁邊一個挑著擔子賣冰粉的年輕婦女叫過來。

  而在張蒼和幾個匠吏在樹蔭下喝著冰粉的時候,船上還有一群匠工匠吏同樣也頂著烈日冒著酷暑汗流浹背的正在觀察和測量貨櫃的安放位置,以此設計最好的固定和吊裝方案。

  「休息,下去休息兩刻時間!」很快船上的人也都順著舷梯下來,一窩蜂跑到樹蔭下,摘下草帽脫下外套,每人也都要了一碗涼粉席地而坐稀里嘩啦的喝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