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此陳旭突然提出這個問題,秦始皇瞬間就懵頭了。

  「陛下,地雖大,但並非沒有終點,日升日落看似神奇,但並非不可解釋,只是我們活動的範圍太小了而已……」

  陳旭站起來指著地球儀。

  「陛下請看,如果說太陽起於東海,落於禺谷,那麼越靠近西方之地應該就距離太陽越近,天氣也應該更加乾旱炎熱,但其實不然,西方數萬里之外的異族邦國的情形和我大秦並無太大差別,所見之太陽並不曾距離更近體積更大,而且要驗證此事並不難,只需學那夸父逐日一般,不斷的往西行走,就會發現無論怎麼追趕,太陽一直就是東升西落,既不見甘淵,亦不見禺谷……」

  陳旭說話之時手慢慢轉動著地球儀,秦始皇的眼神也隨著地球儀的轉動慢慢凝聚,臉色也變得時而嚴肅,時而疑惑,時而古怪,腦海中就像有一個太陽懸在神魂之上,曬得他口乾舌燥,不由自主的端著茶杯喝了一口又一口,同時心中有一個極其古怪的念頭冒出來,就像鬼魂一樣驅之不散,直到把茶水喝乾了才清醒過來。

  「愛卿,你……你不會說大地……大地真的就是個球形的吧?」

  秦始皇仿佛用盡了全部的力量問出這個讓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問題。

  陳旭還在輕輕的旋轉著地球儀,秦始皇此時看著卻感覺非常頭暈。

  「陛下,有一句話叫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大地到底是圓形的還是方形的言說過早,對於民生來說並無太大意義,但根據太陽的升起和落下來看,大地十有八九就是圓球形的,而且這也並非是臣的理論,臣上次和陛下講過西方亞歷山大國王的故事,他率領數萬軍隊從西方一路征服無數邦國,一直攻擊到現在的孔雀帝國,亞歷山大國王雄才偉略,這主要得益於他有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此人叫做亞里士多德,是一個偉大的智者,他涉獵廣泛,研究最深的就是宇宙和自然學科,他提出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是一個圓球,叫做地球,太陽東升西落的原因就是因為太陽一直不停的在圍繞著地球轉動,就像這樣……」

  陳旭拿著一個茶杯當做太陽,然後慢慢的轉動地球儀。

  ……

  陳旭走了,今天這場史無前例的皇宮奏對他來說是一次最大的考驗。

  地球是圓的這個說法一旦傳出去,恐怕科學院的人都會瞬間和他翻臉,包括張蒼在內。

  而要驗證這個理論的正確性,其實也不像陳旭說的那麼簡單。

  從東方到西方遙遙數萬里,光是一來一回就需要一兩年時間,而且還得乘船航海,打造龐大的海船和尋找優秀的航海家都是眼下難以完成的任務。

  但既然決定了要把此事說出來,那麼提前在秦始皇心裡挖個坑埋下一顆種子,它自然會慢慢生根發芽,因為西方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提出了地心說,而且開始了唯物主義的科學理論,數學幾何物理都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

  如果不是宗教的壓制和國家的混亂,西方的科學也許會發展的非常快。

  但可惜的是西方一直就沒有像華夏一樣發展成為一個巨大的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國家,反而是依靠宗教和神話的影響,不斷打擊科學的發展,再加上希臘羅馬馬其頓這些國家不斷的打仗,亞平寧半島和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就一直消停不下來,發展的還不如中國,因此一直等到一千多年後的中世紀末期,藉助文藝復興的巨大推動,大批科學家開始懷疑地心說的理論,隨後一大批航海家陸續出現,用各自的探險過程證實了大地個圓球的理論,至此才證明亞里士多德的猜想,而這個時間已經過去了足足一千七百年。

  而在這一千七百年中,中國一直都是領先西方的。

  領先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科技發展,而是因為華夏雖然分分合合,但都還是處於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領導下,相對於西方的混亂和宗教壓制來說,華夏還是非常注重耕種和民生修養,也沒有宗教裁判所這種黑暗的宗教體制超越在國家之上。

  但所謂萬事有利有弊,華夏傳承之大秦的這種中央集權的皇權統治的確極大維護了華夏的平穩發展,但被尊為國教的儒家理論也發展的越來越變態,極度的排斥科學的進步,在西方文藝復興浪潮的推動下,西方擺脫宗教影響開始大力發展科技的時候,也正是中華儒學禮教最為猖獗和森嚴的時候。

  明末,西方快速崛起,東方卻在滿清入關之後更加保守,度過一段被吹捧過剩的康乾盛世之後,華夏完敗於西方文明。

  中華文明的發展雖然看似一直領先西方近兩千年,但其實從古希臘開始便已經奠定了落後的基礎,大秦崛起之時,也正是希臘文明蓬勃發展之時。以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三位緊密傳承的師徒發展出來的邏輯學、數學、物理學、倫理學甚至包括天文以及對於生命靈魂的研究和認知,已經遠遠超出了東方文明,而由西方哲學體系誕生出來的科學理論已經大大超越了華夏的玄學理論,開始進入了唯物觀的科學發展時期。

  雖然不能判斷科學和玄學到底哪個才能真正主導人類的未來,但在玄學已經無法推動人類繼續前進的時候,科學理論就是最好的認知世界的方法。

  東方哲學唯心。

  西方哲學唯物。

  這就是兩種不同文明發展的最大分歧和不同,而且也因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