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姚抗戰說:“這個沒問題。”
賈寨正開咱三大娘批鬥會,剛好接著開咱四大爺的公審大會。姚抗戰和民兵排長去接壓送咱四大爺的隊伍,讓咱三大娘的批鬥會繼續開。為了等咱四大爺的公審會就把咱三大娘多批鬥了一會兒。不久,黃土路上就出現了一群人影,孩子們三五成群地歡呼著,“來了,來了!”
土匪鐵蛋被抓住了,姚抗戰走時還讓人準備了鞭炮。有人把鞭炮舉著多高,嘴裡的半截煙屁股被吸得煙火瀰漫。黃土路上的人群近了,黃土被腳步踢騰開來,塵灰將行人籠罩著。人們遠遠地看到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五花大綁的大鬍子,在他身後兩名解放軍端著上了刺刀的大槍,一步不離地押著。姚抗戰和民兵排長臉上毫無表情地跟在區長身後走。但是,隊伍里沒有賈文柏。村里人都在議論,這鐵蛋啥時候也留大鬍子了。
在鞭炮聲中,賈寨人站得像一排風中的楊樹,人們伸長脖子瞧。姚抗戰一揮手:“大家繼續開會,開鐵蛋的公審大會。”
鐵蛋費了很大的勁才抓住的。據說他帶著手下進了桐柏山,在“母豬峽”占山為王。那裡四面都是懸崖絕壁,只有一條小道與外界相通,那地方處在六縣的交界,便於出動,也便於逃避。那裡曾經是土匪“白朗”的老窩,後來是土匪“老洋人”的山寨。鐵蛋在那裡占山為王,和解放軍打起了游擊。他神出鬼沒的還經常化裝,讓人弄不清本來面目。解放軍派人來賈寨了解鐵蛋的情況,姚抗戰專門派了賈寨的人去幫助解放軍認人。姚抗戰說鐵蛋就是扒一層皮賈寨人也能認出來。
賈文燦被押回來開公審大會。姚抗戰帶頭呼口號:打倒土匪賈文燦!
賈文燦五花大綁地被押上了老窯頂。槍響了,咱四大爺像只笨鳥俯衝著從窯頂上栽了下來。
在開賈文燦的公審大會時,咱三大娘一直陪站在那裡。人們幾乎把她忘了。賈文燦被押上老窯頂槍斃時,咱三大娘也糊裡糊塗地跟著走。槍一響咱三大娘便一屁股坐在那裡,尿了一褲子。人們把咱三大娘弄回來,從此她褲襠就沒有尿淨過。和任何人吵架了,就會用食指和拇指比畫著:“槍斃你,槍斃你!”
咱三大娘認為,這句話是罵人最狠的一句話。
五十二 結尾
咱二大爺們有兄弟五個,只有老二賈文柏是善始善終的。老大賈文錦受傷不愈暴死,老三賈文清迷路淹死,老四賈文燦被槍斃,老五賈文坡被鬼子用刺刀挑死。
咱二大爺賈文柏卻活了下來,還長壽。
咱二大爺老了經常在老寨牆邊說書。那老寨牆被陽光塗抹著暖洋洋的,在牆邊橫七豎八地躺著一群曬暖的老頭兒,個個像是已睡。咱二大爺歪在老牆邊,陽光下那臉上的紋路一道一道的,就像是對往日輝煌的記錄。咱二大爺歪在牆邊並沒打盹,細細地瞅就會發現他的眼皮正眨動著,有一種聲音細如抽絲地從他唇齒間吐出,那聲音開始像蚊子聲,後來越來越清晰有了音調。村里老人便隨那音調搖頭晃腦地沉醉,像是很知音的樣子。咱二大爺哼了一陣,戛然而止。寨牆邊坐著的人便停止了東搖西晃的腦袋,把耳朵豎了起來。幾位昏昏欲睡的老人猛地提起了精神頭,像吸足了鴉片煙,眼裡閃出一種極亮的光。咱二大爺咳了一聲清清嗓子開說。毛主席教導我們:“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這開場白是咱二大爺整個說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咱二大爺給聽眾宣布紀律呢!也提醒後來者把聲音放輕些,不要說話。開場白和他哼的小調不同,小調是過門兒只是哼哼,聽書之人只能聞其調不問其詞。開場白是顯示說書藝人嘴上功夫的幾句。咱二大爺的開場白聲音洪亮、字正腔圓,只需幾句,聽眾便佩服得五體投地。
有一次鄉長也就是咱二大爺的重孫子賈中華路過那寨牆邊聽到了,說:“俺太爺爺真是文化老人呀!”從此賈寨人就叫咱二大爺文化老人了。
不用說咱二大爺用毛主席語錄當開場白是“文革”時期加進去的。在那個時期這開場白頂用,把一些傳統的古書段子抹上了一層保護色。這樣,一般說書藝人不敢說的,他卻敢。當然後頭學習的幾條毛主席語錄要因書而異。看說啥書。比方:他要說《水滸》在開場白中就說:“毛主席教導我們:‘《水滸》是部好書,好就好在投降,可做反面教材……’”
這時,若聽眾中有幹部,有了這段毛主席語錄,也就不好找麻煩了。毛主席都說是好書,誰敢說個“不”字。
咱二大爺一輩子說三部半書,《水滸》、《三國》、《七俠五義》。另外半部說是他自編自撰的村史。咱二大爺進入晚年後在村頭那老牆邊曬暖說的主要是這半部分。說他那書之所以只是半部,是因為到他臨死那書也沒有結尾。那書的內容分景錄、事錄、人錄三大部分。景錄寫的是老家的風景;事錄寫的是老家的風俗;人錄寫的是老家的風流人物……這世上為一個村寨著書立說者甚少,可賈寨出了個咱二大爺,咱二大爺說賈寨編賈寨這就正常了。
這部自圓其說的村史,以咱二大爺所見所聞為主線,裝訂成為一本紙張發黃的線裝書。孤本。整部書用蠅頭小楷抄錄。咱二大爺愛此書如命,整天揣在懷裡絕少示人。若村裡有事需引經據典,他便把那書在人前一晃,說:“那事都記在這書中呢!”村里人見那書如見聖旨,以其所錄為準。若兩個少年氣盛為一老事相爭,相持不下時,最後必有一方拿咱二大爺壓人,說:“不信?不信去問賈文柏!”對方便諾諾無語。
賈寨正開咱三大娘批鬥會,剛好接著開咱四大爺的公審大會。姚抗戰和民兵排長去接壓送咱四大爺的隊伍,讓咱三大娘的批鬥會繼續開。為了等咱四大爺的公審會就把咱三大娘多批鬥了一會兒。不久,黃土路上就出現了一群人影,孩子們三五成群地歡呼著,“來了,來了!”
土匪鐵蛋被抓住了,姚抗戰走時還讓人準備了鞭炮。有人把鞭炮舉著多高,嘴裡的半截煙屁股被吸得煙火瀰漫。黃土路上的人群近了,黃土被腳步踢騰開來,塵灰將行人籠罩著。人們遠遠地看到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五花大綁的大鬍子,在他身後兩名解放軍端著上了刺刀的大槍,一步不離地押著。姚抗戰和民兵排長臉上毫無表情地跟在區長身後走。但是,隊伍里沒有賈文柏。村里人都在議論,這鐵蛋啥時候也留大鬍子了。
在鞭炮聲中,賈寨人站得像一排風中的楊樹,人們伸長脖子瞧。姚抗戰一揮手:“大家繼續開會,開鐵蛋的公審大會。”
鐵蛋費了很大的勁才抓住的。據說他帶著手下進了桐柏山,在“母豬峽”占山為王。那裡四面都是懸崖絕壁,只有一條小道與外界相通,那地方處在六縣的交界,便於出動,也便於逃避。那裡曾經是土匪“白朗”的老窩,後來是土匪“老洋人”的山寨。鐵蛋在那裡占山為王,和解放軍打起了游擊。他神出鬼沒的還經常化裝,讓人弄不清本來面目。解放軍派人來賈寨了解鐵蛋的情況,姚抗戰專門派了賈寨的人去幫助解放軍認人。姚抗戰說鐵蛋就是扒一層皮賈寨人也能認出來。
賈文燦被押回來開公審大會。姚抗戰帶頭呼口號:打倒土匪賈文燦!
賈文燦五花大綁地被押上了老窯頂。槍響了,咱四大爺像只笨鳥俯衝著從窯頂上栽了下來。
在開賈文燦的公審大會時,咱三大娘一直陪站在那裡。人們幾乎把她忘了。賈文燦被押上老窯頂槍斃時,咱三大娘也糊裡糊塗地跟著走。槍一響咱三大娘便一屁股坐在那裡,尿了一褲子。人們把咱三大娘弄回來,從此她褲襠就沒有尿淨過。和任何人吵架了,就會用食指和拇指比畫著:“槍斃你,槍斃你!”
咱三大娘認為,這句話是罵人最狠的一句話。
五十二 結尾
咱二大爺們有兄弟五個,只有老二賈文柏是善始善終的。老大賈文錦受傷不愈暴死,老三賈文清迷路淹死,老四賈文燦被槍斃,老五賈文坡被鬼子用刺刀挑死。
咱二大爺賈文柏卻活了下來,還長壽。
咱二大爺老了經常在老寨牆邊說書。那老寨牆被陽光塗抹著暖洋洋的,在牆邊橫七豎八地躺著一群曬暖的老頭兒,個個像是已睡。咱二大爺歪在老牆邊,陽光下那臉上的紋路一道一道的,就像是對往日輝煌的記錄。咱二大爺歪在牆邊並沒打盹,細細地瞅就會發現他的眼皮正眨動著,有一種聲音細如抽絲地從他唇齒間吐出,那聲音開始像蚊子聲,後來越來越清晰有了音調。村里老人便隨那音調搖頭晃腦地沉醉,像是很知音的樣子。咱二大爺哼了一陣,戛然而止。寨牆邊坐著的人便停止了東搖西晃的腦袋,把耳朵豎了起來。幾位昏昏欲睡的老人猛地提起了精神頭,像吸足了鴉片煙,眼裡閃出一種極亮的光。咱二大爺咳了一聲清清嗓子開說。毛主席教導我們:“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
這開場白是咱二大爺整個說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咱二大爺給聽眾宣布紀律呢!也提醒後來者把聲音放輕些,不要說話。開場白和他哼的小調不同,小調是過門兒只是哼哼,聽書之人只能聞其調不問其詞。開場白是顯示說書藝人嘴上功夫的幾句。咱二大爺的開場白聲音洪亮、字正腔圓,只需幾句,聽眾便佩服得五體投地。
有一次鄉長也就是咱二大爺的重孫子賈中華路過那寨牆邊聽到了,說:“俺太爺爺真是文化老人呀!”從此賈寨人就叫咱二大爺文化老人了。
不用說咱二大爺用毛主席語錄當開場白是“文革”時期加進去的。在那個時期這開場白頂用,把一些傳統的古書段子抹上了一層保護色。這樣,一般說書藝人不敢說的,他卻敢。當然後頭學習的幾條毛主席語錄要因書而異。看說啥書。比方:他要說《水滸》在開場白中就說:“毛主席教導我們:‘《水滸》是部好書,好就好在投降,可做反面教材……’”
這時,若聽眾中有幹部,有了這段毛主席語錄,也就不好找麻煩了。毛主席都說是好書,誰敢說個“不”字。
咱二大爺一輩子說三部半書,《水滸》、《三國》、《七俠五義》。另外半部說是他自編自撰的村史。咱二大爺進入晚年後在村頭那老牆邊曬暖說的主要是這半部分。說他那書之所以只是半部,是因為到他臨死那書也沒有結尾。那書的內容分景錄、事錄、人錄三大部分。景錄寫的是老家的風景;事錄寫的是老家的風俗;人錄寫的是老家的風流人物……這世上為一個村寨著書立說者甚少,可賈寨出了個咱二大爺,咱二大爺說賈寨編賈寨這就正常了。
這部自圓其說的村史,以咱二大爺所見所聞為主線,裝訂成為一本紙張發黃的線裝書。孤本。整部書用蠅頭小楷抄錄。咱二大爺愛此書如命,整天揣在懷裡絕少示人。若村裡有事需引經據典,他便把那書在人前一晃,說:“那事都記在這書中呢!”村里人見那書如見聖旨,以其所錄為準。若兩個少年氣盛為一老事相爭,相持不下時,最後必有一方拿咱二大爺壓人,說:“不信?不信去問賈文柏!”對方便諾諾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