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葉嵐也生氣了:“我不是中國人?好啊,你以後不准拿我這個不是中國人的錢!”

  啟銘轉身就走。

  這就算是決裂了,葉嵐也後悔過――雖然他並不認為自己有錯,可是送了錢啟銘接著,卻再也不見他了。

  這一別,就是八年。

  8.秋聲半樹

  8年,2800多天,究竟是什麼概念?

  可是這兩千多天,葉嵐都沒有再見到朱啟銘。

  外面的形式越來越亂,葉家的生意卻越做越大,葉嵐已經結了婚,太太是舊時代一位大學問家的女兒,姨太太姓劉,小名叫做慧娘,以前也算個小姐出身的。

  這位姨太太面容清秀,頗懂得詩文,只是這兵荒馬亂,家裡失了勢,葉嵐這樣著名的商人,嫁過去做姨太太倒也不吃虧――她算的很清楚,自己的家是指望不上了,還能怎樣?青春不過幾年,朱啟銘不為她的錢不為她的貌,並不會虧待了她。

  慧娘還有一個弟弟,叫做蒙輝的,不聽姐姐千說百勸的,參加了學生運動,被軍警抓住了關了起來。多年不見的父母打了電話到上海:“慧娘,家裡怎樣的狀況你也知道,我們當年怎樣待你也是不得已,只是這個弟弟,你不能不救啊……”

  慧娘拿著電話冷笑,聲音也是慢慢的:“娘,您說什麼呢?過去的事情再提它幹什麼?弟弟的事情我會幫忙的,這人也是我弟弟不是?等回來我問問葉嵐,讓他看看怎麼辦就完了。”

  這邊電話正掛上,大少奶奶從樓上下來,忙換了個笑臉上去:“姐姐,您下來了……您知道老爺他今天去哪裡了?”

  大少奶奶一個飛眼過來,不緊不慢“你都不知道我哪兒知道啊。”

  生生給慧娘噎了回去。

  晚上見到葉嵐,少不得訴苦,只說是自家兄弟年紀小不知好歹,葉嵐認識的人多,好歹求人家幫忙給放出來。葉嵐一邊脫衣,一邊回答:“我就是一個商人,哪有這個路子”

  “生意上不就結交了官場上的人?”

  葉嵐仔細盤算,這件事情干係重大,警察局十分重視,報上也是花了幾個篇幅登載,想要救人,沒有大人物出頭,怎麼做事?最後還是搖搖頭,只是說試試,並沒有十分的把握。

  慧娘咬緊了下唇開始哭鬧,說是都答應了家裡,這萬一救不出,面子往哪裡擱?――當初就是他們,執意把她嫁到了這裡,不就為了那些錢!

  “這件事情其實也好辦……”慧娘開始賣官司

  “哦?你說說看怎麼個辦法”

  “現在掌權的,不過是兩股勢力,”慧娘走到了葉嵐背後,抱住他的脖子。

  “你知道的不少啊”葉嵐在椅子上回頭,繼續說。

  “前朝的那些,好像都下台了,卻手裡握著不少的兵和錢。而新興的革命黨,表面上風光,卻沒有兵沒有錢,但是他們有權”

  “所以?”

  “所以想要救出蒙輝,要說動兩邊的勢力,而能做到這個的,就是你的表弟,朱啟銘”

  葉嵐怔了一下,沒有說話。

  “朱啟銘雖然多年沒有和你來往,但是他從小到大都受你的照顧,這些年每個月都收到你送的錢,他認識的人,從蕭海真以下,新派舊派,政客軍人文人醫生,無所不有,況且――他和蕭海真的關係匪淺,說是那二人自少年就在一起,吃住這些年都沒有分開過。蕭海真現在貴為主席,多年愛人的要求,他怎麼可能不幫?”

  慧娘一向聰慧,葉家生意上的事情也多有插手,觀察透徹,因勢利導,手段不亞於葉嵐。葉嵐因她能幹,也並不多加干涉。只是這次,慧娘低估了朱啟銘對於葉嵐的重要。

  葉嵐淡淡的說:“沒事幹不要瞎打聽這個”拿著外衣就走了。

  蒙輝不久就被放了,因為學生抗議干涉,也有人說是上頭人的意思。

  葉嵐自此和將軍府,《新》雜誌社……來往密切。

  時隔八年,他終於再見到了啟銘。

  是在自己家的產業,正趕上他過來查看,就見前面的一個人買了衣裳,一路走,錢就一路飄下去。

  他本可以叫夥計幫忙,這次卻自己撿了那個錢,大叫“這位先生”給送去

  前面的人停住,轉身,大家都怔住,是啟銘拿著藍色的袈裟。

  在一家館子敘舊,啟銘高興的說話,完全沒有這八年的生分:“幸虧是表哥你撿到了,不然下個月就沒有飯吃了”

  葉嵐黯然:“你怎麼還是這麼不小心”

  啟銘笑笑不說話、

  其實,說是沒有聯絡,啟銘這八年來的狀況他全知道,比如啟銘現在是很著名的畫家,小說家,和尚。比如啟銘從來不記得錢的事,有錢就花,沒錢就乖乖回廟裡過日子。比如傳言說啟銘和某個黨內的高層的美麗妻子有染導致那個高層叛黨,不是真的。比如傳言說啟銘和蕭海真的關係,不是真的――啟銘的愛人另有其人,叫做劉三,是給啟銘的畫配文的江南才子……比如啟銘依舊愛吃甜食,每月完全入不敷出……比如,其實每次啟銘從劉三哪裡拿到的錢,出自他家的櫃檯……

  “啟銘,回家住好不好”zybg

  “不用啊,表哥。我自己住很好啊”

  後來回想起來,葉嵐後悔自己的不強求――三個月後的一天,有人平平的敲葉家的門,說是來自大帥府,朱啟銘病危。

  潔白的床單,潔白的啟銘,他還是沒有等到他趕來見一面。

  死因:腸胃炎。

  喪禮上劉三來過,交給他啟銘最後的文稿,是很大一箱保存完好的信。

  是他借著劉三的名義,和啟銘的通信。

  劉三說:他一直知道,是你。

  劉三說,他和我說過,他喜歡你。

  劉三說:我喜歡他,所以心甘情願的被你們兩個利用,結果,結果,他還是去了。

  打開,最上面的一封,並不是最近的一封,他認得的,是有一次啟銘寫信過來,說要借一些錢,他說秋天來了,很冷,“秋聲半樹”,人很寂寞。

  葉嵐喜歡這四個字,可以相象啟銘看著那樣艷麗的顏色一貫的哀傷和孤單的眼神。

  他沒有給錢,他承認自己妒忌,妒忌啟銘對著外人,露出那樣的眼神,寫出那樣夾雜著歡喜和哀傷的語句。

  啟銘的下一封信很小心,道歉,說自己不對,說,你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怎麼會,我怎麼可能不喜歡你”葉嵐這樣寫著,把信封好,寫上劉三的名字,交給真正的劉三。

  他還可以記得啟銘回信時歡喜著道歉的表情。

  原來,啟銘他一直都知道。

  葉嵐拿著那些信,走出了禮堂。

  這一年冬天,蕭海真因為暴飲暴食引發腸胃炎,病逝。

  次年,劉三加入新成立的一個政黨,擔任文化宣傳工作。

  同年,了塵大師書畫小說全集共五捲髮行。

  同年冬,葉嵐喜得一子,取名葉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