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誰要是以為坐上皇位就能夠隨心所欲,那絕對是大錯特錯!

  想要掌握更多的權利?那就必須當一個天底下最會忍耐的人。

  只不過,慕容遇到的皇帝都是那種野心勃勃、自詡高貴,實際上,卻是連隱忍都不懂的蠢貨。

  不,也不是所有皇帝都這樣,慕容曾經遇到的一個任務者就並非如此。

  雖然對方大概在穿越過來的第一天就已經被人識破身份,但對方的行事作風,他卻頗為欣賞。

  對方雖然看起來行事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他所作所為卻沒有一樣是超過他所處位置的底線,更不用說,對方在被自己壓制之後居然能夠隱忍幾十年的時間,並從他這個權臣的身上學會帝王之術。而對方在迫於隱忍退讓的幾十年間,竟然沒有被壓制的陰暗暴戾,還能夠自尋樂趣、自得其樂。這種心性,實非常人所能做到。

  可以說,若非他們性格和處事風格相差太遠,他一定會引其為知己。

  第96章 度假:屠城之前(一)

  “對了,我似乎還不知道你的名字?”一日陽光正好,林落隨口問道。

  慕容在宣紙上寫了兩個字,林落一看就笑了,“原來是故人啊。”這位正是他在第十次青銅任務和第一次白銀任務遇到的引領者。

  “你是……?”慕容問道。

  “看來你在任務中遇到過不止我一個同伴,”林落在筆筒里選了一支筆,同樣在宣紙上寫下了兩個字。

  林落寫下自己的名字時,突然愣住了。

  這是他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名字具有多大的魔力。

  經過了這麼多世的任務,即使他記憶力增強了許多,他也難免會遺忘掉許多對他來說無用的記憶。

  但他可能會遺忘掉第一世時的所有記憶,卻絕不會忘記他初始時的名字。

  這一切,都只因為,他的靈魂之書。

  林落這兩個字就好像是他的定海神針,有了這個名字,他就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誰,也不會因為一次次的任務而迷茫、而忘記了自己本來的身份。

  他曾有過那麼多名字,但只有林落這兩個字是真真實實的、屬於他的名字。

  ‘還真是厲害啊!’林落在心中感嘆著幕後之人的算無遺漏。

  林落過完這一世之後,就回到了封閉空間。

  林落召出林落之書,如今,他的個人資料變成了:

  姓名:林落(無性別)

  等級:白銀

  靈魂點:105(註:最高賒欠值-100)

  任務徽章:白銀徽章*3,青銅徽章*2。

  林落之書的第十六頁上也有了新的內容:

  任務內容:完成周雪的報復,完成周雪的人生。

  任務完成度:百分之八十五。

  任務完成獎勵:靈魂點85,白銀徽章*1。

  這一回,林落沒有拿到額外獎勵。

  林落馬不停蹄,就按下了石碑上青銅選項後的按鈕。

  林落剛一醒來,就聞到了空氣中瀰漫的濃重血腥味。

  他的身上穿著一身留有血漬、污漬的鎧甲,而他的身邊,也俱都是身穿鎧甲的將士。他們都背靠著牆壁閉目歇息,武器在手,隨時隨地準備拿起刀槍迎戰。

  夜黑天寒,有一名軍官正在屋外守夜,月光下,他的影子影影綽綽映到屋內的地上。

  林落察覺到這具身體的疲憊、傷痛、睏倦和勞累。

  顯而易見,林落這是穿到了戰場上,而以這鎧甲的樣式來看,這具身體的主人應該是一名將軍。

  林落閉上眼睛,將心神沉浸到林落之書上。

  翻開林落之書,它第一頁上的內容變為了:

  姓名:林落(無性別)

  等級:白銀

  靈魂點:100(註:最高賒欠值-100)

  任務徽章:白銀徽章*3,青銅徽章*2。

  當前任務:完成傅淵的報復,完成傅淵的人生。任務完成獎勵:靈魂點0至100不等,白銀徽章*1。

  附加任務:找到即將進階白銀的青銅任務者,充當其引領者。任務完成獎勵:靈魂點5。

  這是古代架空時代,他這次附身的對象名叫傅淵。

  傅淵所在的文國和相鄰的鷹國向來不睦,邊關時常發生衝突和戰爭。

  而這一次,文國的邊關面臨的是有史以來最為危急的局面。

  文國以儒治國,多是文人;而鷹國以武治國,多是彪悍武夫。

  傅淵文武雙全,他是一名能提槍跨馬上戰場、帷帳幕後定戰策的文人。

  文國和鷹國時常爆發戰爭,而這一次卻不同以往。

  鷹國不知從哪裡尋到了一種病源,將其投入城中,城中接觸過病源的百姓就會患病,患病者身上的肉開始慢慢腐爛,更可怕的是得了這種病的百姓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和攻擊性。

  而所有大夫都對此病症束手無策,甚至有些大夫在望聞問切的過程中被發狂的病人咬傷抓傷,也感染上了此病。

  所以,文國現今不僅要以遠少於鷹國的兵馬抵禦外敵,還面臨內患。

  更糟糕的是,前幾日剛剛運輸過來的三十萬擔糧糙被鷹國一把火燒了,搶救下來的糧糙十不存一。

  鷹國怎麼知道糧糙放在什麼地方?鷹國怎麼能一路暢通無阻、不被發現地抵達糧庫?

  有內jian,他們中肯定有內jian。

  經過審查後,內jian被找了出來,五馬分屍。

  可即使這樣泄憤,也挽回不了什麼了。

  所有將領都束手無策,在這個時候,太子殿下提出了一個辦法。

  但是,這個辦法一被提出,就在將領中引起譁然一片。

  太子是文國的儲君,他文韜武略,多次提出治國良策、征戰沙場、平定外患,在國內威望極盛,而皇上幾年前就因年邁而身體衰弱,故而國內許多政事實際上都已經由太子接手負責了。

  可以說,太子在民間、在朝中的威望都是無人可及的。仰慕太子者不知凡幾。

  例如文武雙全的傅淵,他就十分仰慕太子。

  而這一次鷹國再次出兵襲擊文國邊關,太子一聽聞這個消息,就集齊五千兵馬日夜兼程趕到邊關,而這個時候,城內患上腐病的百姓已經擴大至幾千人了。

  而這些患上腐病的百姓極具攻擊性,即使派勇武的壯漢前去看管,也有可能被發狂的病人抓傷咬傷,而一旦被抓傷咬傷,就會感染上腐病。不僅如此,若是被患病者的血液濺到,也會有很大的可能患上腐病。

  之前,軍中曾有人提出要將這些患上腐病之人全都殺死然後燒掉,但是這畢竟有傷天和,而且這些病患中都有大家相識的親人、友人,誰能對著自己的親人、友人下得去這個手呢。

  包括傅淵這些將軍在內,包括城中許多能出得上力的老百姓在內,他們都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睡覺了。很多時候,剛睡下不滿一個時辰,就必須在極度睏倦中輪換其他人,否則城中人手不夠,根本照看不了那些病人,而鷹國的軍隊三不五時就要來騷擾一下邊防。

  就連傅淵這樣身體康健、自小習武的青年,都已經到達了身體的極限。更不用提其他人了。

  太子在這個時候,卻提出了一個辦法,一個喪心病狂的辦法。

  就是以太子如斯威望,提出這個辦法之後,將領中也是反對聲如cháo。

  這一切,都只因為太子提出的那個辦法。

  而這個辦法,就是屠城!

  第97章 度假:屠城之前(二)

  太子竟然提出了屠城這樣的辦法,即使將領中不少都是太子的腦殘粉,也全都反對此事。

  不管是文人謀士,還是武官將帥,大家全都勸阻太子放棄這樣的想法。

  只除了一人,徐濤。

  徐濤是近幾年來剛崛起的武將,他武藝高超,神勇非凡,曾帶領將士以少勝多擊敗鄰國,不僅如此,他的文才也很出色,他曾作過幾首詩,都為上上之作,而且在文國傳頌得非常廣泛。

  在太子提出屠城意見之後,其他人都提出反對,唯有徐濤表示贊同。

  他不僅細細闡述了屠城和不屠城的好處,還長吟了一首:

  “男兒行,當暴戾。事與仁,兩不立。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業,盡在殺人中。

  ……”

  這首中還有“殺一是為罪,屠萬是為雄。屠得九百萬,即為雄中雄。”這樣的句子,這簡直已經把殺人看作是一件極為神聖的事了。

  這首殺人歌十分霸氣,它將人的熱血都悉數點燃,而在場之人又大多是武夫勇士,此歌一吟,他們幾乎都熱血上頭。

  但是,在被在場其他不乏理智的謀士文人勸阻之後,大家才恢復了冷靜。

  雖然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徐濤說的不無道理。

  第一,這種腐病傳染性極強,如今還只在邊關傳染,但一旦有病患跑出邊關,將腐病傳染到國內,那全國都要爆發這種病症,亡國也只在頃刻之間。所以,他們必須要將病源盡數消滅,絕不能讓病源傳出邊關。

  第二,不僅是患病之人,就連他們吃過的用過的穿過的還有鮮血濺到的,也都可能傳染腐病給其他人,他們必須將之全部燒毀。

  第三,鷹國的軍隊就在一旁虎視眈眈,隨時隨地可能衝破邊關,到時,此地的百姓同樣會慘遭屠戮。而他們本來大軍人數就遠遠不如鷹國,又要投入人力看管那些患病者,即使大家天天不睡覺,也仍然力不從心。

  以此而言,似乎屠城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屠城不僅可以解決後患,更可以讓疲憊的將士得到休息,精神抖擻地迎擊敵人。

  但是,雖然有些人隱隱被徐濤的說辭打動,可真正完全贊同執行這種辦法的卻只有太子和徐濤兩人。

  而不管其他將士謀士怎麼勸說,太子都是心意已決。

  屠城燒城之後,太子聲名掃地。

  曾經,他的聲名有多高漲,如今,人們就有多唾棄他!

  即使太子領兵暫時打退了鷹國的軍隊,國內的老百姓也好,中上層的士族官員和皇親國戚也好,他們都不為其叫好。

  太子得到的只是罵名一片,還有朝中眾多大臣聯名向皇上上奏摺唾棄太子的不仁暴舉,請求廢太子。

  就連太子的母族和太子妃也都以此為恥,太子這時真可稱得上是孤家寡人了。

  而那個徐濤卻仍舊不知所謂,還竭力讚賞太子此舉才是真正的仁德,認為太子不該背負此罵名,聽徐濤的口氣,屠滅一城百姓,原來竟是這般的忍辱負重,原來這才是真英雄,而那些唾罵太子屠城的人卻都是只會講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

  太子雖然在屠城之後暫時擊退鷹國,但是百姓也好,他手下的將領也好,已經不再信服太子,廟堂之上的文武百官聯名罷黜太子,太子威望降到谷底,即使他有千種制敵良策,萬種治國良方,也無人聽他的了。

  百姓唾棄,將士們人心散漫,糧糙遲遲未至。在這樣的情況下,鷹國席捲重來,太子領兵打仗也再不像從前那樣百戰百勝,輸輸輸,還是輸。

  活下來的將士們十不存一,鷹*隊大破邊關,一路連下三城。

  而在此時,皇上終於下了決定,廢黜太子。

  鷹國這次攻擊文國似乎是早有準備、謀劃多年,他們在一連攻下三城後,並不滿足,他們沒有停下腳步,繼續攻打文國的腹地。

  而文國最英勇的將領、最足智多謀的謀士,都與當初的屠城分不開關係。他們和太子一樣,都被平民百姓、都被文武百官唾罵。

  皇上只能另擇人選,可那些將領謀士的能力才幹遠遠不如傅淵這群人,面對鷹國驍勇善戰、氣勢一漲再漲的鷹*隊,他們只能一退再退,丟盔棄甲。

  短短半年時間,文國竟然已經到達了國破家亡、山雨飄搖的邊緣。

  而太子因受盡唾棄而出走他鄉、不知所蹤。

  傅淵等人本因屠城獲罪,但因國家危難,他們再次走上了戰場,但是這時的文*隊已不如往昔,士兵們還是同樣的士兵,但他們已經失去了鬥志和必勝的信心。

  傅淵等人即使再出色,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是束手無策。

  傅淵在戰場上受到重傷,徘徊在生死一線,全靠意志才堪堪從閻王那裡奪回了一條命。但從此之後,傅淵身體病弱,難離湯藥了。

  在文國終於國破之後,徐濤出現了,他帶領著他的軍隊大敗鷹國,並且讓鷹國的軍隊打退,而徐濤也在此之後坐上了皇位。

  此後許多年,鷹國都被徐濤的軍隊打的抬不起頭來。而鷹國當年的陰謀也被徐濤揭露了出來。

  原來前朝遺臣暗中投靠了鷹國,為了打敗文國,他們制出了一種毒藥,正是這種毒藥使人身體腐爛,頭腦發狂,不具備理智,傷害他人。

  依靠著這種毒藥,和多年的謀劃,鷹國才能這麼順利一舉攻下都城,但這個陰謀卻被徐濤得知,他暗中訓練軍隊,擴大實力。文國雖然損失慘重,但終歸是擊退了鷹國……

  而這個時候,文國千瘡百孔。

  徐濤他不僅擁有強悍的軍隊,還拿出了大筆的財富、物資和定國良策,憑藉著這些,徐濤坐穩了帝位。

  他不僅給跟隨自己征戰沙場、出謀劃策的手底下人封侯拜相,還啟用了許多亡國官員。

  這些亡國官員中有人覺得徐濤是趁虛而入,是竊國賊,但也有些人覺得徐濤當皇帝總比那些粗野陰毒的鷹國人入主文國要好的多,更何況,他還打退了鷹國,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他也是幫文國復仇了。何況,從眼下看來,徐濤這個皇帝當的還不錯,於是不少人因為這種想法投靠了徐濤。

  傅淵因為傷病休養在家,艱難度日。

  而這個時候,亡國廢太子找到了他,告訴了他一件令他大驚的事。

  太子告訴他,原來徐濤的真實身份竟是前朝皇子。

  傅淵在此之前從未疑心過徐濤的身份,在所有人的眼裡,徐濤來自於普通人家,出身毫無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