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帶院子的房子總是比不帶院子的要貴一些。

  宋嘉祁卻執意要個帶院子的:薛白喜歡養點兒家禽,宋嘉祁也覺得應該多養些母雞,好給自己小夫郎、兒子下雞蛋吃。

  最後用六十兩銀子買下了這帶三間房、另帶一個廚房一個倉庫的院子。

  “要是沒這院子,就算是五間房也用不了六十兩……”宋牙子念念叨叨的,他和宋嘉祁合作多次,也算厚道,幫著參謀,實在覺得宋嘉祁買這院子性價比不高,簡直多花十兩冤枉錢。

  反倒要宋嘉祁開解他:“得了老哥,回頭我在院子裡養上雞,不用花錢買雞蛋吃,過個十幾年這錢也省出來了。”

  宋牙子默默算了算兩文錢一個的雞蛋宋嘉祁得吃多少年才能吃回十兩銀子。

  鋪子還沒開起來,將近一千兩銀子,一眨眼也就花了快一半了。宋嘉祁嘴上和宋牙子說笑,心裡卻也有點兒緊張,暗暗盤算著家具就先不買了,等秋收了地里的紅薯賣了錢再說吧。

  第103章 完結啦

  宋家在鎮上新買的院子房子都寬敞,屋裡盤的炕也大,直占了半間房子。不過這也有好處:蓮娘和薛白一人占著一頭做著棉襖,薛濱和小猴子都半歲多了,此刻從炕這頭爬到那頭,再從那頭爬回來,手腳已經很利索了。兩個小子還會發出“啊啊”的叫聲,比這誰爬的快,玩兒的不亦樂乎。

  蓮娘縫了一會兒就直起腰,給自己揉揉胳膊揉揉腰,又關照薛白:“歇一會兒吧,你本來就懷著身子,來低頭做活再壞了眼睛,你家小宋不得恨上我這個老婆子。”

  薛白臉一紅:“他才不會。”嘴上說著,到底是把手上的活暫擱了擱,揉了揉眼睛,往窗戶外頭遠眺起來。

  蓮娘嘴角噙笑,也不言語。以前在碧溪村的時候,家裡不好過,蓮娘偶爾會幹些漿洗、縫補的零活兒。每每近了冬日,倒也有幾家人找她做棉衣裳,衣料棉花自卑,二十個錢的手工費棉襖棉褲給做一身。

  薛白做春秋天的衣服還行,做棉襖就有點力不從心了,鋪棉花向來是鋪不好的。去年他和宋嘉祁的衣裳都是在成衣店裡買的,今年左右蓮娘要做,薛白就想著學起來。

  如今薛貴和蓮娘接手了饅頭鋪,日子也過得有聲有色的,短短几個月賺的錢是薛貴以前做工的幾倍不止。因此薛貴和蓮娘自然對宋家心存感激,兩家又都在鎮上,走動倒比在村裡的時候還勤些。看在饅頭鋪的份上,薛貴也對宋嘉祁親熱了不少,閒暇時還會給小猴子做點兒木馬、搖籃、撥浪鼓之類的玩意兒,在宋嘉祁的指點下甚至還做了學步車出來。

  況且薛白又有了身子——蓮娘真是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了。哥兒懷孕不易,還容易生哥兒,對蓮娘來說薛白一舉得男就已經讓她驚喜了,現在竟然這麼快就又有了。

  蓮娘索性把饅頭鋪的事兒都丟給薛貴和小妹,反正小妹如今也懂事了,幫薛貴打個下手店裡也忙得過來。自己白日裡就到宋家來照顧薛白,順帶著教一教薛白做棉衣裳。

  如今糧鋪的生意不錯,宋嘉祁和付婆兩個人都有些忙不過來,整日早出晚歸的。宋嘉祁還要操心著村裡的地和糧食,半個月回去一趟,小夫夫兩個也就晚上才能湊一塊親熱親熱說說話。

  當然了,宋嘉祁辛苦歸辛苦,錢也賺了不少就是了。糧行開了才三四個月,收益就是之前的兩倍,這還是紅薯面都賣給別家了呢,不然可不止這些。

  薛白想給宋嘉祁親手做一套棉衣裳,一來宋嘉祁天天在外頭跑,薛白怕他凍著;二來,這樣就算白天自己不能陪著宋大哥,宋大哥穿著自己做的衣裳也是好的。

  不比蓮娘是十幾年的熟練工,薛白手速慢,也就只準備給宋嘉祁和小猴子一人做一身,他自己倒覺得去年的衣裳還能再穿,不必做新的。

  蓮娘卻笑他:“如今你家就是布行里最貴的細棉布也穿得起,還省這點?”

  “不是省,”薛白道,“我左右也不出門,整日在屋裡頭,就是做了新衣服這一冬天也穿不了幾遭。”

  “我還是勸你早點扯了布回來,趁著我在呢我給你做一身出來。”蓮娘道:“不然小宋遲早給你買了現成的回來,那不更貴?”

  薛白一想,還真是……

  宋嘉祁講究個什麼一看吃、二看穿,家裡吃食早就好的不得了,就是穿衣上,兩口子都不是那高調張揚的人,從來不買緞子,只買軟和的細部做了舒服的衣裳就是。

  但這二人又不愧是兩口子: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麼,誰都想讓對方穿得好。

  宋嘉祁自認為自己一個大男人衣裳不用很注意,但自己的夫郎自己得疼,老是給薛白買好的布料。薛白則覺得宋嘉祁在外頭走動更需要體面,那些好布料就被薛白給宋嘉祁做成衣服了。

  鬧得宋嘉祁後來都只按著薛白的身量買成衣了。越賣越貴,綢子的都有兩身。

  “我知道你不喜歡張揚。”宋嘉祁得意洋洋的拿著兩間綢子的裡衣往薛白身上比劃:“咱穿在裡頭別人又不知道。這料子啊最是軟和舒服,你貼身穿啊。”

  ……要是薛白今年冬天不給自己做新衣只給那爺倆做,宋嘉祁都搞不好能買套緞子面的棉衣裳回來把薛白給包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