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還在替《冰島漁夫》裡面的人們的不幸遭遇而可惜。
他本都有些忘記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原來還那麼多愁善感和詩情畫意的,就是在這樣子的一個有點寒冷的北歐秋夜,自己突然來問候自己的內心。
只是這樣子和一個性感的男人渾身赤裸裸地睡在一個壁櫥般的抽屜床里。
夢般的感覺於是又來了,或許一直以來自己都是在做夢,人生本來就是一個長長的夢,但夢醒之後又會是什麼呢?沒有人知道,知道的人也都沒機會再對你說了。
身邊的人在很滿足中酣然睡去,林金勝現在不再苛責什麼失眠:因為有時候在失眠的時候靜靜地去想一些東西也蠻好的。
就比如現在去想白日裡的挪威海灘,怎麼越來越是覺得那些九孔和淡菜;還有螃蟹、蝦、章魚、鰻、電人魚等等都是那麼可愛的呢?
哦!明天再去海灘吧!就讓生活濃縮成這股小小的詩意。
第195章 番外60 《堅定的錫兵》
去海灘趕海,在退cháo的時候做做那所謂的素人漁夫,幾天裡,除了九孔、淡菜、螃蟹、蝦、章魚、鰻、電人魚等第一天就熟悉的身影,林金勝又邂逅了海帶、花蛤、海葵、海星、跳跳魚等等可愛的海產品。
生活一下子變成了童話里的一般,哦!童話…安徒生童話……
“這裡和丹麥只有一海之隔啊!”林金勝驟然想起童話大師安徒生的故鄉。
“哈哈!你現在才意識到呀!”David有點笑話林金勝的意思。
而且前者這段時間好像都在夢遊一般,更教他有點生氣的是:在做愛的時候也跟個木頭人似的,在做愛的時候將自己當成他的那個失蹤的朋友也就算了,好歹你有時候也別表現得像是被強姦好不好?你自己的身體也是有那麼激烈的反應的,一套完整的下來也有好幾次高cháo好不好……
突然又想去丹麥了,就是為了踏一踏安徒生曾經踏過的足跡,去看一看那《海的女兒》的雕像?
反正林金勝就是覺得自己已經有些不可思議了,而他的搭檔David現在也變得和他一樣:也是個堂吉訶德式的人物,突然就充滿了虛無的浪漫主義。
兩人當時就丟掉趕海的小桶,當日就抵達哥本哈根,看過《海的女兒》的雕像,晚上住在類似於《小意達的花兒》里那種布置得像童話皇宮要開舞會的高級酒店。
在燭光晚餐後,林金勝開始翻開那一本在這裡買來的《安徒生童話故事》,懷著某種類似於基督教堂做禮拜的虔誠。聽說,在丹麥你可以罵國王,但是不能罵安徒生,不然一定會被人揍的!
裡面有一篇故事叫《堅定的錫兵》,講的是一個很英俊很勇敢的錫兵的動人的愛情故事,這個錫兵很可惜他只有一條腿,但他站得比任何一個錫兵都更筆直,更顯英挺!他在一個小孩玩的桌子上看見一個紙紮的美麗的舞蹈家,舞蹈家曲起一條腿在跳舞,其造型就像是和他一般只有一條腿似的,舞蹈家的身後是一個金碧輝煌的宮殿,將她稱托得更加地驚艷脫俗。年輕英俊的錫兵對這位美麗的舞蹈家一見鍾情,他從見到她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一直目不轉睛地看著她,從白天到晚上,都忘記要和隊友們一起回到火柴盒裡休息了。錫兵的痴情惹火了桌子上的一個玩具魔法師,後者後來對不聽自己警告的錫兵使了妖法:使其在一個颳風下雨的日子裡飄出窗外,掉到屋外地上,最後又被一群頑皮的孩子仍進水溝里。在陰暗的水溝中,錫兵藉助著一枚樹葉在水中漂流,他仍舊僅用一條腿站得筆直,雙手緊緊地抱著那桿槍,一邊蔑視大老鼠的威脅要出示什麼通行證。他順水流前進著,心裡一直都在想著自己鍾意的那位美麗的姑娘,他發誓自己一定要娶到她做老婆。但錫兵的前途已經是那般地渺茫──他終於被溝渠水帶到了河裡,在水浪顛波中,他仍舊是抱著槍像一個最偉岸的男人那般站得筆直,帥氣的臉上沒有一絲的怯意。他還在想著那個美麗的姑娘,想著終有一天自己會像抱著這桿槍一般緊緊地抱住她的嬌軀,然後給她一生一世的幸福。突然一個大浪打來,將還在做著夢的錫兵弄進水中,水裡一條大紅魚闖起張開大口一把將錫兵吞進肚去。大紅魚在當天就被一個漁夫逮住並且賣給了一戶人家做菜。這家主婦原來是那個桌上放有著許多玩具的小男孩的媽媽,媽媽殺了魚後發覺魚肚裡有一個錫兵,很適合自己孩子玩兒的錫兵。於是錫兵被扔回小男孩的桌上,一瞬間,錫兵又看見自己朝思暮想的那位美麗的姑娘了,他的眼眶中頓時湧起激動的淚花,在某一剎那,美麗的舞蹈家似乎也掉過視線來,與錫兵那深情的眼眸交織在一起……突然,一陣莫名其妙的風吹起(或許是那個妒忌的玩具魔法師搗的鬼),錫兵和那紙紮的舞蹈家都被吹到了一個火爐里,頃刻化為灰燼,只剩下一塊有著英俊錫兵和美麗舞蹈家浮雕的錫心,他們臉上帶著甜蜜的微笑,緊緊地靠在一起,永遠也不會再分開……
這篇故事林金勝從小時候到現在已經整整看了一百遍了,每次看完人都會有種想要流淚的感覺,就像讀莎士比亞的那些悲劇戲劇一般,會有一種來自心靈深處的靜靜的憂傷。
第196章 番外61 神話傳說
在哥本哈根的第二天,David突然很奇怪地對林金勝說:如果對方還一直惦記著他的那個朋友一定要找到他的那個朋友的話,現在可能只有一種辦法可以一試了。
哦!什麼意思?終究是這個人到底真的因為自己就是成了某個人的性愛的代替品而惱怒了,還是怎麼著?哈!誰知道呢?他早已經曉得林金勝那個朋友的姓名叫“沈德彪”,但是他就是一直不願真正地提到那個名字。
那他的話具體是什麼意思?
David說:黑手黨和國際刑警組織給他帶來的消息是他們已經徹底沒有辦法了,什麼方式都嘗試了,但還是沒有半點關於林金勝朋友(沈德彪)蹤跡的線索,意至沈德彪的失蹤可能完全是屬於一種神秘現象,甚至於目前人類的科學知識都是無法解釋的。
啊!這到底怎麼了,難道還牽涉到什麼外星人之類的子虛烏有的事件或者傳說?那也太離譜了。
不過David說的還有一種辦法是什麼?
聖米歇爾山:法國著名古蹟和基督教聖地,位於芒什省一小島上,距海岸兩公里。小島呈圓錐形,周長900米,由聳立的花崗石構成。海拔88米,經常被大片沙岸包圍,僅漲cháo時才成為島。古時這裡是凱爾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8世紀,聖米歇爾神父在島上最高處修建一座小教堂,奉獻給天使長米歇爾,成為朝聖中心,故稱米歇爾山。公元969年在島頂上建造了本篤會隱修院。1211-1228年間在島北部又修建了一個以梅韋勒修道院為中心的6座建築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羅馬式教堂的風格。島上現還存有11世紀羅馬式中殿和15世紀哥德式唱詩班席,13-15世紀的部分城牆和哥德式修道院圍牆等。聖米歇爾山經大自然的造化,使它本身就是世界的一大奇觀,而山上的古蹟修道院和大教堂則在基督教徒的心目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在當日,林金勝和David就從丹麥飛抵法國的這個神山聖島。
聖米歇爾山所處的聖馬洛灣以漲cháo迅猛聞名遐邇,最高cháo與最低cháo時海平面的落差高達15米。由於海灣深水區不多且底部平坦,退cháo時大海距離岸邊有15至20公里。通常漲cháo的速度相當於一個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時4公里,順風時速度則增加到每小時30公里。因為聖馬洛海灣cháo水如此“善變”,流傳著許許多多可怕的故事,比如,會追趕騎士的漲cháo,在巨大的流沙中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滿載貨物的馬車,陷入淤泥不能自拔而悲慘死去的旅人。
海灣的退cháo往往也開始得非常突然,也許幾分鐘前還是一望無際深不可測的大海,突然之間海水退向遠處,滿眼望去已是裸露的海灘和海灘上顏色很特別的流沙。幾乎所有的法國古典文學大師,從雨果到莫泊桑,都曾經被它的多變所迷惑。雨果描寫道:陷入流沙之中,一定會遭到驚心動魄的埋葬,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的確,這些沙表面看似平坦光滑、鬆軟安全,可一旦不小心滑落下去,它內部的暗流就會像蛇一樣滑動,鬆軟的被cháo水浸泡的表面變成淤泥將你死死地纏住,猶如陷入沼澤一般難以自拔。
這裡的沙其實更像是淤泥,一旦變乾,非常結實;一旦與水混合,立即變成粘稠的泥漿。聖馬洛海灣附近的海底布滿大大小小的地下河床,它們就是製造危險的罪魁禍首。因為cháo起cháo落很容易將沙沖稀,河床里及河床下就形成了陰險多變的流沙,而那些過於自信的旅行者很可能陷入其中,遭遇不幸。
一千多年來,大西洋海水cháo起cháo落,無數的沙被沖向海灣,使海岸線因此向西移動了約5公里,更靠近聖米歇爾山了。1879年人們修建了一條堤壩,車輛從此可以直接通過堤壩上山。現在每年只有兩三次,當天文大cháo將堤壩淹沒時,聖米歇爾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島。在某種程度上說,當地旅遊業的興旺應歸功於這條堤壩。每年多達250萬的遊客通過這條堤壩來到聖米歇爾山參觀,TGV快車將參加一日游的遊客從巴黎送達聖米歇爾山。不過,真正能登上聖米歇爾山最高點11世紀大教堂和拉梅維耶爾修道院的遊人不足1/3。到聖米歇爾山朝聖的傳統根植於奧貝主教時期。不過,今天許多人來此並非只是趕時髦,聖米歇爾山讓他們流連忘返,甚至在山上逗留數日而不歸。夜幕降臨時,喧囂了一天的“大街”漸漸安靜下來,沒有滿載遊客來往穿梭的汽車,人流如織的修道院也變得空蕩寧靜,這時才是感受聖米歇爾山獨特建築群的最佳時間。
他本都有些忘記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原來還那麼多愁善感和詩情畫意的,就是在這樣子的一個有點寒冷的北歐秋夜,自己突然來問候自己的內心。
只是這樣子和一個性感的男人渾身赤裸裸地睡在一個壁櫥般的抽屜床里。
夢般的感覺於是又來了,或許一直以來自己都是在做夢,人生本來就是一個長長的夢,但夢醒之後又會是什麼呢?沒有人知道,知道的人也都沒機會再對你說了。
身邊的人在很滿足中酣然睡去,林金勝現在不再苛責什麼失眠:因為有時候在失眠的時候靜靜地去想一些東西也蠻好的。
就比如現在去想白日裡的挪威海灘,怎麼越來越是覺得那些九孔和淡菜;還有螃蟹、蝦、章魚、鰻、電人魚等等都是那麼可愛的呢?
哦!明天再去海灘吧!就讓生活濃縮成這股小小的詩意。
第195章 番外60 《堅定的錫兵》
去海灘趕海,在退cháo的時候做做那所謂的素人漁夫,幾天裡,除了九孔、淡菜、螃蟹、蝦、章魚、鰻、電人魚等第一天就熟悉的身影,林金勝又邂逅了海帶、花蛤、海葵、海星、跳跳魚等等可愛的海產品。
生活一下子變成了童話里的一般,哦!童話…安徒生童話……
“這裡和丹麥只有一海之隔啊!”林金勝驟然想起童話大師安徒生的故鄉。
“哈哈!你現在才意識到呀!”David有點笑話林金勝的意思。
而且前者這段時間好像都在夢遊一般,更教他有點生氣的是:在做愛的時候也跟個木頭人似的,在做愛的時候將自己當成他的那個失蹤的朋友也就算了,好歹你有時候也別表現得像是被強姦好不好?你自己的身體也是有那麼激烈的反應的,一套完整的下來也有好幾次高cháo好不好……
突然又想去丹麥了,就是為了踏一踏安徒生曾經踏過的足跡,去看一看那《海的女兒》的雕像?
反正林金勝就是覺得自己已經有些不可思議了,而他的搭檔David現在也變得和他一樣:也是個堂吉訶德式的人物,突然就充滿了虛無的浪漫主義。
兩人當時就丟掉趕海的小桶,當日就抵達哥本哈根,看過《海的女兒》的雕像,晚上住在類似於《小意達的花兒》里那種布置得像童話皇宮要開舞會的高級酒店。
在燭光晚餐後,林金勝開始翻開那一本在這裡買來的《安徒生童話故事》,懷著某種類似於基督教堂做禮拜的虔誠。聽說,在丹麥你可以罵國王,但是不能罵安徒生,不然一定會被人揍的!
裡面有一篇故事叫《堅定的錫兵》,講的是一個很英俊很勇敢的錫兵的動人的愛情故事,這個錫兵很可惜他只有一條腿,但他站得比任何一個錫兵都更筆直,更顯英挺!他在一個小孩玩的桌子上看見一個紙紮的美麗的舞蹈家,舞蹈家曲起一條腿在跳舞,其造型就像是和他一般只有一條腿似的,舞蹈家的身後是一個金碧輝煌的宮殿,將她稱托得更加地驚艷脫俗。年輕英俊的錫兵對這位美麗的舞蹈家一見鍾情,他從見到她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一直目不轉睛地看著她,從白天到晚上,都忘記要和隊友們一起回到火柴盒裡休息了。錫兵的痴情惹火了桌子上的一個玩具魔法師,後者後來對不聽自己警告的錫兵使了妖法:使其在一個颳風下雨的日子裡飄出窗外,掉到屋外地上,最後又被一群頑皮的孩子仍進水溝里。在陰暗的水溝中,錫兵藉助著一枚樹葉在水中漂流,他仍舊僅用一條腿站得筆直,雙手緊緊地抱著那桿槍,一邊蔑視大老鼠的威脅要出示什麼通行證。他順水流前進著,心裡一直都在想著自己鍾意的那位美麗的姑娘,他發誓自己一定要娶到她做老婆。但錫兵的前途已經是那般地渺茫──他終於被溝渠水帶到了河裡,在水浪顛波中,他仍舊是抱著槍像一個最偉岸的男人那般站得筆直,帥氣的臉上沒有一絲的怯意。他還在想著那個美麗的姑娘,想著終有一天自己會像抱著這桿槍一般緊緊地抱住她的嬌軀,然後給她一生一世的幸福。突然一個大浪打來,將還在做著夢的錫兵弄進水中,水裡一條大紅魚闖起張開大口一把將錫兵吞進肚去。大紅魚在當天就被一個漁夫逮住並且賣給了一戶人家做菜。這家主婦原來是那個桌上放有著許多玩具的小男孩的媽媽,媽媽殺了魚後發覺魚肚裡有一個錫兵,很適合自己孩子玩兒的錫兵。於是錫兵被扔回小男孩的桌上,一瞬間,錫兵又看見自己朝思暮想的那位美麗的姑娘了,他的眼眶中頓時湧起激動的淚花,在某一剎那,美麗的舞蹈家似乎也掉過視線來,與錫兵那深情的眼眸交織在一起……突然,一陣莫名其妙的風吹起(或許是那個妒忌的玩具魔法師搗的鬼),錫兵和那紙紮的舞蹈家都被吹到了一個火爐里,頃刻化為灰燼,只剩下一塊有著英俊錫兵和美麗舞蹈家浮雕的錫心,他們臉上帶著甜蜜的微笑,緊緊地靠在一起,永遠也不會再分開……
這篇故事林金勝從小時候到現在已經整整看了一百遍了,每次看完人都會有種想要流淚的感覺,就像讀莎士比亞的那些悲劇戲劇一般,會有一種來自心靈深處的靜靜的憂傷。
第196章 番外61 神話傳說
在哥本哈根的第二天,David突然很奇怪地對林金勝說:如果對方還一直惦記著他的那個朋友一定要找到他的那個朋友的話,現在可能只有一種辦法可以一試了。
哦!什麼意思?終究是這個人到底真的因為自己就是成了某個人的性愛的代替品而惱怒了,還是怎麼著?哈!誰知道呢?他早已經曉得林金勝那個朋友的姓名叫“沈德彪”,但是他就是一直不願真正地提到那個名字。
那他的話具體是什麼意思?
David說:黑手黨和國際刑警組織給他帶來的消息是他們已經徹底沒有辦法了,什麼方式都嘗試了,但還是沒有半點關於林金勝朋友(沈德彪)蹤跡的線索,意至沈德彪的失蹤可能完全是屬於一種神秘現象,甚至於目前人類的科學知識都是無法解釋的。
啊!這到底怎麼了,難道還牽涉到什麼外星人之類的子虛烏有的事件或者傳說?那也太離譜了。
不過David說的還有一種辦法是什麼?
聖米歇爾山:法國著名古蹟和基督教聖地,位於芒什省一小島上,距海岸兩公里。小島呈圓錐形,周長900米,由聳立的花崗石構成。海拔88米,經常被大片沙岸包圍,僅漲cháo時才成為島。古時這裡是凱爾特人祭神的地方。公元8世紀,聖米歇爾神父在島上最高處修建一座小教堂,奉獻給天使長米歇爾,成為朝聖中心,故稱米歇爾山。公元969年在島頂上建造了本篤會隱修院。1211-1228年間在島北部又修建了一個以梅韋勒修道院為中心的6座建築物,具有中古加洛林王朝古堡和古羅馬式教堂的風格。島上現還存有11世紀羅馬式中殿和15世紀哥德式唱詩班席,13-15世紀的部分城牆和哥德式修道院圍牆等。聖米歇爾山經大自然的造化,使它本身就是世界的一大奇觀,而山上的古蹟修道院和大教堂則在基督教徒的心目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在當日,林金勝和David就從丹麥飛抵法國的這個神山聖島。
聖米歇爾山所處的聖馬洛灣以漲cháo迅猛聞名遐邇,最高cháo與最低cháo時海平面的落差高達15米。由於海灣深水區不多且底部平坦,退cháo時大海距離岸邊有15至20公里。通常漲cháo的速度相當於一個人的步行速度─每小時4公里,順風時速度則增加到每小時30公里。因為聖馬洛海灣cháo水如此“善變”,流傳著許許多多可怕的故事,比如,會追趕騎士的漲cháo,在巨大的流沙中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滿載貨物的馬車,陷入淤泥不能自拔而悲慘死去的旅人。
海灣的退cháo往往也開始得非常突然,也許幾分鐘前還是一望無際深不可測的大海,突然之間海水退向遠處,滿眼望去已是裸露的海灘和海灘上顏色很特別的流沙。幾乎所有的法國古典文學大師,從雨果到莫泊桑,都曾經被它的多變所迷惑。雨果描寫道:陷入流沙之中,一定會遭到驚心動魄的埋葬,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的確,這些沙表面看似平坦光滑、鬆軟安全,可一旦不小心滑落下去,它內部的暗流就會像蛇一樣滑動,鬆軟的被cháo水浸泡的表面變成淤泥將你死死地纏住,猶如陷入沼澤一般難以自拔。
這裡的沙其實更像是淤泥,一旦變乾,非常結實;一旦與水混合,立即變成粘稠的泥漿。聖馬洛海灣附近的海底布滿大大小小的地下河床,它們就是製造危險的罪魁禍首。因為cháo起cháo落很容易將沙沖稀,河床里及河床下就形成了陰險多變的流沙,而那些過於自信的旅行者很可能陷入其中,遭遇不幸。
一千多年來,大西洋海水cháo起cháo落,無數的沙被沖向海灣,使海岸線因此向西移動了約5公里,更靠近聖米歇爾山了。1879年人們修建了一條堤壩,車輛從此可以直接通過堤壩上山。現在每年只有兩三次,當天文大cháo將堤壩淹沒時,聖米歇爾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島。在某種程度上說,當地旅遊業的興旺應歸功於這條堤壩。每年多達250萬的遊客通過這條堤壩來到聖米歇爾山參觀,TGV快車將參加一日游的遊客從巴黎送達聖米歇爾山。不過,真正能登上聖米歇爾山最高點11世紀大教堂和拉梅維耶爾修道院的遊人不足1/3。到聖米歇爾山朝聖的傳統根植於奧貝主教時期。不過,今天許多人來此並非只是趕時髦,聖米歇爾山讓他們流連忘返,甚至在山上逗留數日而不歸。夜幕降臨時,喧囂了一天的“大街”漸漸安靜下來,沒有滿載遊客來往穿梭的汽車,人流如織的修道院也變得空蕩寧靜,這時才是感受聖米歇爾山獨特建築群的最佳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