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有了八面玲瓏的薛寶釵,史湘雲在賈家的時候其實也還沒有遇見能讓她相見恨晚到無話不說恨不得是一家人的小夥伴。相比之下雖然賈家的生活的確比在史家時候輕鬆自由一些,不過到了賈家畢竟是客居的,左右自家裡也沒人給自己找不自在,對史湘雲來說時間長了相差的也不太大。

  賈家的姑娘們雖然也都是才貌雙全的,史湘雲也不是什麼以出身論英雄的性子,不過畢竟互相之間在性情上並不是特別相合。迎春軟綿平日也不和人交際,探春雖然機敏畢竟討好的也不是她,惜春年幼又頗有些冷性子,真算起來如今賈府里的這些人,竟然是同樣失孤失怙的黛玉還算和她能多說幾句話。

  不過如今黛玉也並不住在榮國府里了,而是被她的未婚夫家的嫂子接去自家小住了。或者說黛玉在常家甚至都不算是什么小住,畢竟中間除了逢年節的時候還回賈家住幾日之外,基本上都能算是常住在常家二房那兒了。

  按照常理來說,黛玉訂婚之後其實並不合適在未婚夫家小住的,尤其是她身上還帶著孝更不該出門訪友,不過一來她如今也是無家可歸借住在賈家的,二來畢竟她未婚夫如今也並不在京城二房家裡住著,雖說也有些不合適,到底也不能說是完全錯了規矩。

  ——尤其是只瞧著早就出嫁了的現在仍舊在京城裡的元春就知道賈家的教養其實和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再加上賈母的年事已長未必能在教養外孫女的事情上耗費太大的經歷,常家這邊又實在是不信賴邢夫人和王夫人,索性將黛玉接到自家裡讓她未來嫡親的嫂子教一教她。

  邢夫人的教養並不高,而王夫人娘家又素來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自己又實在是沒太多的精力去精心教養孫女們了,是以賈母對常家來接人的事情表示默許,並沒什麼意見,倒是常使丫頭嬤嬤們給黛玉送些東西,多是些不大值錢的小玩意兒,這常來往送些東西是顯示賈家對黛玉的關心,而東西價值不高也表明知道常家不能苛待了黛玉,不至於落了常家的面子。

  而黛玉在常家的時候也沒忘了賈家的小夥伴們,時不時的和賈家的幾個姐妹侄女都有些聯絡,連著相處時間不長的史湘雲這邊也沒全忘了,也願意時不時的聯絡一二。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賈家遠沒有原著裡頭的聲名狼藉,除了之前隱晦的親事更變裡頭讓人嚼過舌頭之外,甚至當初賈珠被阻了前程的事情還頗為讓人同情。再加上常家也還不至於到什麼權傾朝野需要避諱的地步,是以常家二太太這邊雖然本能還是對武勛人家不大親熱,但因為瞧著黛玉溫柔可親,常家二太太也願意給黛玉些面子和黛玉的親戚家來往聯絡一二。

  而史湘雲這邊因為不好再和賈家親熱,除了史家的姐妹們之外也就只黛玉還能聯絡一二了,再加上史家這邊也有心和常家這樣的文官家裡攀上些交情,對史湘雲和林黛玉之間的親熱樂見其成,少不得對史湘雲也更加上心了。

  史二太太的親生姑娘比史湘雲小大半歲,之前家裡覺著左右兩個姑娘年歲差不多,索性打算一遭兒去相看婚事,而這會兒既然打算借著機會和常家聯絡交情,史二太太自然決定多帶著史湘雲出門赴宴,理由也是現成的,只說是打算為史湘雲相看婚事完全名正言順了。

  畢竟雖然同樣都是史家的嫡女,史湘雲父母雙亡,在婚事上必然是比不得有個身為侯府當家人的爹娘的堂妹們搶手,若是姊妹同時去相看婚事,想也知道別的人家自然是不可能更看重史湘雲的,若是能和堂妹們的時間錯開了雖然本質上不會有太大的改觀,但是總歸聊勝於無。

  第141章 李紈鳳姐(三十九)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史湘雲在婚事相看的時候,雖然因為沒了爹娘的緣故必然比不得父母雙全的堂妹們搶手。好歹她也是正經的侯府嫡女,哪怕是孤女出身,也總是好好的被侯夫人教養長大的,瞧著兩位史侯夫人也愛帶她出來見客,想必也是對這個侄女有些上心的。再加上史湘雲雖然身世可憐了些,卻因為從小被養的好了,並不是自怨自艾的性子,言談舉止之間雖然不拘小節了些,卻也大大方方活潑爽朗。

  事實上,撇去別的身份地位之類的因素去看的話,如史湘雲這樣的性情其實才是最容易得長輩喜歡的。

  雖然史湘雲父母雙亡的確是不足,不過史家正當權的一門兩侯的地位足以糊弄住大部分的人,尤其是瞧著史家兩位太太對她還算上心,也不愁日後靠不上史家這門親眷,是以不少家裡有適齡男孩兒的人家瞧著史湘雲的時候就不免多了些審視考量,對這位史家大姑娘頗有幾分好感。

  甚至這裡頭還有不少人的身份並不比史家差太多。

  大多數人家在尋兒女婚事的時候總是想要個出身高一些能幫襯自家的兒媳婦,但同時又擔心這個兒媳婦娘家太硬氣讓自家受了氣,少不得要在這兩點之間權衡一二。

  而史湘雲的情況,就正好算是在二者之間的取了個平衡的,也就是所謂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史湘雲從小也是受到高門大戶的精心教養的,又有當初她爹娘給她留下的一份絕對不算薄的銀錢作為嫁妝,再加上史家在某種程度上也能算是史湘雲的娘家,哪怕為了名聲計較史家兩位侯爺日後也不能真的不幫襯史湘雲一把,算起來她也不能算是無依無靠……雖然若是史湘雲想著高嫁之類的前程總歸不太可能,但是單純只論嫁娶婚事的話,其實不少門當戶對的人家裡都願意為次子或幼子求一個這樣的媳婦的。

  史家雖然也算是勛貴,不過瞧著能在上頭已經有意縮減勛貴勢力的情況下還能額外多得爵位的情況下就知道依舊能維持著如今的爵位甚至更上一層樓的史家人總歸是有能耐的——君不見如王子騰這樣有本事的人如今也沒能給王家掙出一個爵位呢,可見這爵位到了如今已是金貴的緊,史家三爺能在這種情況下硬生生給自己掙出爵位前程來,本事的確是不小的,史家兩位太太在京城的貴婦中也頗有幾分體面,跟著她們走禮的史湘雲自然也有機會識得不少的貴人。

  賈家這邊隨著元春的出嫁和賈母的日漸衰老,除了年節的例行走禮之外,其實已經不太主動和外頭聯絡了。畢竟當家太太裡頭邢夫人沒本事王夫人又對這些事情並不上心,家裡的幾個女孩兒都是從不出門走親訪友的,除了王熙鳳偶爾還有賈珠的同僚宴請的時候邀著她之外,就連李紈都是只和娘家人聯絡的。史湘雲在賈家的時候日子過得雖然愉快,卻也想當然的並沒什麼機會出門訪友結交別的人脈。

  就如同史二太太說的,這閨閣女孩兒的身價除了她的爹娘出身嫁妝之外,這人脈多寡也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史湘雲因為失孤失怙的緣故在前頭兩樣上難免被人挑揀,這閨中人脈的多寡對於她來說更是顯得尤為重要,史湘雲前些年熱衷於在賈家呆著,無疑錯失了不少結交閨中密友的機會。

  好在如今悔改也不晚。

  史湘雲也不是完全聽不進話的人,至少在這種和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上,即便史湘雲依舊和史家並不算打心底里的親昵,總歸知道史二太太的勸告是出於一番好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