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夫人也是常在賈母這兒服侍的,瞧著黛玉這樣的態度,心裡別說多滿意了。

  雖然王夫人在涉及自己親生兒女的事情上總會選擇性的覺得所有的缺點都是別人的,自家兒女都是完美無缺,不過這也並不代表她真的沒長腦子。若是黛玉還沒說人家的話,只怕王夫人還能對黛玉和寶玉的每一回相處打起十二萬分的警覺,只擔心賈母起了什麼對她而言不太美好的念頭,哪怕兩個人一清二白的都得被她想出無限的可能。不過黛玉既然已經訂好了婚事那又不同,這年頭退婚另娶另嫁都是極傷名聲的事情,尤其是黛玉的婚事是林如海生前給訂下的,憑誰家想要悔婚都得被吐沫星子淹死。

  尤其是瞧著黛玉自矜自重平日裡只和姐妹們一道說話,並不如之前常來自家的史家姑娘一樣和寶玉如何說笑,王夫人更是滿意之至——她總歸是知道自家兒子的,寶玉素來心軟,平日裡常和姐妹們親近,難免耽擱了自己的上進。是以在王夫人眼裡頭,如黛玉這般不勾搭著寶玉分心的自然是頂好的姑娘了。

  王夫人在賈寶玉的事情上對黛玉放心了,再加上自己的大孫女又是由黛玉教著管著的,倒也日漸和顏悅色起來。倒是本來和王夫人統一戰線的探春,這會兒心裡很是有幾分不是滋味。

  一來是因為她終於在賈母的大動作下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被排斥在這個小聚之外了,二來則是因為黛玉之前和賈母提議給王熙鳳生的姐兒取了個名字。

  之前兩房的小輩都是各自的爹娘養在身邊,又因為年紀都不大也並不太出門,倒也沒什麼稱呼上的問題,只論各家的排行稱呼就是了。而如今大房和二房的姐兒們都在黛玉身邊晃悠著呢,平日裡叫一聲“大姐兒”兩個小姑娘都能瞧過來,這才發現不方便。

  哥兒生下來養到三四歲就總是得取名記入族譜的,倒不擔心家裡把這件事給忘了,不過姐兒的名字就只瞧當爹娘的上不上心了。大房這邊賈赦素來對嫡出的孫兒孫女們都極為上心,賈赦早就給姐兒娶了個大名,只說是叫做賈萱。而鳳姐這邊也只頭幾年的時候王家一門遠親劉氏來家裡的時候,鳳姐想著姐兒身子骨天生弱些所以請老人家給取了個“巧姐兒”的小名壓一壓之外,並沒想起來給姐兒取大名的事情。

  王家女學識欠缺又不是只從王熙鳳這一輩開始的,王夫人的學問在這事情上顯然是不能指望的。而這事賈政估計是不大會管的,賈珠雖然也一肚子墨水,讓他給女兒取個大名也是可以的,不過鳳姐顯然另有主張,只張口就讓黛玉給姐兒取個大名。

  然後黛玉就在賈母的同意下,順著姐兒的小名取了個大名,叫做賈荍。取自詩經,視爾如荍,貽我握椒。

  按說到此為止其實是和探春沒什麼關係的,偏賈母聽了兩個曾孫女的名字,特意往京郊那邊去了一封信,等賈敬回信之後,惜春也另外多了個大名,只說是就叫做賈琋。

  雖然這名字也算是很不走心了,但畢竟也是從了玉字旁的,換句話來說,惜春就是她這一輩里獨一個隨著兄弟續齒的姑娘了。

  當然了,惜春並不是這一輩獨一個的嫡出,不過關於元春這邊,其實是屬於一個歷史遺留問題的。賈家雖然在這上頭沒什麼成文的規矩,不過從來都只有得寵的姑娘才能跟兄弟們一道排序,如當初賈敏作為她那一輩里唯一的嫡女就是和兄弟們一道取名的。不過元春的名字當時是賈代善取的,雖然也是個乳名並不是大名吧,但賈代善既然沒了,賈母又一心想讓元春擔著一個榮國公孫女的出身,是以便沒提起給元春換個大名的事情。

  這事上頭從來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所有的姐兒都沒個大名就算了,偏黛玉只知道賈敏因為是嫡女的緣故,是隨著兄弟們取名的,就也給姐兒順著她的兄弟取了名字。

  王夫人倒還沒覺得什麼,一是當初元春不取大名的緣故她是知道的,二來元春畢竟已經出嫁了,這大名是什麼其實已經不大重要了,三來這得了大名的畢竟是她的孫女,她總不會盼著姐兒不好。

  不過探春心裡卻彆扭起來了,因為這麼一來家裡竟只她和迎春兩個沒有正經的大名了,仿佛一下子就將嫡庶出身區分了出來似的。

  雖然這的確是事實吧,但探春的心裡的確有些難過。

  第137章 李紈鳳姐(三十五)

  第一百三十七章

  說是大家都在針對探春,這自然是不可能的,畢竟哪怕是和探春關係相對近一些的鳳姐,對探春的觀感也就是那樣。更何況名字這東西從來都是父母做主的,要不是鳳姐自己跑來一副求而不得的樣子央著賈母賣個面子,賈母也不會關注這件事的。

  這麼說吧……當初元春沒取大名的事情是賈政和王夫人點頭的,今兒若是邢夫人或者王夫人跑來和賈母說要給迎春探春隨著兄弟取一個大名,賈母也會隨他們去並不會多說什麼的。

  好在探春雖然心裡不舒服,至少面上仍舊不會表現太多,甚至因為看明白了賈母的意思,在並不敢放鬆討好王夫人和賈寶玉的情況下,還得順便將林黛玉也放在心上。

  探春到底還是個孩子,算起來比起林黛玉的歲數還小些,一下子得分心做這麼多事情怎麼可能撐得住,尤其是在她還有一對酷愛給她拖後腿的姨娘弟弟的情況下。

  在嫡長子賈珠尚在而且有出息的情況下,趙姨娘其實還是很難起什麼取而代之的心思的,尤其是在聽說賈政的名字起的不太好,許是得耽擱了他的兒孫的前程,瞧著賈珠得了官身,自然只有更老實的縮著的道理。

  ——趙姨娘是賈家的家生子兒,並不懂得什麼叫做避隱忌諱之類的說法,只知道賈珠拼了命才考出來的前程就因為賈政的名字不好而泡了湯,好不容易才靠著太太和大奶奶的娘家人從另一條路上出了頭。只是這樣的前程可一不可再,趙姨娘就算再蠢笨,好歹也知道哪怕自己再討老爺喜歡,環哥兒也絕沒可能如珠大爺一樣靠著太太的娘家出頭。

  別的不說,只王子騰這一關就是過不去的。

  這青春正好的貌美少女給年過不惑的中年男人做小當妾,至少十有八九都是為了權勢財富,趙姨娘自然也不例外。以當初趙姨娘家生子的身份,賈政已經算是最好的選擇了,哪怕在有強勢主母的情況下給人當側室的日子並不好過,只要想著自己好歹有個兒子傍身好日子在後頭也就沒什麼熬不過來的。趙姨娘是抱著日後女兒給人當正經誥命太太,兒子有出息日後能將她當成老太太供起來的心思,當初事情鬧出來的時候,她收到的打擊可是一點都不比賈珠小多少。說句不好聽的,若是這名字避諱的事情再早鬧出來五年的時間,估計趙姨娘都寧可去配個管事小廝都不能想著給賈政當房裡人。

  不過趙姨娘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孩子都已經生了倆了,再怎麼想反悔畢竟也來不及了。是以趙姨娘在眼瞧著權勢無依的情況下,可不得將腦子動到銀錢上頭去,只盼著能給賈環掙出份家產來。

  賈珠是嫡長子又已經有了前程,不管是趙姨娘還是賈環都自然不敢對這邊起什麼壞心思,想了又想之下,可不就只能瞧寶玉些不自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