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嫁進家裡頭一回開懷就生了個姐兒,如今也有六歲大了,早是該啟蒙的年紀了,偏我是個大字不識一筐的,叫我教人管家使喚人還罷了,什么女紅書畫卻是實在沒法子了。她爹是個讀書人出身的,總不能任我將姑娘養成個睜眼瞎子。妹妹是個有學問的,嫂子只求你將你侄女帶身邊教一教沾些書香文墨。”王熙鳳打算的不錯,一來這也是個能拉近她們姑嫂關係的好法子,二來對大姐兒來說也是好事。

  王熙鳳倒也不是不能想法子花幾個錢如元春當初那樣單請個女先生來教導大姐兒,王熙鳳就算再貪財也不是真的吝嗇鬼,若是這錢是花在兒女身上,王熙鳳可是半點都不會吝嗇的。

  之所以願意將女兒送過來,除了想和黛玉親昵些之外,自然也是因為王熙鳳對黛玉的學識充滿信心。

  鳳姐可是知道的,前幾年來自家投奔央著老爺給尋了個官職的賈時飛就是從姑老爺家來的,說是給姑老爺家的姑娘教了幾年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等姑娘年歲大了些不好多見外男了這才由姑老爺引薦過來——這姑老爺家的姑娘可不就是林妹妹嗎。

  作為正經進士教出來的,又有個探花郎當親爹,算起來黛玉的學識比起女先生們必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若是能讓她點頭來教自家女兒顯然是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而黛玉雖不至於到好為人師的地步,對於有心向學的人她卻從來都是有教無類的,如身邊的丫鬟之流若是有人有心學習她都是願意教的,又怎麼不願意教一教小侄女兒,自然是一口答應下來的。

  第135章 李紈鳳姐(三十三)

  第一百三十五章

  至此以後,黛玉的身後除了常來玩的惜春之外又多了一條小尾巴。

  原本只是惜春一個人因為喜歡清靜而日日呆在黛玉這兒,這下又多了個二房的嫡長孫女。別的倒罷了,立竿見影的是,惜春的小日子一下子就滋潤起來了。

  別誤會,這倒不是說黛玉虐待了惜春什麼的,事實上惜春本人也覺得和她的林姐姐一道過的不知有多愉快呢,只不過是日常生活上多少有些不方便罷了。

  黛玉是在孝里的,而且是重孝熱孝,不知有多少忌諱。如衣裳打扮這些好歹得避忌一下到底是客居不能犯了主人的忌諱,但飲食上的清淡總是免不了的。因為李紈的體貼也因為瞧見了賈母對黛玉的寵愛,家裡不知幾重主子都特意往廚下吩咐過,只說是表姑娘的飲食務必清淡素淨,那是連葷油都不許放一滴的。黛玉是身在孝里還因為這事感慨表嫂體貼,但卻可憐了惜春身不由己的不得不陪著黛玉茹素。

  這正經守孝的茹素和平日裡吃的油膩了想吃口清淡的可是截然不同的感念,如賈家這樣的做茄子還得許多隻雞來配的人家,怎麼可能真的養出口味清淡的姑娘。起初的時候這樣清淡的飲食吃個一日兩日的還能當作新鮮,但真吃的久了就難免想吃口有滋味的了。

  當然了,惜春也有自己的日常飯食份例,並不是非得蹭黛玉的不可。只不過正常情況下在不用全家一起吃飯的時候,她的份例都是送到她們姊妹幾個一道住著的房裡頭的,她又不大方便去使喚人所以也只能將就著同黛玉一起茹素了。

  雖然惜春好歹也是個主子,不過賈家的下人踩低捧高慣了,一雙利眼最是能瞧出這個主子得寵與否能不能耐的。如惜春這樣沒什麼底氣又不大受寵愛的姑娘,除非是願意散點銀子,否則那些二層主子可不是惜春這個不太得寵的四姑娘使喚得起的——別說什麼只是將飯食換一個地方隨著黛玉的餐食一塊兒送過來其實不是太麻煩之類的話,這黛玉的飲食因為清淡少煙塵其實不少都是單在賈母的小廚房做出來的,而惜春可沒在小廚房做飯的資格,大廚房那邊才懶得單為個四姑娘跑一趟,更何況誰都知道四姑娘是寧國府獨一個的姑娘,不同於二姑娘三姑娘是真的精窮,四姑娘的手裡其實是攢著不少私房東西的,有能撈油水的機會誰又願意放過呢。

  惜春也是有些傲氣的,左右她每月的金銀首飾衣裳之類的份例東西,只瞧在寧國府的份上也並沒人敢動手腳,她索性也就不理會她的那些份例飯食了,只央著林姐留一留她,正好蹭著黛玉的飯菜過日子,有時晚上乾脆就直接歇在黛玉這兒不回去了。而儘管她是不吃的,也不願意讓廚房占便宜省了自己那份辛苦,飯食仍是日日送的,只囑咐入畫將自己的那份全散給她屋子裡的丫頭們分了。

  不管惜春這一手玩的有多麼硬氣吧,總歸她被賈府的奴才們給擠兌了總是事實。也好在賈府里講究體面,縱是黛玉這會兒正守孝茹素清單得很,因為賈母擺明了車馬寵愛黛玉,她這兒的飯食也總是精緻又體面的很,雖是素菜也拋費不少,饒是多一個惜春吃飯也是吃不了的。

  雖然吃的也不差,但是因著林黛玉的飲食習慣是隨著南方的規矩來的,這清淡的素食正和她的脾胃習慣。而惜春隨著賈家濃油赤醬的飲食吃得多了,其實並不太吃的慣黛玉的份例菜。不過惜春也知道輕重,哪怕自己吃不慣也不說什麼,不過等大姐兒一來,惜春難免還是蹭飯蹭得格外歡快的。

  同樣是到黛玉這兒常呆著的,不比惜春的憋屈,大姐兒因為有對厲害的爹娘自然沒人敢給她找不自在。賈珠作為二房的嫡長子又是正經的朝廷官員自然得被敬起來,而鳳姐兒如今雖不是賈家的管家奶奶,但是因為李紈的能耐略遜一些,如今她手裡也不是完全沒權利的,哪怕對於賴嬤嬤或是周瑞家的這樣長輩面前的體面人還得略敬幾分,如廚房的普通管事和嬤嬤們可只有想盡辦法討好鳳姐的。

  這回廚房那邊聽說鳳姐兒將女兒送到了林姑娘那兒呆著,忙不迭地就在和王熙鳳確認了之後將姐兒每日的份例東西一股腦兒送過去,真真是半點都不敢耽擱的,唯恐讓姐兒受了怠慢惹王熙鳳不自在再奪了自家的差使。

  按說有了這樣一種鮮明的對比,但凡惜春略小心眼一些,總是很容易對大姐兒有些隔閡的。好在惜春雖然冷心冷情卻愛憎分明,她心裡知道這賈家奴才素來就有踩低捧高的習慣,倒不至於為此遷怒小侄女兒,甚至還對於姐兒帶來的滋味豐富的飯食頗為高興。

  惜春是她這一輩里最小的姑娘,平日裡只和姐姐們一道頑,雖然王熙鳳生的姐兒算起來是她的侄女兒,不過兩個人統共也沒差出來幾歲,大姐兒又是慣常照顧弟弟的,雖然年幼卻懂事的很,姑侄兩個相處起來倒也愉快。

  ————分割線————

  大抵是在鳳姐身邊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合適的有學問的人為孩子啟蒙的緣故,大姐兒在學識上的確沒什麼基礎,六歲的姑娘還只是略認得幾個字。不說在林家接受過精細教導的黛玉了,便是惜春的學問也是夠教教她的了。

  不過雖然王熙鳳目不識丁,可本性里也是聰明伶俐的人,只是年幼時候王家不講究教女兒識字罷了,再加上姐兒又有賈珠這個讀書極好的親爹,即便基礎差一些,本性卻是極好學極伶俐的,並不難教。

  聖人說為師者理當有教無類,黛玉雖不是聖人,也不是個挑剔的性子,但人總有偏心,饒是黛玉性子再好總歸也是更愛好學聰明的學生的,大姐兒這樣可是討喜得很。便是惜春在邊上瞧著做小老師有趣得很,也不單單只和黛玉親昵了,偶爾也親自當一回老師教一教姐兒書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