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過了沒多久,張黑桃的娘還是親自來了,手裡提了兩斤紅棗,一進門就跟鄭婆子說:“那回我有黑桃她大哥時,也頭暈,後來吃了些紅棗,竟好了些。聽老人家說紅棗最是補血,家裡剩著這兩斤,我都提來了,讓黑桃每日吃些。”

  鄭婆子只得接了她的紅棗,一面讓她自己進房跟張黑桃說些體已話。

  圈圈比字多

  因張黑桃身體不適,巧娘包辦了多數家務,在忙亂中便過了年。年後,大家默算鄭明發應考的日子,待得應考日子過了,又等他的信。

  三月底時,終於收到鄭明發的信,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大意是說落第了,本待早些回家,但是方遙和方逍留著他在京城裡再住一段時間,端午節前必會回家的。

  巧娘看了信,卻並沒有如何失望,鄭明發丟了書本那麼些年才重新拾起,上次能考中舉人已屬幸運,這次沒考中進士其實在大家的意料中。

  過得幾日,巧娘卻收到方遙的信,倒是詳細說了鄭明發這次應考的事。

  原來鄭明發當日從考場出來時,已知必不中的,本待馬上收拾東西回家的,只是方遙和方逍等人苦留,又說道再如何,也得等放榜了才回去,也有一個交代。待得放榜,那起落第的人自然有許多呼天搶地,狂歌當酒的,鄭明發見到有些人口才甚了得,見識似是不凡的,也落了第,更兼有那寒窗苦讀多年,沒未一日丟下書本的,也同他一樣與此次進士無緣,心情倒平靜了下來。方遙與方逍見得他的情狀,卻拉了出去喝酒散心,只說待三年後再考便是,無須憂煩的。不想鄭明發這些年嚴於律已,甚少喝酒,幾晚喝下來,卻傷了胃,一時請大夫診治,又引發一些舊疾,生生病倒了。如今只待養好病再回家呢!

  巧娘見得方遙的信,這天夜裡便思寫一封信與鄭明發,略為安慰一下。只是她雖識得字,卻極少動筆,拿起筆來塗了幾回,終是覺得字太醜而沒完成。貴姐兒爬在床邊看巧娘寫了幾回還是沒寫成,忙爬下床來瞧,笑著說:“娘,我幫你寫!”

  “你才跟著你哥哥他們學寫了幾個月的字,識得的字也不多,怎麼幫娘寫信?”巧娘好笑,把手裡的紙揉成團,卻沒扔掉,只放在桌子上,打算明天用來引火用。

  貴姐兒見巧娘不相信她會寫信,自己拿過巧娘丟在桌上的筆,醮了醮墨汁,在另一張攤開的白紙上寫上四個字:父親大人。

  巧娘見貴姐兒寫的雖不算好,筆劃也略略歪扭一些,但是每個字都認得出,不由又驚又喜,摟了過去坐在她膝蓋上,笑著說:“我念,你寫,若是不會寫的,便畫個圓圈代替好了。”話雖如此說,巧娘還是握著貴姐兒的手一起寫了起來。結果,貴姐兒第一封布滿圓圈的家書便誕生了。貴姐兒看著那封家書,圈圈比字還多,暗暗可憐自己和老娘,竟然有許多繁體字不會寫,真是太文盲了!

  遠在京城的鄭明發,於若干日後,收到巧娘口述,貴姐兒動筆的信,一看裡面許多圈圈,落款是巧娘和貴姐兒上,看完信,卻笑翻了。這一笑,病卻好了大半。待得病好便準備回家。因五月中旬卻是方達父親的死忌,方遙和方逍也思回老家祭拜,兩家商討了一會,便決定和鄭明髮結伴回去。

  方逍跟東家請了假,又把鋪子裡的事交代給幾個得力夥計,少不得又叮囑婆娘好一通話,因小妾夏至這陣子跟婆娘有些不對盤,又怕自己一走,兩個會明爭暗鬥的,便準備帶了夏至一起上路。晚間便跟婆娘李敏華說:“你我成親也這麼多年,你應該知道我的為人,不是寵妾滅妻的人。現下帶了夏至一起回老家,卻不是冷落你,偏愛她。卻是因為我一走,把她放在這裡跟你看著鋪子,反是不放心。她原是五姨娘跟前的紅人,凡事不認輸,若是我不在,沒人攔著她,她跟你鬥氣,再要抬出五姨娘來,你可是憋氣。再則,這皮貨鋪雖不是我自己的產業,卻化了不少心血,現下拿出來托人往海外去賣的皮貨也從這裡出去,除了你,我也不敢亂相信人。我把夏至帶走了,你好好的收拾一下原跟著她的人,該賣的賣,該配人的配人。待得我們回來,再給她買幾個新的丫頭。到那時,她就成了一個沒牙的老虎,想使人往五姨娘那兒說道什麼,我們也自然先知道了。”

  李敏華見方逍要帶夏至一起回老家,本來滿心不痛快,待得聽了他這一番話,這才知道他還是跟自己一條心,遂點點頭說:“既是如此,你把泉哥兒也帶去。泉哥兒是長子,也該去祭拜一下祖父,隔了這許多年沒回老家,怕族裡的人都不認得他了,還得回去認認人。”

  方逍的大兒子方文泉今年已是十四歲了,李敏華使兒子跟在方逍身邊,自是可以做個耳報神,回來時凡事就可以細細的說給她聽,不會漏過半點。

  方逍也明白婆娘的心思,點頭道:“你既還是不放心,就讓泉哥兒跟著一起回罷!”

  他們這裡商議,方遙那邊也甚是熱鬧,聽得方遙要回老家祭父親,唐梅娘就笑著說:“現下夏季將至,春茶已摘完,鋪子裡又有夥計看著,卻正是走得開的時候,我陪著你一起回罷!”

  方遙還沒答,方文龍已是嚷著說:“我也要去。”

  “我也要去!”旁邊傳來另一個聲音,大家一看,是唐少華。

  “哦,你也跟去作什麼?”唐梅娘見唐少華也嚷著要跟了去,不由好笑,說道:“路上要走好幾日,還要改搭船,上回你跟著,還嫌路上悶,這次又要跟去,你娘定是不讓的。”

  “姐姐說的,春茶已摘完,夏茶產量少,也不勞咱家費心,正好趁著這個時候出外遊玩,近些的咱們也全去過了。上次回姐夫老家,那邊風景獨好,人情味又厚,正思再去一次,借了姐夫回老家,索性我們一家子也跟了去,遊玩一番才回來。”唐明山從簾後轉了出來,笑著說:“姐夫姐姐可不要嫌棄我們。”

  唐梅娘一愣,明白了唐明山的心思。因唐家已在為唐明山物色女孩子,只待有好的就挑了給他作妾。慶氏自是不歡喜,唐明山卻想避得一時是一時,他要走開了,納妾這事自然就得擱下,待得日子過了,極可能就淡了。再有,若是離開唐家,慶氏心理一放鬆,能夠再懷上,這納妾的事在短期內自是不會再提了。

  因此上,鄭明發提了自己一小包行李出唐家大門時,看著方逍一家子和方遙一大家子,及馬車,箱籠等,便怔怔的說:“這是搬家還是打仗呀?”說的方逍和方遙都笑了。

  最高興的卻是方文龍和唐少華,最近被拘著讀書,拘的緊了,這回能跟著大人一起回老家,正好放鬆一下。方文龍還跟唐少華說:“不知道貴姐兒現在長成怎麼樣了?”

  “小時候胖嘟嘟,大了肯定也是一個小肥妹!”唐少華遙想起貴姐兒一歲多的樣子,搖搖頭說:“她好玩是好玩,就是太小。”

  “差不多三歲了,不算小了!”方文龍在唐家,來來去去就只跟唐少華玩,心裡很想念貴姐兒這個胖嘟嘟可愛的小表妹,早從懷裡掏出一個裝在盒子裡,包了層層錦布的東西說:“我準備把這個送給貴姐兒,讓她稀奇一下。”

  “你真捨得?”唐少華見方文龍把珍藏的東西也拿了出來,瞧瞧他的臉說:“可別送出去了,回來後悔的。爺爺說了,這東西從海外帶回來,不可多得的,你要送了,再想要,也不能了。”

  “你不是還有一個嗎?我以後要真稀罕了,就跟你借來瞧瞧過過眼癮就是了。”方文龍合上盒子,摸了摸,想要送給貴姐兒的決心卻沒有動搖。

  唐少華想了想說:“算了,回家來我把我那個送給你吧!反正我爹爹那裡還有一個大的,我想瞧什麼,跟他拿了來瞧,比我們這種小的好用多了。”

  兩個人說著,被大人抱了上車,又探頭去跟唐家送出大門口的諸人揮手,便止了話。

  因人多,又帶了小孩子,一行人的行程便有些慢,只得先捎了信回去告知董氏和巧娘等。

  巧娘接到信時,跟鄭婆子說:“不得了,我二哥我三哥都要回來,二哥帶了泉哥兒和姨娘來了,三哥三嫂帶了龍哥兒回來不說,居然又捎帶上舅爺一家子來了。好在大哥上回把宅後一塊地也買了下來,擴建了宅子,要不然,這回只怕不夠住的。”

  鄭婆子笑道:“就算不夠住了,你大哥自然會安排的。只是,究竟什麼時候能到家?明發自打去年九月份去了京里,現下都四月份了,足足七個多月,不說我老婆子,你和貴姐兒豈能不想他?”

  巧娘又細看信,彈算他們在信里說著到達的地方兒,又板著手指頭算著到家時該多少行程,算了半晌說:“最遲在端午節後也就該到了。”

  “端午節第二日便是貴姐兒三歲生辰,希望明發趕得回來賀貴姐兒生辰。”鄭婆子一邊說,一邊默算離端午節還有多少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