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鄭婆子其實知道她想要拿湯匙,只是裝不明白,逗著她玩呢!貴姐兒白白表演了半天,見鄭婆子還是一臉不明白的樣子,一急嘴裡就蹦出“笨,笨。”一邊說著一邊用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瞅鄭婆子,把鄭婆子樂的直拍大腿,把她抱了起來讓她自己伸手到碗櫃拿了湯匙,又跟著出去看她作拿湯匙作什麼用。

  原來來榮他們正吃粽子,都是剝開粽葉,拿在手裡就吃的。貴姐兒嫌燙,把粽子放在桌子上,剝開了粽葉,這會子拿湯匙舀了慢慢的吃,跟來榮他們狼吞虎咽的樣子一比,她的吃法就顯得特別的文雅。鄭婆子瞧了瞧,去跟巧娘說:“我瞧貴姐兒愣是與眾不同,小小孩子,行動做派怎麼就透著大家閨秀的模樣?你可別被你大嫂攛掇的緊了,就鬆口說要許給他們的哥兒。貴姐兒將來呀,指不定是一個貴夫人呢!”

  巧娘聞言笑道:“貴姐兒還小,再怎麼說也得待她的哥哥們都說了親才輪到她。自然不會這麼快就鬆口應承人家什麼的。再說了,貴姐兒像是個有主見的,這會兒還不曉得什麼我就把她許了人家,將來要懂事了還不得怨我,還得待她大些,看她自己的意思再說。”

  因巧娘大嫂董氏見了貴姐兒就邁不動步,捧在手心裡只怕化了,一來就送些小玩意與貴姐兒玩,又自己做了新衣裳與貴姐兒穿,巧娘一推辭,她便當著眾人的面一個徑的說貴姐兒將來是要做她的兒媳婦的,這會兒先穿她做的衣裳怕什麼,將來她老了,讓貴姐兒做好的與她穿就補償了。因此鄭婆子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只怕巧娘真箇會鬆口應承了她大嫂。

  論起來方達家當然是一門好親事,只是方達的大兒子和二兒子與貴姐兒年齡差的太多,自然是等不到她長大就要娶親的,底下三個兒子看著又比不上老大老二,鄭婆子自然就不願意貴姐兒許給方家了。

  得了巧娘的話,鄭婆子這才放下心來,轉頭笑道:“明兒是貴姐兒的生辰,你可莫忘了,雖說年紀小,也該煮碗長壽麵與她吃。”

  巧娘應了,心中暗笑來榮幾個生辰時,有時都混忘了,偏貴姐兒是在端午節次日生的,一吃完粽子就想起她出生那會的事來,再不能忘的。

  第二日,待得一碗長壽麵擺到面前,貴姐兒偏偏頭,這才想起今天是自己的生辰,不容易啊,終於一周歲了,不由眼含熱淚,拿了筷子就去叉麵條吃。

  正吃著,方達和董氏來了,董氏一進門就嚷道:“今兒是我兒媳婦的生辰,我可來遲了。”說著嘻嘻笑的拿了新打的長命鎖去掛在貴姐兒胸前,又往她手腕上縛了一條據說是祈過福的紅繩。

  鄭婆子見董氏對著貴姐兒又是一口一個媳婦兒,只得以眼向巧娘示意,讓她向董氏解說一下打消她想要貴姐兒作媳婦兒的念頭。

  巧娘無奈,只得向董氏道:“大嫂,貴姐兒先前出生那會,婆婆讓媽祖廟門口的曾老道給算了一下,說是八字大,得要一個八字比她大的婚配,方才壓得住。大嫂一向喜歡貴姐兒,她將來若能做你媳婦兒,自然不會被人欺負了去,我也放心些。只是信哥和昭哥大了,自然等不及貴姐兒長大才成親,上回偉哥來了,倒是拿了他的時辰八字去讓老道合了一下,卻說不合呢!趁著今日貴姐兒生辰,想帶她往媽祖廟裡上上香,不如就趁這個時機讓曾老道把你家老三老四的時辰八字拿了與貴姐兒合一下,看看合的上合不上。合上了誰,自然先認準了,若不然,到時你家老三老四怕要打架搶老婆呢!”說著先自行笑了。

  董氏一聽這話也有理,一把抱起貴姐兒就說:“媽祖廟離你們這兒才幾步遠,也不用再等了,現在就去罷!”

  從媽祖廟裡回來,董氏便有些喪氣,千想萬想,就是想不到老三和老四的八字也和貴姐兒的合不上,這叫竹籃擔水一場空,眼看著到手的媳婦兒就這樣雞飛蛋打,與自己不相干了。一時發恨說:“這幾個的八字合不上,看我老蚌生珠,再生一個兒子來配貴姐兒。”一言方出,把鄭婆子和巧娘等人笑倒在地。

  董氏自然還是不甘心,嚷嚷道:“你們別小瞧我,我不過三十多,想再生一個也不是不可能的。住在我們前街的老李家媳婦,年過四十了還能生下雙胞胎呢!”

  方達看他婆娘越說越大聲,在旁邊咳了一聲道:“你要是再能生,也得盼望生個閨女才是,好過你白白眼紅別人家的閨女,若還是小子,怕不把你悔的。”

  董氏這才想起自己本未倒置了,只一心想要貴姐兒作兒媳婦,卻沒想到自己已生了五個兒子,若是再生下一個兒子,確實沒什麼高興的。這一回想,才醒覺自己剛剛失態了,想再生一個哪能當眾這麼嚷嚷的,羞死人了。只是疼了貴姐兒這麼些時候,什麼也沒撈著,怎能甘心,於是扯過巧娘說:“既是老三和老四的八字也和貴姐兒的合不上,這個媳婦兒我卻是沒福得了。貴姐兒作不得我的媳婦兒,那作我的乾女兒總成吧?”

  舅母當乾娘的,這也是常事。鄭婆子一聽這話,先點頭說:“貴姐兒還沒滿月那會,曾老道可不是說過她八字大,得認個乾娘,讓乾娘做件貼身衣物與她穿穿,壓一壓才好。我當時還想著怎生想個法子讓明發跟方大戶家的婆娘說一聲,認了她當乾娘,只是一直拖著,卻沒想到認親家舅母當乾娘豈不是比認方大戶家的婆娘還要便宜些。此事就這樣定了。”

  董氏一聽,喜上心頭,撫著手說:“媳婦兒成了乾女兒,這也沒虧著。得,選個吉日正式到我們家,行了禮數,讓貴姐兒跟著我住幾日,咱娘倆親熱一回再送回來。以後許配人啦,嫁妝啦,都得讓我摻一腳,不許瞞著我。”

  巧娘見皆大歡喜,不由笑著牽了貴姐兒的手送到董氏面前說:“今兒先讓貴姐兒與你親熱個夠罷!不用苦苦等那吉日了!”

  貴姐兒也知道董氏真心疼愛自己,這會說定了要認她當乾娘,自己也頗樂意,不由笑的甜蜜蜜上去抱在董氏大腿上。董氏被這粉嫩嫩,胖嘟嘟的娃兒一抱,一顆心早軟的不像話,一把抱起,又搓又揉,心肝兒肉的叫。又大驚小怪的說:“人說外甥像母舅,這外甥女卻像舅母。你們看,貴姐兒這雙眼睛,正宗的杏仁眼,瞳子又黑又透亮,可不是與我很相像麼?”

  眾人瞧了瞧,哪裡像了?一時卻不去說破,只任董氏喜洋洋的抱了貴姐兒去鏡子前挨著臉照了一個夠。

  因這裡一周歲前的嬰兒不給照鏡子,怕她魂魄未全,會被鏡子攝了魂去,因此貴姐兒這也是第一次照鏡子,一眼見鏡中一個胖乎乎的女娃,一張臉粉嘟嘟的,雙眼又黑又亮,鼻頭卻圓圓的,小嘴巴翹翹,知道這就是自己。不由對著鏡子張開小嘴打個哈哈,怪不得別人都喜歡捏自己的臉,原來長成這樣。

  夜來有異聲

  不幾日,董氏果叫人擇了吉日,讓鄭明發和巧娘帶了貴姐兒到方家拜乾娘。

  拜乾娘的禮數雖然也頗講究,但那都是屬於大人的事,貴姐兒只負責在吉時對著董氏磕幾個頭,口稱“乾娘”就完事了。待得儀式行完,鄭明發和巧娘自是要回家,董氏卻把貴姐兒留下了,只說過兩日後再來接。巧娘雖不捨得,又怕貴姐兒哭鬧,可是剛拜了乾娘,董氏又如珠似寶,一時就不好推拒,只得狠狠心拉了鄭明發告辭出來。

  這裡貴姐兒被方達的幾個兒子眾星哄月似的圍繞著,一時又做鬼臉逗她笑,一時又塞了麥芽糖給她吃,卻不知道爹娘怕她哭鬧,已是先悄悄告辭走了。待得晚飯時間,董氏先舀了一碗一早準備好的肉羹來餵她,她這才發現不見了爹娘,眼睛不由骨碌碌四下尋找,心知必定是先回家了,也不以為意,不想一轉眼卻見到董氏和眾位乾哥哥一副擔心的樣子瞧著她,微微一怔,卻明白過來,小孩子第一次到別人家留宿,又找不到自己的爹娘,必定是要哭著尋找的,自己不尋找,便太過不正常。如此一想,肉羹也不吃了,扁了嘴就哭起來:“娘,娘!”

  董氏露出一副看吧,果然哭了的神情,放下手裡的碗哄貴姐兒說:“小乖乖,你娘家去了,過兩天就來接你回去。別哭呀,看,這裡有許多好吃的東西,我們來吃一點吧!吃完還有許多好玩的東西,哥哥們全陪著你玩,好不好?”一路哄,一路抱了貴姐兒輕搖著,另一隻手去輕撫她的背,旁邊董氏的大兒子方文信忙著端起肉羹,舀了遞到貴姐兒嘴邊說:“來,這個可好吃了,吃吃看!”貴姐兒淚眼看方文信,權衡了一下,覺得再哭下去就矯情了,便就著方文信的手裡吃了肉羹,眾人鬆了一口氣,笑著說:“姑姑說貴姐兒是一個易哄住的,果然沒誇大。這要是別人家的小孩子,不見了爹娘,那得哭多久呀?”說著又是好一陣誇獎。

  待得晚間睡覺時,更是誇張,方達夫婦和五個兒子全擠進房裡來,深怕貴姐兒哭鬧要爹娘,想盡法子逗貴姐兒笑。貴姐兒見他們出盡八寶,確也是不易,很是配合的跟著“咯咯”笑,笑鬧了好一會,也確是倦了,打了一個呵欠,把頭埋在董氏懷裡沉沉睡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