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頁
張御史此時就在坐,看著藍青凌冷冷抬頭:“說起來,太子與安王爺關係一直不甚好,而且安王爺剛剛打下大遼,雖然沒全攻之下,但是留了他們最最後的防線,這本是可喜可賀的事,皇上也感念於此,特提前封了安王爺位列王位,皇上隨後便出事了。現在出這件事,很有可能是大遼人所為,安王爺在邊關也不短時日了,還能打下大遼大半片的江山,這些大遼人在京城的所為,安王爺一點也不清楚嗎?”
張御史突然說話,大廳里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過來,聽到他話里的意思,所有人面色雙手是一變!
張御史卻冷淡道:“若我是大遼人,對於如此英勇不凡的安王爺自然是懼怕的,若是此時安王爺以不再帶兵進攻為由,令其辦事,達成協議,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啊。”
藍青凌眼神冰冷看著張御史,後者卻不以為然,笑意越來越濃,而他的話實在敲在大廳眾人心上,不得不令他們深想,因為張御史說的很有道理。
藍青凌這個太子,因為實權不多一直受到制約,藍青凌這個前安王世子背後有著手握重兵的父王,雖在朝也是閒職,某種意義上卻不輸於藍青重的高貴,兩人明爭暗鬥多年,這是滿朝文武都知道的事,但兩人雖然這般爭鬥,卻沒有太大的恩怨,所以一開始並沒有人想過這是藍青凌的指使的。
但是這大遼人突然搗亂皇上下葬,並且來去匆匆,雖有死傷,但比起大齊的人簡直好太多了,簡直能說的上輕鬆來輕鬆去,這必然是有內應,朝庭上皇家有內jian的。藍青凌為現任安王爺,剛一回京皇上就死了,雖然那死因大多人看到了,但是還是讓人很意外,雖然後來那個皇后偷情被撞見,為自保求生要殺皇上的言論也說的過去,但是占不住腳啊,可信度並不十分的高。現在大遼被逼到龜殼裡不敢出來,這大遼的人出現更令人懷疑,眾人暗自細想,突然對張御史說的種種,都能與藍青凌對的上號。
若是新皇登基,全國各地官員進京朝拜之時,藍青凌能控制住京城,他便是想自己稱帝也行啊,他身後可有著一批大齊最精銳軍隊,安家營呢!到時候他只要在太子最被逼無奈時提出要求,更甚者是把持其成為傀儡皇帝,自己在背後稱霸大齊,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
眾人越想,越覺得此事就是藍青凌所有,看著他的眼神都帶著憤怒與懼意,現在他們被太子帶來安王府,現在藍青凌一聲令下,還不是想殺想剮隨他便嗎,頓時皆慌亂起來。
藍青凌忽然笑了起來,微微眯著眼睛,細細打量了張御史一番,緩緩開口:“今天事出突然,現在正是找出背後主使的時候,所以大家暢所欲言,正是應當的。張御史現在說出你的疑惑了,本王現在也要說說本王的疑惑了。”
張御史現在只感覺,藍青凌那黑幽幽的眸子,好絲一道道黑色的暗紋,正絞緊了他的身體,讓他一動不能動,沒來由的心驚萬分,卻力圖震定的道:“安王爺有什麼要狡辯的。”
藍青凌笑了起來:“狡辯?哈哈哈!本王說了暢所欲言,可不代表張御史說的什麼就是什麼,張御史是不是御史做久了,腦子不靈光了,這些年被你無中生有參奏的大臣還少嗎,在場諸們怕是沒有十七八,三五個也有吧。皇上最後定了幾人的罪,沒有定罪,那張御史所奏自然還有偏頗了,怎麼張御史以為自己是誰,成了金口玉言,落之便成金如龍口嗎!”
張御史臉色急變,突然跪下身來向藍青凌磕頭請罪,藍青凌卻是眯眼笑道:“不過既然張御史一直咬著本王不放,本王也自然要說道說道,不然被小人中傷,本王即便行的正坐的直,心中也是不舒服的。”
“其一當初在皇宮中,大位眾們大臣們所看到的情景,還需要本王再細細說一遍嗎,皇后刺殺皇上的場景,非本王指使,非本王引眾位前去,也非本王之願,與本王一點關係沒有。張御史當時便一個勁的往本王與王妃身上潑髒水,並且意圖讓本王與王妃,在這件事上有所牽連,之後先有夏貴妃作證,還有太子之後搜人,人證物證俱全,本王不知道這已了之事,張御史還拿出來說有什麼意思,並且認準了是本王所為。張御史,污陷親王,出言不敬也是重罪啊!”藍青凌似笑非笑望著張御史,後者被說的面色一白,大廳其它人聽著也沉思起來,雙眼在藍青凌與張御史之間掃著。
這張御史似乎對安王爺十分有敵意啊……
藍青凌又道:“至於張御史所說的本王與大遼勾結,想要控制皇宮,最後作幕後皇帝之事,也完全只是張御史一人猜測,做不得准吧!一,本王剛剛攻下大遼大片疆土,擊殺,收絞四十餘萬士兵,這個仇有多大,張御史可清楚?還是說張御史覺得,本王現在帶人將你府中的男女老少通通殺死,只留張御史一人,張御史可以不顧全府的血海深仇,出於懼怕就能沉服本王,並且與本王為伍,做出最後可能導致覆滅你張族所有子孫之事?”
張御史被說的臉色鐵青,其它人也紛紛點頭,這種滅族之恨怎麼可能因為懼怕就消失了,便是因為懼怕被逼與其為伍,但是大遼被安王爺控制,做出要控制大齊皇宮之事,這種事根本沒人能說為萬全之策,便像現在太子安王爺還能調到京城兵力,現在皇宮中也不過是死守罷了,若是太子下了狠下,想攻下並非不可能,到時候大遼之人要承擔的不僅僅是被還擊,還有承受太子的無邊怒火,這樣在他面前煽巴掌,太子若是能稱帝,第一件事便是向大遼去報復!
到時候大遼可不是僅守龜殼就行的,到時候非要出兵令其覆滅才是,安王爺此舉所造成的後果,大遼皇室豈會想不到,現在他們已經如困獸,真若與安王爺同流合污的話,不但派出的人可能損失慘重,最後的結果也是他們難以承受的。
只要不是傻的,要大遼從此在這片大陸上不存在,這種合作他們絕不會輕易答應,並且合作便是他們衝風陷陣,與安王爺一點關係也沒有,豈不是讓他們送死?大遼與安王爺又是逼退至龜殼的仇怨,大遼豈會這麼聽話呢!
想清楚這些,張御史口中的那些猜測,就沒有一點可以立的住腳的,純粹只是他的妄議,而且眾人不禁細想,這張御史為何與安王爺客以敵對?便是皇上一直對安王爺忌憚,可是現在他死了,接任皇位的將是太子藍青重,藍青重還未登基,就是登基後,朝政也會有一段時間不穩,現在正是需要安王爺幫助的時候,張御史若是為了找新主子,而拿安王爺這個太子以前的敵對找麻煩,就未免太蠢了,太子絕不會感激他,反而會起殺心!
所以這張御史這般言行,更讓人懷疑他的動機了!
張御史心突然一涼,立即向藍青重磕頭解釋:“太子,微臣絕對沒有故意污陷,只是微臣身為朝庭重臣,自然有為大齊分憂解難的義務,微臣只是覺得按微臣看來,安王爺有這樣的實力做此事,正如安王爺說的,這種時候該暢所欲言,不是他正好,現在說開來反而能讓安王爺解脫嫌疑,微臣並無惡意啊!”
藍青重冷冷看著張御史,卻聽那邊藍青凌笑了出來:“張御史倒是為朝庭出謀劃策盡心的好典例,你也是出於一片忠心,本王大人大量並不怪你。”
當事人都這麼說了,自然不好再怪張御史,不少大臣望著藍青凌都紛紛點頭,這才是做大事的人,這麼一對比,張御史這個總是無事生非的尖酸文官實在令人噁心了,藍青凌有些意外看著藍青凌,卻見後者在椅柱上用指尖輕敲了一下,眼神似乎勸慰,讓他稍安毋躁,藍青重眼睛眯了一分,轉頭看著已嚇的背後衣襟汗濕的張御史,淡笑起來:“張御史也是為我大齊,這分心意本太子記下了,只不過你身為言官之首,言行也要多加注意,今天是安王爺大人大量,不然你此番不敬之言,足可以擾亂皇家和平,詆毀親王而定罪!”
張御史立即跪下道:“微臣失言,以後絕對不敢妄言,叩謝太子體諒,謝安王爺不不怪之恩以及寬宏。”
藍青重一擺手:“嗯,你回去坐吧。”
張御史抹了一把汗,低著頭坐了回去,身上好似嚇的一哆嗦,所以他坐下時,沒人注意到他眼中閃爍的寒意,陰森森的,極為詭異!
藍青凌此時又道:“不過現在藏於皇宮中的到底是何人,還未可知,雖說是疑似大遼的人來搗亂,但是不代表現在皇宮中的,也是這疑似大遼人。”
藍青重若有所思開口:“這背後之人必是有強大實力者,並且有著軍隊護航之人啊。”
藍青華此時眨眨眼睛,疑惑道:“那是誰啊,大齊有誰有這等本事啊。”
藍青凌垂下眼睛,大廳里已響起數道抽氣聲,這大齊手握兵權最多的,一乃安王的安家營,二為太后娘家的紅家軍,三為寧王爺的軍隊,再往後就是五大候府,還有京城禁軍了,安家營這一次為了大遼之戰,自然是殫精竭慮,分出一隊人馬,可能造成的都是戰敗,再者中途誠邀紅家軍助陣,自然也分不出多餘的兵力來,他先可以摘除。
太后這些年來一直是十分有名望的,而且皇上是她子,太子是她孫,當年先皇離逝的時候太后不預備為老安王爭,現在更是沒有必要了,背了一輩子好名聲人,對於這種事是極為在意的。而寧王爺的兵隊,再加上皇上兩次撥掉實力卻有增加,雖說在邊關之時遭遇刺殺,可到底是沒打成,所以他有這個實力。
至於五候府雖然也有兵權在手,但與這些人相比就差的遠了,他們同時都有事務在身,若是調出軍隊,又是占領皇宮與搗亂兩波人,是很容易發現問題的,這麼說來,豈不是只剩下寧王爺了!
大廳里的人面色各異,都從周圍人眼中看到震驚,這裡也有幾名前朝老臣,他們自然很清楚,當年先皇對寧王爺多麼的寵愛,曾經不止一次揚言說要將皇位傳於寧王爺,後來不知為何,先皇突然反悔,將皇位傳給了名不正經傳剛逝的皇上,當初此事也引來朝中極大的迴響,不少人皆不贊同皇上登位,一他沒有強大靠山,他這般上位會讓朝庭帶來動盪,二也是皇上並無太過令人矚目的大才大德,讓人頗為擔憂,不過先皇遺召,所以以此為儘管許多大臣留有意見,最後皇上還是順利登基了。
但若論資格他是最沒有的,偏偏老安王與寧王爺當時雖不能說旗鼓相當,但是竟爭皇位呼聲都頗高,後來寧王爺更是自願去南泰邊關,反而助其擁有了兵權,誰能保證當年寧王對忽然被奪了皇位沒有絲毫怨念呢,誰也不能肯定,若說是他出手,倒也合情合理。
張御史突然說話,大廳里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過來,聽到他話里的意思,所有人面色雙手是一變!
張御史卻冷淡道:“若我是大遼人,對於如此英勇不凡的安王爺自然是懼怕的,若是此時安王爺以不再帶兵進攻為由,令其辦事,達成協議,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啊。”
藍青凌眼神冰冷看著張御史,後者卻不以為然,笑意越來越濃,而他的話實在敲在大廳眾人心上,不得不令他們深想,因為張御史說的很有道理。
藍青凌這個太子,因為實權不多一直受到制約,藍青凌這個前安王世子背後有著手握重兵的父王,雖在朝也是閒職,某種意義上卻不輸於藍青重的高貴,兩人明爭暗鬥多年,這是滿朝文武都知道的事,但兩人雖然這般爭鬥,卻沒有太大的恩怨,所以一開始並沒有人想過這是藍青凌的指使的。
但是這大遼人突然搗亂皇上下葬,並且來去匆匆,雖有死傷,但比起大齊的人簡直好太多了,簡直能說的上輕鬆來輕鬆去,這必然是有內應,朝庭上皇家有內jian的。藍青凌為現任安王爺,剛一回京皇上就死了,雖然那死因大多人看到了,但是還是讓人很意外,雖然後來那個皇后偷情被撞見,為自保求生要殺皇上的言論也說的過去,但是占不住腳啊,可信度並不十分的高。現在大遼被逼到龜殼裡不敢出來,這大遼的人出現更令人懷疑,眾人暗自細想,突然對張御史說的種種,都能與藍青凌對的上號。
若是新皇登基,全國各地官員進京朝拜之時,藍青凌能控制住京城,他便是想自己稱帝也行啊,他身後可有著一批大齊最精銳軍隊,安家營呢!到時候他只要在太子最被逼無奈時提出要求,更甚者是把持其成為傀儡皇帝,自己在背後稱霸大齊,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
眾人越想,越覺得此事就是藍青凌所有,看著他的眼神都帶著憤怒與懼意,現在他們被太子帶來安王府,現在藍青凌一聲令下,還不是想殺想剮隨他便嗎,頓時皆慌亂起來。
藍青凌忽然笑了起來,微微眯著眼睛,細細打量了張御史一番,緩緩開口:“今天事出突然,現在正是找出背後主使的時候,所以大家暢所欲言,正是應當的。張御史現在說出你的疑惑了,本王現在也要說說本王的疑惑了。”
張御史現在只感覺,藍青凌那黑幽幽的眸子,好絲一道道黑色的暗紋,正絞緊了他的身體,讓他一動不能動,沒來由的心驚萬分,卻力圖震定的道:“安王爺有什麼要狡辯的。”
藍青凌笑了起來:“狡辯?哈哈哈!本王說了暢所欲言,可不代表張御史說的什麼就是什麼,張御史是不是御史做久了,腦子不靈光了,這些年被你無中生有參奏的大臣還少嗎,在場諸們怕是沒有十七八,三五個也有吧。皇上最後定了幾人的罪,沒有定罪,那張御史所奏自然還有偏頗了,怎麼張御史以為自己是誰,成了金口玉言,落之便成金如龍口嗎!”
張御史臉色急變,突然跪下身來向藍青凌磕頭請罪,藍青凌卻是眯眼笑道:“不過既然張御史一直咬著本王不放,本王也自然要說道說道,不然被小人中傷,本王即便行的正坐的直,心中也是不舒服的。”
“其一當初在皇宮中,大位眾們大臣們所看到的情景,還需要本王再細細說一遍嗎,皇后刺殺皇上的場景,非本王指使,非本王引眾位前去,也非本王之願,與本王一點關係沒有。張御史當時便一個勁的往本王與王妃身上潑髒水,並且意圖讓本王與王妃,在這件事上有所牽連,之後先有夏貴妃作證,還有太子之後搜人,人證物證俱全,本王不知道這已了之事,張御史還拿出來說有什麼意思,並且認準了是本王所為。張御史,污陷親王,出言不敬也是重罪啊!”藍青凌似笑非笑望著張御史,後者被說的面色一白,大廳其它人聽著也沉思起來,雙眼在藍青凌與張御史之間掃著。
這張御史似乎對安王爺十分有敵意啊……
藍青凌又道:“至於張御史所說的本王與大遼勾結,想要控制皇宮,最後作幕後皇帝之事,也完全只是張御史一人猜測,做不得准吧!一,本王剛剛攻下大遼大片疆土,擊殺,收絞四十餘萬士兵,這個仇有多大,張御史可清楚?還是說張御史覺得,本王現在帶人將你府中的男女老少通通殺死,只留張御史一人,張御史可以不顧全府的血海深仇,出於懼怕就能沉服本王,並且與本王為伍,做出最後可能導致覆滅你張族所有子孫之事?”
張御史被說的臉色鐵青,其它人也紛紛點頭,這種滅族之恨怎麼可能因為懼怕就消失了,便是因為懼怕被逼與其為伍,但是大遼被安王爺控制,做出要控制大齊皇宮之事,這種事根本沒人能說為萬全之策,便像現在太子安王爺還能調到京城兵力,現在皇宮中也不過是死守罷了,若是太子下了狠下,想攻下並非不可能,到時候大遼之人要承擔的不僅僅是被還擊,還有承受太子的無邊怒火,這樣在他面前煽巴掌,太子若是能稱帝,第一件事便是向大遼去報復!
到時候大遼可不是僅守龜殼就行的,到時候非要出兵令其覆滅才是,安王爺此舉所造成的後果,大遼皇室豈會想不到,現在他們已經如困獸,真若與安王爺同流合污的話,不但派出的人可能損失慘重,最後的結果也是他們難以承受的。
只要不是傻的,要大遼從此在這片大陸上不存在,這種合作他們絕不會輕易答應,並且合作便是他們衝風陷陣,與安王爺一點關係也沒有,豈不是讓他們送死?大遼與安王爺又是逼退至龜殼的仇怨,大遼豈會這麼聽話呢!
想清楚這些,張御史口中的那些猜測,就沒有一點可以立的住腳的,純粹只是他的妄議,而且眾人不禁細想,這張御史為何與安王爺客以敵對?便是皇上一直對安王爺忌憚,可是現在他死了,接任皇位的將是太子藍青重,藍青重還未登基,就是登基後,朝政也會有一段時間不穩,現在正是需要安王爺幫助的時候,張御史若是為了找新主子,而拿安王爺這個太子以前的敵對找麻煩,就未免太蠢了,太子絕不會感激他,反而會起殺心!
所以這張御史這般言行,更讓人懷疑他的動機了!
張御史心突然一涼,立即向藍青重磕頭解釋:“太子,微臣絕對沒有故意污陷,只是微臣身為朝庭重臣,自然有為大齊分憂解難的義務,微臣只是覺得按微臣看來,安王爺有這樣的實力做此事,正如安王爺說的,這種時候該暢所欲言,不是他正好,現在說開來反而能讓安王爺解脫嫌疑,微臣並無惡意啊!”
藍青重冷冷看著張御史,卻聽那邊藍青凌笑了出來:“張御史倒是為朝庭出謀劃策盡心的好典例,你也是出於一片忠心,本王大人大量並不怪你。”
當事人都這麼說了,自然不好再怪張御史,不少大臣望著藍青凌都紛紛點頭,這才是做大事的人,這麼一對比,張御史這個總是無事生非的尖酸文官實在令人噁心了,藍青凌有些意外看著藍青凌,卻見後者在椅柱上用指尖輕敲了一下,眼神似乎勸慰,讓他稍安毋躁,藍青重眼睛眯了一分,轉頭看著已嚇的背後衣襟汗濕的張御史,淡笑起來:“張御史也是為我大齊,這分心意本太子記下了,只不過你身為言官之首,言行也要多加注意,今天是安王爺大人大量,不然你此番不敬之言,足可以擾亂皇家和平,詆毀親王而定罪!”
張御史立即跪下道:“微臣失言,以後絕對不敢妄言,叩謝太子體諒,謝安王爺不不怪之恩以及寬宏。”
藍青重一擺手:“嗯,你回去坐吧。”
張御史抹了一把汗,低著頭坐了回去,身上好似嚇的一哆嗦,所以他坐下時,沒人注意到他眼中閃爍的寒意,陰森森的,極為詭異!
藍青凌此時又道:“不過現在藏於皇宮中的到底是何人,還未可知,雖說是疑似大遼的人來搗亂,但是不代表現在皇宮中的,也是這疑似大遼人。”
藍青重若有所思開口:“這背後之人必是有強大實力者,並且有著軍隊護航之人啊。”
藍青華此時眨眨眼睛,疑惑道:“那是誰啊,大齊有誰有這等本事啊。”
藍青凌垂下眼睛,大廳里已響起數道抽氣聲,這大齊手握兵權最多的,一乃安王的安家營,二為太后娘家的紅家軍,三為寧王爺的軍隊,再往後就是五大候府,還有京城禁軍了,安家營這一次為了大遼之戰,自然是殫精竭慮,分出一隊人馬,可能造成的都是戰敗,再者中途誠邀紅家軍助陣,自然也分不出多餘的兵力來,他先可以摘除。
太后這些年來一直是十分有名望的,而且皇上是她子,太子是她孫,當年先皇離逝的時候太后不預備為老安王爭,現在更是沒有必要了,背了一輩子好名聲人,對於這種事是極為在意的。而寧王爺的兵隊,再加上皇上兩次撥掉實力卻有增加,雖說在邊關之時遭遇刺殺,可到底是沒打成,所以他有這個實力。
至於五候府雖然也有兵權在手,但與這些人相比就差的遠了,他們同時都有事務在身,若是調出軍隊,又是占領皇宮與搗亂兩波人,是很容易發現問題的,這麼說來,豈不是只剩下寧王爺了!
大廳里的人面色各異,都從周圍人眼中看到震驚,這裡也有幾名前朝老臣,他們自然很清楚,當年先皇對寧王爺多麼的寵愛,曾經不止一次揚言說要將皇位傳於寧王爺,後來不知為何,先皇突然反悔,將皇位傳給了名不正經傳剛逝的皇上,當初此事也引來朝中極大的迴響,不少人皆不贊同皇上登位,一他沒有強大靠山,他這般上位會讓朝庭帶來動盪,二也是皇上並無太過令人矚目的大才大德,讓人頗為擔憂,不過先皇遺召,所以以此為儘管許多大臣留有意見,最後皇上還是順利登基了。
但若論資格他是最沒有的,偏偏老安王與寧王爺當時雖不能說旗鼓相當,但是竟爭皇位呼聲都頗高,後來寧王爺更是自願去南泰邊關,反而助其擁有了兵權,誰能保證當年寧王對忽然被奪了皇位沒有絲毫怨念呢,誰也不能肯定,若說是他出手,倒也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