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封暮蕭對現在的日子很滿意,可有些事,心裡還是有些疙瘩的,就如杜少卿,採薇見他那樣兒,就知肯定是有心事了,遂遣了屋裡的丫頭婆子問他。
封暮蕭盯著她頗有些古怪的道:“你不知道,你乾哥哥下個月要娶親了?”採薇一聽哪還有不明白他心思的。
說起來事兒也湊巧,杜少卿耽擱了這幾年,採薇雖嘴上不說什麼,心裡也有些不自在,倒像自己耽誤了他一樣,前兒回去娘家,她娘跟她說:“聽你乾娘說,給杜少卿說的親事成了,是太常寺鄭家的二姑娘,我還說怎麼聽著這麼耳熟,等回來一想才想起,可不正是暮蕭姨母家的姑娘嗎!”
採薇點點頭,想起木頭那位極品姨母心裡就不怎麼痛快,當初她懷著孩子的時候,木頭這位姨母把木頭的大表妹鄭如玉送到了國公府這邊,說陪著趙氏夫人說說話兒,採薇也沒當回事,可後來發現沒事總往木頭跟前湊,見了面沒話也找點話說,是打了什麼歪主意的,正趕上那時暑熱,採薇便跟婆婆說,要跟木頭去郊外的莊子上去避暑。
趙氏夫人體諒她懷著孩子怕熱,便應了,等採薇小兩口走了,趙氏夫人才覺不對勁兒,問了身邊的人,崔嬤嬤才道:“表姑娘沒事就往大奶奶院兒里跑,也不知避諱著大爺,怎麼說也是未出嫁的姑娘家,大奶奶這是怕有什麼事,才躲出去的吧!”
趙氏夫人臉一沉,心說她還納悶她妹子怎麼巴巴把如玉送她府里來了,原來是打著這個主意,雖說覺得兒子屋裡除了他媳婦兒,沒個人不怎麼像話,可也沒她什麼事,再說,如今兒媳婦肚子裡懷著孫子呢,著了氣怎麼得了。
尋了個由頭把如玉送了去,跟她妹子說:“姑娘大了老留在家裡難免留出事,及早擇個人家的好。”她妹子知道事兒不成了,才給如玉匆匆擇了個人家嫁了。
有這檔子事在前頭,採薇對木頭這個姨母沒什麼好印象,不想倒跟杜家成了親家,採薇心裡知道,雖說過了這些年,可木頭對杜少卿跟自己小時候那段情份,還有些撂不下,便沒跟他提這件事,誰知他這時候還說出這樣酸話來。
其實採薇覺得挺好笑的,這都什麼事兒,孩子都老大了,難道她還會惦記著杜少卿不成,若自己跟杜少卿有什麼,哪還有木頭什麼事啊!
見封暮蕭目光閃閃的望著自己,採薇卻裝著不知道說:“大哥哥都多大了,也該成親了,這有什麼新鮮的?”封暮蕭臉色都笑容有些掛不住,湊到她身邊,摟著她的腰,頭擱在她肩膀上悶聲道:“這以後成了親戚,免不了碰上面的。”
採薇斜著眼睨他:“碰面怎麼了?本來就是親戚。”封暮蕭道:“我不想你見他。”那語氣表情小心眼的不行。
採薇撲哧一聲樂了,掰過他的臉道:“我應你,儘量避開他,即便成了親戚,難免有應酬,可你們男人自然在前頭,後頭都是女眷,輕易也碰不到面的,碰到了我躲開他也就是了,省得我們家的木頭打翻了醋罈子。”
封暮蕭一聽俊臉也有些紅,說到底就是吃醋,側過頭去看她,見今兒穿的分外鮮亮,一件桃紅的蘇繡小襖,裹著腰身,下面是捏著百褶的八幅裙,兩側垂下裙帶,頭上挽了一個側髻,並未戴那些囉嗦簪環,只在上面插了一支絹制的芍藥花,卻更顯的眉眼如畫嫵媚風流。
封暮蕭心頭情動,湊到她耳邊低聲問:“小日子可過了嗎?”採薇臉一紅,白了他一眼,過了會兒微微頷首。
封暮蕭一見,來了精神而,忙著揚聲對外頭吩咐:“去廚房問問,晚上飯可好了,好了便擺上來。”
外頭的婆子聽了都一愣,也不敢違逆,忙著下去廚房催了,回來跟三月四月嘀咕道:“今兒可怎麼了,平日哪是這個時候吃飯的,這才幾兒啊!”三月四月兩人都是貼身伺候的,自然知道些這裡等事兒,兩人對看一眼,臉都紅了,要說姑娘姑爺真算恩愛的不行了,就是姑娘懷著孩子的時候,兩人分著兩屋,也沒離開一個院兒,更別提平常了,哪捨得分開,說不準用不多少日子,國公府又要添小主子了……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還有一章番外哦!
98番外二
大結局
雖說採薇應了木頭要儘量避著杜少卿,可一家子的親戚,杜少卿娶的又是木頭正經的姨表妹,這來往應酬哪裡免得了,尤其大年下的,橫豎各家都無事,內眷們便你來我往的邀約,今兒賞梅,明兒吃酒,後兒聽戲,總會尋各種由頭來找樂子。
採薇如今是國公府的大奶奶,自然是熱門搶手的角色,吃席的邀約從初三一直排到了初十,見天的不得閒而,竟是比她年根底下對帳還累。
好容易過了初十剛得了閒,晨起請安的時候,她婆婆說:“如蘭那邊特特遣人送了帖子來,說她家那個園子剛收拾妥帖,請了南邊的戲班子來唱戲,明兒你跟我過去一趟吧!杜家那個外甥姑爺倒是個有本事的,這才幾年,如今都做到侍郎一職,聽見娘娘說皇上總贊他呢,合了聖心,以後這仕途還不一帆風順,如蘭那孩子比她姐穩妥,你跟她多來往走動也是好的。”
她婆婆一大篇子話說出來,倒讓採薇沒法辭了去,想著雖說去他府里,女眷只在後院裡聽戲吃酒,也見不著前面的男人們,便點頭應了。
第二日一早,伴著她婆婆去了侍郎府,自打中了狀元,杜少卿仕途倒是頗平順,外放幾年回來就入了吏部,成了左侍郎,這可是個實缺,比之木頭的什麼一品將軍都要有實權的多,趕明兒再外放,說不準就是封疆大吏了,這倒是採薇事先沒想到的事。
採薇的印象里,杜少卿是個有些迂腐的書生,雖然書念的好,可官場上那些門路卻跟詩書典籍挨不上邊兒,那是需要天性狡猾和後天的歷練的,所以說很,多進士出仕到後來卻落個寥落的結局,皆因讀書人雖然求得是十年寒窗苦,貨賣帝王家,但很少能走長遠的,因為讀書人多有些骨子裡的憤青因子,往往不屑逢迎,但又必須逢迎的時候,把握不好官場的度,說白了,就是官場的潛規則弄不明白。
但杜少卿卻可幾年裡就青雲直上,不得不說這是個奇蹟,也說明這男人的野心和志氣。
杜少卿娶鄭如蘭之前,一連氣納了四個妾室,就在自己跟木頭成親之後不久,那時候,她娘還私下裡說過,虧了當初跟杜家的親事沒成,哪想到瞧著挺正經的杜少卿,竟是個如此男子。
採薇跟著婆婆到了杜府的儀門外,一下車就見鄭如蘭帶著幾個妾侍丫頭婆子一大幫子在哪兒迎著了。
互相見了禮,鄭如蘭才過來攙著趙氏夫人道:“姨母倒真來了,我還說您事兒忙,指定來不了的,能請的表嫂過來,我這面上就有光了。”
趙氏夫人道:“如今還沒到十五呢,能有什麼事,聽你娘說,你這新園子收拾的齊整,戲班子請的南邊的,就趁機來散散,聽你這話,倒是不想姨母來的了。”
鄭如蘭忙道:“姨母說哪兒的話?您能來我們這個小園子,還不蓬蓽生輝了。”趙氏夫人不禁笑道:“你這張嘴倒是越發伶俐了,怎麼不見你娘來。”鄭如玉道:“我娘那個慢性子,您還不知,不定在家裡又什麼事耽擱了,倒是徐姐姐早來了,在那邊紅梅閣裡頭坐著吃茶呢。”
杜府的園子是皇上特賜的,比小叔的參領府還大上許多,後面的園子雖不大卻頗得江南園林真髓,曲徑通幽,亭台軒館皆小巧精緻,紅梅閣是個兩層的樓閣,兩邊植了不少紅梅,如今正是花期,映著枝頭上未融盡的殘雪更顯精神。
趙氏夫人不禁贊了兩句,鄭如蘭卻有意無意瞄了採薇一眼道:“本不叫這個名兒,後來我們家爺讓人移種了這些梅花過來,便改成這個名兒,還是我們家爺提的匾呢,採薇不禁往上看了看,映著明晃晃的日頭,烏黑的匾上可不正是杜少卿的字。”
採薇倒不禁想起小時候在冀州府的事來,那時候杜府雖不大,卻也圈了個小園子,冬底下,杜少卿拉著她去逛,她那時不大樂意的道:“光禿禿的有什麼逛的趣兒?”
杜少卿就問她:“什麼才有趣?”她當時說:“要有四時的美景映著軒閣才真有意思。”杜少卿又問:“怎樣的四時美景?”她便說了宋代禪宗「無門禪師」的一首詩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現實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並且還說,春有百花不能少了海棠,所謂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秋夜賞月不能缺了桂花香,所謂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夏天乘著涼風蕩舟湖中,怎能沒有十里荷香,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冬日煮一壺清酒觀雪,豈能無梅無詩,所謂有雪無梅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杜少卿當時聽了,笑的個前仰後合,說她成日裡原來竟想著這些,便道:前頭那個亭子外頭倒是有一顆歪脖子的老梅,平日也沒人在意,不知開沒開花,拉著採薇過去瞧了,雖說不多,稀稀落落的枝椏間倒也攢著幾朵紅梅。
採薇看了看那亭子還有名叫疊翠亭,大呼不應景不應景,便說不如改了紅梅倒直白,那時年紀小,也不懂個好歹,滿嘴的胡說八道,如今瞧著眼前的紅梅閣,倒不禁勾起了舊事。
趙氏夫人道:“這個名兒卻有些過於直白了些。”鄭如蘭笑道:“我也這麼跟我家爺說的,我們家爺卻說直白才好,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做什麼的,弄那些晦澀的名兒,附庸風雅有什麼用,不止這紅梅閣,那邊百花亭,月桂軒,觀荷台,可不都是這樣。”
採薇不禁有些皺眉,不免瞧了鄭如蘭幾眼,正對上鄭如蘭瞄過來的目光,採薇愣了一下,這鄭如蘭知道些什麼,繼而又搖搖頭,這些事說起來不過是小時的事,便是杜少卿跟她提起舊事,斷不會說這些沒用的。
進了紅梅閣各自落座,採薇才發現,怎麼沒瞧見三月的影兒,便問身後的清明:“三月哪兒去了?”清明低聲道:“走到一半,她想起忘了姑娘的手爐,怕冷著姑娘,便折回去取了。”採薇道:“哪就冷到了,偏她事兒多。”
再說三月,折回去拿了手爐回來,還沒進二門迎頭就撞上豐收,兩人這一晃有幾年不見,當年豐收跟著杜少卿回鄉祭祖,到了家,說起三月的親事,他娘倒是沒說什麼,他哥卻私把他叫過去數落道:“平日瞧你挺機靈的,怎的這事上就犯起了糊塗,按著你的意思,三月嫁了你就得跟著你到杜家來,你怎麼就不琢磨琢磨,她跟二姑娘是怎樣的情份,哪裡能分得開,再說,你就不為自己以後打算打算,雖說你主子如今做了官,你就是再體面也不過混個管家到頭了,哪如跟著二姑娘,依著姑娘跟三月的情分,你二人一成親還不就得給你個管事噹噹,這麼一門巴結不上的好親事,你倒還吊上了,我醜話說前頭,三月那丫頭自來是個有主意的,你認真要降服她,軟的或許還有些用,這硬招數一使出來說不準就雞飛蛋打了。”
封暮蕭盯著她頗有些古怪的道:“你不知道,你乾哥哥下個月要娶親了?”採薇一聽哪還有不明白他心思的。
說起來事兒也湊巧,杜少卿耽擱了這幾年,採薇雖嘴上不說什麼,心裡也有些不自在,倒像自己耽誤了他一樣,前兒回去娘家,她娘跟她說:“聽你乾娘說,給杜少卿說的親事成了,是太常寺鄭家的二姑娘,我還說怎麼聽著這麼耳熟,等回來一想才想起,可不正是暮蕭姨母家的姑娘嗎!”
採薇點點頭,想起木頭那位極品姨母心裡就不怎麼痛快,當初她懷著孩子的時候,木頭這位姨母把木頭的大表妹鄭如玉送到了國公府這邊,說陪著趙氏夫人說說話兒,採薇也沒當回事,可後來發現沒事總往木頭跟前湊,見了面沒話也找點話說,是打了什麼歪主意的,正趕上那時暑熱,採薇便跟婆婆說,要跟木頭去郊外的莊子上去避暑。
趙氏夫人體諒她懷著孩子怕熱,便應了,等採薇小兩口走了,趙氏夫人才覺不對勁兒,問了身邊的人,崔嬤嬤才道:“表姑娘沒事就往大奶奶院兒里跑,也不知避諱著大爺,怎麼說也是未出嫁的姑娘家,大奶奶這是怕有什麼事,才躲出去的吧!”
趙氏夫人臉一沉,心說她還納悶她妹子怎麼巴巴把如玉送她府里來了,原來是打著這個主意,雖說覺得兒子屋裡除了他媳婦兒,沒個人不怎麼像話,可也沒她什麼事,再說,如今兒媳婦肚子裡懷著孫子呢,著了氣怎麼得了。
尋了個由頭把如玉送了去,跟她妹子說:“姑娘大了老留在家裡難免留出事,及早擇個人家的好。”她妹子知道事兒不成了,才給如玉匆匆擇了個人家嫁了。
有這檔子事在前頭,採薇對木頭這個姨母沒什麼好印象,不想倒跟杜家成了親家,採薇心裡知道,雖說過了這些年,可木頭對杜少卿跟自己小時候那段情份,還有些撂不下,便沒跟他提這件事,誰知他這時候還說出這樣酸話來。
其實採薇覺得挺好笑的,這都什麼事兒,孩子都老大了,難道她還會惦記著杜少卿不成,若自己跟杜少卿有什麼,哪還有木頭什麼事啊!
見封暮蕭目光閃閃的望著自己,採薇卻裝著不知道說:“大哥哥都多大了,也該成親了,這有什麼新鮮的?”封暮蕭臉色都笑容有些掛不住,湊到她身邊,摟著她的腰,頭擱在她肩膀上悶聲道:“這以後成了親戚,免不了碰上面的。”
採薇斜著眼睨他:“碰面怎麼了?本來就是親戚。”封暮蕭道:“我不想你見他。”那語氣表情小心眼的不行。
採薇撲哧一聲樂了,掰過他的臉道:“我應你,儘量避開他,即便成了親戚,難免有應酬,可你們男人自然在前頭,後頭都是女眷,輕易也碰不到面的,碰到了我躲開他也就是了,省得我們家的木頭打翻了醋罈子。”
封暮蕭一聽俊臉也有些紅,說到底就是吃醋,側過頭去看她,見今兒穿的分外鮮亮,一件桃紅的蘇繡小襖,裹著腰身,下面是捏著百褶的八幅裙,兩側垂下裙帶,頭上挽了一個側髻,並未戴那些囉嗦簪環,只在上面插了一支絹制的芍藥花,卻更顯的眉眼如畫嫵媚風流。
封暮蕭心頭情動,湊到她耳邊低聲問:“小日子可過了嗎?”採薇臉一紅,白了他一眼,過了會兒微微頷首。
封暮蕭一見,來了精神而,忙著揚聲對外頭吩咐:“去廚房問問,晚上飯可好了,好了便擺上來。”
外頭的婆子聽了都一愣,也不敢違逆,忙著下去廚房催了,回來跟三月四月嘀咕道:“今兒可怎麼了,平日哪是這個時候吃飯的,這才幾兒啊!”三月四月兩人都是貼身伺候的,自然知道些這裡等事兒,兩人對看一眼,臉都紅了,要說姑娘姑爺真算恩愛的不行了,就是姑娘懷著孩子的時候,兩人分著兩屋,也沒離開一個院兒,更別提平常了,哪捨得分開,說不準用不多少日子,國公府又要添小主子了……
作者有話要說:明天還有一章番外哦!
98番外二
大結局
雖說採薇應了木頭要儘量避著杜少卿,可一家子的親戚,杜少卿娶的又是木頭正經的姨表妹,這來往應酬哪裡免得了,尤其大年下的,橫豎各家都無事,內眷們便你來我往的邀約,今兒賞梅,明兒吃酒,後兒聽戲,總會尋各種由頭來找樂子。
採薇如今是國公府的大奶奶,自然是熱門搶手的角色,吃席的邀約從初三一直排到了初十,見天的不得閒而,竟是比她年根底下對帳還累。
好容易過了初十剛得了閒,晨起請安的時候,她婆婆說:“如蘭那邊特特遣人送了帖子來,說她家那個園子剛收拾妥帖,請了南邊的戲班子來唱戲,明兒你跟我過去一趟吧!杜家那個外甥姑爺倒是個有本事的,這才幾年,如今都做到侍郎一職,聽見娘娘說皇上總贊他呢,合了聖心,以後這仕途還不一帆風順,如蘭那孩子比她姐穩妥,你跟她多來往走動也是好的。”
她婆婆一大篇子話說出來,倒讓採薇沒法辭了去,想著雖說去他府里,女眷只在後院裡聽戲吃酒,也見不著前面的男人們,便點頭應了。
第二日一早,伴著她婆婆去了侍郎府,自打中了狀元,杜少卿仕途倒是頗平順,外放幾年回來就入了吏部,成了左侍郎,這可是個實缺,比之木頭的什麼一品將軍都要有實權的多,趕明兒再外放,說不準就是封疆大吏了,這倒是採薇事先沒想到的事。
採薇的印象里,杜少卿是個有些迂腐的書生,雖然書念的好,可官場上那些門路卻跟詩書典籍挨不上邊兒,那是需要天性狡猾和後天的歷練的,所以說很,多進士出仕到後來卻落個寥落的結局,皆因讀書人雖然求得是十年寒窗苦,貨賣帝王家,但很少能走長遠的,因為讀書人多有些骨子裡的憤青因子,往往不屑逢迎,但又必須逢迎的時候,把握不好官場的度,說白了,就是官場的潛規則弄不明白。
但杜少卿卻可幾年裡就青雲直上,不得不說這是個奇蹟,也說明這男人的野心和志氣。
杜少卿娶鄭如蘭之前,一連氣納了四個妾室,就在自己跟木頭成親之後不久,那時候,她娘還私下裡說過,虧了當初跟杜家的親事沒成,哪想到瞧著挺正經的杜少卿,竟是個如此男子。
採薇跟著婆婆到了杜府的儀門外,一下車就見鄭如蘭帶著幾個妾侍丫頭婆子一大幫子在哪兒迎著了。
互相見了禮,鄭如蘭才過來攙著趙氏夫人道:“姨母倒真來了,我還說您事兒忙,指定來不了的,能請的表嫂過來,我這面上就有光了。”
趙氏夫人道:“如今還沒到十五呢,能有什麼事,聽你娘說,你這新園子收拾的齊整,戲班子請的南邊的,就趁機來散散,聽你這話,倒是不想姨母來的了。”
鄭如蘭忙道:“姨母說哪兒的話?您能來我們這個小園子,還不蓬蓽生輝了。”趙氏夫人不禁笑道:“你這張嘴倒是越發伶俐了,怎麼不見你娘來。”鄭如玉道:“我娘那個慢性子,您還不知,不定在家裡又什麼事耽擱了,倒是徐姐姐早來了,在那邊紅梅閣裡頭坐著吃茶呢。”
杜府的園子是皇上特賜的,比小叔的參領府還大上許多,後面的園子雖不大卻頗得江南園林真髓,曲徑通幽,亭台軒館皆小巧精緻,紅梅閣是個兩層的樓閣,兩邊植了不少紅梅,如今正是花期,映著枝頭上未融盡的殘雪更顯精神。
趙氏夫人不禁贊了兩句,鄭如蘭卻有意無意瞄了採薇一眼道:“本不叫這個名兒,後來我們家爺讓人移種了這些梅花過來,便改成這個名兒,還是我們家爺提的匾呢,採薇不禁往上看了看,映著明晃晃的日頭,烏黑的匾上可不正是杜少卿的字。”
採薇倒不禁想起小時候在冀州府的事來,那時候杜府雖不大,卻也圈了個小園子,冬底下,杜少卿拉著她去逛,她那時不大樂意的道:“光禿禿的有什麼逛的趣兒?”
杜少卿就問她:“什麼才有趣?”她當時說:“要有四時的美景映著軒閣才真有意思。”杜少卿又問:“怎樣的四時美景?”她便說了宋代禪宗「無門禪師」的一首詩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現實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並且還說,春有百花不能少了海棠,所謂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秋夜賞月不能缺了桂花香,所謂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夏天乘著涼風蕩舟湖中,怎能沒有十里荷香,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冬日煮一壺清酒觀雪,豈能無梅無詩,所謂有雪無梅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杜少卿當時聽了,笑的個前仰後合,說她成日裡原來竟想著這些,便道:前頭那個亭子外頭倒是有一顆歪脖子的老梅,平日也沒人在意,不知開沒開花,拉著採薇過去瞧了,雖說不多,稀稀落落的枝椏間倒也攢著幾朵紅梅。
採薇看了看那亭子還有名叫疊翠亭,大呼不應景不應景,便說不如改了紅梅倒直白,那時年紀小,也不懂個好歹,滿嘴的胡說八道,如今瞧著眼前的紅梅閣,倒不禁勾起了舊事。
趙氏夫人道:“這個名兒卻有些過於直白了些。”鄭如蘭笑道:“我也這麼跟我家爺說的,我們家爺卻說直白才好,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做什麼的,弄那些晦澀的名兒,附庸風雅有什麼用,不止這紅梅閣,那邊百花亭,月桂軒,觀荷台,可不都是這樣。”
採薇不禁有些皺眉,不免瞧了鄭如蘭幾眼,正對上鄭如蘭瞄過來的目光,採薇愣了一下,這鄭如蘭知道些什麼,繼而又搖搖頭,這些事說起來不過是小時的事,便是杜少卿跟她提起舊事,斷不會說這些沒用的。
進了紅梅閣各自落座,採薇才發現,怎麼沒瞧見三月的影兒,便問身後的清明:“三月哪兒去了?”清明低聲道:“走到一半,她想起忘了姑娘的手爐,怕冷著姑娘,便折回去取了。”採薇道:“哪就冷到了,偏她事兒多。”
再說三月,折回去拿了手爐回來,還沒進二門迎頭就撞上豐收,兩人這一晃有幾年不見,當年豐收跟著杜少卿回鄉祭祖,到了家,說起三月的親事,他娘倒是沒說什麼,他哥卻私把他叫過去數落道:“平日瞧你挺機靈的,怎的這事上就犯起了糊塗,按著你的意思,三月嫁了你就得跟著你到杜家來,你怎麼就不琢磨琢磨,她跟二姑娘是怎樣的情份,哪裡能分得開,再說,你就不為自己以後打算打算,雖說你主子如今做了官,你就是再體面也不過混個管家到頭了,哪如跟著二姑娘,依著姑娘跟三月的情分,你二人一成親還不就得給你個管事噹噹,這麼一門巴結不上的好親事,你倒還吊上了,我醜話說前頭,三月那丫頭自來是個有主意的,你認真要降服她,軟的或許還有些用,這硬招數一使出來說不準就雞飛蛋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