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尷尬的相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十章 尷尬的相處

  作者:

  『嘭』地一聲,門合上。.{lw}{0}.

  啞娘揮手,抱著常樂,朝窗戶疾掠而去。

  屋子裡的人,吸入粉末,倒了幾個,剩下的四五個,窮追不捨。

  站在庭院裡的那位大人,看著有人破窗而出,神色冰冷,「來人,射殺——」

  話音未落,一片瓦礫刺入他的胸口,睜大眼睛,倒在地上。

  啞娘眼底一片冷意,到底是打草驚蛇了。

  看著身後緊跟著的幾個人,拂袖飛射出就跟銀針。只見她這道灰白的身影在漆黑的屋脊上飛躍,當目光掃過漆黑長巷,她緊繃的神色一松,抱著常樂一躍而下,將人塞進等候多時的馬車上,正欲抽身返回,衣袖被一道輕輕的力道拽了一下。

  「師傅。」

  啞娘身形一頓,常樂撩開帘子,露出她白嫩的臉兒,「這個給您,我娘給我的。」

  啞娘看了她片刻,抬手在她腦袋上揉了一下,垂下車簾,問車夫,「人都來了?」

  「已經按照計劃進行,屬下看見玉公子帶人進去了。」

  啞娘愣了一下,似乎沒料到玉傾闌會來,又生出恍然。莫怪之前鬧出動靜,無人過來追殺她,定是玉傾闌製造出不小的動靜,和她的人一同將人給引走。

  她吩咐車夫帶著常樂先離開,便進去找丞相之子。

  她趕到的時候,玉傾闌帶著那個小少年,被人包圍住,打得不可開交。

  小少年並不會武功,府里的死士大約也知曉,從小少年身上下手,玉傾闌要庇護他,因此受到掣肘,短時間無法脫身。

  死士看見突然闖入的啞娘,並沒有對她動手。

  啞娘摸了一下臉龐,腳尖挑起地上的長劍,一個縱身向著包圍玉傾闌的死士後心刺了過去。

  死士見啞娘是個叛徒,招招致命,劍氣凌厲的和她打鬥。

  他們見玉傾闌來了幫手,互相遞個眼色,幾個死士一同對小少年出手,玉傾闌避開對他的殺招,反身護住小少年,手腕翻轉,挑開刺來的長劍。

  另外幾個死士朝玉傾闌暴露出來的後背刺去。

  玉傾闌要避開殺招,便要捨棄了小少年,他眼底泛著寒芒,腳下一移避開致命一擊,手臂被劃傷,手中長劍一擲,殺了擋在前面的死士,破開重圍,提著小少年的手臂往屋頂躍去。

  啞娘手裡的匕首在死士脖子上划過,一抹臉上的血珠,便見玉傾闌打算將少年交給屋頂上與人混戰的人。冷冽的眸子頓時一凜,只見一張網從天而降,玉傾闌後背一熱,溫軟的身體緊貼著他,兩條纖細的手臂自後面抱住他。

  「霍將軍帶人來了,我們可以撤了。」

  清冷的嗓音在身後響起,玉傾闌轉頭就看見一張陌生的臉,她嘴角溢出鮮血。

  拿著網的四個人,已經被人斬殺,玉傾闌鬆開小少年,轉身摟著啞娘……孟知緲。

  她已經將貼在臉上易容的皮給撕了,露出原來的容貌,臉色白得近乎透明,疼得皺緊眉頭,「快走。」

  等人都解救出來,便會毀了這座宅子。

  「出去再說。」孟知緲暗吸一口冷氣,她許久沒有受過這般重的傷,身子軟軟的靠在玉傾闌的懷裡,給他指一條路,和常樂匯合。

  玉傾闌聽到有人早一步闖宅子,便猜到是孟知緲,她定然沒有回京。

  而今,這人因救他受傷,心裡湧上複雜的情緒。

  將她放在馬車上,動作不由一緩,看一眼已經睡著的常樂,扳過她的後背,一道觸目驚心的血痕從後心劃至腰側。

  「我給你清理傷口。」玉傾闌眉心緊蹙,傷口仍舊在流血,不及時處理只怕會感染。

  孟知緲僵了一下,她緩緩點頭。

  玉傾闌自車壁櫃裡拿著剪刀剪開她後背的衣裳,清理傷口,撒上傷藥,簡單的用白棉布沾著白開水擦掉背上的血痕,露出原本細如脂玉的肌膚,生不出半點旖旎,心中卻不可避免的有些震動。

  傷口太觸目驚心,皮開肉綻。

  他們平日裡,交情並不深,甚至關係有一點不睦,她即便袖手旁觀,也無人指摘她。

  卻未曾料想她會以身代他受了一劍,徹底的推翻了他對她的印象。

  「藥會有點痛,你忍一忍。」玉傾闌替她包紮好,取出薄毯蓋在她身上。

  孟知緲輕輕『唔』了一聲。

  玉傾闌折身鑽出馬車,坐在外面。

  孟知緲睜開眼睛,馬車裡充斥著淡淡的血腥味,混合著一絲藥草的清香。

  她動一動,痛得她渾身發抖,不禁嘆一口氣。

  ……

  馬車停在一處宅院門前。

  玉傾闌抱著孟知緲下車,婢女抱著常樂回房。

  將她趴著放在床上,傷口一番折騰,又滲出血來,玉傾闌迴避,吩咐她身邊的青黛進來服侍她更衣。

  「玉公子,主子喚您進去。」青黛伺候好孟知緲,通知玉傾闌。

  玉傾闌頷首,進了內室,問了一遍她的傷情,便替她扶脈。

  「此次回京,定然不會太平。我救你一命,你便代我護長姐和太子平安。」孟知緲端莊的坐在床邊,並不願趴在床上。

  玉傾闌靜靜地望著她,臉上蒼白的毫無一絲血色,清泠泠的眸子此刻卻是染著倦色。

  「好。」

  她此刻提出任何的要求,他力所能及,定然會答應。

  玉傾闌收回視線,斟一杯茶遞給她。這個時候提出這個請求,只是擔憂他會對她有所愧疚罷。

  若是在大周,他便不會多想。大慶是她的地盤,她的人脈遠超於他,並不需要他的力量,亦是可以護住皇后與太子。

  孟知緲不走心的理由,已經被他道破,而她被痛得分不出心思去思索玉傾闌心中是何想法。她喝一口水,潤一潤乾澀的喉嚨,下逐客令,「那位少年許會受到驚嚇,你替我去探望他,安排幾個人看護住他。」

  玉傾闌想她大抵是太難熬了,今夜裡接連兩個請求,都能夠令人輕而易舉的拆穿她的動機。

  他起身,「我住在隔壁,你有事可以命人找我。」

  孟知緲敷衍的點頭,只想他快快離開。

  玉傾闌一走,孟知緲支撐不住的趴在床榻上。青黛打一盆熱水進來,連忙剪開她的衣裳,動作利落的拆開玉傾闌包紮好的傷口。

  傷口已經結痂,與紗布沾粘在一起,撕開扯動傷口,殷紅的鮮血流淌出來。

  孟知緲一口咬住自己的拳頭,痛得幾乎要昏厥過去。

  「主子,您的身體與旁人不同,尋常的傷藥於你不但無用,反而會有害處。玉公子他不知,您會不知?」青黛著惱了,怨怪她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受這般重的傷也便罷了,仍有玉公子胡亂折騰。

  青黛將傷藥一點一點清理出去,每一下,都似刀割一般,恨不得讓青黛將她給劈暈了。

  等傷口重新處理好,孟知緲滿身的冷汗,虛弱的喘著氣,有氣無力的盯著手背上的一圈齒痕,神色淡淡,「查出來是誰?」

  「翼王。」

  孟知緲眼底一片冰寒,翼王是大慶皇的大皇兄,先帝原配皇后之子,亦是廢太子。

  緩緩闔上眼,聲音略微沙啞,「寫信告知阿姐。」

  「是。」

  ……

  翌日。

  孟知緲坐在榻上,青黛餵她吃早膳。

  昨夜裡痛得她一宿未睡,氣色並不好,臉色比昨日裡還要白上幾分。

  玉傾闌進來,看了眼她的臉色,將食盒擱在桌子上,「你昨日失血過多,我熬了一碗湯,你補一補。」

  青黛揭開蓋子,裡面是一碗老母雞湯。

  「玉公子,大清早飲食要清淡,這大補湯有點膩,等午膳的時候奴婢溫一下給主子喝。」

  玉傾闌似有些窘迫,清了一下嗓子,「我疏忽了。」

  孟知緲依舊對他與往日一般冷淡,並不曾多熱絡,「你不必如此,你也是為了護住那小孩。我也有私心,他毫髮無損,我的與丞相談判的籌碼便更高一些。」

  玉傾闌頷首,卻也並未離開,反而拿著書卷坐在一旁翻閱。也不久留,呆上兩刻鐘便會離開。

  直到啟程會京城,在別院裡的這四五日,玉傾闌每日都會熬一碗大補湯送來,小坐片刻。

  上路之後,孟知緲鬆了一口氣,她實在不想與玉傾闌相處在一個空間。

  坐上馬車,帘子被掀開,孟知緲看著站在馬車外的玉傾闌,臉色緊繃。

  青黛也戒備起來。

  玉傾闌似乎毫無所覺一般,將常樂放進馬車裡,「只有兩輛馬車,常樂同你共乘一輛。」

  孟知緲看一眼常樂,並不多說,緊繃的臉倒是鬆懈下來。

  青黛也鬆一口氣,她也擔憂玉公子共乘一輛呢。這幾日,玉公子每日都要來廂房小坐,主子明示暗示他不必來探望,他應得好好的,第二日仍舊照常來。

  可當她們看見玉傾闌就坐在馬車外,孟知緲臉沉了下來,她抿著唇,到底沒有說什麼。

  原以為能夠甩掉和玉傾闌尷尬相處的境地,卻沒有料想這一路上他的噓寒問暖,殷勤關切,簡直就是變本加厲。

  孟知緲今日念了第十遍清心咒,在見到玉傾闌送進來一成不變的老母雞湯,漠然的臉上出現了裂痕,「玉師侄,我又不是生孩子,你不必再送湯。」

  「這和生孩子有何關係?」玉傾闌端出湯擱在她面前,拿著書卷行雲流水般臨窗而坐。

  「我又無須坐月子,當真不用這些湯湯水水。背上的傷口,早已經痊癒。」孟知緲心裡想著入京城便可以分道揚鑣,一路上便也諸多忍讓著他的殷勤。如今已經到了京城外的小鎮上,還是沒有忍住。

  如果知曉救他,會攤上這麼個麻煩,她定然不會出手相救。

  玉傾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吩咐白翎將老母雞湯撤下去,送來一碗燕窩羹。

  孟知緲到底是沒有碰玉傾闌送來的燕窩羹。

  她不喝,玉傾闌便不走。

  兩個人似槓上一般,暗自較勁。

  孟知緲『嚯』地站起身,「青黛,備馬,回京!」

  玉傾闌放下書卷,清冽的說道:「你不宜騎馬。」他淡淡的瞥一眼燕窩羹,「你等他們用完午膳,再一同回京。今日這一碗湯,最後一碗,我還有些事要處理,便不與你們同行。」

  孟知緲愣了一下,最後一碗,二十一天。

  望著他離開的背影,心裡輕鬆了,卻又似升起了淡淡的惆悵。

  孟知緲皺了皺眉,趴在榻上小憩片刻。

  臨了,到底是將那碗燕窩羹給吃了。

  一行人坐上馬車,孟知緲靠在大迎枕上,托著腮,靜靜地出神。

  青黛將小桌子收起來,自壁櫃裡拿著小木槌,替她捶著腿,「主子,啟程嗎?」

  孟知緲恍然回神,下意識的說道:「常樂還未來。」

  「您忘了?今兒個玉公子向您辭行了。」青黛探究的目光在孟知緲臉上掃視一遍,又垂下了頭。

  孟知緲怔愣,良久,點了點頭,「啟程。」

  ……

  入京之後,宮裡便來了旨意,讓她進宮。

  孟知緲換上乾淨的紗裙,白勺替她梳妝,將京城裡的新鮮事說給她聽。

  「昨日裡大周榮親王來了京中,正巧使臣也同您差不多時辰來京,今夜宮裡準備宮宴,接風洗塵,主子您要準備什麼東西?」

  孟知緲只聽見第一句話,榮親王,不就是玉傾闌?

  他不是留在小鎮上有要事處理?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