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凱文的事情在整個體系內都掀起了不小的風波,大部分人都是想八卦又不敢明面兒上說,便成了小飯局上最火的佐酒小菜。各單位都組織了大大小小的會議、課程,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輔導,尤其對一線,說是有困難千萬別憋著、一定要找領導!自然對一線人員的管理也更嚴了,弄得怨聲載道,都說現在看我們好像防賊。別說蘇城,連顧成都忍受不了這套假大空的東西,筆記都不做了。

  蘇城總想起楊凱文提到女兒時的樣子,雖然他跟那個熱衷於同年長於己的已婚女性出軌的死者之間的是非恩怨已經長埋於地下,但蘇城毫不懷疑他疼愛女兒的心,再也沒人知道到底是什麼讓一個父親甘願如此鋌而走險了。蘇城想去看看那孩子,但又不知道能給她什麼樣的幫助,突然跑去安慰個都沒見過面的小姑娘怎麼想都像一個怪蜀黍。顧成看他總是怏怏不樂,寬慰道:“這事兒交給我。”

  楊太太對他們兩人的感覺很矛盾,一方面他們知道自己人生中唯一也是最大的污點,還以此做局耍過自己,但他們也是識破楊凱文真面目替自己洗脫嫌疑的人。她並不想讓女兒見他們,更不想再提楊凱文這個人,遺物這種東西扔得越遠越好。顧成蘇城好言相勸,她最終勉強應允了,他們有句話說得對,真要想單獨見她女兒,她攔不住。楊太太要求自己必須在場,而且見面不能超過十分鐘,顧成表示五分鐘足夠。

  楊凱文女兒情緒不好是意料之中的,但沒想到她對二人的仇視和牴觸竟然遠比楊太太更甚。這件事在範圍內傳得人盡皆知,莫說楊太太的出軌醜聞攔不住,最早發掘出案件真相的顧、蘇二人也受了表彰,在小姑娘眼裡,是這兩個人一手將父親送上斷頭台的。

  楊凱文的遺物是一個皮面筆記本,一支錄音筆。顧成話很少,說得也慢,“任何事情都不能只聽別人說,要慢慢學會自己去判斷。你爸爸做了錯事,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但他這些年作為一個父親是否合格,只有你最有資格下定論。這兩件東西,等你十八歲成年之後,無不良嗜好和犯罪記錄,我才會交給你。如果你想要,那麼你是否有資格拿回去的唯一標準就是我的判斷。”

  起初小姑娘眼神里都是憎恨,本以為顧成也是跟其他人一樣來安慰她,各種惡毒回復隨時恭候,這段日子她說這些話已經駕輕就熟。但顧成有點不按套路出牌,雖然不肯表示,但心裡卻很好奇爸爸給自己留了什麼。

  蘇城在紙巾上留了自己和顧成的號碼,放到楊凱文女兒面前。這樣的人生大慟,他自知笨嘴拙舌,愛莫能助。

  “楊隊……楊凱文有遺物,我咋不知道?”蘇城十分好奇。

  “沒有,這個是空的。”顧成晃晃錄音筆,又把筆記本遞給他。那是楊凱文生前的一本工作筆記,才用了不久,內容不多,跟遺言壓根兒不沾邊兒。

  蘇城恍然大悟,“你是想讓那孩子好好生活、好好學習,對吧?可是將來怎麼辦,她肯定會恨你的呀!”

  顧成在他額頭上拍了一下,微笑道:“傻子,她恨我有什麼關係,別恨她自己就好了。”

  蘇城咂摸了一會兒話中之意,點頭贊同,“感覺好有道理啊!你這一招,有沒有什麼說頭兒?”

  顧成誇張地“咦”了一聲,“最近有點好學啊。”繼而解釋,“這種情況,同情心毫無幫助,同理心則能讓人們相互理解、關懷,情感上更融洽,但我們只是陌生人,很難正確了解她的感受和情緒。有個例子,你跟一個掉在坑裡的人說堅持住,遠遠沒有跳下去陪他能給他力量。當然這不是說讓你們一起等死,只是說明當被勸慰者能夠感知到同理心,這時候你的安慰、回應甚至只是傾聽,才更容易讓事情所有好轉。”

  蘇城聽得有點糊塗,“你是想說如果你跟她有相同的遭遇,你的安慰勸說就會比較有用?可這跟你的招數有啥關係呢?”

  “不錯有進步,都聽明白同理心了。”顧成笑,“其實沒有什麼說頭兒,這件事上我們連同理心都無法應用,所以只能想些偏招兒,讓她對未知有一個期待,希望能有一點作用。我會記錄這件事中關於她爸爸的部分細節,再想辦法弄幾段口供錄音吧,過上幾年等她長大了,事情淡化,負面情緒消退,思想更成熟一點,再聽一聽當時的情況,更穩妥。楊凱文錯歸錯,女兒應該更全面地看待和判斷自己的父親。”

  蘇城突然在他臉上“吧唧”親了一口,顧成詫異地轉頭看他,蘇城雙手食指分別指著自己雙眼,“星星眼,有沒有看到刷刷閃呢?”

  老爺子發了話,請顧警官撥冗前來,瞧一眼他這個沒人管的老頭子,顧成掛了電話一頭汗,當天下班趕緊麻溜兒滾過去了。

  下個棋老頭兒嫌他臭棋簍子,研個墨老頭兒嫌加不對水,泡個茶老頭兒嫌他啥也不懂,抖空竹就更不用說了老頭兒直接能給他嫌成狗。顧成鬱悶道:“人都說隔輩兒親,咱家也沒有十個八個大孫子,您都給我親到哪兒去了啊?”

  老爺子白他一眼,“噢,可能是親到美利堅去了吧。”

  他說什麼是什麼唄,顧成低眉順眼,“是是是,我這不都認錯兒了麼,一切為了知識!□□他老人家可說了——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周總理他老人家也說了——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

  老爺子雖然對帝國主義殊無好感,但絕沒有仇視到留學都不能夠的地步,只不過在家人的刻意隱瞞下,一直以為顧成父子的矛盾根源在出國這件事上。後來父子二人做了妥協,在爺爺面前將和平友好的邦交政策執行到底,只不過演技糟糕,老爺子也看得出是面和心不和,加上顧成媽媽也是個天天往資本主義國家跑的主兒,怎能讓他不對階級敵人心生怨恨。

  晚飯時候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林琅,只不過“不速”僅僅是對於顧成而言,老爺子可歡迎得緊。林琅在長輩面前是慣會做乖巧機靈模樣的,長得又眉清目秀,再加兩句甜言蜜語,很容易討得老人家歡心。而顧成看似出類拔萃,卻偏偏缺失一點少年兒童應有的活潑伶俐,年歲愈長愈明顯,導致父輩祖輩均陷入一種“我家小子太優秀了不愧繼承了我的基因啊”然而“兔崽子咋那麼不招人疼呢”的冗循環之中。

  老幹部自詡覺悟高,絕不能夠一上來就問啥時候結婚想要男孩兒女孩兒上哪所幼兒園,不過最後到底是沒憋住,欲抑先揚地先誇了兩句他最近得了表彰這事兒,接著端嚴肅然語重心長地致了臨別辭:好男兒事業為重,但先賢也說了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可是古人的大智慧。再就沒往下說,意思是你自己掂量著辦吧。

  出了門顧成道:“最近怎麼樣?”

  林琅抬抬下巴,“十分鐘的路,我媽都得派一司機跟著。”

  “這兩天來看過我爺爺吧?你能來陪老爺子我很感激,但別再這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