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謝漪大急,這分明是君臣離心之相。
她憂心重重,想著大殿之上,不好說話,待散了朝,她再問一問萌萌出了什麼事,為何如此不快。
可這一場大朝,好似沒有盡頭,不論她怎麼等,都等不來散朝。皇帝的目色越來越冷淡,底下大臣越來越惶恐。一殿之上,君臣離心。謝漪看得心急,卻毫無用處。
她竟就自夢中急醒了過來,一醒來便知那是夢了。謝漪輕輕鬆了口氣,又見天尚未亮,劉藻還躺在她身邊,不知何時,手臂搭在了她身上,半摟著她。
應當沒睡多久。只這一會兒的小眠,反倒更加倦怠。她合起眼,欲再睡,不想,卻怎麼都睡不著了。那夢中的情形在她腦海中浮現。謝漪懂些解夢之道,可這夢,她倒不知該從何解起。
她將夢境回想了好幾遍,忽然發現,夢中情形,與如今朝上有些相似。陛下穩穩地壓制了群臣,卻對大臣們極為不滿,與他們日漸離心。
因為立後的事,不只是陛下,連她也是,這些年來,都是將群臣置於對立面上對付的。這數年,她們不知算計過多少回,大臣們會有何應對,他們會如何逼迫,而她們又當如何壓制,如何占得上風。
演算了無數回,加上自立後來,大臣們明里暗裡都是反對,如此眼觀目睹,潛移默化,她們自然就在心中與大臣們對立了起來。
這已是君臣離心之兆,陛下平日裡已多番顯露出對大臣們的厭煩反感。
謝漪睜開眼睛,劉藻的呼吸輕輕地打在她的耳畔,她睡得很好,全然不知謝漪又添了一樁心事。謝漪將頭靠過去,與劉藻抵在一起,重又合上眼。
大抵是厚積薄發,她們將該準備的都做足了,壓制諸侯王,掌握兵權,安撫百姓,故而立後之事,推行起來,雖有困難,卻稱得上平順。
謝漪默算進展,三日之內,重臣若仍無回應,陛下勢必會再進一大步。
一切都是順利的。
如此,事成之後,便該縫合陛下與大臣間的嫌隙了。否則,放任君臣離心,必會種下種種隱患。
謝漪這樣想著,忽而失笑。若是在當年,她發覺陛下與大臣生隙,恐怕不能如此平靜,想著事成之後如何。多半會當下便取措施,不滅陛下英仁之名。
可如今,她想的卻是事成之後,再行補救。這些年,她力求持心秉公,想著輔佐君王,想著庇護黎庶,想著她與萌萌的事,千萬要穩妥,不能因她們而連累了蒼生。
可到頭來,她終究還是生了私心。
第136章
謝漪身上疲憊睏倦,而精神卻極清醒,兩下相衝,睡得很不舒坦。
她翻了下身,面朝外側,過了一小會兒,身後那人便貼了上來,右臂攬著她的腰,前額抵在她的腦後。謝漪恐驚醒了她,便不動了。
橫豎睡不著,她合著眼,想接下去幾日興許會生的變故。想著想著,劉藻環在她腰上的手緊了緊,與她貼得更緊密。謝漪以為她要醒了,便靜等著,等了許久,不見有別的動作,方知她猶在夢裡。
真是好動,睡覺都不安分。謝漪暗自搖頭,思緒卻自廟堂轉到了君王身上。
謝漪時常以為劉藻特別。
她還未出生,便喪父,榮耀盡去,居於掖庭。稍長几歲,則被當做了新帝的眼中釘,趕出宮門。年少歲月,跟著外祖母度日,四下鄰里皆貴胄,都知她的來路,都不敢與她相交,避之唯恐不及,倒是僕役婢女,常憐憫同情。
如此境遇,不說長得唯唯諾諾,至少也該謹小慎微,沉默寡言。當初謝漪就是怕境遇將她壓壞了,方想方設法地延請名師去教她,既為她開拓眼界,也好排解她心中憤懣。
可劉藻卻是既不唯唯諾諾,也不謹小慎微。沉默寡言倒有一些,但也是當著外人。即位之初,她著實沉寂了一段日子,可一掌權,她便將利爪亮了出來,舉止言行,既霸道又尖銳。
這樣的性子,謝漪當真尋不出緣由,不知她是怎麼養成的。
只是也不壞。若是陛下唯唯諾諾,謹小慎微,想必也沒有她們如今這境況了。
謝漪思緒混亂,什麼都想一些,想的最多的還是劉藻。想她這霸道又記仇的性子,來日縫合她與群臣間的嫌隙,怕是得費上好一番功夫。
說來也怪,明明是費心費力的事,謝漪卻不覺得麻煩,想的更多的,是不論如何,都不能讓陛下受委屈,寧可縫合得慢些,也不能逼迫她去與臣下重歸於好。
想睡時睡不著,打算胡思亂想應付到天亮卻反倒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這回沒做夢了,得了一回好眠。再醒來,天已大亮,身旁之人側倚在榻上,一手撐頭,一手執一卷竹簡在看。
見她醒來,那人將竹簡隨手一放,俯身過來。一縷發梢划過謝漪唇上,有些癢。謝漪彎了彎唇,問:「你怎麼還在?」天已大亮,怎地還窩在寢殿躲懶。
劉藻往她懷裡鑽,中衣已染上了涼意,謝漪下意識地退了退,稍加適應,方抱住她,替她暖暖身子。
「待有人來,再去不遲。省的如昨日,乾等半日。」劉藻在謝漪懷中躺穩了,舒服地喟嘆了一聲。她而今閒得很,奏疏有謝漪看,大臣們不敢來煩,她就成了個無所事事的閒人,自然哪裡都不用去。
謝漪聽她這麼說,也就由她去了,又躺了會兒,就要起身。
她憂心重重,想著大殿之上,不好說話,待散了朝,她再問一問萌萌出了什麼事,為何如此不快。
可這一場大朝,好似沒有盡頭,不論她怎麼等,都等不來散朝。皇帝的目色越來越冷淡,底下大臣越來越惶恐。一殿之上,君臣離心。謝漪看得心急,卻毫無用處。
她竟就自夢中急醒了過來,一醒來便知那是夢了。謝漪輕輕鬆了口氣,又見天尚未亮,劉藻還躺在她身邊,不知何時,手臂搭在了她身上,半摟著她。
應當沒睡多久。只這一會兒的小眠,反倒更加倦怠。她合起眼,欲再睡,不想,卻怎麼都睡不著了。那夢中的情形在她腦海中浮現。謝漪懂些解夢之道,可這夢,她倒不知該從何解起。
她將夢境回想了好幾遍,忽然發現,夢中情形,與如今朝上有些相似。陛下穩穩地壓制了群臣,卻對大臣們極為不滿,與他們日漸離心。
因為立後的事,不只是陛下,連她也是,這些年來,都是將群臣置於對立面上對付的。這數年,她們不知算計過多少回,大臣們會有何應對,他們會如何逼迫,而她們又當如何壓制,如何占得上風。
演算了無數回,加上自立後來,大臣們明里暗裡都是反對,如此眼觀目睹,潛移默化,她們自然就在心中與大臣們對立了起來。
這已是君臣離心之兆,陛下平日裡已多番顯露出對大臣們的厭煩反感。
謝漪睜開眼睛,劉藻的呼吸輕輕地打在她的耳畔,她睡得很好,全然不知謝漪又添了一樁心事。謝漪將頭靠過去,與劉藻抵在一起,重又合上眼。
大抵是厚積薄發,她們將該準備的都做足了,壓制諸侯王,掌握兵權,安撫百姓,故而立後之事,推行起來,雖有困難,卻稱得上平順。
謝漪默算進展,三日之內,重臣若仍無回應,陛下勢必會再進一大步。
一切都是順利的。
如此,事成之後,便該縫合陛下與大臣間的嫌隙了。否則,放任君臣離心,必會種下種種隱患。
謝漪這樣想著,忽而失笑。若是在當年,她發覺陛下與大臣生隙,恐怕不能如此平靜,想著事成之後如何。多半會當下便取措施,不滅陛下英仁之名。
可如今,她想的卻是事成之後,再行補救。這些年,她力求持心秉公,想著輔佐君王,想著庇護黎庶,想著她與萌萌的事,千萬要穩妥,不能因她們而連累了蒼生。
可到頭來,她終究還是生了私心。
第136章
謝漪身上疲憊睏倦,而精神卻極清醒,兩下相衝,睡得很不舒坦。
她翻了下身,面朝外側,過了一小會兒,身後那人便貼了上來,右臂攬著她的腰,前額抵在她的腦後。謝漪恐驚醒了她,便不動了。
橫豎睡不著,她合著眼,想接下去幾日興許會生的變故。想著想著,劉藻環在她腰上的手緊了緊,與她貼得更緊密。謝漪以為她要醒了,便靜等著,等了許久,不見有別的動作,方知她猶在夢裡。
真是好動,睡覺都不安分。謝漪暗自搖頭,思緒卻自廟堂轉到了君王身上。
謝漪時常以為劉藻特別。
她還未出生,便喪父,榮耀盡去,居於掖庭。稍長几歲,則被當做了新帝的眼中釘,趕出宮門。年少歲月,跟著外祖母度日,四下鄰里皆貴胄,都知她的來路,都不敢與她相交,避之唯恐不及,倒是僕役婢女,常憐憫同情。
如此境遇,不說長得唯唯諾諾,至少也該謹小慎微,沉默寡言。當初謝漪就是怕境遇將她壓壞了,方想方設法地延請名師去教她,既為她開拓眼界,也好排解她心中憤懣。
可劉藻卻是既不唯唯諾諾,也不謹小慎微。沉默寡言倒有一些,但也是當著外人。即位之初,她著實沉寂了一段日子,可一掌權,她便將利爪亮了出來,舉止言行,既霸道又尖銳。
這樣的性子,謝漪當真尋不出緣由,不知她是怎麼養成的。
只是也不壞。若是陛下唯唯諾諾,謹小慎微,想必也沒有她們如今這境況了。
謝漪思緒混亂,什麼都想一些,想的最多的還是劉藻。想她這霸道又記仇的性子,來日縫合她與群臣間的嫌隙,怕是得費上好一番功夫。
說來也怪,明明是費心費力的事,謝漪卻不覺得麻煩,想的更多的,是不論如何,都不能讓陛下受委屈,寧可縫合得慢些,也不能逼迫她去與臣下重歸於好。
想睡時睡不著,打算胡思亂想應付到天亮卻反倒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這回沒做夢了,得了一回好眠。再醒來,天已大亮,身旁之人側倚在榻上,一手撐頭,一手執一卷竹簡在看。
見她醒來,那人將竹簡隨手一放,俯身過來。一縷發梢划過謝漪唇上,有些癢。謝漪彎了彎唇,問:「你怎麼還在?」天已大亮,怎地還窩在寢殿躲懶。
劉藻往她懷裡鑽,中衣已染上了涼意,謝漪下意識地退了退,稍加適應,方抱住她,替她暖暖身子。
「待有人來,再去不遲。省的如昨日,乾等半日。」劉藻在謝漪懷中躺穩了,舒服地喟嘆了一聲。她而今閒得很,奏疏有謝漪看,大臣們不敢來煩,她就成了個無所事事的閒人,自然哪裡都不用去。
謝漪聽她這麼說,也就由她去了,又躺了會兒,就要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