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藻一聽就明白了,與上回不同,上回提立後,謝相是眾矢之的,她出面只會引來眾怒,故而不如隱匿。而今,都已鬧過一場了,眾人心中都有了數。且謝黨久無主心骨,謝相也是時候出面安軍心了。

  她吩咐了宮人謝相一回來,便立即稟她,就去了宣室殿。

  宣室殿外已有許多大臣求見。劉藻將胡敖與了謝漪,新提拔上來的那中官遠不及胡敖機變,這時叫眾臣圍著,逼問得快哭出來了。幸而他知什麼能說,什麼說不得,再如何也都是好言相勸,請眾臣先出宮去。

  劉藻一到,喧鬧的場面倏而一靜。

  眾臣忙躬身行禮:「拜見陛下。」

  劉藻含笑道:「眾卿家何事聚於此?」

  眾人方才尚高呼要見陛下,這時見她來了,竟不敢開口了。

  劉藻看了眼天色,天色昏沉,陰雲皚皚,看著是要下雪。眼前還擠擠挨挨地立著眾多等著發難的大臣,可劉藻的心思忽然就遠了,想的是謝相出宮,不知可穿夠了衣物。

  「陛下,臣等有事要奏。」一名大臣出聲道。

  皇帝將落在天邊的目光收回,淡淡道:「哦,既是有事,那隨朕入殿去吧。」

  宣室殿已被火爐烤得暖暖的,眾臣在外頭吹了許久的冷風,一入殿,便打了個哆嗦,而後方由暖意,浸透到全身。

  劉藻在上頭坐下,飲了口蜜水,方問:「眾卿有事,稟來便是。」

  說罷將耳杯置於案上,目光也隨意地落在為首的那大臣身上。那大臣心下一驚,竟不敢言。

  孫次卿的屍身丟在亂葬崗里,一家老小全部梟首於城外,濟陽王被押解入京,奪爵下獄,在獄中第五日,不知發生了什麼,濟陽王與王世子投繯自盡。還有許多附逆的大臣,死的死,貶的貶,怕是今生再無出頭之日。

  前車之鑑不遠,眾臣自是忌憚。

  劉藻等了半晌,無人開口,環視了一圈殿上。眾臣忙低下頭,仿佛擔心自己的模樣被陛下記下了。

  皇帝笑了一聲,道:「朕知你們為何而來。」

  大臣們愈加心驚,只怕做了出頭鳥。他們來前,自是義憤填膺,且又結伴而來,這殿上少說也有二十人,再如何,陛下也不至於責眾,可不知為何,陛下駕臨之後,他們卻誰也不敢出頭了。

  「怎麼這麼大的事,就你們來了,三公九卿無一人在?」劉藻又道。

  殿上寂靜一片,無人出聲。

  劉藻冷嗤了一聲。為首的那一個見不能再不出聲了,左右看了看,只得硬著頭皮,回道:「臣等關切……」

  「三公九卿皆不關切,只汝等關切?」皇帝問道。

  於是,更無人開口了。

  劉藻擺擺手,道:「都退下吧。」

  大臣們如蒙大赦,忙就走了。

  劉藻要等的根本不是這些小卒子,朝中從來不是他們說了算的,可偏偏那幾名老臣,卻不肯出頭。

  她等了半日,仍無人來,不免興味索然。

  而老臣們更是為難,他們以為鞏侯已入後宮,便不該干政。可孫次卿的骸骨怕是都沒涼透呢,殷鑑未遠,他們哪裡敢如上回立後時那般大張旗鼓地反對,便欲再觀望觀望。

  如此一來,兩下里就僵住了。

  夜幕將至,劉藻回了寢殿,見謝漪還未歸來,便裹了件大氅,往宮門去接她。風雪交加,外頭冷得很。劉藻出了殿門,想了想,又回去,拿了一身謝漪的氅衣來,方登車,往宮門去。

  到宮門不久,謝漪恰也回宮。

  她正想著今日底下稟與她的情形,輜車忽而一停,有一人掀開車門,闖了進來。她一來便將一件厚厚的氅衣裹到她身上,還握住她的手替她暖暖,口中關心道:「冷不冷?你怎麼穿得這樣少?」

  謝漪莞爾,讓她坐到身邊,問道:「大冷天的,陛下怎不在宮中等我,跑到這裡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李聞:我才幾天沒出現,你們就另立山頭,找了胡敖當粉頭?

  第135章

  車駕繼續往裡行。

  劉藻把謝漪的手揣在手心,低頭呵氣,替她搓暖,口中道:「我想著你該回來了,便來迎一迎你。相府衣衫都收拾入宮了?你怎麼也不添一身?」

  相府依舊是謝漪的府邸,只是如今該改稱為鞏侯府了。既是她的府邸,一應用度自是全的,只是謝漪歸心急切,便未及添衣。

  「車中不冷。」謝漪平靜道。

  劉藻緊緊握著她的手,不相信:「明明冷。」說完把她的手揣進了懷裡捂著。

  她懷中溫暖,謝漪由她握著,問她午間可進過吃食,湯藥飲了不曾。劉藻仔細答了,皺著眉頭與她抱怨了一句:「湯藥格外苦,必是太醫令怨我昨日斥了他,往藥中加了黃連。」

  她眼下所用是補藥,做固本培元之用。

  太醫令讓她的病情折騰得頭髮都白了一半,恨不能將世間的大補之物統統取來,侍奉陛下服下。他只憂心陛下嫌藥苦,不肯好生用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壞了藥性,哪裡敢往其中添黃連。

  謝漪搖了搖頭,沒有說話。果然劉藻下一句便是:「我已大好了,令醫官們歸太醫署去吧,不必再用藥。」

  湯藥惡苦,她不愛用,前幾日病時,為能病癒,她好生飲下了,而今大好,又活蹦亂跳起來,她便不樂再服。自昨日,她便蠢蠢欲動地欲將駐於偏殿中的幾名醫官遣回太醫署去,只謝相不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