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商量買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皓晟回到自家店鋪後,還是坐立難安。

  顧嬸子家的店鋪與家具鋪隔了一個柳嬸子家的店鋪,若是製作家具的話,兩個院子走動起來很不方便,若是出售的是隔壁柳嬸子家的店鋪那該多好。

  楊皓晟想到這裡,腦中突然閃過一道亮光,對啊,何不找柳嬸子商量一下,看看柳嬸子是否願意等顧嬸子家的店鋪買下來後與她家的交換一下。

  柳嬸子家開的是一家賣成衣的鋪子,聽說柳嬸子年輕時在州府一家大戶人家的針線房裡呆過,後來嫁給現在的丈夫後,便自己攢錢贖了身,來到了這個鎮上落戶。

  柳嬸子的針線做的很好,後來教會了她的女兒,故而她家的成衣鋪都是由她和她的女兒支撐著。

  她們通常會做出成衣擺掛在店鋪里,顧客既可以購買成衣,也可以自己帶布料過來,根據店鋪里的樣式定做。

  因為生意做的比較靈活,而且鎮上只有這樣一個成衣鋪,所以生意還是挺不錯的。

  但是由於鋪面不是很大,所以縫製好的成衣無法全部掛起來,好多皆是摺疊著擺到櫃檯上,等顧客來時,再一一展示給他們看,很是不便。

  柳嬸子聽說隔壁顧家要出售鋪子,也有點心動,但是考慮到手頭上並不寬裕的銀錢,若是買了店鋪,便會周轉不開,只好放棄購買的念頭。

  楊皓晟進來時,柳嬸子正坐在櫃檯里,一邊忙活著手裡的針線活,一邊正為不能買下隔壁店鋪而鬱悶著。

  抬頭見看到楊皓晟走了進來,有點心不在焉地問道:「皓晟,你來了,有什麼事嗎?」

  楊皓晟看著雖然在和他說話,但是一臉愁悶的柳嬸子,自己的問題沒好意思立即問出口。

  「柳嬸子,也沒什麼事,倒是您,是不是有什麼為難的事,需不需要我幫忙?」

  柳嬸子正在愁悶不已,正愁沒個人可以說一說,聽楊皓晟的詢問,一下子似是打開了話匣子,將自己心裡憋著的話倒了出來。

  「皓晟啊,你看看,我這麼多的成衣都堆在櫃檯上,顧客怎麼能夠看到所有好看的樣式呢?」

  柳嬸子放下手裡的針線活,走出櫃檯,一邊說著話,一邊指著擺放在櫃檯上的成衣。

  「我聽說隔壁你顧嬸子家的店鋪要出售,我好想將其買下來,如此以來,這裡所有的成衣都可以掛起來,生意肯定比現在還好,可是我手頭又沒有那麼多餘錢,你說我能不愁嗎?」

  楊皓晟聽到這裡,心裡暗自慶幸自己早早找了顧嬸子,若是晚了,說不定柳嬸子湊錢將顧嬸子家的店鋪買下來了呢。

  「柳嬸子,其實,我今天來剛好是為了顧嬸子家的店鋪。」

  楊皓晟決定直接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也好讓柳嬸子對顧嬸子家的店鋪已經賣出去了這件事,有個心理準備。

  柳嬸子一臉疑惑地望著楊皓晟,難道是楊皓晟要買顧家的店鋪?

  「我有個朋友已經決定要買顧嬸子家的店鋪,可能近幾日便要過來辦手續。」

  柳嬸子一臉肉疼的表情,但想到自己沒錢,顧家店鋪遲早都會賣出去的,便也釋然了。

  「我今天來,是想和您商量一下,我朋友將顧嬸子的店鋪買下來後,能不能和您家的交換一下?」

  柳嬸子已經平靜的心又因為楊皓晟的話激動起來。

  顧家的店鋪因為靠近商業街中間通道,不僅是做生意最好的位置,而且店鋪也比自己家的大上許多。

  「什麼,你朋友要和我交換店鋪?」

  儘管很激動,但柳嬸子是個實誠人,又覺得這樣虧了人家。

  楊皓晟肯定地點了點頭。

  「可是,你顧嬸子家的店鋪不僅位置好,而且面積也比我家的大了不少呢,那豈不是虧了你朋友。」

  楊皓晟以前並沒有關注過各家店鋪的大小,故而並不知道顧嬸子家的店鋪比其他店鋪大。

  但是想到能夠將兩家換到一起,便下定了決心,至於為什麼將大的換成小的,他向雪兒解釋後,相信雪兒不會責怪他的。

  「柳嬸子,大小沒關係,我們主要是想將兩家的店鋪換到一起,以後走動起來方便一點,也便於我照顧他們。」

  聽楊皓晟如此說,柳嬸子的眼睛終於亮了,但她又有了另一層擔心。

  「你說真的嗎,若是兩家交換的話,不會需要我再補差價吧?」

  楊皓晟看到柳嬸子急切的表情,笑了笑,「當然是真的了,您放心吧,不會要您補差價的。」

  柳嬸子緊緊懸著的心終於回到了心窩。

  不用出錢,就能換到更大的店鋪,她怎麼能不高興呢,儘管沒能買下來,但掛的成衣肯定比現在多不少呢。

  「不過,就是要麻煩您要費時間搬家了。」

  心情激動地柳嬸子連連擺手,「不麻煩,不麻煩,不就是搬個家嘛,我們家人多,很快就能搬好。」

  柳嬸子因為換了大店鋪而高興著,那還會在乎搬家帶來的麻煩呢。

  楊皓晟沒想到事情竟然這麼順利,他來時準備好的一大堆用來說服柳嬸子的話還沒有派上用場,便將交換店鋪的事情談妥當了。

  楊皓晟與柳嬸子大致確定了下辦手續、搬家的時間,便心情輕鬆愉悅地回了自家店鋪。

  無所事事的楊皓晟,便開始盤算,等雪兒和柱子搬來後,在兩家的牆上開一扇門,這樣兩家來往起來就方便了,反正阿爸要每天教他們練武,和雪兒說起來也有由頭不是。

  *******

  李雪兒懷著紛紛亂亂的心事回了家,等吃了楊大叔和柱子、剛子三人準備的午飯,她才找回了自己的心神。

  李雪兒整理了一下購買回來的東西,將東西都規整到相應的位置後,她便查看她買到的種子。

  今天她只買到了白蘿蔔、大白菜、韭菜、蔥、菜瓜(番瓜)、豌豆的種子。

  她還想要冬瓜、南瓜、龍豆、小油菜、菠菜的種子,可是店鋪里不僅沒有,還有幾樣,店鋪里的人都沒聽過名字。

  李雪兒盤算了下,可吃的綠色菜只有韭菜,大白菜也算一種吧。

  她原打算從店鋪里買點糖蘿蔔種子,可是店鋪里也沒有,她只好打算按照自己當時買糖蘿蔔時的想法,自己嘗試著種出種子來。

  她記得前世小時候,家裡也沒什麼綠色菜可吃,阿媽常常將糖蘿蔔大大的葉子摘下來,用開水煮一煮,然後涼拌,也一種帶著些許甜味的、味道鮮美的美食呢。

  看著一包包種子,李雪兒又開始發愁種菜的地來。

  若是將園子裡的木頭疊起來,可以種一部分,但這一小部分也太小了點。

  她想要種上一大片,不僅春夏秋三季有得吃,還打算存上一部分,到冬天時也可以吃上蔬菜。

  她思來想去,就想到了屋後的小山坡。

  她家和海子家屋後的小山坡足有三十米寬,長也有五十米左右,雖然現在上面堆放著蓋房子的木料,卻也只占去了一部分。

  只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將其開出來用來種菜,她得去問問村長叔,如果有必要的話,便買下來,然後平整平整,還可以在其上種點果樹。

  有了這個打算,李雪兒吃過晚飯便來到住在村子中間,有著兩排新房子的村長劉金義家。

  聽說村長劉金義的祖父年輕時,在外跑商時,結識了當時的縣令。

  這個縣令也是個命苦的,考到四十多歲,才中了進士,被派到這個偏遠的縣城當縣令。

  他在一次回家的途中,馬被驚了,從車上摔了出來,剛好遇到劉金義的祖父救了他,陪著他回了縣城。

  縣令為了感激劉金義的祖父,便讓他祖父當了村長,並出錢給他們家在村子裡買了幾十畝地。

  劉金義的祖父想到等這個縣令升了更大的官,他們家就會發達起來,為了能夠讓子孫有機會混個一官半職,便開始讓家中的兩個兒子讀書,並且把這一條還寫進了家規中。

  可是後來,那個縣令並沒有升官,而是在這個縣上連任了六年後,被調任到一個比這個地方稍好一點的縣城去當縣令了,沒過一年,苦命的他便生病去世了。

  劉金義的祖父雖覺得已經沒了什麼指望,但依然要求子孫好好讀書,即使考到四五十歲也不要放棄。

  劉金義的叔叔非常不喜歡讀書,讀到二十歲娶了媳婦後,死活不去讀書了。

  他祖父非常生氣,便將老二從家裡分了出去。

  劉金義的父親遵從他祖父的意願,一直讀書讀到四十多歲,連個秀才都沒考上,劉金義的祖父去世後,便放棄了繼續讀書的念頭。

  劉金義依然遵從他祖父的意願,繼續讀書。

  他祖父去世後,他自己也有了兒子,好不容易兒子到六七歲了,他便把這個意願轉移到兒子身上,慢慢的自己不再參加科考。

  今年,劉金義的兒子已經十歲了,聽說書念得挺好,一家人都很高興。

  他家便在鎮上買了套房子,村長的父母陪著孫子在鎮上讀書,冬天農閒時,一家人皆搬到鎮上去住,村長只是偶爾回來一兩次。

  春種時,村長和他媳婦便會回來,找上金海叔幫忙耕種。

  最早的時候,他祖父跑商存了一些錢,那個縣令又是幫襯著他們,他們一家子便不自己耕種土地,全部租了出去。

  可是幾十年來一家人只顧讀書,祖父留下的錢也消耗殆盡,讀書需要的錢便只能通過賣糧食得來了,他們只好自己種田,偶爾也會找人幫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