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近親近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雪兒聲音和緩地講著故事,偶爾比劃幾個動作,使得故事聽起來更加生動。

  柱子聽的很認真,偶爾會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說:'石頭蛋是不是長的和雞蛋一個樣啊?'、'石猴和猴子一個樣嗎?'、'他們身上有毛嗎?'。

  李雪兒便停下講著的故事,細心地給出答案,然後在柱子'原來如此'的表情里繼續中斷的故事。

  在娓娓動聽的故事裡,時間過得很快,周圍靜悄悄的,只有李雪兒和緩的聲音飄蕩在這個家裡,猴王出世的故事便在這聲音里漸漸接近尾聲。

  「吱,哐當。」院子裡傳來大門打開的聲音,緊接著有個快速的腳步聲從大門口向他們這個屋子走來。

  「柱子,有人來了,你坐著阿姐去看看。」李雪兒邊說話邊下了炕,她的鞋子還沒穿好,來的人已經推開了屋子的門。

  「柱子,你阿姐醒來了沒有?」洪亮而滿含急切的女聲隨著推門的動作傳了進來。

  李雪兒記憶中這個聲音的主人應該是鄰居家王嬸子,王嬸子夫家是這個村子裡的大姓「劉家」,叫劉金勝,王嬸子名叫王英花,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海子,今年十四歲,另一個叫剛子,今年八歲,除了他們四人,家裡還有個阿婆,阿爺已經過世了。

  李雪兒踩著鞋,迎上進來的王嬸子,「嬸子,我已經醒來了,你快進來坐,外面冷。」

  王嬸子牽著李雪兒的手,坐到了炕沿上,一邊拍著她的手,一邊說道:「你這個妮子,可嚇死我們了,醒了就好,醒了就好,飯吃了沒有?」

  「嬸子,我吃過了,多虧了您與阿叔幫襯,若不然我與柱子不知道會如何呢,謝謝您。」說著話,李雪兒的眼淚便又流了出來。

  自從阿爸去世後,都是王嬸子一家幫襯著,因為家裡沒錢,僅是買了個便宜的棺木,將阿爸在正屋停了三天靈,然後安葬了,連棺木錢都是王嬸子家墊的。

  「妮子,一切都會好的,嬸兒就怕你想不開,你可要挺住,柱子還小,需要你的照顧。」王嬸子說著也紅了眼睛。

  柱子在她們倆說話間已經挪到了李雪兒身邊,靠著她,大大的眼睛裡也蓄滿了眼淚。

  「柱子乖,以後要聽阿姐的話哦。」王嬸子摸了摸柱子的頭,接著對李雪兒說道:「以後有啥難處就來找嬸子,嬸子家雖不富裕,能幫的我們一定幫你們。」

  「嬸子,我知道了。」

  王嬸子看著李雪兒的精神已經好了許多,也便放下了懸著的心,與李雪兒聊了幾句便回去了。

  李雪兒將王嬸子送出了家門口,望著她向自己家走去。

  王嬸子身體壯實,皮膚是典型的小麥色,走起路來風風火火,是莊稼地里的一把好手,性格直爽,心裡沒有那些個彎彎繞繞,阿媽去世後,一直以來都很照顧她與弟弟,這次更是幫了大忙,以後若是日子好過了,一定要好好謝謝她。

  李雪兒看著王嬸子進了家門,準備折回往裡走,她這才發現柱子緊挨著她站著,一聲不吭,「你怎麼也出來了,冷不冷?」

  柱子搖了搖頭,「不冷。」

  李雪兒牽著柱子回到屋子,坐到炕沿上問道:「柱子,阿姐想去阿爸做木工的那個屋看看,那邊太冷了,你在炕上坐著好不好?」

  「阿姐,我想和你一起去,我不怕冷。」柱子緊緊抓著李雪兒的手,生怕她丟下他。

  「那好吧,我們一起去看看。」李雪兒拉了拉柱子薄薄的衣服,牽著他向茅草屋走去,她得趕緊想辦法掙錢,這才剛入冬,到深冬時,柱子的衣服可不頂事,還有鞋子,得做雙棉鞋。

  進了茅草屋,李雪兒將柱子安置到牆角避風處,找了個木墩子讓他坐著,然後便開始查看工具和木料。

  象鋸子,鑿子,推子(專業術語叫推鉋,為了易於理解叫推子),比較齊全,但是她沒有看到刻刀,他記得前世里阿爸有一套十二個大小不同的刻刀,她當時雕刻時用過,不知道是不是這裡的阿爸不會雕刻的原因,工具里沒有刻刀。

  再看木料,牆邊放著兩根直徑四十多厘米,長約三米的原木料,緊挨著木料放著幾塊鋸好的木板,木板邊上還堆放著十幾根處理好的長短不一的木稜子,或許是阿爸受傷前準備做凳子用的。

  她大致估算了下,若是用現成的木板與木稜子做前世里阿爸製作的那種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最多只能製作五或六把,然後再將兩根原木料處理出來,應該可以再做十把,不知將這些椅子賣出後,她和柱子能不能將冬天熬過去。

  此外她須得想辦法在天氣變得更加寒冷前,再砍伐些木料回來風乾,到春天暖和時便可以用來製作家具。

  查看完工具和木料,李雪兒心裡便有了點底氣,阿爸留下的這些材料應該能夠讓她與弟弟度過目前的難關。

  柱子看著阿姐忙忙碌碌的樣子,感覺好像與以前的阿姐不一樣了,阿姐以前幾乎不進阿爸的木工房,更別說去動那些工具,阿爸認為做木工應該是男孩子乾的活,也不讓阿姐干。

  在家裡阿姐負責做家務,除此之外便是幫阿爸種種田。

  柱子覺得越來越冷,只好將胳膊抱緊,儘管很想跺跺腳,但他怕打擾阿姐,看著阿姐動動鋸子,試試推子,再量量木頭,似乎看到了忙活的阿爸,看著這樣鮮活的阿姐,他的心終於落到了實處,周圍襲來的寒冷也被心中的喜悅所掩蓋。

  在茅草屋裡呆了大約半個時辰,李雪兒感覺手腳都有點冰涼,她看著蜷縮在牆角的柱子,小臉蛋都有點發青,她趕緊拉著柱子回到屋子,幫柱子脫掉鞋子,讓他捂到被子裡。

  李雪兒原打算將柱子安頓好之後,再回去看看,但看著可憐兮兮的柱子,決定留下來陪他,做活也不急在這一時半會的。

  柱子看到李雪兒脫了鞋子上了炕,小臉上便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阿姐,快蓋上被子,被子裡很熱乎。」一邊說著一邊貼心地將被子蓋在她的腿上。

  李雪兒依著柱子的貼心照顧,蓋好了被子。「嗯,被子裡真熱乎。」

  李雪兒想起猴王出世的故事還有一點尚沒有講完,便接著給柱子講下去。

  大約過了一刻鐘的時間,猴王出世的故事便講完了,姐弟倆的身上也已暖和起來。

  李雪兒不知道具體的時間,她感覺從喝完麵糊糊至現在大約過去了四五個小時,肚子裡早便空空如也,該是去做晚飯的時候了。

  知道柱子不願意離開她,李雪兒便決定與柱子一起去做晚飯,廚房裡做飯時燒著火,應該不會太冷。

  他們倆剛走出屋門,便看到有個阿婆從大門裡走了進來,李雪兒記得這便是她的阿婆。

  阿婆進了大門,然後將大門關上,似乎怕有人跟著或者外面的人看到,確定關好門後,就朝著他們倆走過來。

  「乖妮子,你可算醒過來了,可嚇死阿婆了,快讓我看看。」說著,阿婆握住李雪兒的手,將她渾身上下看了個遍,發現李雪兒的臉色好多了,才放下心來。

  「臉色看起來好了許多,這下阿婆便放心了,你阿爸就這樣走了,阿婆心裡難過,阿婆也知道你心裡比阿婆更難過,可你不能想不開啊!」說著話,阿婆的眼淚便已經止不住了。

  李雪兒望著阿婆,眼裡含著淚,說道:「阿婆,您放心,我已經沒事了,我不會想不開的,我還要照顧好柱子呢。」

  祖孫三人又進了屋,流著淚敘了一會話,時間很短,大約不到十分鐘,阿婆便著急準備回去,阿婆從口袋裡掏出兩顆雞蛋,放到李雪兒的手裡,說道:「妮子,乖,這是阿婆偷偷藏的雞蛋,你吃了補補身子,你阿爺和阿叔阿嬸不讓我來,阿婆也沒辦法,只有這兩顆,你先吃,以後有機會,阿婆再給你送來。」

  手裡拿著已經捂得熱呼呼的雞蛋,李雪兒剛止住的眼淚又流了下來,阿婆也許上午就偷了這兩顆雞蛋,一直到現在才找到機會溜出來,李雪兒想讓阿婆帶回去,她又怕反而會讓阿爺和阿叔阿嬸發現,惹來他們的不滿。

  阿婆說完話便匆匆出了家門,不讓他們倆送出門,怕被別人看到。

  阿婆今年還不到五十歲,卻已經是滿頭白髮,走起路來都有點顫顫巍巍。

  阿婆的命不好,嫁的第一個丈夫,也就是李雪兒的親阿爺,在李雪兒的阿爸三歲時因病去世,親阿爺的兄弟們不願意照顧阿婆和阿爸,就將他們送回了阿婆的娘家,阿婆的娘家日子過得緊巴,弟媳又是個厲害的,阿婆和阿爸的日子過得很艱難。

  過了一年多,現在的阿爺因為妻子生病去世,身邊留下一個比阿爸大兩歲的女兒,聽說了阿婆的情況後,覺得阿婆身邊帶了個兒子,如果以後不再有子女,便可讓自己女兒嫁給他,便上門提親了,阿婆覺得在娘家的日子不好過,便同意嫁給了現在的阿爺。

  剛開始的時候,阿爺對阿婆和阿爸都很好,還讓阿爸隨了阿爺的姓氏,也就是這個村子的大姓,劉姓,可是過了三年,阿婆生下了阿叔,又過了六年,阿婆生下了小姑姑,阿爺便對阿爸看不順眼起來。

  阿婆性子軟弱,不敢與阿爺對著幹,在家裡,阿爸吃的最差,幹得活卻最多,後來阿爺乾脆讓阿爸改回了原來的姓氏,也就是李姓,並在阿爸十六歲時,怕花錢給阿爸娶親,將阿爸分了出來。

  分出來時,怕村里人說閒話,便給圈了現在的這個院子,並給搭建了一個茅草屋,便是現在的木工房。

  分開後,阿婆總是偷偷摸摸地給阿爸送吃的,有幾回阿爺發現後,還罵了阿婆,後來阿爸自己摸索著學會了製作桌椅板凳,能夠掙錢養活自己了,阿婆也便沒再送過吃的。

  後來,阿爸自己掙錢蓋了房子,娶了媳婦,日子也慢慢的好過起來,還時常偷偷給阿婆送點錢。

  阿爺對阿爸的態度不好,導致阿叔對阿爸也不好,從沒有將阿爸當他的兄弟看,只有小姑姑因為跟著阿婆的時間長,才對阿爸的態度好一點,李雪兒猜測或許是因為心疼阿婆的緣故。

  兩家幾乎是不相往來,就像是毫不相干的兩家人。

  李雪兒看著阿婆出了門,懷著悲傷的情緒,領著柱子去廚房做飯。

  李雪兒做晚晚飯時,因為對自己能製作出椅子有了信心所以便稍稍多挖了些麵粉,在面里澆上少許水,然後拿起兩根筷子,將摻了一點點水的面在手掌心搓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麵疙瘩,讓它們與沒有摻水的麵粉摻和到一起。

  柱子坐在小板凳上認真地照看著李雪兒和面前弄好的灶膛里的火,時不時地添點柴火,火光將他的小臉映得紅撲撲的,煞是可愛。

  等李雪兒弄好麵疙瘩,鍋里的水也已燒開,李雪兒將麵疙瘩撒進鍋里攪勻,蓋上鍋蓋,等煮到鍋里的麵糊糊快漫鍋時,揭開鍋蓋,再次攪拌,感覺到麵疙瘩熟了後,在小碗裡打了一顆雞蛋,邊攪拌邊倒進鍋里,稍煮了一會兒,然後放了適量的鹽巴,麵糊糊便做好了。

  李雪兒將灶膛里的火弄小,將麵糊糊盛到兩個大碗裡,姐弟倆便站在鍋台邊開始吃飯。

  柱子邊吃邊嘟囔著:「阿姐,真好吃,原來加了雞蛋的麵糊糊這麼好吃,要是以後能天天吃到便好了。」

  李雪兒的眼睛再一次的溢滿眼淚,她暗自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讓柱子不僅吃飽穿暖,更要給他吃好穿好。

  姐弟倆吃完飯,李雪兒洗了鍋封了火,然後兩個人在院子裡邊聊天邊溜達。

  過了一小會兒,天便漸漸暗了下來,李雪兒抓緊時間燒了炕,乘著尚能看得見,姐弟倆插上大門,便抓緊時間進屋上炕睡覺。

  或許是因為連日來的擔心和恐慌,將柱子折騰的疲憊不堪,躺到炕上便睡了過去。

  然而李雪兒的腦海里卻是思緒紛飛,翻來覆去,不知過去多久,她才慢慢睡去。

  清冷的月光撒在院子裡,籠罩在月亮上的薄雲漸漸四散開去,似乎預示著明天會有個好天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