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什麼叫新的?凡是把舊的廢除了的東西就叫新的。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些火燒的就是原來領導工作的思路和決定的事情,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用人的問題。如果新的不把舊的否定掉、消滅掉,那又怎麼能體現出叫新的呢?老的畢竟是老的,新的畢竟是新的。過去官場上老的比新的厲害,現在正好反過來,是新的比老的更厲害。黃書記從這個不爭的官場新的遊戲規則中,他似乎已經預感到了自己希望的渺茫,前途的暗淡。
黃書記雖然有些擔心,但他還沒有死心。他雖然對前途感到沒有希望,但還沒有達到絕望。他認為,即便人大主任不給,給個政協主席還是有可能的。政協也不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那地方本來就是老年人的聚集地,老年人的俱樂部。
然而,黃書記想得太樂觀了,就在他率領的考察團到達最後一站西安期間,那天他們遊覽華清池的時候,他的升官夢終於宣告徹底破滅了。省委老書記親自打電話告訴他,新任省委書記已經到任,中央對他的工作也已安排,決定調他到省政協。政協是政協,但職務不是正主席,而是副主席。
正主席和副主席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為了這一個正字,有多少英雄竟折腰。黃書記本來那天遊興還甚濃,結果從接過那個電話以後,他的情緒頓時一落千丈,一蹶不振!
為了把考察工作圓滿完成,黃書記強撐著身子,強打著精神堅持著。他沒有把自己工作變動的事情跟考察團里任何人透露。當然,如果他要是提拔為政協正主席的話,他一定會情不自禁地、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榮升的喜訊告訴給他的部下,讓大家一齊來品嘗和分享他的榮耀和喜悅。
或許考察團的同志們確實沒有發現黃書記思想情緒的微妙變化,但是羅廳長還是從黃書記那張沒有笑容的臉上,捕捉到了他那人生仕途上已經出現悲劇色彩的陰影。同時也令考察團全體成員所沒有想到的是,羅廳長自己的情緒隨著黃書記情緒的變化也發生了變化,也產生了連鎖反應。
如果說黃書記把升遷的籌碼押在省委老書記的身上,那麼他羅廳長則把升遷的籌碼就押在了黃書記的身上。如果黃書記的政治命運出現不測,那麼他的政治命運也同樣標誌著不幸即將到來!
第二十六章 政治籌碼1(2)
羅廳長的分析和聯想並非空穴來風!
第二十六章 政治籌碼2
羅廳長有個習慣,他不管出差在外面時間多長,時間多短,他回來都不直接回家,而是要先到辦公室看看。白天是這樣,晚上也是這樣。
他到辦公室看什麼呢?主要是看看有什麼急需閱看的文件,急需簽發的公文,還有急需瀏覽的信函。這是羅廳長多年養成的一個良好的習慣,許多人民來信、群眾建議,都是在這種情況下被他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的。
有一次他出國訪問,歷時20餘天,駕駛員把他從機場接回來都已經是午夜了,他還是到辦公室兜了一圈。那一次,他在一堆的群眾來信中,發現了一封基層單位的來信,說他們單位在資產重組中,對關係到全廠職工切身利益、工廠前途和命運的一些重大決策繞開職工代表大會,少數人說了算,致使國有資產有大量流失和大批職工下崗的危險。羅廳長看了這封人民來信以後,當即把電話打到這個單位領導人的家裡,指示他們必須立即糾正這種錯誤做法。指出改革方案、重組決策,必須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並針對這件事,他第二天召開廳長辦公會,形成一個文件下發到全系統。這個文件使基層在改制中普遍存在的繞開職工代表大會的錯誤傾向,得到及時有效的糾正和遏制。
試想一下,如果那天夜裡羅廳長直接回家,然後再在家休息兩天再來上班,那麼,這封人民來信就會錯過了機會、失去了時間,這樣不僅那個企業,甚至全系統、全行業的國有資產、群眾利益,都將會蒙受巨大的侵害和損失。
羅廳長打開辦公室的門,辦公室里有一股霉味向他撲面而來。羅廳長趕緊打開電燈,打開窗戶。辦公室的茶几上信和報紙堆得跟小山似的。羅廳長把信件抱到辦公桌上,將信件攤開來,尋找一些他認為重要的或者熟悉的信件。驀地,一封粗看很普通、細看卻很不普通的信件,吸引了羅廳長的目光。
在羅廳長面前的一堆信函中,幾乎所有的信函都是牛皮紙信封,而惟有這一封信封是白皮的,寄信人的地址是用鋼筆寫的。這種信,一看就知道是一封私人信件,而且寄信人可能還是一個沒有正式工作單位的人。這種模樣的信,羅廳長一看就知道是一封群眾來信。這年頭只有底層的群眾來信,才會自己到郵局去掏錢買信封、掏錢買郵票。國家機關人員,他們寄信,無論是寄公信還是私信,信封、信紙、郵資,一律由公款支付。
這是這封信的信封不普通。再看寫信人的地址,羅廳長就感到更不普通了,是從灌水縣寄來的。灌水縣不是杜局長那個縣嗎?不就是第一次派白忠誠去整理杜局長的黨風廉政建設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後來冒出問題,白忠誠拒寫,又派溫泉水去整理的那個縣嗎?這麼一聯想,羅廳長的神經一下子繃了起來。他趕緊拆開信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羅廳長的眉頭漸漸地鎖住了,拿著信紙的手也顫抖起來了。他看完信後,打開抽屜把信塞了進去。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那些火燒的就是原來領導工作的思路和決定的事情,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用人的問題。如果新的不把舊的否定掉、消滅掉,那又怎麼能體現出叫新的呢?老的畢竟是老的,新的畢竟是新的。過去官場上老的比新的厲害,現在正好反過來,是新的比老的更厲害。黃書記從這個不爭的官場新的遊戲規則中,他似乎已經預感到了自己希望的渺茫,前途的暗淡。
黃書記雖然有些擔心,但他還沒有死心。他雖然對前途感到沒有希望,但還沒有達到絕望。他認為,即便人大主任不給,給個政協主席還是有可能的。政協也不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那地方本來就是老年人的聚集地,老年人的俱樂部。
然而,黃書記想得太樂觀了,就在他率領的考察團到達最後一站西安期間,那天他們遊覽華清池的時候,他的升官夢終於宣告徹底破滅了。省委老書記親自打電話告訴他,新任省委書記已經到任,中央對他的工作也已安排,決定調他到省政協。政協是政協,但職務不是正主席,而是副主席。
正主席和副主席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為了這一個正字,有多少英雄竟折腰。黃書記本來那天遊興還甚濃,結果從接過那個電話以後,他的情緒頓時一落千丈,一蹶不振!
為了把考察工作圓滿完成,黃書記強撐著身子,強打著精神堅持著。他沒有把自己工作變動的事情跟考察團里任何人透露。當然,如果他要是提拔為政協正主席的話,他一定會情不自禁地、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榮升的喜訊告訴給他的部下,讓大家一齊來品嘗和分享他的榮耀和喜悅。
或許考察團的同志們確實沒有發現黃書記思想情緒的微妙變化,但是羅廳長還是從黃書記那張沒有笑容的臉上,捕捉到了他那人生仕途上已經出現悲劇色彩的陰影。同時也令考察團全體成員所沒有想到的是,羅廳長自己的情緒隨著黃書記情緒的變化也發生了變化,也產生了連鎖反應。
如果說黃書記把升遷的籌碼押在省委老書記的身上,那麼他羅廳長則把升遷的籌碼就押在了黃書記的身上。如果黃書記的政治命運出現不測,那麼他的政治命運也同樣標誌著不幸即將到來!
第二十六章 政治籌碼1(2)
羅廳長的分析和聯想並非空穴來風!
第二十六章 政治籌碼2
羅廳長有個習慣,他不管出差在外面時間多長,時間多短,他回來都不直接回家,而是要先到辦公室看看。白天是這樣,晚上也是這樣。
他到辦公室看什麼呢?主要是看看有什麼急需閱看的文件,急需簽發的公文,還有急需瀏覽的信函。這是羅廳長多年養成的一個良好的習慣,許多人民來信、群眾建議,都是在這種情況下被他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的。
有一次他出國訪問,歷時20餘天,駕駛員把他從機場接回來都已經是午夜了,他還是到辦公室兜了一圈。那一次,他在一堆的群眾來信中,發現了一封基層單位的來信,說他們單位在資產重組中,對關係到全廠職工切身利益、工廠前途和命運的一些重大決策繞開職工代表大會,少數人說了算,致使國有資產有大量流失和大批職工下崗的危險。羅廳長看了這封人民來信以後,當即把電話打到這個單位領導人的家裡,指示他們必須立即糾正這種錯誤做法。指出改革方案、重組決策,必須經職工代表大會審議。並針對這件事,他第二天召開廳長辦公會,形成一個文件下發到全系統。這個文件使基層在改制中普遍存在的繞開職工代表大會的錯誤傾向,得到及時有效的糾正和遏制。
試想一下,如果那天夜裡羅廳長直接回家,然後再在家休息兩天再來上班,那麼,這封人民來信就會錯過了機會、失去了時間,這樣不僅那個企業,甚至全系統、全行業的國有資產、群眾利益,都將會蒙受巨大的侵害和損失。
羅廳長打開辦公室的門,辦公室里有一股霉味向他撲面而來。羅廳長趕緊打開電燈,打開窗戶。辦公室的茶几上信和報紙堆得跟小山似的。羅廳長把信件抱到辦公桌上,將信件攤開來,尋找一些他認為重要的或者熟悉的信件。驀地,一封粗看很普通、細看卻很不普通的信件,吸引了羅廳長的目光。
在羅廳長面前的一堆信函中,幾乎所有的信函都是牛皮紙信封,而惟有這一封信封是白皮的,寄信人的地址是用鋼筆寫的。這種信,一看就知道是一封私人信件,而且寄信人可能還是一個沒有正式工作單位的人。這種模樣的信,羅廳長一看就知道是一封群眾來信。這年頭只有底層的群眾來信,才會自己到郵局去掏錢買信封、掏錢買郵票。國家機關人員,他們寄信,無論是寄公信還是私信,信封、信紙、郵資,一律由公款支付。
這是這封信的信封不普通。再看寫信人的地址,羅廳長就感到更不普通了,是從灌水縣寄來的。灌水縣不是杜局長那個縣嗎?不就是第一次派白忠誠去整理杜局長的黨風廉政建設個人先進事跡材料,後來冒出問題,白忠誠拒寫,又派溫泉水去整理的那個縣嗎?這麼一聯想,羅廳長的神經一下子繃了起來。他趕緊拆開信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羅廳長的眉頭漸漸地鎖住了,拿著信紙的手也顫抖起來了。他看完信後,打開抽屜把信塞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