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著話,楊進仕手機響了.恰好是楊琴從美國打來報平安的。聽說馮國富那天將她送走後。回城路上出了車禍,楊琴在那頭嚶嚶哭了。馮國富拿過手機,安慰楊琴,說只是點小傷,沒什麼大礙。

  不覺就在醫院住了兩個多星期,來看望的人漸漸變得稀少,病房裡清靜起來。只有申達成自認是罪魁禍首,桑塔納又送進修理廠大修去了,沒事可做.幾乎天天在病房裡守著,陪馮國富說說話,要叫醫生護士什麼的,給跑跑腿。

  陳靜如除了回家燒香拜佛,別的時間也呆在病房裡。她老在反省,自己天天念佛,丈夫還是遭此大劫,也不知是哪裡出了差錯。思前想後,恐怕只能怪當初在波月庵里,不該說觀音手上的淨瓶中看,被申達成聽去,惹出一隻銅淨瓶來,埋下禍根。

  可淨瓶是聖物,真正的原因應該不在淨瓶身上。陳靜如又問申達成,是不是兩人在佛菜館裡說過不該說的話,做過不該做的事,無意間得罪了佛祖。申成達說:「也沒什麼得罪佛祖的地方,只不過喝了幾杯米酒。」陳靜如說:「你們也真是的,怎麼能在佛菜館裡喝酒呢?」申達成說:「那是為我們服務的小尼要我們喝的,說是素酒。」

  陳靜如撲哧笑了,說:「好一個素酒,虧你說得出口。」

  申達成也是口無遮攔,又招供道:「要麼就是那小尼有點像波月庵里的常悟禪師,我們多跟她說了幾句話。」順便將那天馮國富怎麼巧施小計,識破假尼真相的事說給了陳靜如。

  陳靜如覺得原因就在這裡了,嘆息道:「原來你們一再犯佛戒,真是罪有應得。」申達成說:「我們不盜不搶,不奸不淫,犯的什麼佛戒?」陳靜如說:「佛有五戒,殺戒,盜戒,淫戒,酒戒,妄戒,你倆幾個小時內,就犯了酒戒和妄戒。」

  申達成不服,說:「佛家的酒戒是戒酗酒,並沒說不能沾酒,何況米酒是素酒,小喝無妨。退一步說,就算在佛菜館裡喝米酒也屬犯戒行為,莫非我倆喝就犯戒,人家喝卻不犯戒了?」陳靜如說:「人家上佛菜館,是衝著佛菜去的,心裡有菜沒佛,喝點米酒,無所謂犯戒不犯戒。你倆卻不僅僅為著佛菜,心裡還裝著佛,喝米酒自然犯了佛戒。」申達成說:「當時我心裡可沒裝佛,只想著佛菜。」陳靜如說:「所以你沒大事。」

  申達成掉頭去問床上的馮國富,說:「馮主席當時心裡有佛沒有?」未等馮國富開口,陳靜如便替他回答道:「國富雖然不是佛徒,可他讀過佛經.知道佛有五戒,還要喝酒,才受此懲罰。」

  申達成又問:「那妄戒又怎麼解釋?」陳靜如說:「佛家所說的妄戒,就是不可妄念妄語妄行。千不該萬不該,你們不該耍小聰明,妄戲小尼,讓她的頭髮掉出法帽。」申達成說:「小尼那是以假亂真,我們識破她,本來就是還原真相,也算犯妄戒?」陳靜如說:「佛菜館不是佛門聖地,不過打著佛家牌子搞經營,小尼是不是真尼,佛祖不會計較。佛祖不計較,你們卻花言巧語,妄施伎倆,逗弄人家,惹得小尼窘迫不堪,不是犯妄戒又是什麼?國富遭此一劫,也就在所難免。」

  第二十一章(2)

  兩人說得投人,馮國富聽著也就聽著,沒有插話。陳靜如所說佛有五戒,確也是事實,可她忘了佛慈悲為懷,並不一味強調懲罰,你犯戒就要你遭劫受難。佛認為眾生都有佛性,能夠通過感化,逐漸覺悟,立地成佛。

  馮國富也就這麼想想,一直沒說什麼。佛不語,覺悟在於自覺,在於開悟,不在於言說。

  慢慢馮國富便能下地了。到底只是一隻膝蓋受傷,不像楊家山中風,那麼麻煩。能下地就意味著能行走,儘管有些費力。從床上到地下,不過兩尺.馮國富卻覺得是從半空中回到了土地上,心裡一下子踏實了許多。看來人還是要站在地上,用自己的腳走路,才會覺得自在。

  不過醫生不讓馮國富出門,只能在床前挪動挪動。到了醫院,醫生就是領導,領導的話你敢不聽?不聽醫生的話,和不聽領導的話是一回事,吃虧的還是自己,不是醫生和領導。馮國富也就規規矩矩,每天只在病房裡扶著床沿轉上幾轉,活動一下身上的血脈。

  這天楊家山又進了馮國富病房。他已經不用夫人和兒子攙扶,可以自己拄著雙拐行走了。馮國富為他高興,說:「楊書記恢復得真好,要不了多久,您就可以扔掉拐杖了。」楊家山很有自信,說:「這是遲早的事。不過凡事有個過程,得一步步來,先把左邊的扔掉.再扔右邊的。」馮國富說:「我得好好向您學習,加強鍛鍊.爭取早日走出病房,重新做人。」說得在座幾位都笑。

  聊了一會兒,楊家山告訴馮國富,郝老書記上周又被請了進來。馮國富說:「那麼他是四進宮了。」楊家山說:「是呀,醫生都說這樣的病人實在少見。」馮國富說:「醫生讓我出門了,一定去看看他。」楊家山說:「我已去看過幾次,他一直不省人事。我有個預感.這回他怕是難得活回來了。」

  馮國富沉默片刻,說:「這在他也許不是壞事。他不是想著成佛麼?佛國總比俗世好。」楊家山說:「誰不想成佛?可僅僅給廟裡捐個銅佛,卻沒念幾天經,沒修幾天行,又怎麼成得了佛?」馮國富笑道:「不是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麼?何況郝老書記並沒拿過屠刀,有心成佛,也許就成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