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說得馮國富頻頻頷首,笑道:「怪不得門口要寫上挑水砍柴無非妙道,穿衣吃飯不是痴禪。」小尼也笑道:「客人真有悟性,一下子就悟出了兩句佛聯的真意。」馮國富說:「你這不是叫悟真佛菜館嗎?沒悟性,怎麼悟真?」
看看有一陣子了,小尼出去催菜。馮國富的目光在後面追著小尼,直到她轉出屋角.還不肯收回來。
馮國富還是沒想起在哪裡見過這個小尼。
申達成看在眼裡,笑道:
「馮主席跟小尼談得挺來的嘛。」馮國富掩飾道:「你說我幹什麼?我是見你那雙眼睛直溜溜的,老往人家身上粘,才多看了她兩眼。」申達成說:「您不覺得她像一個人麼?」
原來申達成也有同感。馮國富問:「像誰?」申達成說:「您難道忘了波月庵里的常悟禪師麼?這小尼是不是像她?」
馮國富恍然而悟,點頭道:「我只覺得這小尼似曾相識,你這下提起常悟禪師,原來她是與禪師相像。尤其是那黛眉秀目和紅唇白齒,竟是一個模子裡倒出來似的。」申達成說:「這麼相像,兩人是不是姐妹倆?」馮國富說:「哪有姐妹都出家為尼的?無非是種巧合。」申達成說:「世上巧合的事不多著嗎?」
正說著,小尼端菜進了屋。馮國富又瞧了小尼幾眼,恍如常悟禪師到了跟前,心下暗自感慨起來。佛說一切皆因緣起,那次在波月庵見識過常悟禪師,今天又在這裡見著一個與禪師相像的小尼,也算是緣吧?
菜很快上齊了。都是馮國富喜歡的山野風味,諸如小竹筍,黑木耳,蘑芋冬莧和蕨菜之類,肚子裡裝多了油膩,吃來特別上口。還有一小碟苦菜,用花生油清炒出來的,苦味十足,卻苦得你心甘情願。馮國富記得小時鄉下缺糧,父母不時採摘這種苦菜回家,當飯煮吃,儘管難以下咽,怎奈飢腸轆轆,也得梗著脖子往肚子裡吞。父親還一旁諄諄教誨,說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後離開家鄉,吃上皇糧,再沒嚼過這種苦菜,不想今日得遇,馮國富又驚喜,又感動,狼吞虎咽起來。
有好菜,若有好酒,那就更享受了。可這是佛菜館,哪裡來的酒?馮國富也就沒有吱聲。不想申達成像是窺破了馮國富心思,給小尼做個倒酒的動作。小尼出門不到兩分鐘,就提著一個瓷壺走了進來。馮國富說:「這地方也有酒喝?」小尼說:「佛家不酗酒,並不是說滴酒不能沾。這又是米酒,用山裡的米,山裡的水,山裡的柴,自己釀製的,度數不高,屬於素酒,跟佛菜並不衝突,不像外面的高度酒,是專供酒桶醉鬼酗酒過癮的。」
好個素酒!馮國富今天可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倒也大長見識。也就少了顧忌,端杯喝了幾杯。
米酒因為度數低,來得緩和,容易上口。不覺得便面熱耳紅,微醺了,可謂不醉人而醉心。近看一旁倒酒的小尼,越發覺得她像常悟禪師,有時甚至讓人出生幻覺,小尼就是那位常悟禪師,常悟禪師就是眼前的小尼。
第二十章(5)
當然幻覺只是幻覺,馮國富心下再明白不過,常悟禪師決不可能走出波月庵,到這個地方來做侍者。
這麼思忖著,再度細細打量小尼,又發現她跟常悟禪師也就面相相像,神態卻不盡相同。想禪師,眉藏靜氣,目含恬淡,意定神閒,到底不似眼前小尼,一顰一笑之間,那份俗氣並沒完全脫去。馮國富甚至懷疑,小尼不過普通村姑,只是受聘這個佛菜館,假冒小尼,招徠生意而已。
這個念頭一上心,馮國富便有些泄氣。小尼如果真是村姑一個,你竟然將她與常悟禪師作比,豈不玷污了常悟禪師?那麼怎麼證明小尼不是真尼,只是村姑呢?你又不可能去派出所看她戶口,或調查她的身世。也可問館裡的人,可誰會跟你說真話呢?
馮國富想起那句削髮為尼的話來。暗想小尼若是真尼,法帽下面肯定沒有頭髮。可你總不能上去揭她的法帽吧?這樣不叫侵犯人權,也叫非禮,那是萬萬使不得的。
如此動著心思的時候,馮國富的目光一直停在小尼好看的臉上。小尼都被看得不好意思起來,又不好扔下酒壺走開,只得羞澀地低下頭,迴避著馮國富的目光。
小尼低首之際,馮國富忽見她秀眉里隱藏著一粒小小的黑痣,只是並不起眼,若沒細看,還不容易發現。就是這粒小黑痣,讓馮國富生出一計來:他笑指著小尼臉上,說:「你眉上怎麼爬著一隻小螞蟻?」
小尼不知是計,信以為真,忙伸了纖縴手指,去摸眉頭。自然不可能摸著什麼螞蟻。馮國富忍住笑,說:「往上些,再往上些,小螞蟻爬到額頭上去了。」小尼又往上摸去。馮國富說:「你的動作太斯文了點,螞蟻都已鑽進法帽里去了。」
小尼仍然沒意識到這是馮國富的險惡用心,三個指頭往法帽里直插進去。法帽於是一動,往後偏了偏。
急切問,一綹青絲自帽檐滑了下來。
小尼這才意識到中了馮國富的圈套,不覺一陣窘迫,臉上刷地紅了。同時轉過身,將那綹青絲抹回去,再扶正法帽,慌慌出了小屋。
離開佛菜館,天色已黑。申達成打著飽嗝,表揚領導道:「馮主席真有辦法,一個小計就識破了假尼姑的真相。」
馮國富望著窗外迷濛夜色,沒有吱聲。
小尼窘迫的樣子還在眼前晃動著,讓馮國富心感惴惴。其實自小尼法帽里的青絲滑出來的那一瞬間,馮國富就暗暗後悔了,自己不該如此惡劣。看上去,你的玩笑開得好像高明,事實恰好說明你粗鄙俗氣,沒有佛心。沒有佛心,你才會在乎小尼法帽里有沒有頭髮,才會耍小聰明,搞惡作劇。若佛在我心,自然獨具佛眼,眼裡所見,一切皆佛,別的什麼都不復存在。如此說來,那綹從小尼法帽里掉出來的青發,並不是長在小尼的頭上,藏於小尼的法帽,而是長在你的俗心,藏於你的俗眼。說白了,你識破了假尼的真相,暴露的則是你的俗心和俗眼。
看看有一陣子了,小尼出去催菜。馮國富的目光在後面追著小尼,直到她轉出屋角.還不肯收回來。
馮國富還是沒想起在哪裡見過這個小尼。
申達成看在眼裡,笑道:
「馮主席跟小尼談得挺來的嘛。」馮國富掩飾道:「你說我幹什麼?我是見你那雙眼睛直溜溜的,老往人家身上粘,才多看了她兩眼。」申達成說:「您不覺得她像一個人麼?」
原來申達成也有同感。馮國富問:「像誰?」申達成說:「您難道忘了波月庵里的常悟禪師麼?這小尼是不是像她?」
馮國富恍然而悟,點頭道:「我只覺得這小尼似曾相識,你這下提起常悟禪師,原來她是與禪師相像。尤其是那黛眉秀目和紅唇白齒,竟是一個模子裡倒出來似的。」申達成說:「這麼相像,兩人是不是姐妹倆?」馮國富說:「哪有姐妹都出家為尼的?無非是種巧合。」申達成說:「世上巧合的事不多著嗎?」
正說著,小尼端菜進了屋。馮國富又瞧了小尼幾眼,恍如常悟禪師到了跟前,心下暗自感慨起來。佛說一切皆因緣起,那次在波月庵見識過常悟禪師,今天又在這裡見著一個與禪師相像的小尼,也算是緣吧?
菜很快上齊了。都是馮國富喜歡的山野風味,諸如小竹筍,黑木耳,蘑芋冬莧和蕨菜之類,肚子裡裝多了油膩,吃來特別上口。還有一小碟苦菜,用花生油清炒出來的,苦味十足,卻苦得你心甘情願。馮國富記得小時鄉下缺糧,父母不時採摘這種苦菜回家,當飯煮吃,儘管難以下咽,怎奈飢腸轆轆,也得梗著脖子往肚子裡吞。父親還一旁諄諄教誨,說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後離開家鄉,吃上皇糧,再沒嚼過這種苦菜,不想今日得遇,馮國富又驚喜,又感動,狼吞虎咽起來。
有好菜,若有好酒,那就更享受了。可這是佛菜館,哪裡來的酒?馮國富也就沒有吱聲。不想申達成像是窺破了馮國富心思,給小尼做個倒酒的動作。小尼出門不到兩分鐘,就提著一個瓷壺走了進來。馮國富說:「這地方也有酒喝?」小尼說:「佛家不酗酒,並不是說滴酒不能沾。這又是米酒,用山裡的米,山裡的水,山裡的柴,自己釀製的,度數不高,屬於素酒,跟佛菜並不衝突,不像外面的高度酒,是專供酒桶醉鬼酗酒過癮的。」
好個素酒!馮國富今天可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倒也大長見識。也就少了顧忌,端杯喝了幾杯。
米酒因為度數低,來得緩和,容易上口。不覺得便面熱耳紅,微醺了,可謂不醉人而醉心。近看一旁倒酒的小尼,越發覺得她像常悟禪師,有時甚至讓人出生幻覺,小尼就是那位常悟禪師,常悟禪師就是眼前的小尼。
第二十章(5)
當然幻覺只是幻覺,馮國富心下再明白不過,常悟禪師決不可能走出波月庵,到這個地方來做侍者。
這麼思忖著,再度細細打量小尼,又發現她跟常悟禪師也就面相相像,神態卻不盡相同。想禪師,眉藏靜氣,目含恬淡,意定神閒,到底不似眼前小尼,一顰一笑之間,那份俗氣並沒完全脫去。馮國富甚至懷疑,小尼不過普通村姑,只是受聘這個佛菜館,假冒小尼,招徠生意而已。
這個念頭一上心,馮國富便有些泄氣。小尼如果真是村姑一個,你竟然將她與常悟禪師作比,豈不玷污了常悟禪師?那麼怎麼證明小尼不是真尼,只是村姑呢?你又不可能去派出所看她戶口,或調查她的身世。也可問館裡的人,可誰會跟你說真話呢?
馮國富想起那句削髮為尼的話來。暗想小尼若是真尼,法帽下面肯定沒有頭髮。可你總不能上去揭她的法帽吧?這樣不叫侵犯人權,也叫非禮,那是萬萬使不得的。
如此動著心思的時候,馮國富的目光一直停在小尼好看的臉上。小尼都被看得不好意思起來,又不好扔下酒壺走開,只得羞澀地低下頭,迴避著馮國富的目光。
小尼低首之際,馮國富忽見她秀眉里隱藏著一粒小小的黑痣,只是並不起眼,若沒細看,還不容易發現。就是這粒小黑痣,讓馮國富生出一計來:他笑指著小尼臉上,說:「你眉上怎麼爬著一隻小螞蟻?」
小尼不知是計,信以為真,忙伸了纖縴手指,去摸眉頭。自然不可能摸著什麼螞蟻。馮國富忍住笑,說:「往上些,再往上些,小螞蟻爬到額頭上去了。」小尼又往上摸去。馮國富說:「你的動作太斯文了點,螞蟻都已鑽進法帽里去了。」
小尼仍然沒意識到這是馮國富的險惡用心,三個指頭往法帽里直插進去。法帽於是一動,往後偏了偏。
急切問,一綹青絲自帽檐滑了下來。
小尼這才意識到中了馮國富的圈套,不覺一陣窘迫,臉上刷地紅了。同時轉過身,將那綹青絲抹回去,再扶正法帽,慌慌出了小屋。
離開佛菜館,天色已黑。申達成打著飽嗝,表揚領導道:「馮主席真有辦法,一個小計就識破了假尼姑的真相。」
馮國富望著窗外迷濛夜色,沒有吱聲。
小尼窘迫的樣子還在眼前晃動著,讓馮國富心感惴惴。其實自小尼法帽里的青絲滑出來的那一瞬間,馮國富就暗暗後悔了,自己不該如此惡劣。看上去,你的玩笑開得好像高明,事實恰好說明你粗鄙俗氣,沒有佛心。沒有佛心,你才會在乎小尼法帽里有沒有頭髮,才會耍小聰明,搞惡作劇。若佛在我心,自然獨具佛眼,眼裡所見,一切皆佛,別的什麼都不復存在。如此說來,那綹從小尼法帽里掉出來的青發,並不是長在小尼的頭上,藏於小尼的法帽,而是長在你的俗心,藏於你的俗眼。說白了,你識破了假尼的真相,暴露的則是你的俗心和俗眼。